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玉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1%,增速较上月放缓0.1个百分点,为2022年7月以来首次回落。
分析师表示,由于国内经济恢复势头放缓,内生动力不强,导致企业进行实体投资的意愿走弱。下半年货币政策有必要进一步发力,降准降息等总量政策依然可以期待。
二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弱复苏态势。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9.0%,连续三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下。1-5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增速较前4个月放缓0.7个百分点。海关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出口金额同比下降12.4%,降幅较上月扩大4.9个百分点。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在研报中指出,历史上,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与经济周期同步性较强,可以较好代表贷款的“实际需求”,亦可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支撑。尽管6月企业中长期贷款继续同比多增,但增势进一步放缓,对投资的支撑力量趋弱。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张瑜指出,6月,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3.1%,创2022年2月以来新低,这说明企业并没有持有活期资金加大实体投资的意愿。
“企业中长期贷款抬升通常与M1同比的抬升同步,本轮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与M1同比持续出现背离,或对应当下企业借贷意愿强,但实体投资意愿弱,不排除企业中长期贷款脱实向虚的可能。”她在研报中称。
央行二季度调查问卷显示,当季企业贷款需求指数环比回落16.2个百分点,创2004年有该项统计数据以来的最大降幅。在此背景下,6月,央行调降政策利率10个基点,并推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月底,央行又发布公告,增加200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工具额度。
钟正生指出,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共同发力,旨在降低贷款成本,提升贷款可得性,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信贷需求企稳。然而,当下经济修复斜率相对平缓,保持信用扩张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存在一定挑战。下半年货币政策有必要推动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下调可以期待,年末还存在再次降息的可能。
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也表示,年内或有再次降息的可能性。在企业部门信用扩张明显放缓、资金留置现象较为显著、居民可能存在贷款置换行为等情况下,下半年各项宏观政策有望维持积极取向,来推动经济实现均衡复苏。
他还指出,从技术上看,也存在降息的空间。今年一季度末,国内实际利率水平(银行贷款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约为3.6%,高于过去三年2.85%的平均水平。尽管央行在二季度降息10个基点并引导LPR对称下调,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中枢降至0.1%,较一季度下降1.2个百分点。因此,二季度的实际利率水平或较一季度进一步上升。实际利率水平偏高不利于各项需求的释放,也可能会造成国内物价水平持续承压。
此外,中金公司表示,为保持基建贷款投放强度,监管层可能会通过政策性银行发行新一批政策性金融工具,补充项目资本金。另外,去年9-11月,央行增加了抵押补充贷款(PSL)6300亿元,今年下半年这项工具也有望重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