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绿源电动车再次冲刺上市,市场占有率不足5%,研发团队仅389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绿源电动车再次冲刺上市,市场占有率不足5%,研发团队仅389名

虽然成立时间早,但市场并没有格外青睐绿源。

文|一点产经 某柏

编辑|文涛

在众多的电动车企业中,绿源称得上行业中的”活化石”。

这家企业成立于1997年,由倪捷、胡继红夫妻二人创立,他们也被称为国内两轮电动车产业创始人。

虽然成立时间早,但市场并没有格外青睐绿源。

在市场份额上绿源已早早落后于雅迪、爱玛、台铃等品牌,位居第二梯队。

在智能化发展上,与小牛、九号、哈啰等新兴品牌相比,绿源也未占上风。

自2020年起,中国的电动自行车市场开始进入了智能化时代,尤其随着00后消费者的增加,对于传统的电动车厂商来说,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处于二线阵营的品牌,各家的市场份额差距都不大,这也是绿源面临的一个危机。

市场份额不足5%

作为行业的老兵,绿源如今的处境并不好。

招股书显示,绿源2022年中国市场占有率为4.2%,排名第五,已位居第二梯队。

虽然中国电动自行车厂商超过了100多家,但是前九名垄断了80%多的市场份额,其中又分为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

第一梯队的雅迪、爱玛和台铃,两者的国内电动车市场占有率超过了55%;第二梯队则包括绿源、小刀、立马、小牛等厂商,它们之间的市场份额差距并不大,竞争十分激烈。

可以看到第二梯队中,各家的市场份额差距并不是很大,尚未有一家达到5%,其中还包括主打智能化体验的小牛电动,其于2014年成立,短短几年就跻身到了第二梯队。

近三年绿源电动车的出货量增速较快,2020-2022年三年总销量分别为147.2万辆、194.8万辆、242.4万辆,复合年增长率为28.4%。

从利润率来看,绿源应该是选择了降低利润抢用户的方式。

绿源2020-2022年三年利润率低于雅迪小牛等品牌,2020-2022年,绿源的净利率分别为1.69%、1.73%、2.47%;同期雅迪的净利率分别是4.95%、5.08%、6.96%;小牛的净利率分别是6.9%、6.1%、0.3%。

经销商数量需提升,海外市场占比较低

线下经销商是目前电动自行车最大的出货渠道,绿源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尤其在二级经销店的拓展上。

招股书显示绿源线下经销商数量为1236个,和立马的数量基本一致,考虑到其于1997年就已经成立,绿源线下的进展表现一般。

同行中的雅迪线下经销商数量则超过了4000个,爱玛达到了1800个,台铃超过了2000个,新日也达到了1700个。

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的预测显示,全球电动自行车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356.9亿美元增长到2029年的921.9亿美元,越来越多的中国厂商开始出海,譬如雅迪电动车已经覆盖到了全球100多个国家。

对于绿源来说,未来还需要加大海外市场的布局,在其营收占比中,海外经销商占比仅有2.4%,这个数据偏低。

研发团队仅389名

在专利方面,绿源在行业内数据表现处于第一阵营。

据招股书显示,绿源持有合共374项专利,其中45项为发明专利、219项为实用新型专利及110项为外观设计专利。

在研发团队建设上,招股书显示绿源共有研发人员389名,这个与业内的主流厂商来说略低。

公开资料显示,雅迪拥有超过1000位研发人员,小牛研发人数为694名,九号公司研发人数达到了1380人。

虽然研发人员数量不代表一家公司整体的研发水准,但是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这家公司的未来,尤其在智能化电动车时代,强研发或许会成为品牌逆袭的关键因素。

在绿源的宣传策略上,研发一直是重点宣传点,类似“一部车骑十年”“液冷系统”等屡次在广告中被提到,这对于销量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但在整车的安全性方面,绿源也面对着不少问题。

2023年6月28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23年第五批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绿源电动车上榜,不符合项为整车质量、控制系统和电器装置等。

2023年6月份,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今年第二批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绿源Luyuan牌电动自行车上榜,规格型号为TDT2213Z、TDT22063Z,存在充电器与蓄电池(蓄电池防篡改)、整车质量、控制系统(过流保护功能)等问题。

2023 年 5 月 26 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公示北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绿源电动车被通报,不合格项目涉及充电器与蓄电池(蓄电池防篡改)。

《一点产经》在黑猫投诉上发现,绿源电动车防盗系统、中控系统、电机等均存在投诉,这些均是绿源需要重视的,尤其在产能爬坡期。

对于绿源来说,上市仅仅是对此前业绩的肯定,对于这家有着20多年的企业来说,未来能否跻身第一梯队,保持不被后面厂商超越,将是个不小的挑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绿源电动车再次冲刺上市,市场占有率不足5%,研发团队仅389名

虽然成立时间早,但市场并没有格外青睐绿源。

文|一点产经 某柏

编辑|文涛

在众多的电动车企业中,绿源称得上行业中的”活化石”。

这家企业成立于1997年,由倪捷、胡继红夫妻二人创立,他们也被称为国内两轮电动车产业创始人。

虽然成立时间早,但市场并没有格外青睐绿源。

在市场份额上绿源已早早落后于雅迪、爱玛、台铃等品牌,位居第二梯队。

在智能化发展上,与小牛、九号、哈啰等新兴品牌相比,绿源也未占上风。

自2020年起,中国的电动自行车市场开始进入了智能化时代,尤其随着00后消费者的增加,对于传统的电动车厂商来说,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处于二线阵营的品牌,各家的市场份额差距都不大,这也是绿源面临的一个危机。

市场份额不足5%

作为行业的老兵,绿源如今的处境并不好。

招股书显示,绿源2022年中国市场占有率为4.2%,排名第五,已位居第二梯队。

虽然中国电动自行车厂商超过了100多家,但是前九名垄断了80%多的市场份额,其中又分为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

第一梯队的雅迪、爱玛和台铃,两者的国内电动车市场占有率超过了55%;第二梯队则包括绿源、小刀、立马、小牛等厂商,它们之间的市场份额差距并不大,竞争十分激烈。

可以看到第二梯队中,各家的市场份额差距并不是很大,尚未有一家达到5%,其中还包括主打智能化体验的小牛电动,其于2014年成立,短短几年就跻身到了第二梯队。

近三年绿源电动车的出货量增速较快,2020-2022年三年总销量分别为147.2万辆、194.8万辆、242.4万辆,复合年增长率为28.4%。

从利润率来看,绿源应该是选择了降低利润抢用户的方式。

绿源2020-2022年三年利润率低于雅迪小牛等品牌,2020-2022年,绿源的净利率分别为1.69%、1.73%、2.47%;同期雅迪的净利率分别是4.95%、5.08%、6.96%;小牛的净利率分别是6.9%、6.1%、0.3%。

经销商数量需提升,海外市场占比较低

线下经销商是目前电动自行车最大的出货渠道,绿源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尤其在二级经销店的拓展上。

招股书显示绿源线下经销商数量为1236个,和立马的数量基本一致,考虑到其于1997年就已经成立,绿源线下的进展表现一般。

同行中的雅迪线下经销商数量则超过了4000个,爱玛达到了1800个,台铃超过了2000个,新日也达到了1700个。

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的预测显示,全球电动自行车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356.9亿美元增长到2029年的921.9亿美元,越来越多的中国厂商开始出海,譬如雅迪电动车已经覆盖到了全球100多个国家。

对于绿源来说,未来还需要加大海外市场的布局,在其营收占比中,海外经销商占比仅有2.4%,这个数据偏低。

研发团队仅389名

在专利方面,绿源在行业内数据表现处于第一阵营。

据招股书显示,绿源持有合共374项专利,其中45项为发明专利、219项为实用新型专利及110项为外观设计专利。

在研发团队建设上,招股书显示绿源共有研发人员389名,这个与业内的主流厂商来说略低。

公开资料显示,雅迪拥有超过1000位研发人员,小牛研发人数为694名,九号公司研发人数达到了1380人。

虽然研发人员数量不代表一家公司整体的研发水准,但是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这家公司的未来,尤其在智能化电动车时代,强研发或许会成为品牌逆袭的关键因素。

在绿源的宣传策略上,研发一直是重点宣传点,类似“一部车骑十年”“液冷系统”等屡次在广告中被提到,这对于销量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但在整车的安全性方面,绿源也面对着不少问题。

2023年6月28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23年第五批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绿源电动车上榜,不符合项为整车质量、控制系统和电器装置等。

2023年6月份,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今年第二批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绿源Luyuan牌电动自行车上榜,规格型号为TDT2213Z、TDT22063Z,存在充电器与蓄电池(蓄电池防篡改)、整车质量、控制系统(过流保护功能)等问题。

2023 年 5 月 26 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公示北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绿源电动车被通报,不合格项目涉及充电器与蓄电池(蓄电池防篡改)。

《一点产经》在黑猫投诉上发现,绿源电动车防盗系统、中控系统、电机等均存在投诉,这些均是绿源需要重视的,尤其在产能爬坡期。

对于绿源来说,上市仅仅是对此前业绩的肯定,对于这家有着20多年的企业来说,未来能否跻身第一梯队,保持不被后面厂商超越,将是个不小的挑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