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乐资本论 生蚝
由追光动画出品的国漫电影《长安三万里》,截至今日,累计票房8.55亿,破了追光影业的票房记录。自上周日到今天,它已经连续四日夺得票房单日冠军——毫无疑问,它火了。
仔细分析这部电影的受众人群,会发现一个经常被媒体所忽视的人群——学生,据某社区型影院经理向河豚君透露,《长安三万里》场次中,接近一半都是亲子或学生型观众,“好久没见到工作日白天能有这么热闹了”。
其实这也不算出人意料,作为一部讲述唐代诗人佳话的国漫,中间穿插48首唐代诗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大家从小背到大、会忍不住脱口而出的——它太像一堂大型语文课了。
暑期档本就是学生群体观影热潮,《长安三万里》自然也没放过这个营销点,狠抓“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大肆宣传影片中涉及的文学与历史教育。
比如在《长安三万里》的西安首映礼现场,小学生上台玩唐诗飞花令,身着汉服现场整活的网红多次强调背诵古诗的“童年噩梦”:“要是小时候看到这部电影就好了。”
在其官方抖音的17个爆款视频中,有9个视频涉及“唐诗”“传统文化”;其点赞第一视频,更是以#看完长安三万里孩子爱上背诗#为话题,斩获364.9万点赞。凡此种种,均围绕中小学生和传统文化教育展开,吸引更多家长、孩子打卡。
大学生群体向来是观影主力军之一,而这次《长安三万里》通过教育主题下沉到中小学生群体,同时带动家长陪同观影,不得不说是明智的选择。
通过梳理,河豚君发现,不止是《长安三万里》,不少电影开始通过教育主题吸引中小学生观影人群,无论是主动营销还是被蹭热点,电影与教育的结合正变得愈发紧密。
01 主旋律最常见,励志片最受欢迎:这6类电影爱用教育宣传
河豚君发现,教育主动与电影的结合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老师喜欢在课堂上将电影当做“教材”,从电影内容中提炼教育内容;二是老师布置“假期电影作业”,让学生写观后感。而从电影营销的角度来说,让老师意识到哪些电影适合学生观看,也是发力的方向之一。
适合让老师当做教材和作业、鼓励学生和家长一起看的电影,无非有以下几个特性:
最适配的无疑是主旋律电影,这类电影天然与爱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教育常见主题相配。比如《我和我的祖国》就曾在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举办公益放映活动,《长津湖》也曾为学生推出专属优惠票。
此外,像《长安三万里》这种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相关的电影也是首选。正如《人民日报》评《长安三万里》:“它不仅是一部电影,也不仅是一堂文学史课,更是一记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响,与千百年后的我们心灵交汇。”
实际上,这并不是追光动画第一次利用教育营销,去年《新神榜:杨戬》上映期间,追光就曾在微博发起#新神榜杨戬小斧头亲子征文#活动。
涉及成长、励志话题的电影也常瞄准学生市场。此类电影主题范围广,涉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困惑。
今年年初的《深海》,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引发不少学生共鸣。去年的《奇迹笨小孩》,也发起过#看完奇迹笨小孩想好好学习#的话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但凡涉及专门职业的电影都不会放过这一自带热度的宣传点。
五一档电影《长空之王》,抓住“航空”“蓝天梦”等元素进行宣传,从小培养孩子的职业理想;而聚焦调查记者工作的电影《不止不休》也走进校园,吸引新闻专业学生观影,还与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联动。
此外,近年来现实题材电影掀起观影热潮,这些电影取材于社会热点,而社会事件就是作文素材,自然与教育脱不了干系。
今年上映的电影《保你平安》,涉及网暴、谣言、校园暴力等多个热点议题。在路演过程中,团队就借学生观众之口,表明其对于学生群体有借鉴意义。在《流浪地球2》的校园路演场中,导演郭帆也与学生探讨人工智能问题,叮嘱学生们不要用ChatGPT写作业。
家庭教育也必不可少。不少涉及亲子关系的电影,都会抓住这一点吸引父母与孩子一起前来观影。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超前点映场中,许多观众提到哪吒与父母的关系,由此反思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叛逆情绪、孩子又该如何理解父母。
值得注意的是,一部电影往往拥有多个主题,如果一部电影涉及多个教育话题,往往可以合并宣传,形成“组合拳”。例如,《长安三万里》不仅涉及中华传统文化,还涉及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保你平安》不仅讨论了网络暴力,也讨论了亲子关系,等等。
多个教育属性主题叠加,常常能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群体与家长群体,进一步提高票房。
具体来看,励志片相较于其它种类,既没有主旋律和知识文化类那么强的教育属性,又不像职业生涯类、社会热点类和家庭亲子类那样“普适”,其教育属性相对适中,且契合了学生的情感需求、个人困惑,因此最受能自主购票的学生群体的欢迎。
02 主动出击&顺势而为:打入教育市场门道多
和教育相关只是前提,要想进入教育市场,还有不少门道。
最为直接的莫过于与官方合作,给学生开优惠价,或是借爱国教育加以推广,包括学生票、地方政府和党支部发放的红色主题观影券等。
例如,河南省周口市邯郸县平均每年放映校园电影近千场,每年发放免费红色观影券40000多张;陕西宝鸡“学习强国”主题影厅定期举行主题观影活动,发放观影券1万多张。这种方式有团党委的官方认证,但往往只适用于主旋律和当地出品的红色影片。
在合作中,政府与学校丰富了思政教育形式,电影团队虽然一般不盈利,但也能够通过合作扩大宣传范围。
而今年以来,河豚君也发现,校园路演成为电影宣传不可缺少的一环。
如《流浪地球2》就曾走进北京一零一中学、杭州高级中学等,开展路演活动;《深海》也曾在北京师大附中举行路演,并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与感受。
由于这些电影具备教育属性,因此往往能与学校达成合作。借助学生的人际关系网,电影能够在学生群体中迅速传播,学生的口口相传、社交媒体等都是免费而有效的宣传途径。
公益活动也是电影打入教育市场的常见套路。一些涉及乡村教育的电影,往往通过参与乡村教育公益来扩大其影响力,博取观众好感,或到学校举办公益观影会来加以宣传。电影《奇迹笨小孩》就邀请观众一起参加#一元公益日#活动。
通过公益活动,电影团队让更多乡村学生享受到优质电影资源,同时也树立了自己的公益形象。
上面几种途径都是电影团队的“主动出击”,然而在进入教育市场的过程中,“顺势而为”是更常见的宣发思路。
由于这些电影本身会吸引学生和家长观众,因此在观影过程中,团队常捕捉观众的真实反应,并在影片结束后邀请学生和家长分享观影感受,并将其发至各大宣发平台。这些都是观众的真实反馈,因此容易取得网友信任。
此外,电影团队还会收集学生、家长们的正向反馈并加以营销,甚至发起影评投稿活动,以此吸引其他学生和家长,其原理与前者相同。
一些教育属性较强的电影,团队也会强化现场互动,如《长安三万里》在现场邀请小学生上台玩飞花令、齐诵《梁园吟》等,加强了互动的仪式感,经过社交平台传播,变得更加吸引人。
当然还有不得不提的被动“蹭热点”。一些教育营销号为了整理作文素材,往往会将最新热门电影作为素材来源;学校布置观后感作业,学生上网搜索,就会看到相关电影;部分教育类媒体,如《中国教育报》等,关注到电影热度,也会发布相关稿件。
部分与电影相关的旅游景点在电影上映期间,会发起“背诵诗词免费参观”的活动,如岳飞庙在《满江红》上映期间发起“背诵《满江红》可免费参观”的活动。而对这些诗词最为熟悉的,莫过于朝夕背诵课本的学生。
这些媒体和景点虽然是在“蹭”电影的热度,但换一个角度,这也是一种免费宣传。热度引发媒体宣传,宣传又能增长电影热度,这种良性循环一经形成,打入教育市场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
03 电影之于教育:一件称手的工具
电影能够打入教育市场,说到底还是因为和教育相关。那么,电影对于教育到底有什么用?教育为什么需要电影,学校和老师们为什么愿意接受这种形式?
最主要的原因是,电影本身有教育功能。电影的本质是故事,故事的主题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社会经验少,问题困惑多,对于世界有各种好奇,但又找不到答案。
而电影题材丰富多样,通过讲故事让观众体验各种人生,找到与自己共鸣的瞬间,解答困惑,立下目标与人生方向。在感动中,电影实现了启迪与教化,建立起孩子们的价值观。
当然,对于老师们而言,选择电影还是因为它能帮助教学。比如近些年来分数占比越来越高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其中涉及大量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故事来落到实处。不少学校在开展团党课活动时,也会考虑用观影的形式。
河豚君与一位高中政治老师聊了聊,她表示,平时会在课上放一些比较经典的片子,如《周恩来》《红海行动》等。她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电影的演绎比较生动,“相比一般的说教灌输,它是潜移默化、带有启发性质的”。
此外,像语文、历史等学科,本身课本上就有许多故事,经过电影的演绎,往往能让学生加深理解,记得更牢固。像《茶馆》《阿Q正传》《边城》《红楼梦》等课本中涉及的经典名著,都有大量的影视改编版本,通过观看电影,能够满足学生的想象。
一位高中语文老师告诉河豚君,“电影以视听结合的方式给学生更多的感官刺激,在学习效果上会比单一的文字更好。”但他也提醒道,可以偶尔使用这种形式,但不能用电影代替对文字的感悟和思考。
对于广大的家长群体,电影也能弥补家庭教育。很多成长道理需要父母言传身教、耐心沟通,但许多家长忙于工作,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而电影既是陪伴孩子的不错选择,又能帮助家长教会孩子道理,可谓一举两得。
例如上文提到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既让孩子理解父母,又让父母体会孩子,对于一些含蓄的、不善沟通的家庭而言,就是一次打开心扉的不错机会。
总之,电影之于教育,是一件得心应手的辅助工具;教育之于电影,同样是一个值得挖掘的资源富矿。二者相互成就,互利共赢,既让电影有了更多观众,也让教育少了枯燥,多了乐趣。
《长安三万里》不是第一个打入教育市场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