正在阅读:

纪录片如何赢得“Z世代”观众的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纪录片如何赢得“Z世代”观众的心?

“在社会现实的土壤当中,用温和去表达力量,将复杂的地方呈现给年轻人看。”

《未来漫游指南》海报

“自2017年以来,B站已累计播出纪录片4718部,出品纪录片122部。过去一年,B站上有1.6亿观众观看纪录片,纪录片已经成为B站排名第二的专业内容品类。”B站纪录片总监制张元前不久在2023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上介绍B站纪录片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B站成为国内最大的纪录片观看平台与出品方之一,产出了不少“爆款”纪录片,例如美食类纪录片人生一串》前三季在B站累计播放量达到5.6亿,自然类纪录片绿色星球》《众神之地的播放量均超过1亿次。除了题材和拍摄方式备受年轻一代观众推崇之外,B站独特的社区氛围,也为用户营造了独特的视频观看体验。与此同时,随着技术与传播方式的变革,纪录片的创作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Z世代”创作者们逐渐成为了其中的主力军。

这一次,B站联合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以数字生活-Z世代纪实影像与未来世界”为主题,专门讨论什么样的纪录片怎样才能真正赢得“Z世代”观众的心。B站纪录片高级顾问朱贤亮、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副总裁魏克然·钱纳、纪录片导演秦博等嘉宾出席本场论坛。

纪录片在国内仍然属于相对小众的类型,特别是想要获得更多年轻观众的喜爱,并非易事。

图源: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

哪类题材更能吸引年轻观众的兴趣是纪录片人一直探讨的问题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副总裁魏克然·钱纳认为其实所有的题材都可以吸引年轻一代的观众创作者们只是需要找到合适的与观众沟通的方式

Z世代用户正处在求知欲、好奇心、表达欲都极为旺盛的阶段他们既珍视传统,也热衷创新只要是有趣、有料、有温度、有态度的诚意之作,Z世代的用户都愿意去拥抱。《未来漫游指南》制片人张博在接受界面文娱采访时表示张博认为由于B站独特的弹幕文化与社区氛围,更适合B站的纪录片内容,是能够不断驱动观众去跟内容互动以及跟其他观众的观点互动的。

哔哩哔哩知识领域优质UP今天没有故事”的主理人王昱霄认为无论传播的环境如何变化真诚的故事永远不会过时,新媒体平台上传播的“真实”更趋向于一种情绪上的真实以他频道上的人物故事类视频为例王昱霄在拍摄时经常让拍摄对象回想几年前发生的事情去挖掘拍摄对象此时的情绪人在回忆过去发生事情的时候,很多细节是会淡忘的。但是,我觉得真正值得传播的,是比如说十年前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作为一个父亲的喜悦,这个喜悦是可以跨越时间,再一次传达给观众

《人间世》《人生第一次》等纪录片的导演秦博同样强调了真实的重要性。秦博认为,纪录片的创作进入了“纪实+的时代在不违背真实观的基础上纪录片的创作形式会越来越多样导演的写作能力将更加决定一部影片的质量秦博引用日本电影导演黑泽明曾说过的一句话“导演最终就剩了一杆笔,他只需要把自己心中渴望表达的东西认真的写下来。秦博希望能用这样的创作观迎接纪实性的东西,创作出不同面貌的影片。

有了好的传播题材创作者们还需要找到更加年轻化的表达方式,吸引年轻观众的兴趣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表示拍摄纪录片要向年轻观众学习学习他们年轻化的语态学习他们的生命态度从而学习不同的讲述方式

“年轻人对于未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也充满了追求,而我们的纪录片要满足他们的那种好奇和追求。”B站纪录片高级顾问朱贤亮说到。在纪录片《未来漫游指南》中,B站尝试将科幻与科普两种元素进行结合,并请来年轻人喜爱的科幻作家刘慈欣,作为影片的讲述人,满足了年轻观众的好奇心与兴趣。不论是刘慈欣,还是节目中出现的前沿科技领域的传奇人物,我们通过拍摄地点的选择、光影氛围的营造、大胆的镜头语言,试图人物贴合某些科幻故事中的人物与场景的意象。影片制片人张博表示

魏克然·钱纳也强调创作者应利用好年轻一代的好奇心,更好的与他们沟通交流。魏克然表示,当屏幕离观众的距离越来越近后创作者应该更加贴近受众年轻一代的观众喜欢体验电影化的沉浸感创作者应该让观众在观看纪录片时产生电影化的体验如华纳兄弟探索与B站合作的纪录片星际杀手》,用柔和的叙事方式讨论宇宙与太空这类硬核题材片中融入了许多戏剧化的元素并结合权力的游戏》小手指这角色将较难理解的题材,更好传达给年轻的受众

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副总裁魏克然·钱纳,图源: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

除了题材与表现形式,纪录片作为一种创作形式的艺术性与独特性也成为了创作者们讨论的问题。张同道认为,人文类纪录片应该包含美学的修辞赋予简单化的故事以艺术的生命但如今的纪录片在美学与艺术上仍存在着不足未来的纪录片创作应该更持久纪录片有内在力量的东西保留住纪录片是人类在新时代发展出的最重要的艺术样式之一,不是简单的对世界物象的记录

导演秦博认为,纪录片与剧情片等其他创作形式存在一个显著的不同,纪录片拥有更加长久的生命力。他提到人生第一次当兵一集播出后许多观众都十分关心片中的张书豪是否当上了特种兵他后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在他看来剧情片播完之后,人物可能就定格在这里了,但是纪录片,他一直还在活着,他的命运会有不同的变化,会有不同的人在关心他,他过得怎么样这是一个很独特的体验。

秦博强调应尽可能利用纪录片这样能够阐释复杂性的作品类型去影响年轻的观众在社会现实的土壤当中,用温和去表达力量复杂的地方呈现给年轻人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哔哩哔哩

3.7k
  •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跌10.7%,恒生科技指数跌13.95%,科网股全线重挫
  • 《环球钓鱼大冒险》亮相路亚展,B站纪录片官宣暑期上线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纪录片如何赢得“Z世代”观众的心?

“在社会现实的土壤当中,用温和去表达力量,将复杂的地方呈现给年轻人看。”

《未来漫游指南》海报

“自2017年以来,B站已累计播出纪录片4718部,出品纪录片122部。过去一年,B站上有1.6亿观众观看纪录片,纪录片已经成为B站排名第二的专业内容品类。”B站纪录片总监制张元前不久在2023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上介绍B站纪录片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B站成为国内最大的纪录片观看平台与出品方之一,产出了不少“爆款”纪录片,例如美食类纪录片人生一串》前三季在B站累计播放量达到5.6亿,自然类纪录片绿色星球》《众神之地的播放量均超过1亿次。除了题材和拍摄方式备受年轻一代观众推崇之外,B站独特的社区氛围,也为用户营造了独特的视频观看体验。与此同时,随着技术与传播方式的变革,纪录片的创作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Z世代”创作者们逐渐成为了其中的主力军。

这一次,B站联合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以数字生活-Z世代纪实影像与未来世界”为主题,专门讨论什么样的纪录片怎样才能真正赢得“Z世代”观众的心。B站纪录片高级顾问朱贤亮、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副总裁魏克然·钱纳、纪录片导演秦博等嘉宾出席本场论坛。

纪录片在国内仍然属于相对小众的类型,特别是想要获得更多年轻观众的喜爱,并非易事。

图源: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

哪类题材更能吸引年轻观众的兴趣是纪录片人一直探讨的问题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副总裁魏克然·钱纳认为其实所有的题材都可以吸引年轻一代的观众创作者们只是需要找到合适的与观众沟通的方式

Z世代用户正处在求知欲、好奇心、表达欲都极为旺盛的阶段他们既珍视传统,也热衷创新只要是有趣、有料、有温度、有态度的诚意之作,Z世代的用户都愿意去拥抱。《未来漫游指南》制片人张博在接受界面文娱采访时表示张博认为由于B站独特的弹幕文化与社区氛围,更适合B站的纪录片内容,是能够不断驱动观众去跟内容互动以及跟其他观众的观点互动的。

哔哩哔哩知识领域优质UP今天没有故事”的主理人王昱霄认为无论传播的环境如何变化真诚的故事永远不会过时,新媒体平台上传播的“真实”更趋向于一种情绪上的真实以他频道上的人物故事类视频为例王昱霄在拍摄时经常让拍摄对象回想几年前发生的事情去挖掘拍摄对象此时的情绪人在回忆过去发生事情的时候,很多细节是会淡忘的。但是,我觉得真正值得传播的,是比如说十年前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作为一个父亲的喜悦,这个喜悦是可以跨越时间,再一次传达给观众

《人间世》《人生第一次》等纪录片的导演秦博同样强调了真实的重要性。秦博认为,纪录片的创作进入了“纪实+的时代在不违背真实观的基础上纪录片的创作形式会越来越多样导演的写作能力将更加决定一部影片的质量秦博引用日本电影导演黑泽明曾说过的一句话“导演最终就剩了一杆笔,他只需要把自己心中渴望表达的东西认真的写下来。秦博希望能用这样的创作观迎接纪实性的东西,创作出不同面貌的影片。

有了好的传播题材创作者们还需要找到更加年轻化的表达方式,吸引年轻观众的兴趣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表示拍摄纪录片要向年轻观众学习学习他们年轻化的语态学习他们的生命态度从而学习不同的讲述方式

“年轻人对于未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也充满了追求,而我们的纪录片要满足他们的那种好奇和追求。”B站纪录片高级顾问朱贤亮说到。在纪录片《未来漫游指南》中,B站尝试将科幻与科普两种元素进行结合,并请来年轻人喜爱的科幻作家刘慈欣,作为影片的讲述人,满足了年轻观众的好奇心与兴趣。不论是刘慈欣,还是节目中出现的前沿科技领域的传奇人物,我们通过拍摄地点的选择、光影氛围的营造、大胆的镜头语言,试图人物贴合某些科幻故事中的人物与场景的意象。影片制片人张博表示

魏克然·钱纳也强调创作者应利用好年轻一代的好奇心,更好的与他们沟通交流。魏克然表示,当屏幕离观众的距离越来越近后创作者应该更加贴近受众年轻一代的观众喜欢体验电影化的沉浸感创作者应该让观众在观看纪录片时产生电影化的体验如华纳兄弟探索与B站合作的纪录片星际杀手》,用柔和的叙事方式讨论宇宙与太空这类硬核题材片中融入了许多戏剧化的元素并结合权力的游戏》小手指这角色将较难理解的题材,更好传达给年轻的受众

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副总裁魏克然·钱纳,图源: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

除了题材与表现形式,纪录片作为一种创作形式的艺术性与独特性也成为了创作者们讨论的问题。张同道认为,人文类纪录片应该包含美学的修辞赋予简单化的故事以艺术的生命但如今的纪录片在美学与艺术上仍存在着不足未来的纪录片创作应该更持久纪录片有内在力量的东西保留住纪录片是人类在新时代发展出的最重要的艺术样式之一,不是简单的对世界物象的记录

导演秦博认为,纪录片与剧情片等其他创作形式存在一个显著的不同,纪录片拥有更加长久的生命力。他提到人生第一次当兵一集播出后许多观众都十分关心片中的张书豪是否当上了特种兵他后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在他看来剧情片播完之后,人物可能就定格在这里了,但是纪录片,他一直还在活着,他的命运会有不同的变化,会有不同的人在关心他,他过得怎么样这是一个很独特的体验。

秦博强调应尽可能利用纪录片这样能够阐释复杂性的作品类型去影响年轻的观众在社会现实的土壤当中,用温和去表达力量复杂的地方呈现给年轻人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