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青岛这项创新成果,全国推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青岛这项创新成果,全国推广

青岛自贸片区依托口岸和大宗商品集聚优势,实现“仓储、贸易、金融与监管”的协同创新。

文|青岛发布  王凯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提出将在全国复制推广5个领域的22项改革事项、在自贸试验区、沿海地区等特定区域复制推广2项改革事项。其中,青岛自贸片区“动产质押融资业务模式”成功入选,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

据悉,大宗商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也是流通体系中最大的主体,但长期以来,该行业普遍面临货物难管控、货权不清晰、信息不透明、融资成本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青岛自贸片区依托口岸和大宗商品集聚优势,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以数字化仓储为基础,以数字仓单标准化为抓手,在全国率先推出基于数字仓库、可信仓单的动产质押融资业务模式,实现“仓储、贸易、金融与监管”的协同创新。

图源:青报观象山公众号

青岛自贸片区创新搭建数字仓库,通过区块链技术对传统仓库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升级,对仓储业务进行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并与金融、海关、外汇、消防等部门互联互通,实现在库大宗商品的智慧、安全、实时监管;依托数字仓库开具数字仓单,通过技术措施确保仓单数据的真实性和货物权属的唯一性,有效防范虚开仓单、一货多卖、重复质押等违法行为;制定了全国首个基于塑料化工、橡胶等件杂货物的数字仓单团体标准,并将其应用于货物存储、货物流转、物权融资、货物处置等场景,为更大范围内流转互认创造了条件。

6月2日,青岛自贸片区举办数字仓库联盟成立暨全球首单发布会,宣布全球首单基于数字提单确权转数字仓单质押融资业务落地。这票产自马来西亚的橡胶货物,于5月25日抵达青岛港。货物经中储股份青岛公司办理通关后,进入中储青岛自贸片区宝泰数字仓库,在中储京科货兑宝平台生成货物唯一的数字仓单,实现了数字提单与数字仓单的转换。银行基于青岛自贸片区公共服务平台系统完成货权快速校验,完成数字提单转数字仓单的质押融资。货物入库当日,即实现货物质押融资放款19.6万美元。

图源:观海新闻客户端

“数字仓库将货位上的实时大宗货情搬移到线上,并通过AI看货和守货的手段进行实时监管,对关键作业环节进行区块链存证,打造了货物信用,确保了线上大宗商品交易的可信。同时基于双链融合的高可信仓单,有效化解了大宗商品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降低了金融机构风险,同时助力仓储企业拓宽了经营模式、获取增量收入。”青岛自贸片区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业务改变了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让更安全、更便捷、更效率的数字国际贸易单证链赋能了实物贸易的国际流通,对于提高国际贸易的安全和效率、促进金融的风控升维和服务质量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特别是在远洋运输和集装箱运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该模式运行以来,青岛自贸片区已建成5万平方米的数字仓库,仓库的仓储管理成本降低了近40%,入库审核流转效率提高了40%以上,提货效率提高了约50%。橡胶、塑料化工等大宗商品贸易企业的年化融资成本降低了3%至6%,一般仅用1个工作日即可实现从货物入库到质押放款。截至目前,青岛自贸片区累计办理了贸易融资业务560余笔,金额超13亿元。

据悉,青岛自贸片区已经在标准化等方面完成一系列工作,为在全国复制推广夯实了基础。

青岛自贸片区已经推出数字山东工程标准——《大宗商品数字仓库建设规范》。该标准是青岛自贸片区在大宗商品数字仓库建设先行实践过程中,总结编制的第一个大宗商品数字仓库建设标准,填补了目前国内大宗商品数字仓库建设标准的空白。该标准提出了大宗商品数字仓库及园区规划设计中基于现代仓储物流管理动作需要的基本要求与参数,为大宗商品数字仓库的数字监管、智慧安防、闸口管理、货物管理等方面的设计与建设提供参照。

在该标准框架下,青岛自贸片区将借助已上线的数字仓库公共服务平台,并在京东科技的技术支持下,计划年内完成22万平方米传统仓库改造升级。同时,发起成立数字仓库联盟,更好保障数字仓库场景中的存货安全性、贸易便利性、金融可靠性,助力数字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实施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

据了解,青岛自贸片区获批以来已累计形成285项制度创新举措,其中1项获国务院全国复制推广,11项获国家部委在全国推广,52项在全省复制推广,制度创新取得积极成效,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

 

来源:青岛发布

原标题:青岛这项创新成果,全国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青岛这项创新成果,全国推广

青岛自贸片区依托口岸和大宗商品集聚优势,实现“仓储、贸易、金融与监管”的协同创新。

文|青岛发布  王凯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提出将在全国复制推广5个领域的22项改革事项、在自贸试验区、沿海地区等特定区域复制推广2项改革事项。其中,青岛自贸片区“动产质押融资业务模式”成功入选,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

据悉,大宗商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也是流通体系中最大的主体,但长期以来,该行业普遍面临货物难管控、货权不清晰、信息不透明、融资成本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青岛自贸片区依托口岸和大宗商品集聚优势,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以数字化仓储为基础,以数字仓单标准化为抓手,在全国率先推出基于数字仓库、可信仓单的动产质押融资业务模式,实现“仓储、贸易、金融与监管”的协同创新。

图源:青报观象山公众号

青岛自贸片区创新搭建数字仓库,通过区块链技术对传统仓库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升级,对仓储业务进行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并与金融、海关、外汇、消防等部门互联互通,实现在库大宗商品的智慧、安全、实时监管;依托数字仓库开具数字仓单,通过技术措施确保仓单数据的真实性和货物权属的唯一性,有效防范虚开仓单、一货多卖、重复质押等违法行为;制定了全国首个基于塑料化工、橡胶等件杂货物的数字仓单团体标准,并将其应用于货物存储、货物流转、物权融资、货物处置等场景,为更大范围内流转互认创造了条件。

6月2日,青岛自贸片区举办数字仓库联盟成立暨全球首单发布会,宣布全球首单基于数字提单确权转数字仓单质押融资业务落地。这票产自马来西亚的橡胶货物,于5月25日抵达青岛港。货物经中储股份青岛公司办理通关后,进入中储青岛自贸片区宝泰数字仓库,在中储京科货兑宝平台生成货物唯一的数字仓单,实现了数字提单与数字仓单的转换。银行基于青岛自贸片区公共服务平台系统完成货权快速校验,完成数字提单转数字仓单的质押融资。货物入库当日,即实现货物质押融资放款19.6万美元。

图源:观海新闻客户端

“数字仓库将货位上的实时大宗货情搬移到线上,并通过AI看货和守货的手段进行实时监管,对关键作业环节进行区块链存证,打造了货物信用,确保了线上大宗商品交易的可信。同时基于双链融合的高可信仓单,有效化解了大宗商品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降低了金融机构风险,同时助力仓储企业拓宽了经营模式、获取增量收入。”青岛自贸片区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业务改变了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让更安全、更便捷、更效率的数字国际贸易单证链赋能了实物贸易的国际流通,对于提高国际贸易的安全和效率、促进金融的风控升维和服务质量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特别是在远洋运输和集装箱运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该模式运行以来,青岛自贸片区已建成5万平方米的数字仓库,仓库的仓储管理成本降低了近40%,入库审核流转效率提高了40%以上,提货效率提高了约50%。橡胶、塑料化工等大宗商品贸易企业的年化融资成本降低了3%至6%,一般仅用1个工作日即可实现从货物入库到质押放款。截至目前,青岛自贸片区累计办理了贸易融资业务560余笔,金额超13亿元。

据悉,青岛自贸片区已经在标准化等方面完成一系列工作,为在全国复制推广夯实了基础。

青岛自贸片区已经推出数字山东工程标准——《大宗商品数字仓库建设规范》。该标准是青岛自贸片区在大宗商品数字仓库建设先行实践过程中,总结编制的第一个大宗商品数字仓库建设标准,填补了目前国内大宗商品数字仓库建设标准的空白。该标准提出了大宗商品数字仓库及园区规划设计中基于现代仓储物流管理动作需要的基本要求与参数,为大宗商品数字仓库的数字监管、智慧安防、闸口管理、货物管理等方面的设计与建设提供参照。

在该标准框架下,青岛自贸片区将借助已上线的数字仓库公共服务平台,并在京东科技的技术支持下,计划年内完成22万平方米传统仓库改造升级。同时,发起成立数字仓库联盟,更好保障数字仓库场景中的存货安全性、贸易便利性、金融可靠性,助力数字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实施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

据了解,青岛自贸片区获批以来已累计形成285项制度创新举措,其中1项获国务院全国复制推广,11项获国家部委在全国推广,52项在全省复制推广,制度创新取得积极成效,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

 

来源:青岛发布

原标题:青岛这项创新成果,全国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