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10年缠斗、27次胜诉:2000亿格力为何紧盯小弟奥克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10年缠斗、27次胜诉:2000亿格力为何紧盯小弟奥克斯

高管跳槽带走专利,格力不干了。

界面新闻|范剑磊

文 | 野马财经 刘俊群

编辑丨武丽娟

每年夏天,我们的“命”都是空调给的,在我们享受丝丝凉意的时候,背后的空调行业大佬们正在激烈地贴身肉搏。

格力电器(000651.SZ)与奥克斯,这两大中国家电巨头之间“旧恨”还未解,又添“新仇”。2018年底,奥克斯收购了东芝空调的压缩机专利,后起诉格力电器侵权,判赔逾2.2亿元的专利纠纷还未等到结果,新的战争又已出现。

近日,格力电器又将奥克斯告上法庭,这次的争论焦点涉及到“商业秘密”,索赔金额也高达9900万元。

回顾两家恩怨,早在2013年,格力“掌门人”董明珠直斥奥克斯挖走己方人才,这也是“格奥”矛盾首次公开化。

据统计,自2017年截至今年4月,格力共27次起诉奥克斯专利侵权,且均胜诉。而这次则是格力最近一次起诉奥克斯。而奥克斯对格力提起四次侵权诉讼,除关于东芝空调的压缩机专利在宁波本地法院的暂时胜诉外,其余诉讼均以撤诉告终。

9900万:格力对奥克斯“挖人才”的反击?

7月16日,人民法院网公告显示,格力电器已经向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起诉奥克斯、宁波奥胜及古汤汤等五名自然人侵害商业秘密,请求法院将八件专利的专利权从奥克斯转移到格力电器名下,并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9900万元。

来源:人民法院网

只不过这一次,双方争议的焦点不再是专利侵权纠纷,而是专利权属纠纷。格力起诉的重点直击格力员工跳槽奥克斯所引发的商业秘密及知识产权纠纷上。

其中被告之一“古汤汤”在2013年9月22日代表格力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专利。然而,2014年4月12日,含有古汤汤发明人的专利申请的权利人却变成了宁波奥克斯。

来源:大为数据库

这说明在2013年9月-2014年4月期间,古汤汤等人完成了从代表格力提出专利到代表奥克斯提出专利的过程。

野马财经在奥克斯官网搜索古汤汤的名字,发现其最近一次出现是在2020年12月,以奥克斯家电集团副总裁的身份出席圆桌研讨会。

来源:奥克斯官网截图

就在同年2013年,格力就曾指责奥克斯“挖角”格力的研发人员。2019年1月,在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上,董明珠曾回应称,奥克斯“天天挖人、挖专利”。她直言,“为了以后制造业有创新的氛围,我们必须要斗”。

奥克斯方面也曾回应称,公司的引进人员,从未与格力电器发生过任何关于竞业禁止的劳动仲裁,都是通过正常的招聘途径、引进人才,并且会重点了解该人才是否有保密协议和竞业禁止。

人才战打得愈演愈烈,双方的专利侵权诉讼案件也屡见不鲜。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主体)与奥克斯就有69起诉讼纠纷。

来源:工商资料

战事一度从对簿公堂到社交媒体“实名对线”,2019年6月,格力在官方微博和公众号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实名举报奥克斯生产的空调不合格。

奥克斯选择硬刚,称格力不实举报属于明显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将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

除人才战、专利战外,“格奥”之间的口水战也激烈得很。董明珠曾在公开场合直斥奥克斯为“专利流氓”,甚至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提议有关部门限制不正当专利竞争行为。

狭路相逢,正面冲突

一个是从一二线城市起步,靠着房地产高速增长红利而起的“空调老大”格力;一个是县乡起家,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的奥克斯,谁也没想到,这两家企业会在未来有如此多的羁绊。

1985年,格力电器前身冠雄塑胶厂在珠海拱北区一片荒地上成立。一年后,年仅25岁的汽车修理工郑坚江承包了一个乡办钟表零件厂,这个负债20万只有七八个工人的小工厂成为了奥克斯集团的起点。

格力电器成立之初便只做空调。1991年,冠雄塑胶厂与海利空调器厂合并为格力空调器厂。三年后,奥克斯才开始空调的研发和生产。

1990年,董明珠进入海利空调器厂,后来两厂合并,格力电器逐渐成为空调行业的“带头大哥”,现在市场每卖出三台空调其中有一台便是格力造。

在这样大势下,奥克斯想求得“一线生机”着实不易。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坚江曾直言道,“不惹事不可能做大”。于是,奥克斯于2002年公布《空调制造成本白皮书》,这份白皮书有多“白”呢?

白到直接把空调的成本一项一项列出来,一台1.5匹的空调,售价只有1880元。刊发在《中国物价》上的一篇《2003年空调业怎么应付价格战》文章中写道,当时市场上的空调的均价基本上是2500元以上。可以说,奥克斯这么一闹,凭借着低价策略成功出圈。

2007年,在“老大”格力和“老二”美的因专利忙着“互掐”之时,又给了奥克斯机会。2012年,奥克斯先行一步,成为行业内最早做电商的空调企业,而电商对于拥有低价优势的奥克斯来说相当于主场作战。

据业内测算,2012年至2016年,奥克斯空调电商渠道年复合增速高达102.99%。但与此同时,格力2015年经历业绩大跳水,当年实现营收为977.45亿元,同比下降29.04%。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中央空调行业市场全面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我国家用空调线上销售渠道占比从2013年的4.43%增长至2018年的41.24%。据奥维云网、中商产业研究院,在2018年线上空调品牌零售排行榜中,奥克斯远超美的、格力和海尔,成为领先的第一名。也就在第二年,2019年,格力便在社交媒体上举报奥克斯的产品不合格。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格力电器2022年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889.88亿元,同比仅实现微增0.6%;实现净利润230.11亿元,仅增长0.79%。2023年第一季度,格力电器的营收同比仅实现0.44%的增长。

截至7月19日收盘,格力电器报37.51元/股,市值2112.3亿元。相比于2021年4月高点的近60元/股算起,格力电器股价半年多已跌近40%,损失约1500亿市值,跌幅位居家电板块第一。

另一方面,格力电器公布的2022年度分红方案也不及预期。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查阅年报了解到,格力电器2022年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10元(含税),但这不及公司2020年、2021年每10股派发30元(含税)、每10股派发20元(含税)的分红力度,也不及对手美的集团2022年每10股派发25元(含税)的分红力度。

格力电器增速不如往年,主攻高端机市场的格力也不得不开拓低端机市场,但低端市场的奥克斯在市场上显然更有价格优势,双方无论是线上流量还是下沉市场,都已经到了正面刚的地步。

因此,除了线上流量的争夺,格力也不得不开启对下沉市场的抢夺。为了将空调卖到下沉市场,格力设立了一层一层的分销网络,在全国拥有大约3万多家专卖店。

而2018年下半年,奥克斯在线下推出“网批”模式,撇开代理商,砍掉所有中间环节,直接向终端零售商供货。截至2018年9月,奥克斯已经铺设了4万多个线下销售网点。

“互撕”背后,谁是赢家?

行业巨头公开“互撕”并不鲜见,背后无论是营销炒作还是技术交锋,无疑都显示出行业的内卷加剧。中国家电市场的竞争一向激烈,价格战、技术战、专利战、口水战等层出不穷,竞争手段的多样化、以及竞争程度的白热化远超许多行业。

法律专家岳屾山表示,同行的举报和有效的合法监督,一定会促进行业健康的发展。无论同行之间是打假、监督还是互相举报,只要最终能够让行业、产品更好,只要能让消费者得到实惠,让消费者满意,这才是最高标准。

2023年,能源汽车圈最热的互撕事件恐怕就是长城实名举报比亚迪。尴尬的是,在长城举报比亚迪当天双方股价一起走低,长城汽车港股跌幅一度超过4%,超过比亚迪的2.5%,前者也被质疑“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同样的剧情也在两个家电巨头格力和奥克斯身上上演。

除二级市场的表现不佳外,财报显示,2020年-2022年,格力研发部门30岁以下的员工数量分别为9515人、8855人和7323人,呈逐年递减的态势。家电行业资深分析师刘步尘也表示,“格力近年空调业务的竞争力在下降,最核心的原因就在于其研发人员的流失”。

对于奥克斯而言,格力电器长期对奥克斯空调举报的后遗症也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消失。数据显示,奥克斯空调2020年销量1033万台,比2019年的1400万台下降了4.78%,而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奥克斯空调的线上市场份额已低于10%,从国内第一,到跌出国内前三。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如果认为别人做得不好,那就做出更好的产品,消费者足够聪明,能够分辨好坏,并用钞票来投票。”

总的来说,空调行业的商战实属精彩,先有奥克斯的郑坚江发布空调行业的成本,掀了行业底裤;后有董明珠举报其虚标能耗;再有奥克斯控告行业内广泛存在的侵权行为,到现在“格奥”围绕专利的“你争我斗”,不过这样的商战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行业内产品的规范化。

董明珠在2019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提及奥克斯时的发言也验证了这点,她直言“格力电器举报完以后,就意味着别人一定要反扑,别人一定要把你的产品拿去检测。我跟我的人讲,这恰恰是一次最好的锻炼。你为什么不做一个诚信的企业?即使别人不查你,你也应该把每个产品做好。”

这场争论暂时似乎没有赢家,不过格力和奥克斯的“战争”仍将继续甚至可能会升级,与消费者切身利益相关的“商品质量”之战,希望最终获利的是消费者。

你如何看待格力电器与奥克斯的专利之争?评论区聊聊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奥克斯

3.3k
  • 奥克斯成立智能制造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
  • 奥克斯1亿元成立电气公司

格力电器

4.5k
  • 上海格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
  • 格力电器等在浙江成立新能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10年缠斗、27次胜诉:2000亿格力为何紧盯小弟奥克斯

高管跳槽带走专利,格力不干了。

界面新闻|范剑磊

文 | 野马财经 刘俊群

编辑丨武丽娟

每年夏天,我们的“命”都是空调给的,在我们享受丝丝凉意的时候,背后的空调行业大佬们正在激烈地贴身肉搏。

格力电器(000651.SZ)与奥克斯,这两大中国家电巨头之间“旧恨”还未解,又添“新仇”。2018年底,奥克斯收购了东芝空调的压缩机专利,后起诉格力电器侵权,判赔逾2.2亿元的专利纠纷还未等到结果,新的战争又已出现。

近日,格力电器又将奥克斯告上法庭,这次的争论焦点涉及到“商业秘密”,索赔金额也高达9900万元。

回顾两家恩怨,早在2013年,格力“掌门人”董明珠直斥奥克斯挖走己方人才,这也是“格奥”矛盾首次公开化。

据统计,自2017年截至今年4月,格力共27次起诉奥克斯专利侵权,且均胜诉。而这次则是格力最近一次起诉奥克斯。而奥克斯对格力提起四次侵权诉讼,除关于东芝空调的压缩机专利在宁波本地法院的暂时胜诉外,其余诉讼均以撤诉告终。

9900万:格力对奥克斯“挖人才”的反击?

7月16日,人民法院网公告显示,格力电器已经向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起诉奥克斯、宁波奥胜及古汤汤等五名自然人侵害商业秘密,请求法院将八件专利的专利权从奥克斯转移到格力电器名下,并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9900万元。

来源:人民法院网

只不过这一次,双方争议的焦点不再是专利侵权纠纷,而是专利权属纠纷。格力起诉的重点直击格力员工跳槽奥克斯所引发的商业秘密及知识产权纠纷上。

其中被告之一“古汤汤”在2013年9月22日代表格力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专利。然而,2014年4月12日,含有古汤汤发明人的专利申请的权利人却变成了宁波奥克斯。

来源:大为数据库

这说明在2013年9月-2014年4月期间,古汤汤等人完成了从代表格力提出专利到代表奥克斯提出专利的过程。

野马财经在奥克斯官网搜索古汤汤的名字,发现其最近一次出现是在2020年12月,以奥克斯家电集团副总裁的身份出席圆桌研讨会。

来源:奥克斯官网截图

就在同年2013年,格力就曾指责奥克斯“挖角”格力的研发人员。2019年1月,在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上,董明珠曾回应称,奥克斯“天天挖人、挖专利”。她直言,“为了以后制造业有创新的氛围,我们必须要斗”。

奥克斯方面也曾回应称,公司的引进人员,从未与格力电器发生过任何关于竞业禁止的劳动仲裁,都是通过正常的招聘途径、引进人才,并且会重点了解该人才是否有保密协议和竞业禁止。

人才战打得愈演愈烈,双方的专利侵权诉讼案件也屡见不鲜。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主体)与奥克斯就有69起诉讼纠纷。

来源:工商资料

战事一度从对簿公堂到社交媒体“实名对线”,2019年6月,格力在官方微博和公众号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实名举报奥克斯生产的空调不合格。

奥克斯选择硬刚,称格力不实举报属于明显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将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

除人才战、专利战外,“格奥”之间的口水战也激烈得很。董明珠曾在公开场合直斥奥克斯为“专利流氓”,甚至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提议有关部门限制不正当专利竞争行为。

狭路相逢,正面冲突

一个是从一二线城市起步,靠着房地产高速增长红利而起的“空调老大”格力;一个是县乡起家,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的奥克斯,谁也没想到,这两家企业会在未来有如此多的羁绊。

1985年,格力电器前身冠雄塑胶厂在珠海拱北区一片荒地上成立。一年后,年仅25岁的汽车修理工郑坚江承包了一个乡办钟表零件厂,这个负债20万只有七八个工人的小工厂成为了奥克斯集团的起点。

格力电器成立之初便只做空调。1991年,冠雄塑胶厂与海利空调器厂合并为格力空调器厂。三年后,奥克斯才开始空调的研发和生产。

1990年,董明珠进入海利空调器厂,后来两厂合并,格力电器逐渐成为空调行业的“带头大哥”,现在市场每卖出三台空调其中有一台便是格力造。

在这样大势下,奥克斯想求得“一线生机”着实不易。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坚江曾直言道,“不惹事不可能做大”。于是,奥克斯于2002年公布《空调制造成本白皮书》,这份白皮书有多“白”呢?

白到直接把空调的成本一项一项列出来,一台1.5匹的空调,售价只有1880元。刊发在《中国物价》上的一篇《2003年空调业怎么应付价格战》文章中写道,当时市场上的空调的均价基本上是2500元以上。可以说,奥克斯这么一闹,凭借着低价策略成功出圈。

2007年,在“老大”格力和“老二”美的因专利忙着“互掐”之时,又给了奥克斯机会。2012年,奥克斯先行一步,成为行业内最早做电商的空调企业,而电商对于拥有低价优势的奥克斯来说相当于主场作战。

据业内测算,2012年至2016年,奥克斯空调电商渠道年复合增速高达102.99%。但与此同时,格力2015年经历业绩大跳水,当年实现营收为977.45亿元,同比下降29.04%。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中央空调行业市场全面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我国家用空调线上销售渠道占比从2013年的4.43%增长至2018年的41.24%。据奥维云网、中商产业研究院,在2018年线上空调品牌零售排行榜中,奥克斯远超美的、格力和海尔,成为领先的第一名。也就在第二年,2019年,格力便在社交媒体上举报奥克斯的产品不合格。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格力电器2022年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889.88亿元,同比仅实现微增0.6%;实现净利润230.11亿元,仅增长0.79%。2023年第一季度,格力电器的营收同比仅实现0.44%的增长。

截至7月19日收盘,格力电器报37.51元/股,市值2112.3亿元。相比于2021年4月高点的近60元/股算起,格力电器股价半年多已跌近40%,损失约1500亿市值,跌幅位居家电板块第一。

另一方面,格力电器公布的2022年度分红方案也不及预期。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查阅年报了解到,格力电器2022年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10元(含税),但这不及公司2020年、2021年每10股派发30元(含税)、每10股派发20元(含税)的分红力度,也不及对手美的集团2022年每10股派发25元(含税)的分红力度。

格力电器增速不如往年,主攻高端机市场的格力也不得不开拓低端机市场,但低端市场的奥克斯在市场上显然更有价格优势,双方无论是线上流量还是下沉市场,都已经到了正面刚的地步。

因此,除了线上流量的争夺,格力也不得不开启对下沉市场的抢夺。为了将空调卖到下沉市场,格力设立了一层一层的分销网络,在全国拥有大约3万多家专卖店。

而2018年下半年,奥克斯在线下推出“网批”模式,撇开代理商,砍掉所有中间环节,直接向终端零售商供货。截至2018年9月,奥克斯已经铺设了4万多个线下销售网点。

“互撕”背后,谁是赢家?

行业巨头公开“互撕”并不鲜见,背后无论是营销炒作还是技术交锋,无疑都显示出行业的内卷加剧。中国家电市场的竞争一向激烈,价格战、技术战、专利战、口水战等层出不穷,竞争手段的多样化、以及竞争程度的白热化远超许多行业。

法律专家岳屾山表示,同行的举报和有效的合法监督,一定会促进行业健康的发展。无论同行之间是打假、监督还是互相举报,只要最终能够让行业、产品更好,只要能让消费者得到实惠,让消费者满意,这才是最高标准。

2023年,能源汽车圈最热的互撕事件恐怕就是长城实名举报比亚迪。尴尬的是,在长城举报比亚迪当天双方股价一起走低,长城汽车港股跌幅一度超过4%,超过比亚迪的2.5%,前者也被质疑“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同样的剧情也在两个家电巨头格力和奥克斯身上上演。

除二级市场的表现不佳外,财报显示,2020年-2022年,格力研发部门30岁以下的员工数量分别为9515人、8855人和7323人,呈逐年递减的态势。家电行业资深分析师刘步尘也表示,“格力近年空调业务的竞争力在下降,最核心的原因就在于其研发人员的流失”。

对于奥克斯而言,格力电器长期对奥克斯空调举报的后遗症也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消失。数据显示,奥克斯空调2020年销量1033万台,比2019年的1400万台下降了4.78%,而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奥克斯空调的线上市场份额已低于10%,从国内第一,到跌出国内前三。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如果认为别人做得不好,那就做出更好的产品,消费者足够聪明,能够分辨好坏,并用钞票来投票。”

总的来说,空调行业的商战实属精彩,先有奥克斯的郑坚江发布空调行业的成本,掀了行业底裤;后有董明珠举报其虚标能耗;再有奥克斯控告行业内广泛存在的侵权行为,到现在“格奥”围绕专利的“你争我斗”,不过这样的商战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行业内产品的规范化。

董明珠在2019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提及奥克斯时的发言也验证了这点,她直言“格力电器举报完以后,就意味着别人一定要反扑,别人一定要把你的产品拿去检测。我跟我的人讲,这恰恰是一次最好的锻炼。你为什么不做一个诚信的企业?即使别人不查你,你也应该把每个产品做好。”

这场争论暂时似乎没有赢家,不过格力和奥克斯的“战争”仍将继续甚至可能会升级,与消费者切身利益相关的“商品质量”之战,希望最终获利的是消费者。

你如何看待格力电器与奥克斯的专利之争?评论区聊聊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