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阳光玫瑰”小败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阳光玫瑰”小败局

虽然阳光玫瑰葡萄产量激增,但质量却开始参差不齐。

图片来源:Unsplash-Elianna Friedman

文 | 巨潮 董二千

编辑 | 杨旭然

2006年,南京农业大学的陶建敏教授最先通过国家948项目,即“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将葡萄品种“阳光玫瑰”从日本引入。此后的两三年时间里,浙江金华、上海、江苏张家港三地率先种植。

2015年,阳光玫瑰的本土化栽培技术相对成熟,水果店才开始批量上市国产阳光玫瑰。

植原宣紘,阳光玫瑰的育种者,曾总结了其五大优点:皮能吃;经过无核化处理之后变成无籽;容易栽培;糖度高,非常好吃;有香味。

因为阳光玫瑰蜕变自“白南”与“安芸津21号”两个精选葡萄品种,这使其既有欧美葡萄特有的饱满肉质与个头,吃起来每一颗都饱满爆汁,同时又具有欧亚葡萄独有的甜度和香气特征。再加上超薄的外皮和爽脆的口感,阳光玫瑰一推出就备受追捧。

前期由于数量稀少,阳光玫瑰的热潮曾经愈演愈烈,在2016年被捧上神坛,重庆的吴小平品牌葡萄甚至创下了一串300元的天价。这吸引了大量的创业者以各种方式入局阳光玫瑰的种植,以求分得一杯羹。

云果产业大脑发布的《2022年中国阳光玫瑰葡萄产业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阳光玫瑰种植面积约31.21万亩。相比之下2016年时仅为10.01万亩。

虽然阳光玫瑰葡萄产量激增,但质量却开始参差不齐。烈火烹油之下,一场行业的“小败局”正在发酵。吴小平葡萄庄园的负责人吴鸿表示:“一般而言,每亩的挂果量在3000斤左右口感会非常好,但现在很多人做到了6000斤以上的挂果量,牺牲了口感,也让消费者觉得越来越不好吃。”

01 财富神话,种植难题

业内流传着许多有关阳光玫瑰的财富神话。

陕西渭南的种植户周晓杰曾靠五亩葡萄赚到一辆大奔,创造了当地农业的一个神话。据其回忆:“2017年阳光玫瑰大火,我的5亩葡萄还没成熟就被微商团队订购一空,净利润68万。”

重庆的吴小平葡萄园曾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来买葡萄必须用现金。最多的时候,一个葡萄园一天的销售额高达50万元。包括经销商也曾有过拉一冷藏车的阳光玫瑰到广州江南市场,半小时内被一抢而空,净赚几十万元的故事。

高额利润刺激下,越来越多的果农参与到了阳光玫瑰的产业之中。如在云南建水,有大批种植户通过嫁接扦插的方式,由原本的夏黑改种阳光玫瑰,第二年便可以结果。

陶建敏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去年的阳光玫瑰树苗甚至难以买到,最早时每棵只有五六元,去年已经被炒到每棵二三十元,甚至更高。”市场火热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但是想要种出高品质的阳光玫瑰并不简单。除了传统的保果和无核化之外,土壤的营养程度控制也是关键。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生态与土壤管理岗位科学家、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杜远鹏指出,目前大多数新型经营主体过于注重地上部分的新梢和花果管理, 忽视了地下管理。“只有把土壤有机质提上去,葡萄的果实才能上糖上香。”

改土是一件相当长周期且重投入的事情。据吴鸿透露,吴小平葡萄园当年为了改良500亩土地,豪掷3000万元,用10个火车皮拉来了600吨的草炭土,混合油饼、菌渣、牛粪,使得葡萄园土壤的营养情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迄今为止,其每年仍需在土壤改良方面都需要花费300多万元。这次土地改良,已经整整耗费七年时光。

因此,多数种植户选择的是重肥料路线,基本每亩每年需要七八吨的有机肥,但这带来的副作用就是香味不足。

02 口碑下降,危机出现

降低阳光玫瑰整体质量的因素还远不止于此。

对于种植户而言,提升收入有两个要素:价格与产量。但小散种植的价格普遍随行就市,没有提高价格的主动权,如果别人卖15元/kg,那你想卖16元/kg都很难,尤其是在当前阳光玫瑰早已不稀缺的情况下。

但种植户有提高产量的主动权——无非就是少剪枝或不剪枝,别人每亩种3000斤,你每亩可以种6000斤,就算卖的更便宜,你的收入也可能比别人还高。

尤其是随着阳光玫瑰价格的回落,种植户在预期效益时会不自觉的提高产量。举例而言,前几年园子的产量是2000kg/亩,平均价格是40元/kg,亩产8万元;今年的价格预期只有30元/kg,如果没有达到8万元的亩产,种植户就会觉得这是失败的,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产量就会越来越高。

当前,在四川西昌、云南建水等核心种植区,亩产越来越高的现象比比皆是。阳光玫瑰作为一个细分行业的总体供给就会越来越多。

某四川西昌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基地

此外,争抢提前上市也是阳光玫瑰口碑下滑的重要原因。

阳光玫瑰的主要产区基本在8-9月收获,因而这段时间的价格最低。为了得到更大的收益,不少种植户选择在7月价格更高的时候上市销售,为此采用一系列促早技术,如覆膜浇水后,使用单氰胺涂抹芽眼或喷洒在枝条上,以保证葡萄提前发芽。

更有甚者,部分种植户会不顾品质的提前上市。据吴鸿透露:“现在市场有个乱象,只要顶糖16度就可以采果子,但顶糖和底糖一般有2度左右的差异,因此有的消费者拿回来的果子还是酸的生的。”

这都导致了消费者对阳光玫瑰这一品类的观感变差,但消费者很难去一一甄别哪个牌子或哪个超市的阳光玫瑰葡萄好吃或者不好吃,他们通常会将这个品种的葡萄视为一个整体,判断“阳光玫瑰不好吃了”,进而放弃对所有阳光玫瑰的购买。

整个过程中受到最大影响的,其实不是拼命增加亩产、入局赚快钱的种植户,而是那些真正投入做优质高端品牌水果的企业。

类似的事情也曾出现过。几年前,夏黑曾经类似如今的阳光玫瑰煊赫一时,但由于各地果园的管理都没有跟上,盲目追求高产、早市,而忽略了品质,市面上销售的果品越来越难吃,没有了原来的浓郁草莓香味,消费者慢慢开始不买账了,使得如今夏黑的价格一落千里。

值得高兴的是,如今的阳光玫瑰整体上看仍处于上升期,种植户基本能获得每亩几万元的收益,但与夏黑类似的危机,其实已近在眼前。

03 改变局面,品牌建设

夏黑葡萄退潮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有品类而无品牌”。

相较于“佳沛奇异果”“华盛顿苹果”等农业品牌,我国葡萄品类——包括整个果业都很少有知名品牌,这导致消费者一旦对夏黑品质的印象变差,那影响的便是整个品类,无一例外。

阳光玫瑰甚至整个水果行业,当前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此前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猕猴桃。这种水果源自中国,据记载为李时珍命名。百年前被传教士带回新西兰,经培育称为“奇异果”。但进口的奇异果论个卖,我国的猕猴桃论斤卖,其症结就在于品牌。

好的品牌意味着稳定的标准化的品质。如佳沛将奇异果以颜色、大小、甜度、硬度等标准严格分类、分级销售,保证消费者买到符合预期的产品。

国内有褚橙等一批农业品牌的先行者,其关键均在于打磨品质。褚时健以6年时间把关橙子的品质,探索出一整套从种植方法到肥料配比,从果子的大小规格到种植间距的细节把控,从产品的酸甜度的比例控制到种植数量等标准,这是褚橙得以扬名的重要原因。

想要打造阳光玫瑰的品牌,同样需要如此投入:

建园时采用草炭和有机肥进行改土,解决土壤营养和透气性问题;

采用高宽稀植栽培技术,解决果园通风透光问题;

采用空心砖砌沟,解决果园排水和减少空气湿度的问题;

采用疏花修果控制产量,解决果实品质问题;

采用叶片营养诊断解决,精确施肥问题。

可喜的是,已经有一批阳光玫瑰从业者在致力于品牌打造,这也是中国的高端水果产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据吴鸿透露,吴小平葡萄早在2005年就提交了商标申请,多年来一直在积极打造品牌,如今已有了初步的市场认知度,60元/斤的价格也已得到市场的接受。“品质就是最好的招牌,我想让吃过吴小平葡萄的人知道,它值这么多价钱。”

04 写在最后

过去,阳光玫瑰的财富神话主要归因于品类的优秀,以更好的口感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的喜爱。

这也导致消费将阳光玫瑰视为一个品类、一个整体,忽视了其中不同种植户、种植企业所打造的产品的差异性,造成行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但站在从业者、种植者的角度,不应该“破罐破摔”,盲目扩张产能,而是应该在种植面积飞速增长的现在,将更多的关注点置于“品牌红利”。就像当消费者想吃橙子,第一个想到的是褚橙那样。品类红利,是种植者们真正应该去追求的。

那些超前布局品牌战略、聚精会神打造优质产品的企业,将有机会迎来全新的品牌红利机会,从这场阳光玫瑰“小败局”中脱颖而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阳光玫瑰”小败局

虽然阳光玫瑰葡萄产量激增,但质量却开始参差不齐。

图片来源:Unsplash-Elianna Friedman

文 | 巨潮 董二千

编辑 | 杨旭然

2006年,南京农业大学的陶建敏教授最先通过国家948项目,即“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将葡萄品种“阳光玫瑰”从日本引入。此后的两三年时间里,浙江金华、上海、江苏张家港三地率先种植。

2015年,阳光玫瑰的本土化栽培技术相对成熟,水果店才开始批量上市国产阳光玫瑰。

植原宣紘,阳光玫瑰的育种者,曾总结了其五大优点:皮能吃;经过无核化处理之后变成无籽;容易栽培;糖度高,非常好吃;有香味。

因为阳光玫瑰蜕变自“白南”与“安芸津21号”两个精选葡萄品种,这使其既有欧美葡萄特有的饱满肉质与个头,吃起来每一颗都饱满爆汁,同时又具有欧亚葡萄独有的甜度和香气特征。再加上超薄的外皮和爽脆的口感,阳光玫瑰一推出就备受追捧。

前期由于数量稀少,阳光玫瑰的热潮曾经愈演愈烈,在2016年被捧上神坛,重庆的吴小平品牌葡萄甚至创下了一串300元的天价。这吸引了大量的创业者以各种方式入局阳光玫瑰的种植,以求分得一杯羹。

云果产业大脑发布的《2022年中国阳光玫瑰葡萄产业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阳光玫瑰种植面积约31.21万亩。相比之下2016年时仅为10.01万亩。

虽然阳光玫瑰葡萄产量激增,但质量却开始参差不齐。烈火烹油之下,一场行业的“小败局”正在发酵。吴小平葡萄庄园的负责人吴鸿表示:“一般而言,每亩的挂果量在3000斤左右口感会非常好,但现在很多人做到了6000斤以上的挂果量,牺牲了口感,也让消费者觉得越来越不好吃。”

01 财富神话,种植难题

业内流传着许多有关阳光玫瑰的财富神话。

陕西渭南的种植户周晓杰曾靠五亩葡萄赚到一辆大奔,创造了当地农业的一个神话。据其回忆:“2017年阳光玫瑰大火,我的5亩葡萄还没成熟就被微商团队订购一空,净利润68万。”

重庆的吴小平葡萄园曾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来买葡萄必须用现金。最多的时候,一个葡萄园一天的销售额高达50万元。包括经销商也曾有过拉一冷藏车的阳光玫瑰到广州江南市场,半小时内被一抢而空,净赚几十万元的故事。

高额利润刺激下,越来越多的果农参与到了阳光玫瑰的产业之中。如在云南建水,有大批种植户通过嫁接扦插的方式,由原本的夏黑改种阳光玫瑰,第二年便可以结果。

陶建敏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去年的阳光玫瑰树苗甚至难以买到,最早时每棵只有五六元,去年已经被炒到每棵二三十元,甚至更高。”市场火热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但是想要种出高品质的阳光玫瑰并不简单。除了传统的保果和无核化之外,土壤的营养程度控制也是关键。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生态与土壤管理岗位科学家、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杜远鹏指出,目前大多数新型经营主体过于注重地上部分的新梢和花果管理, 忽视了地下管理。“只有把土壤有机质提上去,葡萄的果实才能上糖上香。”

改土是一件相当长周期且重投入的事情。据吴鸿透露,吴小平葡萄园当年为了改良500亩土地,豪掷3000万元,用10个火车皮拉来了600吨的草炭土,混合油饼、菌渣、牛粪,使得葡萄园土壤的营养情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迄今为止,其每年仍需在土壤改良方面都需要花费300多万元。这次土地改良,已经整整耗费七年时光。

因此,多数种植户选择的是重肥料路线,基本每亩每年需要七八吨的有机肥,但这带来的副作用就是香味不足。

02 口碑下降,危机出现

降低阳光玫瑰整体质量的因素还远不止于此。

对于种植户而言,提升收入有两个要素:价格与产量。但小散种植的价格普遍随行就市,没有提高价格的主动权,如果别人卖15元/kg,那你想卖16元/kg都很难,尤其是在当前阳光玫瑰早已不稀缺的情况下。

但种植户有提高产量的主动权——无非就是少剪枝或不剪枝,别人每亩种3000斤,你每亩可以种6000斤,就算卖的更便宜,你的收入也可能比别人还高。

尤其是随着阳光玫瑰价格的回落,种植户在预期效益时会不自觉的提高产量。举例而言,前几年园子的产量是2000kg/亩,平均价格是40元/kg,亩产8万元;今年的价格预期只有30元/kg,如果没有达到8万元的亩产,种植户就会觉得这是失败的,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产量就会越来越高。

当前,在四川西昌、云南建水等核心种植区,亩产越来越高的现象比比皆是。阳光玫瑰作为一个细分行业的总体供给就会越来越多。

某四川西昌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基地

此外,争抢提前上市也是阳光玫瑰口碑下滑的重要原因。

阳光玫瑰的主要产区基本在8-9月收获,因而这段时间的价格最低。为了得到更大的收益,不少种植户选择在7月价格更高的时候上市销售,为此采用一系列促早技术,如覆膜浇水后,使用单氰胺涂抹芽眼或喷洒在枝条上,以保证葡萄提前发芽。

更有甚者,部分种植户会不顾品质的提前上市。据吴鸿透露:“现在市场有个乱象,只要顶糖16度就可以采果子,但顶糖和底糖一般有2度左右的差异,因此有的消费者拿回来的果子还是酸的生的。”

这都导致了消费者对阳光玫瑰这一品类的观感变差,但消费者很难去一一甄别哪个牌子或哪个超市的阳光玫瑰葡萄好吃或者不好吃,他们通常会将这个品种的葡萄视为一个整体,判断“阳光玫瑰不好吃了”,进而放弃对所有阳光玫瑰的购买。

整个过程中受到最大影响的,其实不是拼命增加亩产、入局赚快钱的种植户,而是那些真正投入做优质高端品牌水果的企业。

类似的事情也曾出现过。几年前,夏黑曾经类似如今的阳光玫瑰煊赫一时,但由于各地果园的管理都没有跟上,盲目追求高产、早市,而忽略了品质,市面上销售的果品越来越难吃,没有了原来的浓郁草莓香味,消费者慢慢开始不买账了,使得如今夏黑的价格一落千里。

值得高兴的是,如今的阳光玫瑰整体上看仍处于上升期,种植户基本能获得每亩几万元的收益,但与夏黑类似的危机,其实已近在眼前。

03 改变局面,品牌建设

夏黑葡萄退潮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有品类而无品牌”。

相较于“佳沛奇异果”“华盛顿苹果”等农业品牌,我国葡萄品类——包括整个果业都很少有知名品牌,这导致消费者一旦对夏黑品质的印象变差,那影响的便是整个品类,无一例外。

阳光玫瑰甚至整个水果行业,当前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此前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猕猴桃。这种水果源自中国,据记载为李时珍命名。百年前被传教士带回新西兰,经培育称为“奇异果”。但进口的奇异果论个卖,我国的猕猴桃论斤卖,其症结就在于品牌。

好的品牌意味着稳定的标准化的品质。如佳沛将奇异果以颜色、大小、甜度、硬度等标准严格分类、分级销售,保证消费者买到符合预期的产品。

国内有褚橙等一批农业品牌的先行者,其关键均在于打磨品质。褚时健以6年时间把关橙子的品质,探索出一整套从种植方法到肥料配比,从果子的大小规格到种植间距的细节把控,从产品的酸甜度的比例控制到种植数量等标准,这是褚橙得以扬名的重要原因。

想要打造阳光玫瑰的品牌,同样需要如此投入:

建园时采用草炭和有机肥进行改土,解决土壤营养和透气性问题;

采用高宽稀植栽培技术,解决果园通风透光问题;

采用空心砖砌沟,解决果园排水和减少空气湿度的问题;

采用疏花修果控制产量,解决果实品质问题;

采用叶片营养诊断解决,精确施肥问题。

可喜的是,已经有一批阳光玫瑰从业者在致力于品牌打造,这也是中国的高端水果产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据吴鸿透露,吴小平葡萄早在2005年就提交了商标申请,多年来一直在积极打造品牌,如今已有了初步的市场认知度,60元/斤的价格也已得到市场的接受。“品质就是最好的招牌,我想让吃过吴小平葡萄的人知道,它值这么多价钱。”

04 写在最后

过去,阳光玫瑰的财富神话主要归因于品类的优秀,以更好的口感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的喜爱。

这也导致消费将阳光玫瑰视为一个品类、一个整体,忽视了其中不同种植户、种植企业所打造的产品的差异性,造成行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但站在从业者、种植者的角度,不应该“破罐破摔”,盲目扩张产能,而是应该在种植面积飞速增长的现在,将更多的关注点置于“品牌红利”。就像当消费者想吃橙子,第一个想到的是褚橙那样。品类红利,是种植者们真正应该去追求的。

那些超前布局品牌战略、聚精会神打造优质产品的企业,将有机会迎来全新的品牌红利机会,从这场阳光玫瑰“小败局”中脱颖而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