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印
近日,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由IDG大中华区董事长熊晓鸽牵头的中资财团,或将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nternational Data Group),目前,双方正处于深度谈判阶段,此前IDG所希望的收购估值在5亿到10亿美元之间,但协议尚未达成,据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称,该交易尚未公开,谈判仍有可能破裂。该投资财团中有哪些投资机构或者投资者尚不清楚。
其实,早在今年1月,就有美国媒体报道称,来自波士顿的科技媒体公司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已聘请高盛,评估包括出售在内的多种“战略选择”。而在当时,媒体行业咨询师皮特·克雷斯基(Peter Kreisky)猜测,IDG的出售价格将超过70亿美元。他指出,IDG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子公司,而旗下IDG Ventures也是知名的风投公司,并在中国有着庞大的业务。他表示:“这是一家运营状况非常良好的公司,有着出色的商业战略。他们已经完成了从历史上印刷媒体向数字媒体的转型,并实现了相当的盈利。在一些大公司看来,他们可能很有吸引力。”有媒体报道,IDG可能的收购方包括英国-荷兰出版公司Reed Elsevier PLC、德国最大的出版集团Axel Springer SE、赫斯特集团,以及日经集团等。
不过现在看来,IDG最有可能花落的是中国某投资财团。对此,IDG不予置评。
IDG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IDG集团创立于1964年,总部设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弗雷明汉,创始人及董事长帕特里克·麦克格文(Patrick McGovern)于1967年推出了第一份杂志Computer world。随后,IDG的业务逐步扩大至全球范围。目前,该公司拥有460家网站、200家移动网站和应用,以及179份印刷媒体。该公司每年在67个国家举办超过700次活动,而旗下的IDC则是权威的市场研究公司,负责针对IT支出和业务战略为许多美国科技公司提供咨询,并跟踪产品出货量。
遗憾的是,麦克格文于两年前去世。IDG已经发展为美国排名第112的私营公司,年营收为38亿美元,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信息技术出版、研究、会展与风险投资公司。
早在80年代,IDG的创始人麦克格文就极具前瞻性地看好中国市场,在北京创办了中美合资的《计算机世界》周刊,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的美国技术信息服务中心。相比于政治,IDG更关注商业发展,这成为其在中国避开新闻限制而站稳脚跟的重要原因。而此项交易的牵头人,也是IDG大中华区的董事长——熊晓鸽与IDG创始人有着密切的关系。1993年,熊晓鸽协助麦戈文在中国创立“太平洋风险技术基金”(现更名为IDG资本),将西方技术风险投资实践引入中国。1993 年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先后在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深圳等地设立了自己的风险投资管理公司。 IDG 于 1998 年 10 月 27 日与中国科学技术部签署了在今后七年内向中国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10 亿美元的合作备忘录。IDG先后成立了四五支VC基金,两三支PE基金。IDG资本曾投资了携程、百度、搜狐、腾讯等知名企业,IDG资本官网显示,该机构目前已经投资了500家企业,其中120家上市或成功退出。有意思的是,在中国网络投资界享有极高声誉,投资的网站数量和投资总额也名列前茅的IDG,在美国本土却是一家专事投资纸介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公司,几乎没有人知道它是做风险投资的。
川普或将成为最大阻力
不过,监管问题可能是摆在这宗交易前的一只拦路虎。如果中国公司欲收购IDG,需要获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批准,该委员会是一个审查国家安全问题的政府专员小组。而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预计将会导致美国对外政策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在贸易和经济制裁方面。
就在11月16日,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议委员会刚刚公布了2016年年度报告,其建议国会授权CFIUS禁止中国国企收购或以其它方式获得美国企业的有效控制权,担心中国国企会通过并购获得美国的情报、技术和市场力量,进而影响美国的安全。
尽管目前熊晓鸽领衔的中资财团背景身份尚不可知,但从目前的风向来看,该收购很有可能受到审查。CFIUS可能审查的内容是IDG扮演的角色。虽然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过去比较关注涉及到国家安全的产品和企业,比如太空、半导体,但是该机构的关注范围在扩大,开始关注商业IT、电子等领域。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报告,2015年,遭到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审核最多的是中国投资者,CFIUS更倾向于批准与美国关系密切的投资者,并且对收购方是否受到外国政府控制这一因素比较敏感。
如果IDG这笔收购交易达成,它将成为中国投资者购买的最新一家美国媒体集团。在本月初,万达宣布以10亿美元收购美国迪克-克拉克制作公司(Dick Clark Productions)。而在当时,就有美国媒体表现出对万达等中国企业大举收购美国传媒资产的担忧,显然,他们认为传媒业属于国家的软实力范畴,对于中国企业收购的行为,有必要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并慎重做出决策。16日,美中经济和安全审议委员会表示,中国国有企业应被禁止在美国从事收购交易。在美中经济和安全审议委员会的报告中,也侧面证实了美国方面确有部分势力在想方设法地阻挠中国企业尤其是国企对美国资产的正常、正当收购,而且这种阻挠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