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4S之王”,曲终人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4S之王”,曲终人散

中国最猛卖车人。

文丨华商韬略 王洪臣

2019年,曾位列全球汽车经销商市值第一的庞大集团,因为债务陷入了破产重组,它的创始人庞庆华无奈道:

“我们昨天这么干,今天还是这么干,十年前这么干,现在还这么干,突然出问题了,你让我怎么说?”

四年后,他甚至连说话的机会都快没有了。

2023年6月30日,上交所正式对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庞大集团)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摘牌的理由很明确:从4月21日至5月24日,庞大集团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股。经过连续12个跌停,最后一天收盘时,其股价定格在0.4元/股。

2015年,庞大集团的股价到达过8.13元,市值超过800亿元,排名中国汽车经销行业第一。八年后,它又创造了一项行业纪录——第一家退市企业。

为了稳定股价、避免退市,庞大集团在最后时刻,仍没放弃努力。

4月25日,庞大集团发布公告称,拟在 6 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资金不低于人民币 2.5亿元的股票。

利好一出,公司股价当天大涨7.87%。但如果缺乏基本盘支撑,任何利好,都只是退市路上的回光返照。

4月29日,庞大集团披露了2022年年报,会计师认为公司存在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不确定性,审计机构则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在这样的状况下,庞大集团自己似乎也放弃了挣扎。

5月11日,它给自己来了一刀。当天公司公告称,“公司尚不具备实施回购的条件”,且“关于国企已入场的相关报道不属实”。

随后,庞大集团开始连续跌停,直至最终退市。

不了解庞大集团当年的辉煌,就不能理解走到这一步的唏嘘。

2011年4月,挟中国汽车经销商百强榜首身份,庞大集团正式登陆A股。它带着一系列光环:国内第一家通过IPO登陆A股的汽车销售企业、当年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销售企业、当年上市单笔融资额最高的民营企业……

在那几年,大众、比亚迪、奥迪、奔驰、玛莎拉蒂……众多耳熟能详汽车品牌,都与庞大集团有合作关系。巅峰时期,庞大集团在国内外的汽车合作品牌近百家,旗下4S店网点数量高达1400多家,是名副其实的“4S店之王”。

2017年,庞大集团的新车销售达到48.17万辆,营业收入达到历史最高的704.85亿元,完全当得起“庞大”二字。

但是,在耀眼的营收背后,庞大的日子并不好过。

从2011年上市,直至2023年退市,公司的扣非净利润为正的只有2011年、2016年、2020和2021年,其余年份全部为负。

没有一家公司可以承受长期亏损,危机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2017年,庞大集团的经营状况急转直下,两年后的12月,因不能清偿一笔1700万元的到期债务,庞大集团开启破产重整。

又过了四年,退市的事实表明,庞大集团并没有因为重整而走出泥潭。

为什么曾经庞大的庞大集团,会走到这一步?

庞大集团的历史,是从创始人庞庆华发现的一个机会开始的。

1983年,庞庆华被分配到河北滦县物资局下属的机电公司,当了一名汽车业务员。

他是一个很苦的青年人,只读了七年书,在工地砸过石头,在县里炸过油条,修过自行车、当过理发员、还在饭店端过盘子,尝尽人间冷暖。

相比这些工作,机电公司是个好单位。不仅可以不再吃苦,重要的是,有大量物资经销贸易权的机电公司,是那个年代最活跃、机会最多、最开阔眼界的地方。

庞庆华赶上了一个好机会——通过打探消息,他得知齐齐哈尔市国库有一批积压的进口日野牌164卡车,就以每辆4.6万元拿下25辆,转手加价卖出,大赚了一笔。

有一次,从熟人那里得知,延吉外贸从朝鲜进口了一批外观、配置都不错的斯柯达轿车,价格也很低,唯一的问题是:车上有孔洞瑕疵。

庞庆华吃进了这批车,每辆车都净赚不菲。

当时,物资局定给庞庆华一年的销售任务是5万元。到了1987年,他一口气做到了53万元,超出盈利任务10倍。

到1993年,靠资源和关系,再加上自己的机敏,已经独立负责机电公司汽车销售的庞庆华,基本垄断了唐山的汽车经销市场。

还想做大一点的他,面前挡着一道关——独立的汽车销售资质。

1994年,一位省领导来到滦县,在路过机电公司大院时,他被院内摆满的汽车吸引,进而改变考察行程,走进了公司大院。

在交谈后,这位领导给了庞庆华三点建议:“第一,把这个市场做大。第二,希望你的市场别只卖汽车,将经营范围扩大到工程机械、农用车、摩托车。第三,不要自己干,要整合全国的资源,吸引他们都到你的市场卖车。”

庞庆华因此如愿拿到了独立的销售资质,以及50亩地。他的冀东汽车交易市场就这样成立了,在此基础上成立的冀东物贸,正是庞大集团的前身。

庞庆华自此认准了卖车这条路。“中间有人劝我开矿、建钢厂、投资舞厅桑拿,我都没动心。”

在卖车这件事上,庞庆华下足了心思。

1999年,冀东物贸改制,由国企改制为全员持股的民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庞庆华成了民企老板,他也从此开始了“拼命”的岁月。

在庞大集团提起董事长,员工评价最多的一个字,就是“忙”。

这个老板是个精力充沛的“工作狂”,很少享受过生活:每天最多睡六个小时,常常凌晨还在开会。

为了节约时间,庞庆华有时会一边打乒乓球锻炼,一边听业务汇报。

2004年夏天,庞庆华出了车祸,胸骨骨裂。听到消息后,儿子庞伟连忙赶到医院,却没有找到人,原来老爸已经回公司上班去了。

这种不要命的工作劲头,庞庆华坚持了许多年。

庞庆华还有一份超越常人的机敏与判断,在“钱随货转”的经销领域,庞庆华常常在别人还没有出手时大胆进货,抢占先机。

比如2007年,他曾耗资数亿元一次从三菱手中买断了500辆帕杰罗速跑,以净利润不低于30%的价格销售一空,获利远高常规车型。

外人看来,一次性买断这种边缘车型风险太大,但庞庆华却很自信,并将成功归结为自己拥有的第六感:车感——一种独属于他的经验与感觉。

“当百分之百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时,比如睁眼闭眼都是汽车,你就一定会产生第六感。”

2002年,庞庆华和众多经销商、媒体一起,受邀前往日本试驾斯巴鲁车型。

当时,有一段35度坡试车,同行的人看到这么陡,全都往后退。而庞庆华站了出来——只要遇到没试过的车,就一定会亲自试车增强其“车感”。

“车头冲上,根本看不见前面的路,直感觉车要往后翻,我紧张得浑身是汗。”

到45度坡的时候,连庞庆华也不敢再上了。随后,他看到斯巴鲁的试驾员在45度坡上轻松地画着“8”字,这个场面让他钦佩不已——当天晚宴上,庞庆华表示,一定要做斯巴鲁的代理。

两年后,庞庆华如愿拿到了斯巴鲁在中国的代理权,这种重视有一个标志现象——在斯巴鲁还没有在中国卖出一辆车的情况下,庞庆华就为其在沈阳设立了一家旗舰店。

庞庆华这种极度自信的魄力,虽然得到了日方认可,却也把自己置于险境。

当时,国内汽车销售市场正在经历一场震荡洗牌,轿车价格下滑,导致汽车信贷的坏账率上升,许多经销商因此踩雷,许多人甚至就地改行。

作为一个专注于SUV市场的日本小众品牌,国内消费者对斯巴鲁还很陌生。行业内并不看好其在中国市场的前景。

庞庆华下了一步险棋,但他却对自己的“车感”很自信。

“斯巴鲁和我熟悉的车型有很多不同,水平对置发动机、全时四驱。在当时,四驱可能很好做到,但做到全时四驱却不容易,而且它非常省油。”

基于对斯巴鲁的信心,庞大集团投资上亿元,设立了13000平方米的斯巴鲁北京配件中心库,成立全人工24小时客服中心、斯巴鲁培训中心。

这种助推,帮助斯巴鲁在中国市场快速崛起。

2004年时,初入中国的斯巴鲁只卖了200多辆。但到了2011年,其在华销量就达到了5.7万辆;2012年为4.35万辆;2013年销量重回5.7万辆。其中,70%左右的销量来自于庞大集团。

从进入中国起,庞大就是斯巴鲁在中国最大的代理商。而斯巴鲁的热销,也为庞大的做大贡献了不菲利润。

当时在庞大集团主导斯巴鲁营销的李金勇有个回忆:“在2010年上市之前,庞大集团利润总值是12个亿,而我们团队创造的利润,就有6个亿。”

庞大与斯巴鲁联手打造的“斯巴鲁模式”,以毛利率高、资金占用少、售后业务稳定著称,成为整个行业羡慕的对象。

能做到这一点,在于庞大集团在一定程度上垄断了斯巴鲁的经销权,通过“批发+零售”赚取稳定且较高的利润。

这离不开庞庆华敏锐的市场洞察——找到适合市场的优质产品,然后以统购分销、品牌买断相结合的灵活方式,将经销权控制在自己手上。

2013年初,庞大集团与斯巴鲁合资成立斯巴鲁中国,其中庞大集团持股40%,从代理商一跃成为合资公司股东,而庞庆华更是担任了斯巴鲁中国的董事长。

在“斯巴鲁模式”节节胜利的过程中,庞大集团开始攀升到汽车经销业的顶端,公司代理的品牌越来越多,商业版图快速扩张。

2010年,庞大集团经销的汽车品牌达到83个,全国门店数量800多家,营收也从2009年的351.9亿元,猛增到537.7亿元。

2011年,营收达到了554.6亿元的庞大集团成功登陆A股,IPO募资额达到63亿元。伴随着上市,庞庆华的个人财富也水涨船高,在2011年的胡润富豪榜上,他的财富达到100亿元。

但没人想得到,这个高光一瞬,已经是庞大最好的时候了。

2018年2月,滦州国际酒店,庞大集团召开清欠誓师大会。庞庆华头缠红巾,带领各大区代表喊着慷慨激昂的口号,准备大干一场。

在外人眼中,他仍是那个精力充沛且自信的庞庆华。

但就在这一年,庞大相继收到数十家法院送达的起诉状,财报上亏损高达61.55亿元,庞庆华的股票也被悉数冻结。

上市仅7年就陷入风雨飘摇,庞大怎么走到了这一步?

在庞大上市的2011年,当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1800万辆,位居世界第一。汽车市场热潮涌动,同行们都在高歌猛进,庞庆华更要保持庞大的行业地位。

2012年,老对手广汇汽车旗下的4S店数量达到了394家,一年内新增40%,步子已经不小。而庞大集团步子更大,当年4S店数量达到754家,而2年前这个数字还只是397家。

对于发展,庞庆华有一个办法——加速快冲,向规模要效益。

这个看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汽车经销行业内,规模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摊平成本,并且在品牌方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但凡事也有另一面——汽车经销本身就是重资产,不讲节奏的快速扩张,经销商们就会面临着巨大的资金、人才和土地等各方面的压力。

但是,当有人对庞庆华颇为冒险的战略提出质疑时,他的回答是:“如果不冒险,庞大和我还在滦县这个小地方!”

富贵当然险中求,但失利也可能埋藏其中,庞大的失利,很快就来了。

2011年底,几乎与庞大集团登陆A股同时,庞庆华就与有意向中国市场出售技术的萨博汽车展开谈判,准备拿下这个瑞典小众汽车品牌,复制“斯巴鲁模式”。

但是,萨博汽车最终破产,庞大提前支付的4500万欧元(约合3.7亿元人民币)打了水漂。而庞大集团在那一年的净利润是6.499亿元,一次亏掉一多半。

庞庆华颇为罕见地认了错:“上市后,手里有钱了,在投资方面不够谨慎,这也是我从膨胀到冷静的过程。”

但是他并不打算就此收缩,而是很快就放话:

“未来庞大还会飞速扩张,我最爱说的一句话是谋事在人,成事在人。”

一位名叫常志平的汽车行业观察者,曾经在2019年用数据爬虫分析了庞大的官网,然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庞大将大量资源,投入了小众品牌甚至一些“赌性”品牌的4S店建设上,在乘用车领域,建店数量在5家店以下的品牌,庞大拥有38个。

这让常志平最后感慨道:庞大的经销商网络,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随着SUV品牌竞争日趋激烈,以及日方在中国市场的不积作为,斯巴鲁销量每况愈下,没能成为庞大持久的现金奶牛。最近四五年,庞大还关了约20余家斯巴鲁门店。

当车市需求减缓甚至转负时,高速发展时期的自建模式,也开始展现它的负面——摊子铺得越来越大,资本耗费都会越来越大。2012年后的庞大财报中多次提及了这一情况:由于前期网点建设较快,收回投资时间长,财务成本较高,使公司的盈利能力不能凸显。

意识到风险的庞庆华在2014年终止并放弃了与广汇的一哥争夺,门店扩张期结束,并开始持续收缩阵线。

但船大难调头。上市3年间,庞大集团从资本市场融资高达122.4亿元,大部分都被沉淀到自建店面上了。2012年,庞大集团拥有经营网点1429家,较上一年增加了172家。2013年网点总数为1351家,已经是三年前的两倍之多。2017年,广汇汽车才达到这个成就。

除了激进的门店扩张,庞大集团还选择了一条让运营模式更重的路——买地。

在庞庆华看来,相比租赁,买地可以让公司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而且买地费用如果分摊到几十年的产权期内,比租赁要便宜很多。

这一思路指导下,上市当年,庞大包括土地使用权、房屋及建筑物在内的资产已高达百亿元。其土地储备一度号称超2万亩,比同省房产巨头华夏幸福还多出一大块,堪称省内“隐形地王”。以至于到2019年爆雷时,庞大土地使用权的成本账面余额仍超过40亿元。

此外,为了扩大营收规模,庞庆华还大手笔进行融资租赁业务,通过融资租赁公司购买车辆,再让买主以租金方式分期付款来促进销售。

这种模式下,庞大集团的资金风险被进一步放大。

中国汽车行业的黄金十年与金融宽松,让庞大的问题得以掩盖。但庞大上市后,中国汽车行业便开始进入低谷期,叠加2016年后全国范围内的金融去杠杆,问题开始露出水面。

在2017年春,随着一纸《调查通知书》的公布,庞大开始一泻千里。

当年4月,庞大因信息披露违规被河北证监会调查,这对庞大声誉和资金能力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在银根紧缩的背景下,稍有风吹草动银行就会有所行动,此后一年多,各家银行密集抽贷242亿元,打破了庞大集团长久以来“短债长用”的财技平衡术。

汽车经销商是最怕抽贷的。一方面,经销商会有大笔资金沉淀在购车、拓店上;另一方面,唯有资金雄厚的经销商才能向上游车企争取更多主动权。没钱,进车少,就没有优惠,利润低到让经销商能吃土。2009年6月,北京最大的经销商之一众义达集团,就是因为资金链断裂轰然破产。

进入2018年,庞大更是日子难过:

2018年,中国车市增长停滞,遭遇28年来首度负增长,这意味庞大还要持续承受去库存的巨大压力。甩货自救的庞大4个月卖了19家公司,包括自己最优质的资产。

当年5月,庞大作价12.53亿元,向广汇汽车转让旗下的5家奔驰4S店。别看数量少,但这5家奔驰4S店2017年的累计净利润达到1.1亿元,为集团贡献利润占比达到了56%,可见庞大一时之窘迫。

庞庆华当时还以一副不差钱的口吻来解释:“这个就是正常的企业资产买卖,根本无所谓‘钱多钱少’。卖几家店不能说明什么,说我没钱,我刚在北京亦庄买了店,花了六千多万。我都懒得说了。”

以超过60亿的亏损位列A股亏损榜第三名,总资产几近腰斩,市值溃退至80亿;创始人庞庆华持有的股票被悉数轮候冻结。

这一年,庞大的汽车年销量跌至25.44万辆,一下回到十年前。当年还能掰掰手腕的广汇汽车,此时已是千亿级经销商集团。

一度,庞大连新车都进不起了。进车和卖车数量不到位,庞大再难从车厂拿折扣,甚至还失去了厂家的支持。2019年年初,上汽通用五菱宣布与庞大解约,这是一家多年位列庞大新车销售榜第一名的品牌,占庞大全年新车销量超25%。

直到2019年年初,庞庆华才在一次采访中交了底:“去年出售奔驰4S店实际上并不在‘瘦身计划’中,而属于紧急情况,这也是没有办法,对庞大未来发展来说,(这5家奔驰4S店)给多少钱都不该卖,但当时为了防止资金链断裂,只能忍痛割爱。”

2019年6月,连续14年位列中企500强前列的上市公司庞大集团,最终因为1700万债务,走向了破产重组。

庞庆华还是将爆雷的原因归结到了自己身上。他不止一次的公开表示,自己最后悔的,就是走了买地建店的重资产发展路线。

随着2019年正式破产重整,庞庆华不得不离开公司。

四年过后,庞大的故事,最终传来了几声袅袅余音。

尽管经历近四年重整,但庞大集团并未出现根本性的起色。根据重整计划,重整投资人及其关联方受让人承诺:庞大集团2020年、2021年、2022年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亿元、11亿元、17亿元,或2020年、2021年、2022年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合计达到35亿元。

但从2020到2022年,庞大集团的实际净利润分别为5.80亿元、8.98亿元、-14亿元。这意味着,庞大集团并未完成重整投资人的承诺。

没能重新振作的庞大,自然也无法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在2015年以后,它的股价连续八年呈现下跌态势,并最终以退市,为这个昔日的“汽车销售第一股”的故事画上了句号。

当然,退市并非世界末日,重整还在路上,正如庞庆华所说:

“破产重整不是破产清算,重整是好事。”

当时,这位一手将庞大集团发展壮大起来的创始人被迫让出了控制权,辞去了董事长,外界传出他将就此退休,安享晚年。

但以“工作狂”姿态干了大半辈子的庞庆华,显然不会甘心,一切就这样烟消云散。

[1]《庞大集团违约债务22亿,中国4S店之王坠入破产深渊》棱镜

[2]《冒险家庞庆华的悲情人生:曾身家百亿比肩马云,今净身出户救公司》AI财经社

[3]《“庞大集团”庞庆华的“打法”与众不同》爱卡汽车

[4]《深度 | 谁击垮了庞庆华?》每日经济新闻

[5]《“斯巴鲁模式”待考》华夏时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4S之王”,曲终人散

中国最猛卖车人。

文丨华商韬略 王洪臣

2019年,曾位列全球汽车经销商市值第一的庞大集团,因为债务陷入了破产重组,它的创始人庞庆华无奈道:

“我们昨天这么干,今天还是这么干,十年前这么干,现在还这么干,突然出问题了,你让我怎么说?”

四年后,他甚至连说话的机会都快没有了。

2023年6月30日,上交所正式对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庞大集团)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摘牌的理由很明确:从4月21日至5月24日,庞大集团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股。经过连续12个跌停,最后一天收盘时,其股价定格在0.4元/股。

2015年,庞大集团的股价到达过8.13元,市值超过800亿元,排名中国汽车经销行业第一。八年后,它又创造了一项行业纪录——第一家退市企业。

为了稳定股价、避免退市,庞大集团在最后时刻,仍没放弃努力。

4月25日,庞大集团发布公告称,拟在 6 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资金不低于人民币 2.5亿元的股票。

利好一出,公司股价当天大涨7.87%。但如果缺乏基本盘支撑,任何利好,都只是退市路上的回光返照。

4月29日,庞大集团披露了2022年年报,会计师认为公司存在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不确定性,审计机构则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在这样的状况下,庞大集团自己似乎也放弃了挣扎。

5月11日,它给自己来了一刀。当天公司公告称,“公司尚不具备实施回购的条件”,且“关于国企已入场的相关报道不属实”。

随后,庞大集团开始连续跌停,直至最终退市。

不了解庞大集团当年的辉煌,就不能理解走到这一步的唏嘘。

2011年4月,挟中国汽车经销商百强榜首身份,庞大集团正式登陆A股。它带着一系列光环:国内第一家通过IPO登陆A股的汽车销售企业、当年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销售企业、当年上市单笔融资额最高的民营企业……

在那几年,大众、比亚迪、奥迪、奔驰、玛莎拉蒂……众多耳熟能详汽车品牌,都与庞大集团有合作关系。巅峰时期,庞大集团在国内外的汽车合作品牌近百家,旗下4S店网点数量高达1400多家,是名副其实的“4S店之王”。

2017年,庞大集团的新车销售达到48.17万辆,营业收入达到历史最高的704.85亿元,完全当得起“庞大”二字。

但是,在耀眼的营收背后,庞大的日子并不好过。

从2011年上市,直至2023年退市,公司的扣非净利润为正的只有2011年、2016年、2020和2021年,其余年份全部为负。

没有一家公司可以承受长期亏损,危机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2017年,庞大集团的经营状况急转直下,两年后的12月,因不能清偿一笔1700万元的到期债务,庞大集团开启破产重整。

又过了四年,退市的事实表明,庞大集团并没有因为重整而走出泥潭。

为什么曾经庞大的庞大集团,会走到这一步?

庞大集团的历史,是从创始人庞庆华发现的一个机会开始的。

1983年,庞庆华被分配到河北滦县物资局下属的机电公司,当了一名汽车业务员。

他是一个很苦的青年人,只读了七年书,在工地砸过石头,在县里炸过油条,修过自行车、当过理发员、还在饭店端过盘子,尝尽人间冷暖。

相比这些工作,机电公司是个好单位。不仅可以不再吃苦,重要的是,有大量物资经销贸易权的机电公司,是那个年代最活跃、机会最多、最开阔眼界的地方。

庞庆华赶上了一个好机会——通过打探消息,他得知齐齐哈尔市国库有一批积压的进口日野牌164卡车,就以每辆4.6万元拿下25辆,转手加价卖出,大赚了一笔。

有一次,从熟人那里得知,延吉外贸从朝鲜进口了一批外观、配置都不错的斯柯达轿车,价格也很低,唯一的问题是:车上有孔洞瑕疵。

庞庆华吃进了这批车,每辆车都净赚不菲。

当时,物资局定给庞庆华一年的销售任务是5万元。到了1987年,他一口气做到了53万元,超出盈利任务10倍。

到1993年,靠资源和关系,再加上自己的机敏,已经独立负责机电公司汽车销售的庞庆华,基本垄断了唐山的汽车经销市场。

还想做大一点的他,面前挡着一道关——独立的汽车销售资质。

1994年,一位省领导来到滦县,在路过机电公司大院时,他被院内摆满的汽车吸引,进而改变考察行程,走进了公司大院。

在交谈后,这位领导给了庞庆华三点建议:“第一,把这个市场做大。第二,希望你的市场别只卖汽车,将经营范围扩大到工程机械、农用车、摩托车。第三,不要自己干,要整合全国的资源,吸引他们都到你的市场卖车。”

庞庆华因此如愿拿到了独立的销售资质,以及50亩地。他的冀东汽车交易市场就这样成立了,在此基础上成立的冀东物贸,正是庞大集团的前身。

庞庆华自此认准了卖车这条路。“中间有人劝我开矿、建钢厂、投资舞厅桑拿,我都没动心。”

在卖车这件事上,庞庆华下足了心思。

1999年,冀东物贸改制,由国企改制为全员持股的民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庞庆华成了民企老板,他也从此开始了“拼命”的岁月。

在庞大集团提起董事长,员工评价最多的一个字,就是“忙”。

这个老板是个精力充沛的“工作狂”,很少享受过生活:每天最多睡六个小时,常常凌晨还在开会。

为了节约时间,庞庆华有时会一边打乒乓球锻炼,一边听业务汇报。

2004年夏天,庞庆华出了车祸,胸骨骨裂。听到消息后,儿子庞伟连忙赶到医院,却没有找到人,原来老爸已经回公司上班去了。

这种不要命的工作劲头,庞庆华坚持了许多年。

庞庆华还有一份超越常人的机敏与判断,在“钱随货转”的经销领域,庞庆华常常在别人还没有出手时大胆进货,抢占先机。

比如2007年,他曾耗资数亿元一次从三菱手中买断了500辆帕杰罗速跑,以净利润不低于30%的价格销售一空,获利远高常规车型。

外人看来,一次性买断这种边缘车型风险太大,但庞庆华却很自信,并将成功归结为自己拥有的第六感:车感——一种独属于他的经验与感觉。

“当百分之百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时,比如睁眼闭眼都是汽车,你就一定会产生第六感。”

2002年,庞庆华和众多经销商、媒体一起,受邀前往日本试驾斯巴鲁车型。

当时,有一段35度坡试车,同行的人看到这么陡,全都往后退。而庞庆华站了出来——只要遇到没试过的车,就一定会亲自试车增强其“车感”。

“车头冲上,根本看不见前面的路,直感觉车要往后翻,我紧张得浑身是汗。”

到45度坡的时候,连庞庆华也不敢再上了。随后,他看到斯巴鲁的试驾员在45度坡上轻松地画着“8”字,这个场面让他钦佩不已——当天晚宴上,庞庆华表示,一定要做斯巴鲁的代理。

两年后,庞庆华如愿拿到了斯巴鲁在中国的代理权,这种重视有一个标志现象——在斯巴鲁还没有在中国卖出一辆车的情况下,庞庆华就为其在沈阳设立了一家旗舰店。

庞庆华这种极度自信的魄力,虽然得到了日方认可,却也把自己置于险境。

当时,国内汽车销售市场正在经历一场震荡洗牌,轿车价格下滑,导致汽车信贷的坏账率上升,许多经销商因此踩雷,许多人甚至就地改行。

作为一个专注于SUV市场的日本小众品牌,国内消费者对斯巴鲁还很陌生。行业内并不看好其在中国市场的前景。

庞庆华下了一步险棋,但他却对自己的“车感”很自信。

“斯巴鲁和我熟悉的车型有很多不同,水平对置发动机、全时四驱。在当时,四驱可能很好做到,但做到全时四驱却不容易,而且它非常省油。”

基于对斯巴鲁的信心,庞大集团投资上亿元,设立了13000平方米的斯巴鲁北京配件中心库,成立全人工24小时客服中心、斯巴鲁培训中心。

这种助推,帮助斯巴鲁在中国市场快速崛起。

2004年时,初入中国的斯巴鲁只卖了200多辆。但到了2011年,其在华销量就达到了5.7万辆;2012年为4.35万辆;2013年销量重回5.7万辆。其中,70%左右的销量来自于庞大集团。

从进入中国起,庞大就是斯巴鲁在中国最大的代理商。而斯巴鲁的热销,也为庞大的做大贡献了不菲利润。

当时在庞大集团主导斯巴鲁营销的李金勇有个回忆:“在2010年上市之前,庞大集团利润总值是12个亿,而我们团队创造的利润,就有6个亿。”

庞大与斯巴鲁联手打造的“斯巴鲁模式”,以毛利率高、资金占用少、售后业务稳定著称,成为整个行业羡慕的对象。

能做到这一点,在于庞大集团在一定程度上垄断了斯巴鲁的经销权,通过“批发+零售”赚取稳定且较高的利润。

这离不开庞庆华敏锐的市场洞察——找到适合市场的优质产品,然后以统购分销、品牌买断相结合的灵活方式,将经销权控制在自己手上。

2013年初,庞大集团与斯巴鲁合资成立斯巴鲁中国,其中庞大集团持股40%,从代理商一跃成为合资公司股东,而庞庆华更是担任了斯巴鲁中国的董事长。

在“斯巴鲁模式”节节胜利的过程中,庞大集团开始攀升到汽车经销业的顶端,公司代理的品牌越来越多,商业版图快速扩张。

2010年,庞大集团经销的汽车品牌达到83个,全国门店数量800多家,营收也从2009年的351.9亿元,猛增到537.7亿元。

2011年,营收达到了554.6亿元的庞大集团成功登陆A股,IPO募资额达到63亿元。伴随着上市,庞庆华的个人财富也水涨船高,在2011年的胡润富豪榜上,他的财富达到100亿元。

但没人想得到,这个高光一瞬,已经是庞大最好的时候了。

2018年2月,滦州国际酒店,庞大集团召开清欠誓师大会。庞庆华头缠红巾,带领各大区代表喊着慷慨激昂的口号,准备大干一场。

在外人眼中,他仍是那个精力充沛且自信的庞庆华。

但就在这一年,庞大相继收到数十家法院送达的起诉状,财报上亏损高达61.55亿元,庞庆华的股票也被悉数冻结。

上市仅7年就陷入风雨飘摇,庞大怎么走到了这一步?

在庞大上市的2011年,当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1800万辆,位居世界第一。汽车市场热潮涌动,同行们都在高歌猛进,庞庆华更要保持庞大的行业地位。

2012年,老对手广汇汽车旗下的4S店数量达到了394家,一年内新增40%,步子已经不小。而庞大集团步子更大,当年4S店数量达到754家,而2年前这个数字还只是397家。

对于发展,庞庆华有一个办法——加速快冲,向规模要效益。

这个看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汽车经销行业内,规模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摊平成本,并且在品牌方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但凡事也有另一面——汽车经销本身就是重资产,不讲节奏的快速扩张,经销商们就会面临着巨大的资金、人才和土地等各方面的压力。

但是,当有人对庞庆华颇为冒险的战略提出质疑时,他的回答是:“如果不冒险,庞大和我还在滦县这个小地方!”

富贵当然险中求,但失利也可能埋藏其中,庞大的失利,很快就来了。

2011年底,几乎与庞大集团登陆A股同时,庞庆华就与有意向中国市场出售技术的萨博汽车展开谈判,准备拿下这个瑞典小众汽车品牌,复制“斯巴鲁模式”。

但是,萨博汽车最终破产,庞大提前支付的4500万欧元(约合3.7亿元人民币)打了水漂。而庞大集团在那一年的净利润是6.499亿元,一次亏掉一多半。

庞庆华颇为罕见地认了错:“上市后,手里有钱了,在投资方面不够谨慎,这也是我从膨胀到冷静的过程。”

但是他并不打算就此收缩,而是很快就放话:

“未来庞大还会飞速扩张,我最爱说的一句话是谋事在人,成事在人。”

一位名叫常志平的汽车行业观察者,曾经在2019年用数据爬虫分析了庞大的官网,然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庞大将大量资源,投入了小众品牌甚至一些“赌性”品牌的4S店建设上,在乘用车领域,建店数量在5家店以下的品牌,庞大拥有38个。

这让常志平最后感慨道:庞大的经销商网络,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随着SUV品牌竞争日趋激烈,以及日方在中国市场的不积作为,斯巴鲁销量每况愈下,没能成为庞大持久的现金奶牛。最近四五年,庞大还关了约20余家斯巴鲁门店。

当车市需求减缓甚至转负时,高速发展时期的自建模式,也开始展现它的负面——摊子铺得越来越大,资本耗费都会越来越大。2012年后的庞大财报中多次提及了这一情况:由于前期网点建设较快,收回投资时间长,财务成本较高,使公司的盈利能力不能凸显。

意识到风险的庞庆华在2014年终止并放弃了与广汇的一哥争夺,门店扩张期结束,并开始持续收缩阵线。

但船大难调头。上市3年间,庞大集团从资本市场融资高达122.4亿元,大部分都被沉淀到自建店面上了。2012年,庞大集团拥有经营网点1429家,较上一年增加了172家。2013年网点总数为1351家,已经是三年前的两倍之多。2017年,广汇汽车才达到这个成就。

除了激进的门店扩张,庞大集团还选择了一条让运营模式更重的路——买地。

在庞庆华看来,相比租赁,买地可以让公司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而且买地费用如果分摊到几十年的产权期内,比租赁要便宜很多。

这一思路指导下,上市当年,庞大包括土地使用权、房屋及建筑物在内的资产已高达百亿元。其土地储备一度号称超2万亩,比同省房产巨头华夏幸福还多出一大块,堪称省内“隐形地王”。以至于到2019年爆雷时,庞大土地使用权的成本账面余额仍超过40亿元。

此外,为了扩大营收规模,庞庆华还大手笔进行融资租赁业务,通过融资租赁公司购买车辆,再让买主以租金方式分期付款来促进销售。

这种模式下,庞大集团的资金风险被进一步放大。

中国汽车行业的黄金十年与金融宽松,让庞大的问题得以掩盖。但庞大上市后,中国汽车行业便开始进入低谷期,叠加2016年后全国范围内的金融去杠杆,问题开始露出水面。

在2017年春,随着一纸《调查通知书》的公布,庞大开始一泻千里。

当年4月,庞大因信息披露违规被河北证监会调查,这对庞大声誉和资金能力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在银根紧缩的背景下,稍有风吹草动银行就会有所行动,此后一年多,各家银行密集抽贷242亿元,打破了庞大集团长久以来“短债长用”的财技平衡术。

汽车经销商是最怕抽贷的。一方面,经销商会有大笔资金沉淀在购车、拓店上;另一方面,唯有资金雄厚的经销商才能向上游车企争取更多主动权。没钱,进车少,就没有优惠,利润低到让经销商能吃土。2009年6月,北京最大的经销商之一众义达集团,就是因为资金链断裂轰然破产。

进入2018年,庞大更是日子难过:

2018年,中国车市增长停滞,遭遇28年来首度负增长,这意味庞大还要持续承受去库存的巨大压力。甩货自救的庞大4个月卖了19家公司,包括自己最优质的资产。

当年5月,庞大作价12.53亿元,向广汇汽车转让旗下的5家奔驰4S店。别看数量少,但这5家奔驰4S店2017年的累计净利润达到1.1亿元,为集团贡献利润占比达到了56%,可见庞大一时之窘迫。

庞庆华当时还以一副不差钱的口吻来解释:“这个就是正常的企业资产买卖,根本无所谓‘钱多钱少’。卖几家店不能说明什么,说我没钱,我刚在北京亦庄买了店,花了六千多万。我都懒得说了。”

以超过60亿的亏损位列A股亏损榜第三名,总资产几近腰斩,市值溃退至80亿;创始人庞庆华持有的股票被悉数轮候冻结。

这一年,庞大的汽车年销量跌至25.44万辆,一下回到十年前。当年还能掰掰手腕的广汇汽车,此时已是千亿级经销商集团。

一度,庞大连新车都进不起了。进车和卖车数量不到位,庞大再难从车厂拿折扣,甚至还失去了厂家的支持。2019年年初,上汽通用五菱宣布与庞大解约,这是一家多年位列庞大新车销售榜第一名的品牌,占庞大全年新车销量超25%。

直到2019年年初,庞庆华才在一次采访中交了底:“去年出售奔驰4S店实际上并不在‘瘦身计划’中,而属于紧急情况,这也是没有办法,对庞大未来发展来说,(这5家奔驰4S店)给多少钱都不该卖,但当时为了防止资金链断裂,只能忍痛割爱。”

2019年6月,连续14年位列中企500强前列的上市公司庞大集团,最终因为1700万债务,走向了破产重组。

庞庆华还是将爆雷的原因归结到了自己身上。他不止一次的公开表示,自己最后悔的,就是走了买地建店的重资产发展路线。

随着2019年正式破产重整,庞庆华不得不离开公司。

四年过后,庞大的故事,最终传来了几声袅袅余音。

尽管经历近四年重整,但庞大集团并未出现根本性的起色。根据重整计划,重整投资人及其关联方受让人承诺:庞大集团2020年、2021年、2022年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亿元、11亿元、17亿元,或2020年、2021年、2022年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合计达到35亿元。

但从2020到2022年,庞大集团的实际净利润分别为5.80亿元、8.98亿元、-14亿元。这意味着,庞大集团并未完成重整投资人的承诺。

没能重新振作的庞大,自然也无法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在2015年以后,它的股价连续八年呈现下跌态势,并最终以退市,为这个昔日的“汽车销售第一股”的故事画上了句号。

当然,退市并非世界末日,重整还在路上,正如庞庆华所说:

“破产重整不是破产清算,重整是好事。”

当时,这位一手将庞大集团发展壮大起来的创始人被迫让出了控制权,辞去了董事长,外界传出他将就此退休,安享晚年。

但以“工作狂”姿态干了大半辈子的庞庆华,显然不会甘心,一切就这样烟消云散。

[1]《庞大集团违约债务22亿,中国4S店之王坠入破产深渊》棱镜

[2]《冒险家庞庆华的悲情人生:曾身家百亿比肩马云,今净身出户救公司》AI财经社

[3]《“庞大集团”庞庆华的“打法”与众不同》爱卡汽车

[4]《深度 | 谁击垮了庞庆华?》每日经济新闻

[5]《“斯巴鲁模式”待考》华夏时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