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1:从退钱到降价 开发商主动制造热点
楼市火爆,市场精彩纷呈;楼市冷淡,市场也不缺看点。继日光盘、夜光盘成绝迹,二手房现抛售,楼市调控再升级等意料之中的话题后,合肥房地产市场迎来了一些意外之外的“热点”,房企由被动变主动,制造应接不暇的楼市热点,真是应了那句网络语,“只有你主动,我们就有故事”。
一是退钱。退钱这事其实大家多少都有所了解,就是四里河W盘退装修费用,业主之前买房多付的“装修包”,如今全额退款,引起业内与购房者的密切关注。
然而,牵一发而动全身,当初W盘并非只捆绑了家装这一项,还有车位、理财产品等。于是,很多业主不满了,“只退家装算怎么回事?之前捆绑的车位怎么解决?不行,我们得维权!”
本来W盘“知错能改”的行为值得表扬,可没想又使自己陷入“维权门”,并且引发了“连锁反应”,其他项目的业主也“坐不住”了,上门维权,要求退前期相关的“捆绑费”。
类似于车位、家装等相关捆绑费有凭有据,业主有底气维权,而那些无凭无据的“号头费”、“喝茶费”,购房者又该如何索要呢?“退钱”这事没完,估计好戏还在后头。
二是降价。当前合肥楼市的主基调是“只准降,不准涨”,不听话的房企,不给备案。
为了控制成交均价在既定的范围之内,尽快通过备案,市场中已有楼盘率先扛起了“降价”大旗,一平“降”了2000元/㎡—3300元/㎡,但普通购房者无福消受,人家肥水不流外人田。
业内人士预测,正处在风口浪尖上,楼盘去化成困难,备案受限制,接下来,将会有更多的楼盘主动变相“降价”,来平衡整体房价走势及自身利益。
变化2:库存低企? 近11万套新增房源可期
据合肥家园网数据,截止到11月23日,合肥市可售住宅套数13274套,依据9月份的销量,去化周期仅为1.3个月。
而以最近两周(11.6—11.19)日均销量161套计算,去化周期延长至2.7个月,但整体库存量依旧低企。
某房产研究院统计,截至2016年10月底,全国35城商品住宅存销比接近历史低位,有23个城市的库存出现了同比下滑态势。
其中,合肥同比跌幅较大,跌幅高达59.9%;其次是南京、上海,跌幅分别达55.0%和46.5%。研究分析指出,这3个城市属于库存明显不足的城市,补库存的需求也较大。
恰好,合肥相关部门正在抓紧补库存,从供应端着手,来平稳楼市。
11月17日,合肥国土局发布预出让公告,32宗3881.7住亩居住地,并附上了各地块的具体容积率,待征地、拆迁、规划等条件具备后正式公告上市。
结合容积率,以平均面积100㎡估算,后期随着32宗陆续上市出让,未来合肥市区将新增近6万套新房。
如果再加上9月2日合的预公告,剔除重合地块以及已经成交的4宗地之后,合肥目前预公告地块达到了63宗7626.16亩地,其中,市区62宗7547.9亩地,肥西县1宗78.26亩地,粗略估计,未来合肥市将新增近11万套新房。
变化3:不准涨! 未来一年合肥各区房价曝光
为了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维护市场平稳,合肥加大楼市调控力度,11月14日,合肥物价局发布通知,采取措施强化商品房市场价格监管。
一、建立开发项目明码标价销售方案承诺机制。
二、开设明码标价备案绿色通道。
三、以区域平均备案价格指导企业科学合理定价。
四、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五、开展房地产市场价格行为专项检查。
六、惩治涉房价格失信行为。
总而言之,一句话,不给涨,价格到底多少合适,我们帮你定夺,不听话者不给备案,不老实者直接惩治。
如此严苛,未来一年合肥各区房价基本能想象的到。
未来一年滨湖新区新房普通高层1.5万/㎡左右,精装修高层2万/㎡左右;
包河、蜀山、高新普通高层1.5元/㎡左右,精装修高层1.9万/㎡左右;
经开区普通高层1.3元/㎡左右,精装修高层1.7万/㎡左右;庐阳区普通高层1.3元/㎡左右,精装修高层2万/㎡左右;
新站区仍保持着洼地优势,普通高层9000元/㎡左右,精装修高层1.5万/㎡左右;
之前不限价,三季度以来,三县房价跳涨较为明显,尤其是肥东、北城,而随着新一轮的限价潮开始,三县楼盘难逃“打压”,未来一年,肥东、北城普通高层均价可能有所回落。
楼市预期已变,今年年底到明年,预计市场呈现“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局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