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灵猫财经
库迪终于将建设供应链,提上了日程。
前段时间,库迪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总投资额约2亿美元,于安徽马鞍山当涂,建设集研发、生产和品控于一体,超过11万平方米、预计年产能高达4.5万吨的华东供应链基地,并于2023下半年正式投入运营。
用不到一年时间,开出了超过4500家门店之后,库迪的规模故事,终于来到了被消费者诟病已久的供应链上。
一直“短平快”的库迪,真的开始走长期主义的路线了吗?
一、库迪建供应链,竟靠“攒局”?
卷供应链是好事。但从库迪的现状与做法来看,供应链建设更像是大规模闭店压力下不得不讲的新故事。
从库迪一路飞速崛起的路径来看,与其说库迪是在做咖啡品牌,不如说是一家品牌管理公司。
真正做咖啡品牌的话,或许就得像星巴克、瑞幸一样,品牌自身踏踏实实做好人货场大环节里所需要的每一小步,以求在市场上迈开发展大步。但品牌管理公司,更像是“众筹”做生意,能迈开的步伐有多大,全靠加盟商的增长速度有多快。
当库迪创造了疾速开店神话之后,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产品品控不佳等问题开始暴露无遗。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库迪的咖啡豆、牛奶、糖等供应商鲜有国际大品牌的供应商,且各家加盟店使用的咖啡机也不是统一品牌或机型。
雪上加霜的是,库迪以价格战开拓市场的打法,还让很多原本就盈利无望的加盟商,开始背不住成本压力选择了闭店。据GeoQ Data品牌数据,2023年上半年,库迪门店的闭店数量已达318家。
这种情况下,库迪就更需要给加盟商希望,让他们与之站在一起。自建供应链的消息也随之而来。
毕竟,如果没有强大的供应链,后续就没能力再开出大批门店,可能还会有更多加盟商闭店退出;而在这个时间节点,库迪已经超过了4500家的门店数,恰好也足以“供养”一个庞大的一个供应链基地。
只是,供应链的故事是新的,库迪的招数是旧的。库迪曾经用什么样的方式吸纳供应商,如今就还在就用什么样的方式建供应链。
根据内部知情人士透露出的信息,库迪建供应链,核心手段是多方“攒局”:利用政策红利拿土地,靠品牌故事吸引政府加入出厂房和政策,同时更深度捆绑供应商,强制他们一起出资参与建厂从而成为合伙人......
就比如库迪华东供应链基地项目,该内部人士表示,土地和厂房由当地政府提供,前5年免租,后5年租金减半收取,后续则由库迪和立宇合资的形式建厂,大概率按占股比例实际出资,但最终会由立宇实际负责运营。而立宇就是此前接近库迪的业内人士爆料过的,在王力咖啡逐步退出库迪供应链之后的合作者。
库迪规划的供应链建厂大类还有烘焙咖啡豆、外包装工厂等。但形式都是类似于与立宇的合作形式。所以,该内部人士透露了库迪这段时间在集中约大供应商们去当涂建工厂,占股比例可细谈,尤其是从0开始的新厂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库迪对外宣称将会投入2亿美金用于华东供应链基地,但实际则会分10年投资。而目前,前期具体会投多少钱尚没有明确。10年时间?按照我国大部分品牌仅有2年的生存周期来看,能否兑现只能说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总结来看,这就相当于网上经常调侃的一种“攒局”方式,说请客吃饭的人,在邀请每个朋友时都让他们带个菜或者酒来,这样本人仅出个场地,就能凑成一场吃喝局。
要说有什么错,那倒也没有,但不地道。尤其是,商业场上的“攒局”并不是请客吃饭那么简单,上了库迪的“桌”,不仅要花钱,还要承担更多的风险。
库迪自己做了啥呢?出的无非是品牌的市场声量。但目前4500多家店,都是加盟商们用真金白银堆出来的,库迪可是几乎没有几家自营店。
其实就连库迪的品牌,在消费者心中,除了是一个360度无死角围着瑞幸开店、追着瑞幸打价格战的咖啡品牌,以及创始团队的一些”八卦黑料“之外,就品牌与产品本身来说,真的没有其他的具体印象了。
更为关键的是,库迪目前“攒局”要建的供应链基地,预计2023下半年就要正式投入运营了,但上述内部人士表示,“基地目前还只有厂房没有生产线”。
中国新餐饮产业联盟创始人贡英龙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供应链对咖啡品牌非常重要。只有自建工厂,才可能从全球去调配生豆,支撑品牌对咖啡豆的依赖。而咖啡豆的口感又高度依赖于烘焙工厂,各品牌会将不同产地的咖啡豆进行不同比例的拼配以及不同程度的烘焙。因此,如果一个咖啡品牌没有自建供应链,全靠第三方工厂,在中国(抢占市场)是很困难的事。
供应链建设如此严肃且几乎能关系到品牌生死存亡的事,库迪都不想自己花钱好好干,而是“攒局”让各方力量帮着干,谁听了不得直呼:还是陆正耀会玩!
二、库迪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其实网络上早已有金融行业专业人士认为,库迪就是在想尽办法,挣加盟商的钱。而库迪连建供应链的事,都要靠各方力量“输血”,也证明了这一点。
盯着加盟商薅羊毛这个局面,库迪也许并不想。只是,库迪想要往前走,不挣合作伙伴们的钱,可能也挣不到别的钱了。
近两年,咖啡赛道虽然时有融资消息冒出来,但对比早期,可以发现一级市场对于咖啡的热情早已大不如前。
大背景下,库迪比其他咖啡品牌可能会更加难受。毕竟,基于库迪一直拿来宣传的“前瑞幸创始团队”实际上就是“前财务造假团队”,再加之陆正耀本人的“黑历史”,导致库迪会很难从资本市场拿到钱。
从公开资料来看,库迪创立至今没有拿到一笔融资。但库迪的核心武器就是打价格战,需要超厚的资金“血条”才能玩得起,在拿不到融资的情况下,库迪可不就只能指着加盟商们“用爱发电”了嘛。
这从库迪此前推出下载APP发放9.9元券的策略,来避免真金白银的补贴,就可看出其在现金流上的捉襟见肘。同时,市场早已爆出库迪用承兑汇票向供应商结算的消息,本质上是以延长付款周期的方式,来缓解现金流出速度。
虽然这并不足以断言说库迪“没钱了”,但至少能看得出库迪“血条”不怎么厚。
价格战还是得打,看不到希望的加盟商们又开始“下船”,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所以库迪建供应链,只能靠一份咖啡消费市场给的希望与前景,将各方合作伙伴“绑上船”。
库迪这样做,一来,可以稳定现有加盟商们的信心,让他们看到库迪还是在干事的,有望通过供应链能力实现降本增效;二来,讲出了供应链的新故事,又可以吸引一批加盟商“上船”,来保障库迪的规模故事与奔跑速度。而且,基于沉没成本考虑,合作伙伴们也很难再中途“下船”。
但自建供应链是一件花大量时间、精力干苦活累活的事。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对灼识咨询执行董事张辰恺的采访,咖啡豆有链条长、交易成本高和质量难把控三大特点。从咖啡的粗加工到供应,会经历8~9个环节。咖啡生产商整体较分散,这意味着整合阶段需要大量资金与时间投入,管理好产地和农庄,在正确时间点做好烘焙包装,实时了解仓储物流以保证产出质量与流通效率。
但上游供应链到下游终端全都是“攒局”而来的库迪,这艘“船”还开出了零售界史无前例的加速度下,若是市场风平浪静,可以能开多久开多久。只是,当前的咖啡市场,消费热度有多高,市场竞争就有多残酷。太平洋咖啡这种老品牌接连闭店的信息,从侧面就反映了品牌厮杀之激烈。
从这个现状来看,库迪“攒局”而来的供应链建设最终会成为什么样,仍尚未可知。但无论怎样,“攒局者”库迪,都是在合作伙伴们头顶,高悬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哪怕库迪能走到现在,都是靠他们出的“真金白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