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太和:非典型皖北城市的商业基因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太和:非典型皖北城市的商业基因

太和,一座面积不足两千平方公里的皖北县城。在各种地方特色产业的讨论中,往往被赋予各种诸如“买全国、卖全国”、“全国市场晴雨表”等国家级的名号。

文丨黄采妮

安徽有两样菜肴名声在外。

一道是徽州的臭鳜鱼,另一道则是“太和板面”。

太和板面 图片来源:太和发布

尤其在中国北方城市,太和板面是在他乡街头巷尾,关于“安徽”最常见的地域标签。

值得思考的是,如果说臭鳜鱼的名声是有赖于古徽商,那么太和板面又是靠谁呢?

太和,一座面积不足两千平方公里的皖北县城。在各种地方特色产业的讨论中,往往被赋予各种诸如“买全国、卖全国”、“全国市场晴雨表”等国家级的名号。

太和文庙 图片来源:太和县人民政府

这又是如何做到的?

只要深入了解过太和——这座非典型皖北城市之后,就一定会发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是相同的。

非典型的皖北城市

高速与城市连接口的广告位,往往承载着一座城市最重要的品牌形象宣传。

与其他城市的高举高打不同,太和,把这块寸土寸金的位置让给了家乡的土特产——

香椿。

刚下高速,偌大的“太和香椿”招牌广告是初来乍到外乡人对太和的第一印象。

太和土地多为黄河冲击下的沙疆黑土,算不上肥沃,但太和人都能种出些名堂。

确实如此——种粮,太和人徐淙祥一家三代科技种粮,是全国种粮模范的典型,被称为安徽“麦王”。

太和收粮现场 图片来源:太和发布

种薄荷,太和一度有着“中国薄荷看太和”的行业领军地位。

太和薄荷种植基地  图片来源:太和县融媒体中心

种桔梗,太和早早的把“中国桔梗之乡”的名号收入囊中,当地的“桔梗文化节”也是一口气连续办了27届。

据了解,太和香椿从乾隆年间就是贡品,在黄淮冲积平原的最南端,太和人面对土地总是有很多“想法”——

不仅仅是把地种好,而且这种产品意识、市场意识好像是自古就根植在太和人基因里的。

根植于太和血脉的产品意识

与田地里的作物相比,太和在当下更为显著的标签是医药商业——“太和药商”。

买全国,卖全国。

华源医药仓储基地  图片来源:界面安徽

这是关于太和医药产业使用最广泛的一句SLOGAN。

李伟山,作为长期在太和县开发区工作的招商工作人员,对太和县的产业布局了如指掌,在他看来:医药并不是太和第一个在全国领军的产业,在医药产业之前,真正做到买卖全国的太和产业是——假发。

太和人从印度进口头发,再经过深加工,形成产品系列,销往世界上的其他区域。“准确的说,大宗客户是非洲地区,或者非洲裔。”因为头发质地的差别,非洲顾客对于假发的需求较大,尤其对于太和产假发格外中意。

“100美元收入,有50美元要花在假发上,在太和,假发又被称为黑黄金。”

“源于清末,同期于许昌,假发产业是早年太和先辈们用卖货郎的扁担硬挑出来的。”李伟山说,跟医药相比,太和假发产业先一步进化成了“买全球,卖全球”的格局。

《协力登顶》 图片来源:太和县文化馆  高学峰摄

与之相对应的,当下列为首席的太和医药产业也一直流传着“十万太和药商踩出全国市场”的行业传奇。

一前一后,两个产业在太和有着高度重合的发展轨迹。种地能种出名堂,卖货也能卖出全球市场。产品意识、市场意识根植于太和人的血脉之中。

那这股血脉又源自哪里?

在《太和县志》里有着些许答案。

史书上形容为“畸形”的太和商业

元·大德八年(1304年)

复置县,县治迁于今地。地制大定。

建县城,筑城墙,设五门。

建文庙。

惜字如金,所有地方志书都一样。

相形之下,《太和县志》却在本地人口组成、商业、贸易等板块倾注了大量笔墨。

太和夜景 图片来源:太和县人民政府发布

志书上记载,乾隆年间,太和旧县镇“本土之人少,徽、川、山、陕之人多。”原墙镇的原墙烧饼闻名遐迩,广州、深圳、湛江、成都、福州等地均有太和原墙镇人打卖烧饼。李兴镇把泡桐卖到了日本。税镇在清末商业繁荣被称为“小南京”。皮条孙镇自古卖皮绳,后采用聚丙烯撕膜拧绳,又成了一个买卖全国的产业。被考证为殷墟之一的倪邱集,马尾、羽毛产业通达中国南北。双浮集有着全国知名的兔毛交易市场。坟台集也形成了薄荷油生产基地。

在太和,只要跟生活生产有关的,几乎都变成了商品和产业。

“太和人的商业眼光和头脑,确实不太一样,也是有赖于历史上多次的商业发展。”李伟山的介绍和志书上一致。

而且,太和这几次较大发展带来的繁荣程度远远超出一个县的建制。《县志》里面用了“畸形”这个词来形容当时的景象。

山西、湖北、山东等地的商行、票号、钱庄在鸦片战争之后,一股脑全部涌进了太和县。

新年文庙  图片来源:太和县文化馆 李洪伟摄

抗日战争时期,太和县被称为“小后方”。沪、宁等沦陷区的商业资本家纷纷内迁至此,广设行庄店铺。

当时的分乡图志记载:“商贾云集、土洋杂货集散于此,为皖北第一商业重镇。”

“当时的太和,仅仅是文具图书最小众行业,都有6家上规模的店铺,门面房24间,资金4300银元。”

显然,李伟山对于太和的商业做足了功课。他坦言首先是为了更好的打响太和的城市产业品牌。

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面对当下的首位产业——太和医药,在讲述这个最为波澜壮阔的太和故事前,太和人自己也得做好心理准备。

“就像是面对大海时,总得先深吸一口气。”

中国药价看太和

早年间太和商业的几度繁荣,不仅仅打开了这座安徽西北边陲城市的视角,同时磨砺出太和人敏锐的商业嗅觉、锤炼了太和人的坚韧意志。对于太和县首位产业的发迹,都指向上世纪八十年代太和药商的崛起。

在目前可见的资料记载中,对于首桶金的成功都归结于“太和人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太和药商的名声传遍了全中国。

如今开车行驶在太和开发区的太和大道上,有个小乐趣是猜全国各地的车牌所属城市。

来自海拉尔的蒙E,苏州的苏E,泰州的苏M,佛山的粤E、粤X、粤Y......这些车牌所属城市都是中国当下生物医药产业的领先区域。

买全国,卖全国,华东药都——安徽太和所言非虚。

华源医药交易展厅 图片来源:界面安徽 黄采妮摄

“别的不说,就是全国普药的价格,不问厂家,要问太和。”华源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言的介绍里不无自豪。他所工作的企业是太和当地最大的医药企业。

“亚洲最大的现代化医药物流园,这个最大是个什么概念?”张言介绍,首先是硬件方面,太和华源目前现代化仓库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其次,在渠道方面,太和华源已经实现了全国经销网点的全覆盖。

“每天药品库存量价值30个亿,全国4000多个医药厂商,10万多个品规的药品在这里集散。”张言说,这是太和销售行情被视作“全国医药商业晴雨表”的底气。

不仅如此,太和县还以华源医药为主体,每年举办医药行业品牌盛会——“华药会”,已经连续举办第19届。来自全国4000多个医药厂商汇聚到太和。今年活动举办期间,销售额突破8亿。

华源医药药物仓储间  图片来源:界面安徽 夏翔摄

太和县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太和县医药市场完成销售额87亿元。龙头企业华源医药新并购2家省外医药销售公司,省内外子公司达100家。

太和还做起了直播电商。新成立华源商贸科技、中科华源健康产业发展2个直播零售公司,整合资源成立华源物联科技、新零售控销事业部2个网络货运平台公司,电商覆盖全国2200多个县区,终端客户达10万多家,被商务部评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在渠道为王的时代,太和做到了极致。

“但是,太和医药产业发展路径不可复制,就如同历史不可能重演。”在太和人看来,当下的一切都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太和药商的崛起,这段历史属于空前绝后。

说到这里,李伟山有些激动——“都说销售渠道是太和医药产业的杀手锏,怎么来的?十万药商大军靠双脚生踩出来的。”

不可复制的太和模式

对于李伟山的思考,太和县发改委一级科员郑孝远表示认同。“我们是站在现在去回顾历史,机遇、偶然、能人、危机、变化、应对等等因素在太和全部交织在一起,具备典型性,但不太可能被拿去再重走一遍。”

太和县在2016年曾与媒体合作编纂一本反映太和药商历史的书。里面有句话让人印象深刻——

“故事可以被笑着说完,但回顾过去,没有人可以云淡风轻。”

改革开放初期,太和人背着麻袋,顶着“药贩子”的名头,背井离乡。

“你能想象吗?这就是太和首位产业的发轫,当年的他们是怎么喊出第一声吆喝的,是怎么敲开第一扇门的,又是怎么收购第一家药厂的?”

在《太和药商》的书中,领军人物王军,是太和华源医药集团的掌门人。行业传奇,出了名的“硬汉”。

风雨飘摇的华源前身曾负债千万,经他手之后成长为现在的行业龙头。然而,他在书中却表示:“如果可以再选择,肯定不做医药这行。”

部分药品展示  图片来源:界面安徽 夏翔摄

与此相同的,成长与太和本土的另一家全国知名药企——贝克制药当家人王志邦也曾回忆创业史:“发展到今天,几乎是膝盖跪地、砥砺着、磕碰着走来的。”

十万大军,这是一直流传关于太和药商的非官方数据。对此,郑孝远有着自己的理解:“一方面,现在太和医药产业的市场覆盖是他们打下的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在这个庞大数字里面进行市场自然竞争与淘汰,才是吹尽黄沙始见金。”

部分药品展示 图片来源:界面安徽 夏翔摄

先行者打下的基础,太和人又在当下做了细分与拆解——

“借助于太和药商积累下来市场绝对主导权,以此吸引厂商进一步深度合作,最终在太和的全国市场体系中完成销售闭环。”郑孝远说,县里早就总结出了一套产业逻辑——

“域外创新+太和生产+全国销售”。

这里不得不提到2019年引发医药行业深度变革的标志事件——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全面实施。

“药品生产与生产资质解绑,你知道这对太和意味着什么?所有人太和医药人的终极梦想实现从此开始。”

太和的野心

卖药的尽头是制药,原料生产的尽头是制剂。

太和药商的终极梦想就是把太和打造成从创新研发到生产制造再到市场销售的完整产业生态。

以商促工,这也是太和关于产业转型的战略打法。药商开始转型向医药工业,悦康药业集团,北京四环科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同时,太和县积极向北大、清华等知名高校的经营管理专家取经。专家给予的评语与太和人的判断一致——

尽管发展迅速,但太和县域内尚未出现全国性医药龙头企业,医药产业链还有待加强。如何向医药产业链上游的研发、制剂环节拓展,提升太和医药产业的竞争力,是摆在太和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结合太和医药销售传统优势,建立产业生态模式,吸引拥有技术等创新要素的中小创新药企或者科研团队加入,补齐生态构建的全部要素。

“之前提到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正好能让太和人放开手脚,在全国范围内招商引资、招引才智。”——太和县经济和信息化局经济运行股负责人薛远远介绍,太和县有着几块金字招牌:

“国家火炬安徽太和医药高端制剂特色产业基地、省级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安徽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区等称号,这无论对于生产企业还是研发团队都是极具吸引力的资源。”

图片来源:太和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张鸿申摄

在具体实施方面,薛远远也提供了一组最新数据——

“太和现有在建医药类项目24个,总投资106亿元,主要项目有安徽四环科宝原料药、安徽桦冠原料药、安徽硕佰原料药、安徽贝克制剂、药品上市持有人基地等。“总体上说,太和正在积极打造全国高端原材料+制剂产业基地”。

太和县目前计划开工医药类项目7个,总投资40.1亿元,主要项目有江苏嘉盟尔、贝克甲硝唑项目等。2023年以来签约医药类项目12个,总投资51亿元。在谈医药类项目26个,总投资8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积板打造药品上市持有人基地,以‘委托生产+销售’的商业模式是眼下太和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链组成部分。保兴医药健康产业园是典型代表。

保兴医药健康产业园园区内 图片来源:界面安徽 黄采妮摄

“我们要把产业园打造成为产业总部基地,也就是说,除了研发在北京,生产和销售结算都在太和,把产业化留在本地”, 保兴医药健康产业园执行总裁刘大勇说。

刘大勇介绍,以往药品品种的持有人必须是生产型的制造企业,必须要具备生产资质,而现在科研机构成为了药品持有人,却没有生产能力。

保兴医药健康产业园执行总裁刘大勇 图片来源:界面安徽 夏翔摄

围绕这一行业痛点,保兴产业园在太和推出“委托生产+销售”的商业模式,打造共享制造平台,通过自身的重资产投入,为入驻药企品种转化提供代工生产,打造医药产业的“富士康”。

对于模式,刘大勇提出相关解读——

“平台思维+市场逻辑+资本力量,省长王清宪在视察时对新·太和模式给予了肯定。”

关于未来的筹划,除了商业版图、产业规划等以外,太和人还将教育纳入进来。

太和俯瞰图   图片来源:太和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邵华摄

医药行业门槛高,无论是研发的高级人才还是企业用工,都不同程度存在人才短缺,用工短缺的问题。

太和县针对此困境出台了《太和县实施“太和英才计划”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才政策26条(试行)》的通知》,针对太和籍从太和县县内高中毕业以及专业为制药类的大学生每年提供助学资金。

太和新一中 图片来源:太和县文化馆 周辉摄

“只要是太和籍的学生,报考医药方向都给予资金补贴,基本能够实现学费全免。”太和县发改委郑孝远介绍。

“如果培养的人才不选择回归家乡,怎么办?”对此疑问,太和人的答案倒更显格局——

“从某种角度说,这些人才不回来更好,跟当年的太和药商前辈们一样,太和人到哪都是招牌,会给家乡带来更多的资源裂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太和:非典型皖北城市的商业基因

太和,一座面积不足两千平方公里的皖北县城。在各种地方特色产业的讨论中,往往被赋予各种诸如“买全国、卖全国”、“全国市场晴雨表”等国家级的名号。

文丨黄采妮

安徽有两样菜肴名声在外。

一道是徽州的臭鳜鱼,另一道则是“太和板面”。

太和板面 图片来源:太和发布

尤其在中国北方城市,太和板面是在他乡街头巷尾,关于“安徽”最常见的地域标签。

值得思考的是,如果说臭鳜鱼的名声是有赖于古徽商,那么太和板面又是靠谁呢?

太和,一座面积不足两千平方公里的皖北县城。在各种地方特色产业的讨论中,往往被赋予各种诸如“买全国、卖全国”、“全国市场晴雨表”等国家级的名号。

太和文庙 图片来源:太和县人民政府

这又是如何做到的?

只要深入了解过太和——这座非典型皖北城市之后,就一定会发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是相同的。

非典型的皖北城市

高速与城市连接口的广告位,往往承载着一座城市最重要的品牌形象宣传。

与其他城市的高举高打不同,太和,把这块寸土寸金的位置让给了家乡的土特产——

香椿。

刚下高速,偌大的“太和香椿”招牌广告是初来乍到外乡人对太和的第一印象。

太和土地多为黄河冲击下的沙疆黑土,算不上肥沃,但太和人都能种出些名堂。

确实如此——种粮,太和人徐淙祥一家三代科技种粮,是全国种粮模范的典型,被称为安徽“麦王”。

太和收粮现场 图片来源:太和发布

种薄荷,太和一度有着“中国薄荷看太和”的行业领军地位。

太和薄荷种植基地  图片来源:太和县融媒体中心

种桔梗,太和早早的把“中国桔梗之乡”的名号收入囊中,当地的“桔梗文化节”也是一口气连续办了27届。

据了解,太和香椿从乾隆年间就是贡品,在黄淮冲积平原的最南端,太和人面对土地总是有很多“想法”——

不仅仅是把地种好,而且这种产品意识、市场意识好像是自古就根植在太和人基因里的。

根植于太和血脉的产品意识

与田地里的作物相比,太和在当下更为显著的标签是医药商业——“太和药商”。

买全国,卖全国。

华源医药仓储基地  图片来源:界面安徽

这是关于太和医药产业使用最广泛的一句SLOGAN。

李伟山,作为长期在太和县开发区工作的招商工作人员,对太和县的产业布局了如指掌,在他看来:医药并不是太和第一个在全国领军的产业,在医药产业之前,真正做到买卖全国的太和产业是——假发。

太和人从印度进口头发,再经过深加工,形成产品系列,销往世界上的其他区域。“准确的说,大宗客户是非洲地区,或者非洲裔。”因为头发质地的差别,非洲顾客对于假发的需求较大,尤其对于太和产假发格外中意。

“100美元收入,有50美元要花在假发上,在太和,假发又被称为黑黄金。”

“源于清末,同期于许昌,假发产业是早年太和先辈们用卖货郎的扁担硬挑出来的。”李伟山说,跟医药相比,太和假发产业先一步进化成了“买全球,卖全球”的格局。

《协力登顶》 图片来源:太和县文化馆  高学峰摄

与之相对应的,当下列为首席的太和医药产业也一直流传着“十万太和药商踩出全国市场”的行业传奇。

一前一后,两个产业在太和有着高度重合的发展轨迹。种地能种出名堂,卖货也能卖出全球市场。产品意识、市场意识根植于太和人的血脉之中。

那这股血脉又源自哪里?

在《太和县志》里有着些许答案。

史书上形容为“畸形”的太和商业

元·大德八年(1304年)

复置县,县治迁于今地。地制大定。

建县城,筑城墙,设五门。

建文庙。

惜字如金,所有地方志书都一样。

相形之下,《太和县志》却在本地人口组成、商业、贸易等板块倾注了大量笔墨。

太和夜景 图片来源:太和县人民政府发布

志书上记载,乾隆年间,太和旧县镇“本土之人少,徽、川、山、陕之人多。”原墙镇的原墙烧饼闻名遐迩,广州、深圳、湛江、成都、福州等地均有太和原墙镇人打卖烧饼。李兴镇把泡桐卖到了日本。税镇在清末商业繁荣被称为“小南京”。皮条孙镇自古卖皮绳,后采用聚丙烯撕膜拧绳,又成了一个买卖全国的产业。被考证为殷墟之一的倪邱集,马尾、羽毛产业通达中国南北。双浮集有着全国知名的兔毛交易市场。坟台集也形成了薄荷油生产基地。

在太和,只要跟生活生产有关的,几乎都变成了商品和产业。

“太和人的商业眼光和头脑,确实不太一样,也是有赖于历史上多次的商业发展。”李伟山的介绍和志书上一致。

而且,太和这几次较大发展带来的繁荣程度远远超出一个县的建制。《县志》里面用了“畸形”这个词来形容当时的景象。

山西、湖北、山东等地的商行、票号、钱庄在鸦片战争之后,一股脑全部涌进了太和县。

新年文庙  图片来源:太和县文化馆 李洪伟摄

抗日战争时期,太和县被称为“小后方”。沪、宁等沦陷区的商业资本家纷纷内迁至此,广设行庄店铺。

当时的分乡图志记载:“商贾云集、土洋杂货集散于此,为皖北第一商业重镇。”

“当时的太和,仅仅是文具图书最小众行业,都有6家上规模的店铺,门面房24间,资金4300银元。”

显然,李伟山对于太和的商业做足了功课。他坦言首先是为了更好的打响太和的城市产业品牌。

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面对当下的首位产业——太和医药,在讲述这个最为波澜壮阔的太和故事前,太和人自己也得做好心理准备。

“就像是面对大海时,总得先深吸一口气。”

中国药价看太和

早年间太和商业的几度繁荣,不仅仅打开了这座安徽西北边陲城市的视角,同时磨砺出太和人敏锐的商业嗅觉、锤炼了太和人的坚韧意志。对于太和县首位产业的发迹,都指向上世纪八十年代太和药商的崛起。

在目前可见的资料记载中,对于首桶金的成功都归结于“太和人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太和药商的名声传遍了全中国。

如今开车行驶在太和开发区的太和大道上,有个小乐趣是猜全国各地的车牌所属城市。

来自海拉尔的蒙E,苏州的苏E,泰州的苏M,佛山的粤E、粤X、粤Y......这些车牌所属城市都是中国当下生物医药产业的领先区域。

买全国,卖全国,华东药都——安徽太和所言非虚。

华源医药交易展厅 图片来源:界面安徽 黄采妮摄

“别的不说,就是全国普药的价格,不问厂家,要问太和。”华源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言的介绍里不无自豪。他所工作的企业是太和当地最大的医药企业。

“亚洲最大的现代化医药物流园,这个最大是个什么概念?”张言介绍,首先是硬件方面,太和华源目前现代化仓库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其次,在渠道方面,太和华源已经实现了全国经销网点的全覆盖。

“每天药品库存量价值30个亿,全国4000多个医药厂商,10万多个品规的药品在这里集散。”张言说,这是太和销售行情被视作“全国医药商业晴雨表”的底气。

不仅如此,太和县还以华源医药为主体,每年举办医药行业品牌盛会——“华药会”,已经连续举办第19届。来自全国4000多个医药厂商汇聚到太和。今年活动举办期间,销售额突破8亿。

华源医药药物仓储间  图片来源:界面安徽 夏翔摄

太和县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太和县医药市场完成销售额87亿元。龙头企业华源医药新并购2家省外医药销售公司,省内外子公司达100家。

太和还做起了直播电商。新成立华源商贸科技、中科华源健康产业发展2个直播零售公司,整合资源成立华源物联科技、新零售控销事业部2个网络货运平台公司,电商覆盖全国2200多个县区,终端客户达10万多家,被商务部评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在渠道为王的时代,太和做到了极致。

“但是,太和医药产业发展路径不可复制,就如同历史不可能重演。”在太和人看来,当下的一切都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太和药商的崛起,这段历史属于空前绝后。

说到这里,李伟山有些激动——“都说销售渠道是太和医药产业的杀手锏,怎么来的?十万药商大军靠双脚生踩出来的。”

不可复制的太和模式

对于李伟山的思考,太和县发改委一级科员郑孝远表示认同。“我们是站在现在去回顾历史,机遇、偶然、能人、危机、变化、应对等等因素在太和全部交织在一起,具备典型性,但不太可能被拿去再重走一遍。”

太和县在2016年曾与媒体合作编纂一本反映太和药商历史的书。里面有句话让人印象深刻——

“故事可以被笑着说完,但回顾过去,没有人可以云淡风轻。”

改革开放初期,太和人背着麻袋,顶着“药贩子”的名头,背井离乡。

“你能想象吗?这就是太和首位产业的发轫,当年的他们是怎么喊出第一声吆喝的,是怎么敲开第一扇门的,又是怎么收购第一家药厂的?”

在《太和药商》的书中,领军人物王军,是太和华源医药集团的掌门人。行业传奇,出了名的“硬汉”。

风雨飘摇的华源前身曾负债千万,经他手之后成长为现在的行业龙头。然而,他在书中却表示:“如果可以再选择,肯定不做医药这行。”

部分药品展示  图片来源:界面安徽 夏翔摄

与此相同的,成长与太和本土的另一家全国知名药企——贝克制药当家人王志邦也曾回忆创业史:“发展到今天,几乎是膝盖跪地、砥砺着、磕碰着走来的。”

十万大军,这是一直流传关于太和药商的非官方数据。对此,郑孝远有着自己的理解:“一方面,现在太和医药产业的市场覆盖是他们打下的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在这个庞大数字里面进行市场自然竞争与淘汰,才是吹尽黄沙始见金。”

部分药品展示 图片来源:界面安徽 夏翔摄

先行者打下的基础,太和人又在当下做了细分与拆解——

“借助于太和药商积累下来市场绝对主导权,以此吸引厂商进一步深度合作,最终在太和的全国市场体系中完成销售闭环。”郑孝远说,县里早就总结出了一套产业逻辑——

“域外创新+太和生产+全国销售”。

这里不得不提到2019年引发医药行业深度变革的标志事件——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全面实施。

“药品生产与生产资质解绑,你知道这对太和意味着什么?所有人太和医药人的终极梦想实现从此开始。”

太和的野心

卖药的尽头是制药,原料生产的尽头是制剂。

太和药商的终极梦想就是把太和打造成从创新研发到生产制造再到市场销售的完整产业生态。

以商促工,这也是太和关于产业转型的战略打法。药商开始转型向医药工业,悦康药业集团,北京四环科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同时,太和县积极向北大、清华等知名高校的经营管理专家取经。专家给予的评语与太和人的判断一致——

尽管发展迅速,但太和县域内尚未出现全国性医药龙头企业,医药产业链还有待加强。如何向医药产业链上游的研发、制剂环节拓展,提升太和医药产业的竞争力,是摆在太和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结合太和医药销售传统优势,建立产业生态模式,吸引拥有技术等创新要素的中小创新药企或者科研团队加入,补齐生态构建的全部要素。

“之前提到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正好能让太和人放开手脚,在全国范围内招商引资、招引才智。”——太和县经济和信息化局经济运行股负责人薛远远介绍,太和县有着几块金字招牌:

“国家火炬安徽太和医药高端制剂特色产业基地、省级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安徽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区等称号,这无论对于生产企业还是研发团队都是极具吸引力的资源。”

图片来源:太和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张鸿申摄

在具体实施方面,薛远远也提供了一组最新数据——

“太和现有在建医药类项目24个,总投资106亿元,主要项目有安徽四环科宝原料药、安徽桦冠原料药、安徽硕佰原料药、安徽贝克制剂、药品上市持有人基地等。“总体上说,太和正在积极打造全国高端原材料+制剂产业基地”。

太和县目前计划开工医药类项目7个,总投资40.1亿元,主要项目有江苏嘉盟尔、贝克甲硝唑项目等。2023年以来签约医药类项目12个,总投资51亿元。在谈医药类项目26个,总投资8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积板打造药品上市持有人基地,以‘委托生产+销售’的商业模式是眼下太和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链组成部分。保兴医药健康产业园是典型代表。

保兴医药健康产业园园区内 图片来源:界面安徽 黄采妮摄

“我们要把产业园打造成为产业总部基地,也就是说,除了研发在北京,生产和销售结算都在太和,把产业化留在本地”, 保兴医药健康产业园执行总裁刘大勇说。

刘大勇介绍,以往药品品种的持有人必须是生产型的制造企业,必须要具备生产资质,而现在科研机构成为了药品持有人,却没有生产能力。

保兴医药健康产业园执行总裁刘大勇 图片来源:界面安徽 夏翔摄

围绕这一行业痛点,保兴产业园在太和推出“委托生产+销售”的商业模式,打造共享制造平台,通过自身的重资产投入,为入驻药企品种转化提供代工生产,打造医药产业的“富士康”。

对于模式,刘大勇提出相关解读——

“平台思维+市场逻辑+资本力量,省长王清宪在视察时对新·太和模式给予了肯定。”

关于未来的筹划,除了商业版图、产业规划等以外,太和人还将教育纳入进来。

太和俯瞰图   图片来源:太和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邵华摄

医药行业门槛高,无论是研发的高级人才还是企业用工,都不同程度存在人才短缺,用工短缺的问题。

太和县针对此困境出台了《太和县实施“太和英才计划”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才政策26条(试行)》的通知》,针对太和籍从太和县县内高中毕业以及专业为制药类的大学生每年提供助学资金。

太和新一中 图片来源:太和县文化馆 周辉摄

“只要是太和籍的学生,报考医药方向都给予资金补贴,基本能够实现学费全免。”太和县发改委郑孝远介绍。

“如果培养的人才不选择回归家乡,怎么办?”对此疑问,太和人的答案倒更显格局——

“从某种角度说,这些人才不回来更好,跟当年的太和药商前辈们一样,太和人到哪都是招牌,会给家乡带来更多的资源裂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