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巨亏、跑路?语言培训的坑有多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巨亏、跑路?语言培训的坑有多深?

所有这些隐性成本都不是单纯通过提高学费就能完全覆盖的。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不过,等U哥过了而立之年才明白这是个天大的笑话:到了国外,说不了外语,你也只能指手画脚,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说明,学好英语才是正途。在全民追捧英语的情况下,英语培训的市场蛋糕也非常大。

《2015中国教育行业白皮书》显示,2015年中国家长准备为孩子在英语学习上投入5000元以上的家长占到40%,而相比2014年仅为24%。

其中,有9%的家长愿意投入2万元以上用于孩子的英语教育,相比2014年的4%有5个百分点的提升。

不过市场规模大,并不意味着行业中每个培训机构都能赚大钱。

单是近期,U哥就留意到英语培训机构频繁传出巨亏、跑路的新闻。

这周,今年6月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51Talk披露了三季报,显示第三季度公司亏损达1.23亿元,亏损额较二季度继续放大。

资料显示,51Talk成立之初主要服务于普通白领和一般网民,主打成人英语教育,在发展遭遇瓶颈后,最近两年才逐步转向K12教育业务,发力青少年在线英语教育市场。

但英语培训市场确实是个红海,少儿英语培训也不例外。

上个月,刚上新三板的英语培训机构环球拓业在北京跑了路,一时舆论哗然。

这种情况并非首例。

2014年开始,英语培训机够关门倒闭的消息接连不到——除了轰动一时的“英特国际少儿英语老板携巨款跑路”、迪士尼英语半年关门十余家之外,据不完全统计,还有以下机构也已关门大吉:

截图来自多知网

到了2016年,除了前面提到的环球拓业,一些诸如美佳英语、乐其英语等小型英语机构关门的消息,也上了新闻。

少儿英语培训机构是否真的掉进坑里了?

今天U哥就以10月底刚刚向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提交转让说明书的青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关键词以及其他几家相关企业为例,谈一谈语言培训的坑有多深。

资料显示,关键词成立于2010年,主营业务是青少儿英语培训和阅读馆服务,从数据来看,其所在的少儿英语培训市场无疑是语言培训领域中的一颗皇冠。

据统计,在2013年,英语培训市场发展更为迅速,整体市场规模达到了450亿元,其中少儿英语培训的整个市场规模已达到275亿元以上,占据整个英语培训市场的60%以上。

因此,深耕深圳市场的关键词的营收更是把北京的环球拓业甩了好几条街。

资料显示,在2015年,关键词以366个员工即创造了超过资产规模2倍的营业收入。

事实上,不单过去,公司未来的收入也有了不错的保障。下表是关键词2014-2016上半年预收账款的情况:

截图来自东方财富Choice终端

众所周知,教育培训行业的特性是,先付费然后才提供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常把收过来的学费计到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端,即预收账款。随着后续不断向学员提供教育培训服务,预收账款将逐渐被确认为利润表上的营业收入。

在前面U哥写了关键词所在的语言培训行业空间巨大,且公司营业收入也较环球拓业多出许多,那么公司的盈利能力如何?

从关键词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尽管公司的毛利率不低,但其近几年的盈利状况并不乐观。

以2015年为例,在这一年,关键词实现了6986.93万元的营业收入,按高达44.69%的毛利率计算,公司当年大概有3122万元的毛利,但是公司的净利润却还不足200万元。

到2016年上半年,关键词在毛利率超过40%的情况下,居然还出现了381万元的亏损。

通过分析关键词的利润表,可以看出导致关键词亏损的原因极可能是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过高。

截图来自东财Choice终端

以2016年上半年为例,在4118.92万元的销售收入中,关键词用掉了1097万元的管理费用和875万元的销售费用,二项费用占营收的比重接近50%。

这意味着,学生每交给关键词100元学费,公司就要拿出来近50块钱给管理层发工资和做广告招生。

不过,要说花钱,与环球拓业相比,关键词的花费还算微不足道。下表是关键词和环球拓业的销售费用情况。

截图来自东财Choice终端

从截图中可以看出,以2015年为例,环球拓业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共计花了1594万元,而当年公司的收入只有1915万元,也就是说,光是搞市场推广和给管理层发工资,公司就用去了一年收入的83%。

与关键词一样,另外一家在新三板挂牌的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倍乐股份(836427),也是营收数据漂亮,盈利情况不忍直视。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在其2016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中,主营业务成本达7214.01万元,管理费用达2123.79万元,销售费用达2321.83万元,数额同样居高不下。

倍乐股份专注于少儿英语的素质教育,引入美国学科课程,算是迎合了时下对“综合素质”的关注,但是他们也难逃一直未能盈利的困境。

根据关键词转让说明书提供的资料,目前,中国少儿英语培训行业突出的特点便是培训服务提供的主体繁多,市场集中度低。

虽然机构数量众多,不乏国外品牌,但没有一家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在市场上占有绝对领导地位。

调查显示,少儿英语行业中,在行业排名靠前的竞争者市场占有率总和还不足40%,行业内竞争仍呈白热化。

激烈的竞争导致三个核心成本的持续提高:人力成本、推广费用以及场地费用。

1、养一个外教相当于养3-4个中教

在一、二线城市,普通外教每小时的工资是150元起步,最高的可以到800元甚至上千(根据班级大小及课程难度而定),但偏偏外教是英语机构的关键,是“招财树”、“活招牌”。没外教?很多家长就甩头走人了。

据U哥了解,行业内外教的平均月薪在1.2万元左右,不少机构更是给到了2万元的薪资,这无疑给其主营业务成本带来很大压力。

2、各大机构为了招生宣传痛下血本

为了增加吸引力,不少英语培训机构不惜引入明星代言,比如英孚引入人气偶像胡歌代言,姚明代言VIPABC,科比代言VIPKID,李娜代言51TALK。这其中所涉及的销售费用,往往就是天价。

U哥一位朋友的女儿就冲着胡歌报了英孚一年的课程,U哥很服气。

3、场地和装修也成了决胜关键

少儿英语机构的装修有三点很是关键:1、孩子的安全性;2、门店的设计;3、辅助教学的电子器材是否足够(电脑、投影屏等)。其中后面两点是“抢”生源的关键。

比如,迪士尼少儿英语,他们门店装修得缤纷多彩不说,教室中还配套全方位可触屏的教学硬件,很是高大上,常常在试听的学生中就可以形成极高的转化率。

其他机构不甘落后,但最普通的装修都要将近30万元,高档次、高科技的装潢更是要上百万的费用,这对不少机构而言(尤其是起步初期的企业),hold不住啊!

所有这些隐性成本都不是单纯通过提高学费就能完全覆盖的。

更何况,学费的提升不能“坐火箭”,只有教学质量与品牌认可度提高了,价格才能上来。因此,许多语言培训机构在尚未形成足够竞争力之前,就已经被高额成本拖累得奄奄一息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巨亏、跑路?语言培训的坑有多深?

所有这些隐性成本都不是单纯通过提高学费就能完全覆盖的。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不过,等U哥过了而立之年才明白这是个天大的笑话:到了国外,说不了外语,你也只能指手画脚,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说明,学好英语才是正途。在全民追捧英语的情况下,英语培训的市场蛋糕也非常大。

《2015中国教育行业白皮书》显示,2015年中国家长准备为孩子在英语学习上投入5000元以上的家长占到40%,而相比2014年仅为24%。

其中,有9%的家长愿意投入2万元以上用于孩子的英语教育,相比2014年的4%有5个百分点的提升。

不过市场规模大,并不意味着行业中每个培训机构都能赚大钱。

单是近期,U哥就留意到英语培训机构频繁传出巨亏、跑路的新闻。

这周,今年6月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51Talk披露了三季报,显示第三季度公司亏损达1.23亿元,亏损额较二季度继续放大。

资料显示,51Talk成立之初主要服务于普通白领和一般网民,主打成人英语教育,在发展遭遇瓶颈后,最近两年才逐步转向K12教育业务,发力青少年在线英语教育市场。

但英语培训市场确实是个红海,少儿英语培训也不例外。

上个月,刚上新三板的英语培训机构环球拓业在北京跑了路,一时舆论哗然。

这种情况并非首例。

2014年开始,英语培训机够关门倒闭的消息接连不到——除了轰动一时的“英特国际少儿英语老板携巨款跑路”、迪士尼英语半年关门十余家之外,据不完全统计,还有以下机构也已关门大吉:

截图来自多知网

到了2016年,除了前面提到的环球拓业,一些诸如美佳英语、乐其英语等小型英语机构关门的消息,也上了新闻。

少儿英语培训机构是否真的掉进坑里了?

今天U哥就以10月底刚刚向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提交转让说明书的青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关键词以及其他几家相关企业为例,谈一谈语言培训的坑有多深。

资料显示,关键词成立于2010年,主营业务是青少儿英语培训和阅读馆服务,从数据来看,其所在的少儿英语培训市场无疑是语言培训领域中的一颗皇冠。

据统计,在2013年,英语培训市场发展更为迅速,整体市场规模达到了450亿元,其中少儿英语培训的整个市场规模已达到275亿元以上,占据整个英语培训市场的60%以上。

因此,深耕深圳市场的关键词的营收更是把北京的环球拓业甩了好几条街。

资料显示,在2015年,关键词以366个员工即创造了超过资产规模2倍的营业收入。

事实上,不单过去,公司未来的收入也有了不错的保障。下表是关键词2014-2016上半年预收账款的情况:

截图来自东方财富Choice终端

众所周知,教育培训行业的特性是,先付费然后才提供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常把收过来的学费计到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端,即预收账款。随着后续不断向学员提供教育培训服务,预收账款将逐渐被确认为利润表上的营业收入。

在前面U哥写了关键词所在的语言培训行业空间巨大,且公司营业收入也较环球拓业多出许多,那么公司的盈利能力如何?

从关键词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尽管公司的毛利率不低,但其近几年的盈利状况并不乐观。

以2015年为例,在这一年,关键词实现了6986.93万元的营业收入,按高达44.69%的毛利率计算,公司当年大概有3122万元的毛利,但是公司的净利润却还不足200万元。

到2016年上半年,关键词在毛利率超过40%的情况下,居然还出现了381万元的亏损。

通过分析关键词的利润表,可以看出导致关键词亏损的原因极可能是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过高。

截图来自东财Choice终端

以2016年上半年为例,在4118.92万元的销售收入中,关键词用掉了1097万元的管理费用和875万元的销售费用,二项费用占营收的比重接近50%。

这意味着,学生每交给关键词100元学费,公司就要拿出来近50块钱给管理层发工资和做广告招生。

不过,要说花钱,与环球拓业相比,关键词的花费还算微不足道。下表是关键词和环球拓业的销售费用情况。

截图来自东财Choice终端

从截图中可以看出,以2015年为例,环球拓业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共计花了1594万元,而当年公司的收入只有1915万元,也就是说,光是搞市场推广和给管理层发工资,公司就用去了一年收入的83%。

与关键词一样,另外一家在新三板挂牌的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倍乐股份(836427),也是营收数据漂亮,盈利情况不忍直视。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在其2016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中,主营业务成本达7214.01万元,管理费用达2123.79万元,销售费用达2321.83万元,数额同样居高不下。

倍乐股份专注于少儿英语的素质教育,引入美国学科课程,算是迎合了时下对“综合素质”的关注,但是他们也难逃一直未能盈利的困境。

根据关键词转让说明书提供的资料,目前,中国少儿英语培训行业突出的特点便是培训服务提供的主体繁多,市场集中度低。

虽然机构数量众多,不乏国外品牌,但没有一家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在市场上占有绝对领导地位。

调查显示,少儿英语行业中,在行业排名靠前的竞争者市场占有率总和还不足40%,行业内竞争仍呈白热化。

激烈的竞争导致三个核心成本的持续提高:人力成本、推广费用以及场地费用。

1、养一个外教相当于养3-4个中教

在一、二线城市,普通外教每小时的工资是150元起步,最高的可以到800元甚至上千(根据班级大小及课程难度而定),但偏偏外教是英语机构的关键,是“招财树”、“活招牌”。没外教?很多家长就甩头走人了。

据U哥了解,行业内外教的平均月薪在1.2万元左右,不少机构更是给到了2万元的薪资,这无疑给其主营业务成本带来很大压力。

2、各大机构为了招生宣传痛下血本

为了增加吸引力,不少英语培训机构不惜引入明星代言,比如英孚引入人气偶像胡歌代言,姚明代言VIPABC,科比代言VIPKID,李娜代言51TALK。这其中所涉及的销售费用,往往就是天价。

U哥一位朋友的女儿就冲着胡歌报了英孚一年的课程,U哥很服气。

3、场地和装修也成了决胜关键

少儿英语机构的装修有三点很是关键:1、孩子的安全性;2、门店的设计;3、辅助教学的电子器材是否足够(电脑、投影屏等)。其中后面两点是“抢”生源的关键。

比如,迪士尼少儿英语,他们门店装修得缤纷多彩不说,教室中还配套全方位可触屏的教学硬件,很是高大上,常常在试听的学生中就可以形成极高的转化率。

其他机构不甘落后,但最普通的装修都要将近30万元,高档次、高科技的装潢更是要上百万的费用,这对不少机构而言(尤其是起步初期的企业),hold不住啊!

所有这些隐性成本都不是单纯通过提高学费就能完全覆盖的。

更何况,学费的提升不能“坐火箭”,只有教学质量与品牌认可度提高了,价格才能上来。因此,许多语言培训机构在尚未形成足够竞争力之前,就已经被高额成本拖累得奄奄一息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