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辛圆
民营经济迎重大利好。据新华社7月19日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
意见从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加强组织实施等七个方面提出多达31条具体措施。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界面新闻表示,当前宏观经济正处于回升向上的关键时期,意见的出台能够有效提振民间投资信心,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能。此外,着眼于全方位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意见直击当前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突出问题,提出了务实管用的解决方案,既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也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认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意见提出的一系列措施凸显出党中央对民营经济的重视和支持,有利于改善市场预期、重塑发展信心,更通过一系列常态化法治化的新举措,为民营经济在新时代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政策保障。
在31条具体措施中,意见首先提到,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各地区各部门不得以备案、注册、年检、认定、认证、指定、要求设立分公司等形式设定或变相设定准入障碍。清理规范行政审批、许可、备案等政务服务事项的前置条件和审批标准,不得将政务服务事项转为中介服务事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在政务服务前要求企业自行检测、检验、认证、鉴定、公证或提供证明等。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研究员、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指出,破除市场壁垒是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贯举措。不可否认,在这方面近几年确实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要看到,问题依然存在。
“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轻视民营企业的情况,例如在审批许可、融资担保、招投标等方面,存在 ‘卷帘门’和 ‘玻璃门’的情况,这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他表示。
朱克力表示,持续破除各类市场壁垒,这里的市场壁垒主要指的是影响公平竞争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包括各类行政垄断和行业隐性壁垒以及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性政策,涉及准入门槛、项目审批、企业融资等方方面面。
在他看来,打破这些人为因素,关键在于坚持竞争中性原则,增强民企作为经营主体对政策环境的可预期性,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改委发言人孟玮在6月1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接下来将深入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破除妨碍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准入的隐性壁垒,定期对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进行全国通报。
孟玮同时表示,将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集中破解一批民营企业反映比较强烈的地方保护、所有制歧视等突出问题。
除了强调破除民企发展隐性壁垒,意见还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包括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减碳技术和服务,加大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能等领域投资力度,参与碳排放权、用能权交易;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民营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领域建设。
刘兴国表示,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普遍认为是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虽然民企也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方面自觉积极作为,但受困于资金不足等因素,所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对民营经济来说,利用自身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优势,未来将有更多机会、更大空间,在国家重大战略落实方面有所作为,从而赢得更多发展机会。
朱克力认为,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不仅可以获得更多市场机会,还可以借助国家政策支持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凭借其创新能力和市场敏锐度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可为经济发展注入持续活力和创新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