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B站的“分裂人格”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B站的“分裂人格”

一场分道扬镳。

界面新闻|范剑磊

文|略大参考 杨知潮

编辑 | 原野

在商业层面,PC端不再是变现的主力。多数平台的主要商业化内容,都是针对移动端推出的,他们都不再把PC端作为重点战场。但对于一些互联网老用户而言,诸如B站这样的平台在商业化狂飙后,仍然在PC端保留一个更加单纯、原始的生态,是他们目前能守住的,最后的“昨日时光”。

B站的PC端和移动端几乎快成为两个产品了。

同时打开B站的网页端,你会很容易发现它与APP的巨大区别:视频时长上,PC端的内容偏长,几十分钟的视频比比皆是。而APP端已经逐渐被1分钟以下的短视频占领。题材上,PC版偏向传统B站的二次元、游戏、数码等内容,而APP端则更加多元化。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移动端的B站更像抖音,Web端的更像是YouTube。

这种差别来自B站近几年的短视频化改造,大推竖版视频,逐渐跳出二次元、动漫的定位。改造的回报包括:B站的收入越来越高,越来越接近盈亏平衡目标,代价则是与短视频平台趋于同质化。但对于很多怀旧的老用户来说,这可能也是件好事,至少,PC端上还保留着那个自己熟悉的B站。

01 变化

2021年底,B站正式提出明确的盈亏平衡时间点:2024。

从这时开始,B站就开始对生态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变现方面,广告、直播、大会员三驾马车齐驱。内容侧,B站在朝着短视频平台方向进化,内容更加短小简洁,也不再纠结二次元,而是更多元化。

竖版视频是这些变化最直接的体现。

这一模式诞生于2021年初,B站起名叫作“Story Mode”。简而言之就是类似抖快的短视频模式,可以理解为内嵌于B站内的一个独立产品。

竖版视频可能是B站当下最重要的业务之一,B站对其扶持力度也非常大。大量UP主都在投入它的怀抱。比如游戏内容因为画面比例问题并不适合竖版视频,但部分游戏UP主还是坚持发竖版。当被问到为何要发竖版,他们的回答是流量多。

以B站游戏区up主铃铛的数据为例,2022年最后几个月,该UP主在横版和竖版视频之间纠结,但很快数据就解决了他的疑虑:竖版视频的播放量比横版视频多了约50%,他的横版视频播放几乎都在10万以下,而竖版视频经常能出现20万+播放的爆款。

识时务者为俊杰,进入2023年后,该UP主几乎就没再发布过横版视频。

由小见大,一个UP主的选择背后代表着一种趋势,整个B站都在翻转成竖版的短视频平台。

事实上这也是海内外所有内容平台的共通趋势,最近几个季度,YouTube、Facebook、insgrame都把竖版视频放到了自己的首页,全员变Tiktok,国内的平台里,游戏直播和在线音乐平台,甚至淘宝京东也都在重推竖版短视频。原因无他:流量多,广告好插。

碎片化的时代,这些短内容更能吸引到用户。竖版视频推出一年后,到2022年Q1,B站竖版视频的播放占比已经超过20%。今年一季度最新的数据显示,Story-Mode竖屏视频日均播放量同比增长82%。按照这一数据推测,考虑到B站整体流量基本稳定,竖版视频如今的占比很可能接近5成。

更吸引B站的,是短视频的广告能力。

B站高管在财报会议上提到过,Story Mode更加适合插广告。背后的原因很简单,每刷几条视频之间插一条广告,使用更加平滑。而如果换成横版视频,就只能把广告放在视频下方或是评论区。

今年一季度,B站广告收入22%。这个数字在主流互联网平台里仅次于拼多多。其中,竖版视频的助力显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赚到钱的B站在短视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据用户反应,最早B站还有“减少推荐竖屏模式”的选项,如今已经消失不见。

除了“由横变竖”,更隐秘的改变发生在内容生态上。

最近几年,B站上MCN式的批量生产内容增多,几秒钟的短视频开始占据用户的信息流。B站透露,竖版视频的优势就在于降低创作门槛,能够普惠许多腰底部创作者。

B站UP主“敬汉卿”今年4月在个人视频中表示,短内容在当前生态下更有优势。他的一条13分钟的长内容,还不到几个小时做的一条短内容流量的三分之一。无论这是平台有意为之,还是用户自发的选择,都说明了平台的生态正在变化。

内容类型上,B站跳出二次元、游戏等传统领域的束缚,多次发起活动,用流量扶持美妆、汽车这样的投放大户,拓展内容类型。传统的二次元、游戏、数码等内容正在被稀释。

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和创作者群体的到来,也加剧了B站的短视频化。

如今B站许多创作者都从其他短视频平台迁徙而来,其中知名的案例包括“秃顶吴彦祖”、“山城小栗旬”,两位UP主都从短视频平台转头B站,并在B站迎来了自己的巅峰。相比于老UP主,他们的风格更加“抖音化”。当然,这个过程是双向的,很多创作者会选择在各个平台流动,带来了内容风格的融合与同质化。

02 网页端坚守长内容

APP持续变身的过程里,B站也有保留地:网页端。

有用户反应,B站的PC端和移动端逐渐变成了两个世界。网页端里的内容更像是上市前的B站,没有太多短视频化的内容,内容类型也更贴近B站的传统内容:动漫、游戏、鬼畜、数码等。

“略大参考”使用同一个账户随机打开APP和网页端,明显发现二者的差异。

最直观的区别是时长。

网页端前十个视频中,6条为五分钟以上的中视频,只有一条为1分钟以下的短视频。而在APP端,只有3条视频在5分钟以上。这只是首页,到了视频下方的推荐页面,APP端的内容的平均长度可能会更短,许多只有几秒钟。

换成未登录账户后,这种对比更加明显,网页端首页前十条视频全部为1分钟以上的中视频。内容的类型也变成了B站的传统领域:COS、游戏、二次元、秀场直播。恍惚之间,似乎回到了上市前的老B站。

图:相比于APP端,B站Web端的内容明显偏长

对一部分老用户来说,PC端的体验会更好。

有B站用户表示,B站上有许多优质的长内容,但这些内容在APP端并不容易刷到,只有打开网页端才能发现他们的踪迹。比如此前粉丝量刚过千万的木鱼水心,他的内容往往在半个小时以上,在他的首页出现的频率就并不高。而换成网页版以后,那些以前经常被一键三连的内容,就频繁出现了。

很明显,B站在不同的应用端采用了不同策略。

这不奇怪,PC端与移动端的使用场景不同,面对的用户群体也截然不同。比如抖音也有自己PC端网站,视频的长度也明显不同,许多都是几分钟的中视频,而这样长度的内容在抖音APP端是非常罕见的。

图:抖音的PC端经常会有十几分钟的中视频

文字平台里,知乎的PC端和APP端也在渐行渐远。

据知乎用户普遍反应,在手机端,知乎平台会大量推送“盐选专栏”的内容。而在PC端则很少会刷到。盐选专栏其实就是付费故事,是知乎现在仅次于广告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尽管许多用户公开表示对盐选专栏的反感,但为了创收,平台还是在大量的向用户推送。

许多平台在最近几年用户增长迅猛,比如从2020年到2023年一季度,B站的日活翻了近乎一倍。新老用户的习惯截然不同,比如B站就公布过一个有意思的数据:竖版视频和B站原有流量之间重叠度很低。这说明B站越来越大,用户正在多样化,需要不同形式的内容。

当然,一个可能更重要的原因是,PC端不再是变现的主力,也更少受平台商业化活动的干扰。

03 网页端,不重要的存在

2020年疫情期间,全球PC出货量罕见地增长了11%。来自PC端的流量重新复苏,也为沉寂已久的市场注入了久违的活力,甚至引发了一些战火。

2021年,抖音“开倒车”般地推出了网页版抖音。抖音出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完全没有Web端的基因,足以见得大厂们对PC端的重视。而在此前,另一家短视频平台快手也早就低调推出了网页版本。

一年以后,抖音上线了电脑客户端。几个月后的2022年5月,B站也推出了PC版客户端。

PC端能够为移动端的流量做出很好的补充,在个别场景,如打工人上班摸鱼、游戏档在网吧打游戏的间隔期,都能提供新增流量。

不过短期的回光返照,并不能改变Web端沦为边缘的大势所趋。

B站近几年没有公布过网页端流量的具体数据。但在2021年第二季度,陈睿在财报会议上披露过:该季度,B站在电视端的MAU超过PC端。电视是比PC端更古老的终端,早已被大量年轻人抛弃,连电视端都打不过,足以见得PC端的流量萎缩之严重。

B站的情况也是整个Web1世界的缩影。

各大厂如今在网页端的精力投入已经非常稀少。半年前,腾讯直接下线了PC端的腾讯地图,QQ也取消了PC端的QQ中心。

腾讯是有决心与魄力的。而对更多平台来说,PC端是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存在。

史蒂曾就职当下毕业季非常火爆的一家互联网平台,他获取的数据表明,平台来自PC端的流量只有1-2成。他表示该平台PC端的表现这已算得上优异:他现在所在的上市互联网公司已经抛弃了专门的PC部,就靠个别人兼职维护,流量的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还有的平台在采取更加主动的措施。比如百度一直在用各种方式把用户从PC端迁赶走,比如PC端无法看评论区,无法阅读完整内容。

在商业层面,PC的价值正在与日俱减。多数平台的主要商业化内容,都是针对移动端推出的,他们都不再把PC端作为重点战场。站在商业公司发展的角度,这无可厚非。但对于一些互联网老用户而言,诸如B站这样的平台在商业化狂飙后,仍然在PC端保留一个更加单纯、原始的生态,是他们目前能守住的,最后的“昨日时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哔哩哔哩

4.7k
  • 港股开盘:恒指跌0.12%,恒生科技指数涨0.23%,哔哩哔哩跌超4%
  • B站等成立网络科技新公司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B站的“分裂人格”

一场分道扬镳。

界面新闻|范剑磊

文|略大参考 杨知潮

编辑 | 原野

在商业层面,PC端不再是变现的主力。多数平台的主要商业化内容,都是针对移动端推出的,他们都不再把PC端作为重点战场。但对于一些互联网老用户而言,诸如B站这样的平台在商业化狂飙后,仍然在PC端保留一个更加单纯、原始的生态,是他们目前能守住的,最后的“昨日时光”。

B站的PC端和移动端几乎快成为两个产品了。

同时打开B站的网页端,你会很容易发现它与APP的巨大区别:视频时长上,PC端的内容偏长,几十分钟的视频比比皆是。而APP端已经逐渐被1分钟以下的短视频占领。题材上,PC版偏向传统B站的二次元、游戏、数码等内容,而APP端则更加多元化。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移动端的B站更像抖音,Web端的更像是YouTube。

这种差别来自B站近几年的短视频化改造,大推竖版视频,逐渐跳出二次元、动漫的定位。改造的回报包括:B站的收入越来越高,越来越接近盈亏平衡目标,代价则是与短视频平台趋于同质化。但对于很多怀旧的老用户来说,这可能也是件好事,至少,PC端上还保留着那个自己熟悉的B站。

01 变化

2021年底,B站正式提出明确的盈亏平衡时间点:2024。

从这时开始,B站就开始对生态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变现方面,广告、直播、大会员三驾马车齐驱。内容侧,B站在朝着短视频平台方向进化,内容更加短小简洁,也不再纠结二次元,而是更多元化。

竖版视频是这些变化最直接的体现。

这一模式诞生于2021年初,B站起名叫作“Story Mode”。简而言之就是类似抖快的短视频模式,可以理解为内嵌于B站内的一个独立产品。

竖版视频可能是B站当下最重要的业务之一,B站对其扶持力度也非常大。大量UP主都在投入它的怀抱。比如游戏内容因为画面比例问题并不适合竖版视频,但部分游戏UP主还是坚持发竖版。当被问到为何要发竖版,他们的回答是流量多。

以B站游戏区up主铃铛的数据为例,2022年最后几个月,该UP主在横版和竖版视频之间纠结,但很快数据就解决了他的疑虑:竖版视频的播放量比横版视频多了约50%,他的横版视频播放几乎都在10万以下,而竖版视频经常能出现20万+播放的爆款。

识时务者为俊杰,进入2023年后,该UP主几乎就没再发布过横版视频。

由小见大,一个UP主的选择背后代表着一种趋势,整个B站都在翻转成竖版的短视频平台。

事实上这也是海内外所有内容平台的共通趋势,最近几个季度,YouTube、Facebook、insgrame都把竖版视频放到了自己的首页,全员变Tiktok,国内的平台里,游戏直播和在线音乐平台,甚至淘宝京东也都在重推竖版短视频。原因无他:流量多,广告好插。

碎片化的时代,这些短内容更能吸引到用户。竖版视频推出一年后,到2022年Q1,B站竖版视频的播放占比已经超过20%。今年一季度最新的数据显示,Story-Mode竖屏视频日均播放量同比增长82%。按照这一数据推测,考虑到B站整体流量基本稳定,竖版视频如今的占比很可能接近5成。

更吸引B站的,是短视频的广告能力。

B站高管在财报会议上提到过,Story Mode更加适合插广告。背后的原因很简单,每刷几条视频之间插一条广告,使用更加平滑。而如果换成横版视频,就只能把广告放在视频下方或是评论区。

今年一季度,B站广告收入22%。这个数字在主流互联网平台里仅次于拼多多。其中,竖版视频的助力显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赚到钱的B站在短视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据用户反应,最早B站还有“减少推荐竖屏模式”的选项,如今已经消失不见。

除了“由横变竖”,更隐秘的改变发生在内容生态上。

最近几年,B站上MCN式的批量生产内容增多,几秒钟的短视频开始占据用户的信息流。B站透露,竖版视频的优势就在于降低创作门槛,能够普惠许多腰底部创作者。

B站UP主“敬汉卿”今年4月在个人视频中表示,短内容在当前生态下更有优势。他的一条13分钟的长内容,还不到几个小时做的一条短内容流量的三分之一。无论这是平台有意为之,还是用户自发的选择,都说明了平台的生态正在变化。

内容类型上,B站跳出二次元、游戏等传统领域的束缚,多次发起活动,用流量扶持美妆、汽车这样的投放大户,拓展内容类型。传统的二次元、游戏、数码等内容正在被稀释。

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和创作者群体的到来,也加剧了B站的短视频化。

如今B站许多创作者都从其他短视频平台迁徙而来,其中知名的案例包括“秃顶吴彦祖”、“山城小栗旬”,两位UP主都从短视频平台转头B站,并在B站迎来了自己的巅峰。相比于老UP主,他们的风格更加“抖音化”。当然,这个过程是双向的,很多创作者会选择在各个平台流动,带来了内容风格的融合与同质化。

02 网页端坚守长内容

APP持续变身的过程里,B站也有保留地:网页端。

有用户反应,B站的PC端和移动端逐渐变成了两个世界。网页端里的内容更像是上市前的B站,没有太多短视频化的内容,内容类型也更贴近B站的传统内容:动漫、游戏、鬼畜、数码等。

“略大参考”使用同一个账户随机打开APP和网页端,明显发现二者的差异。

最直观的区别是时长。

网页端前十个视频中,6条为五分钟以上的中视频,只有一条为1分钟以下的短视频。而在APP端,只有3条视频在5分钟以上。这只是首页,到了视频下方的推荐页面,APP端的内容的平均长度可能会更短,许多只有几秒钟。

换成未登录账户后,这种对比更加明显,网页端首页前十条视频全部为1分钟以上的中视频。内容的类型也变成了B站的传统领域:COS、游戏、二次元、秀场直播。恍惚之间,似乎回到了上市前的老B站。

图:相比于APP端,B站Web端的内容明显偏长

对一部分老用户来说,PC端的体验会更好。

有B站用户表示,B站上有许多优质的长内容,但这些内容在APP端并不容易刷到,只有打开网页端才能发现他们的踪迹。比如此前粉丝量刚过千万的木鱼水心,他的内容往往在半个小时以上,在他的首页出现的频率就并不高。而换成网页版以后,那些以前经常被一键三连的内容,就频繁出现了。

很明显,B站在不同的应用端采用了不同策略。

这不奇怪,PC端与移动端的使用场景不同,面对的用户群体也截然不同。比如抖音也有自己PC端网站,视频的长度也明显不同,许多都是几分钟的中视频,而这样长度的内容在抖音APP端是非常罕见的。

图:抖音的PC端经常会有十几分钟的中视频

文字平台里,知乎的PC端和APP端也在渐行渐远。

据知乎用户普遍反应,在手机端,知乎平台会大量推送“盐选专栏”的内容。而在PC端则很少会刷到。盐选专栏其实就是付费故事,是知乎现在仅次于广告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尽管许多用户公开表示对盐选专栏的反感,但为了创收,平台还是在大量的向用户推送。

许多平台在最近几年用户增长迅猛,比如从2020年到2023年一季度,B站的日活翻了近乎一倍。新老用户的习惯截然不同,比如B站就公布过一个有意思的数据:竖版视频和B站原有流量之间重叠度很低。这说明B站越来越大,用户正在多样化,需要不同形式的内容。

当然,一个可能更重要的原因是,PC端不再是变现的主力,也更少受平台商业化活动的干扰。

03 网页端,不重要的存在

2020年疫情期间,全球PC出货量罕见地增长了11%。来自PC端的流量重新复苏,也为沉寂已久的市场注入了久违的活力,甚至引发了一些战火。

2021年,抖音“开倒车”般地推出了网页版抖音。抖音出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完全没有Web端的基因,足以见得大厂们对PC端的重视。而在此前,另一家短视频平台快手也早就低调推出了网页版本。

一年以后,抖音上线了电脑客户端。几个月后的2022年5月,B站也推出了PC版客户端。

PC端能够为移动端的流量做出很好的补充,在个别场景,如打工人上班摸鱼、游戏档在网吧打游戏的间隔期,都能提供新增流量。

不过短期的回光返照,并不能改变Web端沦为边缘的大势所趋。

B站近几年没有公布过网页端流量的具体数据。但在2021年第二季度,陈睿在财报会议上披露过:该季度,B站在电视端的MAU超过PC端。电视是比PC端更古老的终端,早已被大量年轻人抛弃,连电视端都打不过,足以见得PC端的流量萎缩之严重。

B站的情况也是整个Web1世界的缩影。

各大厂如今在网页端的精力投入已经非常稀少。半年前,腾讯直接下线了PC端的腾讯地图,QQ也取消了PC端的QQ中心。

腾讯是有决心与魄力的。而对更多平台来说,PC端是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存在。

史蒂曾就职当下毕业季非常火爆的一家互联网平台,他获取的数据表明,平台来自PC端的流量只有1-2成。他表示该平台PC端的表现这已算得上优异:他现在所在的上市互联网公司已经抛弃了专门的PC部,就靠个别人兼职维护,流量的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还有的平台在采取更加主动的措施。比如百度一直在用各种方式把用户从PC端迁赶走,比如PC端无法看评论区,无法阅读完整内容。

在商业层面,PC的价值正在与日俱减。多数平台的主要商业化内容,都是针对移动端推出的,他们都不再把PC端作为重点战场。站在商业公司发展的角度,这无可厚非。但对于一些互联网老用户而言,诸如B站这样的平台在商业化狂飙后,仍然在PC端保留一个更加单纯、原始的生态,是他们目前能守住的,最后的“昨日时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