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安徽关于算力的绸缪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安徽关于算力的绸缪

近年,随着“东数西算”国家项目的正式启动,为数据中心产业带的建设带来了利好消息,尤其是智算中心的建设,安徽位列其中,其建设的进展和举措值得关注。

文丨钟俊雅

7月24 日中贝通信在投资者平台表示,目前合肥智算中心一期建筑面积1.35万平方,已完成园区管网与机房土建工程,机房配电、暖通、消防装修等工程将于7月底启动。计划将于4季度建成投产,尽早实现提供算力服务。

近年,随着“东数西算”国家项目的正式启动,为数据中心产业带的建设带来了利好消息,尤其是智算中心的建设,安徽位列其中,其建设的进展和举措值得关注。

智算中心的安徽前奏

2021年到2022年2月,全国有不少于20座城市建成或正在建智算中心,智算中心27个,其中合肥有2个。

6月15日在安徽智算中心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围绕“政府补贴+电信建设运营+用户付费”模式、具体建设方案、重点建设节点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省科技厅党组织书记吴劲松表示,智算中心是支撑安徽省内通用人工智能模型开发的重要一环,要积极把握当下算力需求爆发的黄金时期,进一步做强算力基础设施底座,发挥算力集群优势。

图片来源:安徽省科技厅

智算中心全称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主要是为人工智能(AI)应用提供算力服务、数据服务和算法服务,由AI芯片和算力机组等设备组成,与云计算、超计算中心有一定区别。企业和研究机构依托智算中心提供的强大算力,驱动AI模型进行数据深度加工,实现AI应用创新。

合肥作为安徽地区的核心城市,承接着人工智能国家战略,基于政策、人才、科研和产业的优势,立志于打造人工智能的科技高地。中国声谷作为全国首个国际级AI重要产业基地,其类脑智能开放平台已向万名开发者提供17.25PFLOPS算力和7.91PB存储,汇聚180项全球领先的工程算法及150项高价值数据集,数据规模阶达300TB。

图片来源:合肥发布

近年来,宿州把握“互联网+”发展大势,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华为联合推动云计算产业深度发展,目前积“云”聚“数”蔚然成势,2022年,全口径产值350亿元,集聚企业2000余家。

图片来源:宿州发布

7月12 日,以“数实融合,智算未来”为主题的中国互联网大会·宿州站—华为昇腾算力分论坛圆满举行,旨在加强长角和黄淮海地区智能算力交流合作。

据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处消息,由计算机学会(CCF)主办的第二届以“量超融合,大国算力”为主题的量子计算机暨量子计算产业峰会将于8月19-20日在合肥举办。

智算中心的安徽样本

近年来,安徽省在算力建设上成果显著。形成以合肥、芜湖、宿州等安徽省三大智算中心城市。目前,全省已经建成并运营的数据中心超过100个,总机架超过10万个,已经建成人工智能运营平台10余个,涵盖图像、自然语言等多个方向。

图片来源:合肥高新发布

2021年6月年,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巢湖明月”正式运行。依托曙光5A级智算基础设施的强大计算能力,巢湖明月计算平台为安徽省提供气象检测预报、助力极端灾害的天气预警,同时,还可服务于量子通信、新型显示、高端医疗装备等新兴产业发展。7月,腾讯(合肥)智慧产业总部基地在合肥正式揭牌,将重点建设研发平台集群、腾讯云启(合肥)产业生态基地,腾讯智慧产业长三角(合肥)智算中心。

图片来源:阜阳电信微信公众号

2022年7月安徽首个超大型智算中心——中国电信安徽智算中心在合肥正式启用,建设16000个高密度机架,支持的算力规模可达到2.2EFLOPS,使安徽省的整体算力规模翻翻,同时也是电信集团“2+4+31+X+O”云网基础设施布局,天一云计算核心基地之一。

图片来源:宿州新闻联播

此外,浪潮携手标宿州共建淮海智算中心,总投资10亿元,全面建成后智能算力性能将达到30亿亿次每秒,将成为技术先进、架构开放、应用丰富、生态完善的国内领先算力枢纽。

2023年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尤其是算力基础设施拔地而起,先后集聚中科曙光一体化智化智算中心项目、中国联通长三角(芜湖)智算中心项目、中国移动长三角(芜湖)算力中心项目、华为云东数据中心江北项目等。

图片来源:芜湖市人民政府发布

数据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要素,作为全球资源大国,我国预计在2025年跃居世界第一。但是随东数西算工程、数字中国等一系列措施的推进,进入“十四五”发展新时期,专用算力的通用化难题成为掣肘地方数字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提供算力支撑的数据中心显得至关重要。

安徽智算中心:东数西算的营养剂

2022年2月“东数西算”全面启动以来,算力产业正加速“狂飙”。据《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显示,截止2022年底,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到268百亿亿次/秒(EFLOPS),全国超30个城市在建或筹建智算中心,预计未来5年,中国的智能算力规模的年复合率增长将达到52.3%。

芜湖大数据产业园规划鸟瞰图(图片来源:芜湖市人民政府发布)

安徽芜湖作为中部6省中唯一一个规划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区域,集群肩负着“东数西算”工程中的“承东启西”的重要战略使命。芜湖清晰地认识到——能被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委以重任,源于芜湖城市地理区位、产业基础、应用场景、营商环境、算力和网络等综合优势。

“东数西算”8个节点、10大集群布局图

截至目前,芜湖市已建数据中心机柜数为0.24万架,在建数据中心机柜数1.3万架,已建数据中心上架率64%。

智算中心拥有高质量的领先算力,单位功耗所产生的计算能力、智算能力远超传统算力。智算中心不仅是公共算力平台,而是要实现产业赋能,尽可能的为当地多类产业和或企业阶级服务。同时,智算中心引入全系统液冷散热的创新技术,使得DPU能够做到更低、减碳更出色,节省更多电能。智算中心是推进落实东数西算的典型体现。近年来,安徽各地纷纷建设智算中心,在算法、算力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也是为了更好的建设西数东算工程,发挥中部枢纽节点城市的作用,同时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安徽关于算力的绸缪

近年,随着“东数西算”国家项目的正式启动,为数据中心产业带的建设带来了利好消息,尤其是智算中心的建设,安徽位列其中,其建设的进展和举措值得关注。

文丨钟俊雅

7月24 日中贝通信在投资者平台表示,目前合肥智算中心一期建筑面积1.35万平方,已完成园区管网与机房土建工程,机房配电、暖通、消防装修等工程将于7月底启动。计划将于4季度建成投产,尽早实现提供算力服务。

近年,随着“东数西算”国家项目的正式启动,为数据中心产业带的建设带来了利好消息,尤其是智算中心的建设,安徽位列其中,其建设的进展和举措值得关注。

智算中心的安徽前奏

2021年到2022年2月,全国有不少于20座城市建成或正在建智算中心,智算中心27个,其中合肥有2个。

6月15日在安徽智算中心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围绕“政府补贴+电信建设运营+用户付费”模式、具体建设方案、重点建设节点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省科技厅党组织书记吴劲松表示,智算中心是支撑安徽省内通用人工智能模型开发的重要一环,要积极把握当下算力需求爆发的黄金时期,进一步做强算力基础设施底座,发挥算力集群优势。

图片来源:安徽省科技厅

智算中心全称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主要是为人工智能(AI)应用提供算力服务、数据服务和算法服务,由AI芯片和算力机组等设备组成,与云计算、超计算中心有一定区别。企业和研究机构依托智算中心提供的强大算力,驱动AI模型进行数据深度加工,实现AI应用创新。

合肥作为安徽地区的核心城市,承接着人工智能国家战略,基于政策、人才、科研和产业的优势,立志于打造人工智能的科技高地。中国声谷作为全国首个国际级AI重要产业基地,其类脑智能开放平台已向万名开发者提供17.25PFLOPS算力和7.91PB存储,汇聚180项全球领先的工程算法及150项高价值数据集,数据规模阶达300TB。

图片来源:合肥发布

近年来,宿州把握“互联网+”发展大势,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华为联合推动云计算产业深度发展,目前积“云”聚“数”蔚然成势,2022年,全口径产值350亿元,集聚企业2000余家。

图片来源:宿州发布

7月12 日,以“数实融合,智算未来”为主题的中国互联网大会·宿州站—华为昇腾算力分论坛圆满举行,旨在加强长角和黄淮海地区智能算力交流合作。

据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处消息,由计算机学会(CCF)主办的第二届以“量超融合,大国算力”为主题的量子计算机暨量子计算产业峰会将于8月19-20日在合肥举办。

智算中心的安徽样本

近年来,安徽省在算力建设上成果显著。形成以合肥、芜湖、宿州等安徽省三大智算中心城市。目前,全省已经建成并运营的数据中心超过100个,总机架超过10万个,已经建成人工智能运营平台10余个,涵盖图像、自然语言等多个方向。

图片来源:合肥高新发布

2021年6月年,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巢湖明月”正式运行。依托曙光5A级智算基础设施的强大计算能力,巢湖明月计算平台为安徽省提供气象检测预报、助力极端灾害的天气预警,同时,还可服务于量子通信、新型显示、高端医疗装备等新兴产业发展。7月,腾讯(合肥)智慧产业总部基地在合肥正式揭牌,将重点建设研发平台集群、腾讯云启(合肥)产业生态基地,腾讯智慧产业长三角(合肥)智算中心。

图片来源:阜阳电信微信公众号

2022年7月安徽首个超大型智算中心——中国电信安徽智算中心在合肥正式启用,建设16000个高密度机架,支持的算力规模可达到2.2EFLOPS,使安徽省的整体算力规模翻翻,同时也是电信集团“2+4+31+X+O”云网基础设施布局,天一云计算核心基地之一。

图片来源:宿州新闻联播

此外,浪潮携手标宿州共建淮海智算中心,总投资10亿元,全面建成后智能算力性能将达到30亿亿次每秒,将成为技术先进、架构开放、应用丰富、生态完善的国内领先算力枢纽。

2023年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尤其是算力基础设施拔地而起,先后集聚中科曙光一体化智化智算中心项目、中国联通长三角(芜湖)智算中心项目、中国移动长三角(芜湖)算力中心项目、华为云东数据中心江北项目等。

图片来源:芜湖市人民政府发布

数据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要素,作为全球资源大国,我国预计在2025年跃居世界第一。但是随东数西算工程、数字中国等一系列措施的推进,进入“十四五”发展新时期,专用算力的通用化难题成为掣肘地方数字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提供算力支撑的数据中心显得至关重要。

安徽智算中心:东数西算的营养剂

2022年2月“东数西算”全面启动以来,算力产业正加速“狂飙”。据《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显示,截止2022年底,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到268百亿亿次/秒(EFLOPS),全国超30个城市在建或筹建智算中心,预计未来5年,中国的智能算力规模的年复合率增长将达到52.3%。

芜湖大数据产业园规划鸟瞰图(图片来源:芜湖市人民政府发布)

安徽芜湖作为中部6省中唯一一个规划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区域,集群肩负着“东数西算”工程中的“承东启西”的重要战略使命。芜湖清晰地认识到——能被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委以重任,源于芜湖城市地理区位、产业基础、应用场景、营商环境、算力和网络等综合优势。

“东数西算”8个节点、10大集群布局图

截至目前,芜湖市已建数据中心机柜数为0.24万架,在建数据中心机柜数1.3万架,已建数据中心上架率64%。

智算中心拥有高质量的领先算力,单位功耗所产生的计算能力、智算能力远超传统算力。智算中心不仅是公共算力平台,而是要实现产业赋能,尽可能的为当地多类产业和或企业阶级服务。同时,智算中心引入全系统液冷散热的创新技术,使得DPU能够做到更低、减碳更出色,节省更多电能。智算中心是推进落实东数西算的典型体现。近年来,安徽各地纷纷建设智算中心,在算法、算力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也是为了更好的建设西数东算工程,发挥中部枢纽节点城市的作用,同时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