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2CC新传媒
7月的炎炎夏日,除了烈日当头,还有烦恼上头。
“4月开始,我们抖音自播间的销量开始明显下滑,下滑20~30%左右,第二季度依然如此,保持下滑状态,7月更是出乎意料的淡。”
这是笔者一位上海朋友最近的烦恼,在面对自身品牌抖音自播间业绩下滑时,想通过做好短视频内容+信息流投放的方式,尝试业绩增长的可能性。
“跟往年相比,同样是短视频投流,投放费用增加了不少,但销量和利润都在下降,9.9元、19.9元的产品退货率也高了很多。”笔者的另外一位朋友,去年就来到义乌,通过整合供应链、降低成本的方式,以期实现薄利多销。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不管是达播,还是自播,流量和销量都不理想,真的太淡了。”第三位坐标金华的朋友,则早已“绝望”。
2023上半年已落下帷幕,面对2023的下半场,大家依然还在寻找增长的“可能性”。
困难时期,有人选择多方尝试,正面突破;有人则选择在法律边缘来回试探,花钱造假,结果被一窝端。
800部手机作案,“占榜水军”被查
近期,黑龙江大庆网警就破获了一起网络水军案。捣毁水军工作室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扣押作案专用手机800余部,涉案金额100余万元。
据统计,该团伙从2022年5月份开始专业从事直播占榜、制造虚假流量,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非法获利100余万元。
该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张某长期混迹于“网络水军”圈内,并加入大量“网络水军”群组,自发“揽活”或接收他人发布的任务。
同时,与多家电商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每天工作 16 个小时,专门为这些电商直播间占榜。他们占榜的直播间类型主要为母婴用品、化妆品、保健品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行业。
数据造假,已是直播带货常态
上述被查事件并非个案,早在今年央视315晚会上,就已曝光了带货直播间背后黑幕。
一些平台明目张胆地售卖直播水军:直播间人气、播放量、点赞、评论等,24小时自助下单。
使用水军已经是直播带货行业公开的秘密,有了水军烘托气氛,不明就里的用户就可能被热闹的氛围所带动,盲目跟风,冲动消费。
据央视的曝光,类似自动浏览,随机点赞、评论等内容,都是可以操控的。通过群控系统可以控制大量水军,无人值守、自动工作,很多直播公司都会用这样的群控系统。
一台手机,可以同时操控200到20000台手机,充当水军。
为了让水军看起来更像真实用户,在进入直播间时,一些系统还能事先设定批次、进入时间以及不同的发言内容等。
为了赚快钱,不少直播团队开始在直播数据上做文章,买粉丝制造出虚假的热度和人气,给直播间营造热闹的假象。有的采用刷单形式虚假提高销售数据,有的借水军之手“带节奏”,进而误导消费者下单购买。
除了刷数据外,有的机构在直播卖货中,还通过虚假下单再退货的方式,来骗取商家的坑位费和佣金。
此前,江苏某纺织品商家与一直播方签协议,双方约定商家支付服务费80万元,并需另行支付6%的线上结算佣金及4%的线下结算佣金,而直播方需完成实际销售额不低于400万元,如未达成则按相应比例退还服务费。
结果商品交易总额虽然达到525万余元,但其中495万余元交易在发货前已经取消,被判定为刷单,实际成交金额仅29万余元。根据合同约定,法院判决直播方退还服务费总计72万余元,并支付逾期利息。
流量为王的赚快钱背后,上述的歪风邪气也急需刹一刹车。这些做法,不仅严重误导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广告商的投放选择,而且让整个行业生态变得乌烟瘴气。
加强监管,完善直播法规
“万物可播、人人可播”的直播电商时代已经到来。
纵观整个直播电商圈,卷流量的现象愈演愈烈。在全民皆可直播带货的时代,观众注意力变成稀缺资源,主播需要靠刷流量来标榜自己的人气,从而获取更高的广告费;MCN机构同样也需要捧红公司旗下的主播,为公司赚取更多的收入;直播平台,则通过更好的用户数据,从而进一步得到资本的青睐。
因此,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行业对水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数据造假,往往会给消费者造成较大的误导。中消协调查报告显示,有37.3%的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这个数字远远大于其他的购物方式。
当下,直播带货还处在野蛮生长时期,对于直播数据造假这一情况,我国还专门出台了《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直播营利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部门规章和文件,旨在规范直播行为,促进网络直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日前,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中就提到,加大对“自媒体”所属MCN机构管理力度。网站平台应当健全MCN机构管理制度,对MCN机构及其签约账号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在“自媒体”账号主页,以显著方式展示该账号所属MCN机构名称。对于利用签约账号联动炒作、多次出现违规行为的MCN机构,网站平台应当采取暂停营利权限、限制提供服务、入驻清退等处置措施。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均明确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不得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不得通过机器或人工方式刷榜、刷量、控评,营造虚假流量,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直播数据造假行为显然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总结
直播电商合理的发展,不应建立在“刷数据”的虚假繁荣之上,不遵守规则的MCN和主播们,毕竟走的不长久,而回归到商品和服务质量本身,方能走得更远。
想要彻底改变这一业态,仅凭单家企业是难以成功的。唯有国家相关职能部门、企业、平台和消费者多方发力,有效维护市场公平竞争,防止不正当手段的运用,行业的发展才能更为规范和正向。
毕竟,靠刷单能撑起一时,但终究靠不了一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