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特稿】如何与高温共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特稿】如何与高温共存?

今年人们经历的高温很有可能只是一个序幕。未来,45℃高温天气可能会更常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旭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2023年入夏以来,华北地区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为炎热的夏季之一。

华北地区今夏出现6轮极端高温事件,有26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了历史极值。在号称“全球最热一天”的7月6日,单是河北省平山县的日最高温度就达到了43.4℃。

气温何以升高至此?气候变暖正在加剧,未来又该如何改变?在多位劳动者和气象专家的表述背后,人们不得不正视这个严峻问题:需要与气候风险共生存。频繁出现的高温热浪,将加快促使政府调整发展策略,社会调整运行模式,个人调整生活节奏。

致命危险

高温下,劳动者们正在面临死亡危险。

7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高温天气之下,韩利红所在的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某住宅项目施工现场,就像是巨型蒸笼。“远远地站着,什么都不做,都要将人‘烤化’”。习惯了夏日劳动,今年他却感觉难以忍受。

韩利红所在的木工团队主要负责搭设现浇混凝土的支撑架以及制作模板、安装模盒等。每天早晨不到6点,他们就从工地宿舍出来,开启一天的工作。而这份工作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半。中午会休息2个小时,避开一天最热的时间段。

“我们团队总共12人,但在那几天连续高温,能正常上班的只有8-9人。”韩利红回忆,他看到有工人热晕在工地,“我背着他去宿舍休息,他才有所好转。”据韩利红叙述,有的工人曾严重到头晕恶心、呕吐不止,不得已只能去医院治疗。

持续性的高温热浪使得户外一线劳动者想尽各种办法降温祛暑。“我一天要喝上2支藿香正气水,支撑9个半的工时。”正在新乐市一个建筑工地上工作的钢筋工人马立杰告诉界面新闻。

高温天气,钢筋在阳光暴晒下像铁板一样滚烫,而他需要在20层的建筑楼顶工作一整天。他说,为了赶工,有的同事会出现呕吐不止的情况,有些人脖子上还出现了过敏症状,“后面,他们才警惕起来,买了防护脖套。”

对此,工地上也有高温保障措施,施工单位的负责人会提前备好藿香正气水和矿泉水。“一般都会叮嘱我们注意高温,若觉得身体不适就暂停工作缓一缓。”马立杰说。

高温下的建筑工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外卖员也是受高温天气影响的重点人群。北京6号线花园桥站一带是郑俏送外卖的主要区域。他每天穿梭在各个大街小巷、楼宇间,也经常在工作群里看到同行中暑甚至晕倒的消息。为此,郑俏做好了防晒和防暑两手准备。“在不使用任何防晒装备的前提下进行高强度工作,最多只能撑2个小时。”他说,佩戴冰袖、防晒面罩等就相当于有了60-70%的防晒作用。

今年入夏以来,高温热浪天气已经诱发了多起热相关死亡事件。据江苏常州日报报道,2023年5月28日,56岁的陈先生(化名)突然晕倒在工地,全身皮肤发烫,工友连忙呼叫120将其送至医院急诊抢救。最终,他被医生诊断为“热射病、全身多器官功能不全、代谢性酸中毒”。后经治疗,他病情好转。7月2日,一名北京地接导游在颐和园带团游览时因中暑送医,经抢救无效而离世,死因是热射病(重度中暑)。

气候变化被认为是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大公共卫生难题。《自然·气候变化》杂志2021年6月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1991年至2018年间,全球各大陆的热相关死亡率都明显增加,其中超过三分之一可归因于人为气候变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复旦大学等2018年10月联合发表在《国际环境》期刊上的一篇论文,以中国272个城市为对象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热浪导致居民死亡率增加7%,其中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呼吸系统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死亡风险显著增加。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6年4月在一份名为《气候变化与劳动力:工作场所高温的影响》的报告中指出,工作时温度高于35摄氏度会造成职业健康风险。通常情况下,避免工作中热伤害的最好方法就是降低工作强度、多休息和经常喝水。但是,从事收入水平较低工作的户外和体力劳动者们往往不能承担减少劳动量带来的收入损失,从而面临着身体损伤和收入影响的双重压力。

针对高温天气劳动者权益保护,我国最直接的规定是国家4部门于2012年6月发布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简称《办法》)。 其中规定,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除此之外,这份文件对用人单位适时调整高温作业时间、发放防暑必须药品和降温饮料、提供降温设施、建立休息场所等也提出了要求。

2023年7月7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做好高温天气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以室外露天作业的建筑、物流、交通等为重点行业,以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环卫工等为重点群体,加大对企业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高温津贴支付主体责任。

“我们没有高温津贴,高温津贴应该给工地办公室监工的人群发放吧?”韩利红说,自己没有五险一金,也不了解记者口中所说的劳动合同,“我只是一个打零工的农民工。”高温天气下,他自己每天上班都会带一大瓶水。等到自己的水喝完后,会在工地的水龙头下面喝凉水。热得实在忍受不了,他也会在水龙头下面洗脸,擦洗身体。

郑俏也表示,自己是外卖平台下的众包外卖骑手,没有高温补贴。众包骑手与平台企业或其劳务外包企业签订网约配送员协议,属于灵活就业人员,其与平台企业或劳务外包企业建立的是劳务、承揽等法律关系,而非劳动关系或实际用工关系。

此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所长林嘉表示,从现有司法判例看,法院倾向于认定《办法》适用于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成立法律意义上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常务理事郑爱青告诉界面新闻,目前来看,《办法》存在位阶低、适用范围过窄、适用对象不明确等突出问题。她指出,劳动保障领域缺乏覆盖全体劳动者且能让用人单位产生警示作用的法律规范。

“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群体跟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用工关系并不十分明晰的情况,但这些人正是高温天气下切身劳作在一线的群体,是高温劳动保护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林嘉称,如果这些群体跟用人单位之间因为没有建立劳动关系而被排除在法律保护之外,那就完全违背了高温劳动保护制度的初衷。

在极端高温天气下,从事体力和户外工作的劳动者,尤其是灵活就业劳动者健康状况亟需得到保障和重视。林嘉表示,当前,学界共识是建立劳动基准法,“把新就业形态中的一些灵活用工人员纳入到劳动基准保护范围内。”

界面新闻了解到,基本劳动标准立法早在2018年已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2019年,人社部就已启动了立法草案制定工作。

工人日报2023年2月在报道中指出,我国现行立法中没有使用“劳动基准”的概念,也没有形式上的“劳动基准法”,工时、休息休假、工资、职业安全卫生、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等劳动基准规范呈现出“旧、散、缺”、效力层级低、实施机制弱等诸多问题,需要通过体系化立法,即制定基本劳动标准法来解决。

气候变化影响深远

7月25日,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负责人王亚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3年夏天,华北地区已出现6轮极端高温事件,有26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了历史极值。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更是出现连续3天日最高气温超过40℃的极端情况。

中国青年报曾援引国外媒体报道称,7月6日,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再度刷新历史纪录,达到17.23℃。当日也被称为“地球上最热的一天”。中国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华北平原上的平山县,截至7月6日15时,当地气温已达到43.4℃。

其实,今年以来,国外多个国家就迎来持续性高温天气。在东南亚,缅甸、泰国最高气温曾普遍超过40℃,泰国西部玛克省气温一度达到创纪录的44.6℃;老挝、越南分别录得43.5℃以及44℃以上高温。在欧洲,7月份多个国家出现35℃-40℃高温,西班牙更是突破了43℃。在北美洲,美国德尔里奥等城市单日气温多次超过43℃,墨西哥部分地区气温接近50℃。

气候变化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广泛而深远,适宜的温度是形成人类文明的重要条件。

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由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携带的泥沙冲积形成,面积约31万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二大平原。目前,该地区约有4亿人口居住。据《地理博物馆》杂志介绍,华北平原年平均气温为10-15℃,年降水量在500-1000毫米之间,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尤其夏季高温多雨,对农业有利,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芝麻、烤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0年发表的《气候变化对华北平原作物产量影响研究取得进展》中提到,位于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带的华北平原,自1970年代以来,粮食生产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南粮北调”的调入地,变成了“北粮南调”的输出地。

该团队针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作物轮作系统,对华北平原作物产量和包括气温、降雨和大气二氧化碳肥效的气候变化情景之间响应做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去掉化肥等农业管理技术进步措施的影响,华北平原新中国成立以来产量逐年增高仍与较适宜的温度、降水和CO2浓度等气候条件相关。

干旱导致农作物减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然而近年来,受全球变暖影响,华北平原干旱明显加重,对粮食作物产量持续增长带来极大挑战。比如2023年7月初,河北省水利厅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原因是河北中北部出现了中至重度的气象干旱,导致农田失墒加速,夏玉米等作物播种和出苗偏慢。

“前期雨水跟不上,玉米苗没能长起来,现在再下雨也没用了,我们这里山上松树都有旱死的,”种植大户刘小龙的农田位于承德市最北部的围场县。他告诉界面新闻,受干旱影响,自己所承包的800亩玉米田收成减少,预计将损失六七十万元。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所、国家玉米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刘站东向界面新闻表示,高温热害经常会发生,玉米授粉好坏与温度有着密切关系,“温度超过30℃,尤其32℃以上时就会导致花粉活力下降而影响授粉效率,造成败育。”

持续高温导致农业生产抗旱压力增大,使得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困境更加显现。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黄峰及其团队在《华北地区农业水资源现状和未来保障研究》一文中指出,华北平原农业的成就是在水资源严重短缺条件下取得的,该区域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6%,人均水资源、水土资源配置比例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该团队表示,华北地区农业没有适水发展,农业规模严重超过了水资源承载能力,导致了大范围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等生态环境问题。“华北平原灌溉节水技术已研究推广30多年,并没有改变地下水资源继续恶化的现状,节水技术效应明显低于用水强度增加效应,甚至出现了‘越节水越缺水’的怪象。”

尽管近年来南水北调工程为华北地区输送了大量水源,使得农业生产灌溉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态势也有改变。但是,长期来看,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将始终困扰4亿人的生产和生活。

对此,南京财经大学粮食和物资学院、粮食经济研究院副教授钱龙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完全可以通过挖存量和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来满足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包括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更多种植耐旱作物,加强土地休耕和轮作、扩大雨养农业范围等方式来降低对农业用水需求;通过扩大滴灌、喷灌等高效灌溉方式来提升用水效率等等。

《华北地区农业水资源现状和未来保障研究》论文也建议,华北地区的食物安全必须转向依靠“可持续集约”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优化水土资源的匹配,加强对地下水超采的控制、大力发展适水农业,向工程、农艺、制度节水要效益。

高温天气也导致电力需求激增。2023年,我国各地区入夏进程纷纷提前,进而增加用电负荷,使得电力保障问题受到关注。

据财联社消息,国家电网华北分部人士表示,华北电网用电负荷持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北京、河北等地空调等用电负荷增幅明显,以及区域内硅产业、数据中心等耗能产业的发展。数据显示,由于连续高温,空调占北京电网负荷增长比例已达35%,而在河北,制冷负荷已超过总用电负荷的四分之一。

此前在2021年10月,《中国电力》杂志发表《近30年全球大停电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分析及启示》一文中结合对应官方事故原因分析报告,梳理分析了1990年以来全球大停电事故。研究发现,近10年来,极端自然灾害进入高发期,给电力系统安全带来严重扰动。

从停电原因来看,全球已明确发生原因的138件大停电事故中,自然灾害原因占比最大,为56%,直接引起77件。该论文指出,历史上多次大停电事故均是由于电网与其他部门间缺乏整体协调配合机制、未能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研究,导致电网面对自然灾害扰动的考虑不够充分。

未来,电力资源紧缺等现象或将成为新常态。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北京市科协防灾减灾专业智库基地专家孔锋向界面新闻表示,在全球变暖加剧的情况下,这种新常态会对各行各业的用水用电产生巨大影响。

对此,孔锋建议,要建立高温发生时期的社会用电机制。具体方面,孔锋谈到,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电,相应的减少城市景观性用电,做到”让电于民”。此外,各部门也要建立应急储备机制,比如关键的行业和医院要有储备发电车,应急电源设备,还要加强区域间的用电协同以及互助机制,比如某区域发生干旱要优先进行电输送。

华北将不宜居?

2024年华北地区是否仍会持续出现极端高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院长罗京佳教授分析称,从接下来几十年气候变化趋势来看,虽然有年际气温变动的影响,但总趋势不会有太大改变。不过,这并不代表明年华北地区高温持续时间会比今年更长,“每年的气温变动还是比较明显。”

7月4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公告确认,热带太平洋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这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和气候模式的出现。

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温的影响通常在它出现后一年内显现出来,因此本次厄尔尼诺现象对气温的影响可能在2024年最明显。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副研究员魏科分析,今年人们经历的高温很有可能只是一个序幕,未来,45℃高温天气可能会更常见。

“厄尔尼诺发生后,预计明年全球平均气温会达到新的高点。”罗京佳对界面新闻表示。

在此背景下,我国华北地区将面临怎样的气候影响?专家指出,庞大的人口数量使得能源消耗巨大,夏天频繁发生高温热浪更是加剧了这片平原地带自然资源的短缺程度。

有一种观点称,华北平原将在本世纪末成为频繁遭受热浪侵袭的重灾区,届时将不适合宜居。201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团队发表在英国《自然》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温室气体排放的基准情景下,华北地区2070至2100年间湿球温度将多次达到35℃的“阀值”,这将造成华北地区可能因为极端热浪而变得不宜居住。

气候变化对我国造成的威胁不仅仅是华北地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不过,对于这一论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徐明此前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没必要过分担忧。

他认为,该研究只能说华北将来和现在对比可能会变得不适宜居住了,但并不表示人类无法适应。徐明举例称,目前中国南方湿球温度超过35℃的地方就有很多,但是这不能说明南方不适宜人类居住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么糟糕。因为,现实中还有很多影响因素需要考虑,比如小气候、风速、人体自身调节能力等。

徐明指出,“虽然该研究并不是完全反应了现实,但将来是有可能发展为这一趋势的。”罗京佳也表示,该论文只是基于单个气候模式在高排放情景下研究出的结果。因此,该论文所述结论的可靠性需进一步评估和验证,但其提出的关于未来热浪强度和频率增加的预估,值得我们重视。

中国绿发会秘书长周晋峰告诉界面新闻,这项理论预测解释了华北过去若干年温度增长高于其他很多地方的事实,同时预测了未来华北温度走势将持续高于其他地方。这和气象学家的观测、预测在结论、方向上是相似的。但是他也指出,任何科学理论都是相对真理,参数在急剧变化,未来的模型可能需要不断完善。

事实上,过去50年间,中国遭遇热浪侵袭的频率和强度都在显著增加。上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团队的研究显示,1951至2006年间,中国地表平均温度以平均每10年上升0.27℃的速度,上升了约1.35℃。与之相较,在1956年至2005年间,全球平均温度上涨的速率为每10年上升0.13℃。

2023年4月,中国气象局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同样得出了中国地表气温上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结论。蓝皮书显示,1951年至2017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平均每10年上升幅度为0.24℃,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同时北方增温速率明显大于南方地区。

周晋峰介绍,近年来通过卫星、地面等观测发现,华北地区湖泊、沼泽消失的很快,物种的变化速度也在加快。徐明认为,气候变化对我国造成的威胁不仅仅是华北地区,降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是刻不容缓的工作。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撰文提出,今天的地球正进入一个全新时期,极端高温很可能只是气候危机的冰山一角而已。应对高温,也有必要放置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课题下统筹考虑、规划。

孔锋也表示,现有已经存留在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所产生的增暖效应会一直持续到2060年,“况且,我们现在还在继续排放温室气体,增幅呈指数形式上升。”可想而知,气候变化作为很重要的风险因素,其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为有效防范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风险,2022年5月10日,国务院发布《国家气候适应变化战略2035》提到,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策略,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该战略明确提出,到2035年,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气候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基本成熟,重特大气候相关灾害风险得到有效防控,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要求下,孔锋也认为,面对日益频发的极端高温天气,我国的总策略就是建立应对极端高温的高温适应型社会,“在适应型策略的基础上,要坚持减缓策略,从根本上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我国所倡导的碳达峰、碳中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孔锋谈到,从法律角度来看,目前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尚未有单独的法律支持。这需要在建设高温适应型社会时,要有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做好制度安排。另一方面,要做好自下而上以应急预案为主导的行动策略。

“高温热浪导致干旱发生,还需要有储备抗灾救灾的资金,以便用于因灾损坏的水利工程设施。“孔锋说,针对生产生活,一方面,可以开展关键时期的农业调水,缓解旱情,保障农作物的用水需求;另一方面,也需要快速缓解人畜用水的困难,必要时可以紧急调拨抗旱物资,采取启用应急备用水源,开辟临时水源等方式对重点缺水地区迅速开展抗旱救灾。

值得关注的是,当天气象台预报气温主要是选择城市内某个具有代表性的站点进行监测,而多数站点都位于郊区。由于城市地面一般是柏油路等不透水层,实际市区温度要比郊区的气温高出很多,“未来,对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如何做出精准的高温预报也需要研究。”

孔锋指出,要建立高温评估机制,“尤其针对水、电、气、通信、农业、医疗等关键的民生行业和高温敏感的行业。”他称,我们要有常态化的风险排查和隐患识别机制。在高温临近或者发生时加强对行业的保护力度,不断跟进高温可能产生的影响及时做出干预。

在高温预警服务方面,孔锋提到,可以基于区域特征以高温分级预警信号为先导来建立符合本地气候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预警机制。从天气预警逐渐走向影响预警和灾害预警,进而实现高温的分强度、分区域、分时段的渐进式预警、递进式预报、跟进式服务的分区预警服务体系。

“应对气候变化,我们需要把政策和体系建设以及应对极端气候变化的执行过程协同起来,避免资源浪费。”孔锋表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特稿】如何与高温共存?

今年人们经历的高温很有可能只是一个序幕。未来,45℃高温天气可能会更常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旭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2023年入夏以来,华北地区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为炎热的夏季之一。

华北地区今夏出现6轮极端高温事件,有26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了历史极值。在号称“全球最热一天”的7月6日,单是河北省平山县的日最高温度就达到了43.4℃。

气温何以升高至此?气候变暖正在加剧,未来又该如何改变?在多位劳动者和气象专家的表述背后,人们不得不正视这个严峻问题:需要与气候风险共生存。频繁出现的高温热浪,将加快促使政府调整发展策略,社会调整运行模式,个人调整生活节奏。

致命危险

高温下,劳动者们正在面临死亡危险。

7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高温天气之下,韩利红所在的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某住宅项目施工现场,就像是巨型蒸笼。“远远地站着,什么都不做,都要将人‘烤化’”。习惯了夏日劳动,今年他却感觉难以忍受。

韩利红所在的木工团队主要负责搭设现浇混凝土的支撑架以及制作模板、安装模盒等。每天早晨不到6点,他们就从工地宿舍出来,开启一天的工作。而这份工作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半。中午会休息2个小时,避开一天最热的时间段。

“我们团队总共12人,但在那几天连续高温,能正常上班的只有8-9人。”韩利红回忆,他看到有工人热晕在工地,“我背着他去宿舍休息,他才有所好转。”据韩利红叙述,有的工人曾严重到头晕恶心、呕吐不止,不得已只能去医院治疗。

持续性的高温热浪使得户外一线劳动者想尽各种办法降温祛暑。“我一天要喝上2支藿香正气水,支撑9个半的工时。”正在新乐市一个建筑工地上工作的钢筋工人马立杰告诉界面新闻。

高温天气,钢筋在阳光暴晒下像铁板一样滚烫,而他需要在20层的建筑楼顶工作一整天。他说,为了赶工,有的同事会出现呕吐不止的情况,有些人脖子上还出现了过敏症状,“后面,他们才警惕起来,买了防护脖套。”

对此,工地上也有高温保障措施,施工单位的负责人会提前备好藿香正气水和矿泉水。“一般都会叮嘱我们注意高温,若觉得身体不适就暂停工作缓一缓。”马立杰说。

高温下的建筑工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外卖员也是受高温天气影响的重点人群。北京6号线花园桥站一带是郑俏送外卖的主要区域。他每天穿梭在各个大街小巷、楼宇间,也经常在工作群里看到同行中暑甚至晕倒的消息。为此,郑俏做好了防晒和防暑两手准备。“在不使用任何防晒装备的前提下进行高强度工作,最多只能撑2个小时。”他说,佩戴冰袖、防晒面罩等就相当于有了60-70%的防晒作用。

今年入夏以来,高温热浪天气已经诱发了多起热相关死亡事件。据江苏常州日报报道,2023年5月28日,56岁的陈先生(化名)突然晕倒在工地,全身皮肤发烫,工友连忙呼叫120将其送至医院急诊抢救。最终,他被医生诊断为“热射病、全身多器官功能不全、代谢性酸中毒”。后经治疗,他病情好转。7月2日,一名北京地接导游在颐和园带团游览时因中暑送医,经抢救无效而离世,死因是热射病(重度中暑)。

气候变化被认为是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大公共卫生难题。《自然·气候变化》杂志2021年6月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1991年至2018年间,全球各大陆的热相关死亡率都明显增加,其中超过三分之一可归因于人为气候变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复旦大学等2018年10月联合发表在《国际环境》期刊上的一篇论文,以中国272个城市为对象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热浪导致居民死亡率增加7%,其中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呼吸系统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死亡风险显著增加。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6年4月在一份名为《气候变化与劳动力:工作场所高温的影响》的报告中指出,工作时温度高于35摄氏度会造成职业健康风险。通常情况下,避免工作中热伤害的最好方法就是降低工作强度、多休息和经常喝水。但是,从事收入水平较低工作的户外和体力劳动者们往往不能承担减少劳动量带来的收入损失,从而面临着身体损伤和收入影响的双重压力。

针对高温天气劳动者权益保护,我国最直接的规定是国家4部门于2012年6月发布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简称《办法》)。 其中规定,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除此之外,这份文件对用人单位适时调整高温作业时间、发放防暑必须药品和降温饮料、提供降温设施、建立休息场所等也提出了要求。

2023年7月7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做好高温天气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以室外露天作业的建筑、物流、交通等为重点行业,以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环卫工等为重点群体,加大对企业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高温津贴支付主体责任。

“我们没有高温津贴,高温津贴应该给工地办公室监工的人群发放吧?”韩利红说,自己没有五险一金,也不了解记者口中所说的劳动合同,“我只是一个打零工的农民工。”高温天气下,他自己每天上班都会带一大瓶水。等到自己的水喝完后,会在工地的水龙头下面喝凉水。热得实在忍受不了,他也会在水龙头下面洗脸,擦洗身体。

郑俏也表示,自己是外卖平台下的众包外卖骑手,没有高温补贴。众包骑手与平台企业或其劳务外包企业签订网约配送员协议,属于灵活就业人员,其与平台企业或劳务外包企业建立的是劳务、承揽等法律关系,而非劳动关系或实际用工关系。

此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所长林嘉表示,从现有司法判例看,法院倾向于认定《办法》适用于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成立法律意义上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常务理事郑爱青告诉界面新闻,目前来看,《办法》存在位阶低、适用范围过窄、适用对象不明确等突出问题。她指出,劳动保障领域缺乏覆盖全体劳动者且能让用人单位产生警示作用的法律规范。

“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群体跟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用工关系并不十分明晰的情况,但这些人正是高温天气下切身劳作在一线的群体,是高温劳动保护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林嘉称,如果这些群体跟用人单位之间因为没有建立劳动关系而被排除在法律保护之外,那就完全违背了高温劳动保护制度的初衷。

在极端高温天气下,从事体力和户外工作的劳动者,尤其是灵活就业劳动者健康状况亟需得到保障和重视。林嘉表示,当前,学界共识是建立劳动基准法,“把新就业形态中的一些灵活用工人员纳入到劳动基准保护范围内。”

界面新闻了解到,基本劳动标准立法早在2018年已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2019年,人社部就已启动了立法草案制定工作。

工人日报2023年2月在报道中指出,我国现行立法中没有使用“劳动基准”的概念,也没有形式上的“劳动基准法”,工时、休息休假、工资、职业安全卫生、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等劳动基准规范呈现出“旧、散、缺”、效力层级低、实施机制弱等诸多问题,需要通过体系化立法,即制定基本劳动标准法来解决。

气候变化影响深远

7月25日,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负责人王亚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3年夏天,华北地区已出现6轮极端高温事件,有26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了历史极值。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更是出现连续3天日最高气温超过40℃的极端情况。

中国青年报曾援引国外媒体报道称,7月6日,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再度刷新历史纪录,达到17.23℃。当日也被称为“地球上最热的一天”。中国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华北平原上的平山县,截至7月6日15时,当地气温已达到43.4℃。

其实,今年以来,国外多个国家就迎来持续性高温天气。在东南亚,缅甸、泰国最高气温曾普遍超过40℃,泰国西部玛克省气温一度达到创纪录的44.6℃;老挝、越南分别录得43.5℃以及44℃以上高温。在欧洲,7月份多个国家出现35℃-40℃高温,西班牙更是突破了43℃。在北美洲,美国德尔里奥等城市单日气温多次超过43℃,墨西哥部分地区气温接近50℃。

气候变化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广泛而深远,适宜的温度是形成人类文明的重要条件。

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由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携带的泥沙冲积形成,面积约31万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二大平原。目前,该地区约有4亿人口居住。据《地理博物馆》杂志介绍,华北平原年平均气温为10-15℃,年降水量在500-1000毫米之间,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尤其夏季高温多雨,对农业有利,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芝麻、烤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0年发表的《气候变化对华北平原作物产量影响研究取得进展》中提到,位于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带的华北平原,自1970年代以来,粮食生产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南粮北调”的调入地,变成了“北粮南调”的输出地。

该团队针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作物轮作系统,对华北平原作物产量和包括气温、降雨和大气二氧化碳肥效的气候变化情景之间响应做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去掉化肥等农业管理技术进步措施的影响,华北平原新中国成立以来产量逐年增高仍与较适宜的温度、降水和CO2浓度等气候条件相关。

干旱导致农作物减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然而近年来,受全球变暖影响,华北平原干旱明显加重,对粮食作物产量持续增长带来极大挑战。比如2023年7月初,河北省水利厅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原因是河北中北部出现了中至重度的气象干旱,导致农田失墒加速,夏玉米等作物播种和出苗偏慢。

“前期雨水跟不上,玉米苗没能长起来,现在再下雨也没用了,我们这里山上松树都有旱死的,”种植大户刘小龙的农田位于承德市最北部的围场县。他告诉界面新闻,受干旱影响,自己所承包的800亩玉米田收成减少,预计将损失六七十万元。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所、国家玉米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刘站东向界面新闻表示,高温热害经常会发生,玉米授粉好坏与温度有着密切关系,“温度超过30℃,尤其32℃以上时就会导致花粉活力下降而影响授粉效率,造成败育。”

持续高温导致农业生产抗旱压力增大,使得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困境更加显现。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黄峰及其团队在《华北地区农业水资源现状和未来保障研究》一文中指出,华北平原农业的成就是在水资源严重短缺条件下取得的,该区域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6%,人均水资源、水土资源配置比例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该团队表示,华北地区农业没有适水发展,农业规模严重超过了水资源承载能力,导致了大范围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等生态环境问题。“华北平原灌溉节水技术已研究推广30多年,并没有改变地下水资源继续恶化的现状,节水技术效应明显低于用水强度增加效应,甚至出现了‘越节水越缺水’的怪象。”

尽管近年来南水北调工程为华北地区输送了大量水源,使得农业生产灌溉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态势也有改变。但是,长期来看,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将始终困扰4亿人的生产和生活。

对此,南京财经大学粮食和物资学院、粮食经济研究院副教授钱龙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完全可以通过挖存量和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来满足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包括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更多种植耐旱作物,加强土地休耕和轮作、扩大雨养农业范围等方式来降低对农业用水需求;通过扩大滴灌、喷灌等高效灌溉方式来提升用水效率等等。

《华北地区农业水资源现状和未来保障研究》论文也建议,华北地区的食物安全必须转向依靠“可持续集约”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优化水土资源的匹配,加强对地下水超采的控制、大力发展适水农业,向工程、农艺、制度节水要效益。

高温天气也导致电力需求激增。2023年,我国各地区入夏进程纷纷提前,进而增加用电负荷,使得电力保障问题受到关注。

据财联社消息,国家电网华北分部人士表示,华北电网用电负荷持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北京、河北等地空调等用电负荷增幅明显,以及区域内硅产业、数据中心等耗能产业的发展。数据显示,由于连续高温,空调占北京电网负荷增长比例已达35%,而在河北,制冷负荷已超过总用电负荷的四分之一。

此前在2021年10月,《中国电力》杂志发表《近30年全球大停电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分析及启示》一文中结合对应官方事故原因分析报告,梳理分析了1990年以来全球大停电事故。研究发现,近10年来,极端自然灾害进入高发期,给电力系统安全带来严重扰动。

从停电原因来看,全球已明确发生原因的138件大停电事故中,自然灾害原因占比最大,为56%,直接引起77件。该论文指出,历史上多次大停电事故均是由于电网与其他部门间缺乏整体协调配合机制、未能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研究,导致电网面对自然灾害扰动的考虑不够充分。

未来,电力资源紧缺等现象或将成为新常态。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北京市科协防灾减灾专业智库基地专家孔锋向界面新闻表示,在全球变暖加剧的情况下,这种新常态会对各行各业的用水用电产生巨大影响。

对此,孔锋建议,要建立高温发生时期的社会用电机制。具体方面,孔锋谈到,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电,相应的减少城市景观性用电,做到”让电于民”。此外,各部门也要建立应急储备机制,比如关键的行业和医院要有储备发电车,应急电源设备,还要加强区域间的用电协同以及互助机制,比如某区域发生干旱要优先进行电输送。

华北将不宜居?

2024年华北地区是否仍会持续出现极端高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院长罗京佳教授分析称,从接下来几十年气候变化趋势来看,虽然有年际气温变动的影响,但总趋势不会有太大改变。不过,这并不代表明年华北地区高温持续时间会比今年更长,“每年的气温变动还是比较明显。”

7月4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公告确认,热带太平洋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这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和气候模式的出现。

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温的影响通常在它出现后一年内显现出来,因此本次厄尔尼诺现象对气温的影响可能在2024年最明显。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副研究员魏科分析,今年人们经历的高温很有可能只是一个序幕,未来,45℃高温天气可能会更常见。

“厄尔尼诺发生后,预计明年全球平均气温会达到新的高点。”罗京佳对界面新闻表示。

在此背景下,我国华北地区将面临怎样的气候影响?专家指出,庞大的人口数量使得能源消耗巨大,夏天频繁发生高温热浪更是加剧了这片平原地带自然资源的短缺程度。

有一种观点称,华北平原将在本世纪末成为频繁遭受热浪侵袭的重灾区,届时将不适合宜居。201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团队发表在英国《自然》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温室气体排放的基准情景下,华北地区2070至2100年间湿球温度将多次达到35℃的“阀值”,这将造成华北地区可能因为极端热浪而变得不宜居住。

气候变化对我国造成的威胁不仅仅是华北地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不过,对于这一论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徐明此前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没必要过分担忧。

他认为,该研究只能说华北将来和现在对比可能会变得不适宜居住了,但并不表示人类无法适应。徐明举例称,目前中国南方湿球温度超过35℃的地方就有很多,但是这不能说明南方不适宜人类居住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么糟糕。因为,现实中还有很多影响因素需要考虑,比如小气候、风速、人体自身调节能力等。

徐明指出,“虽然该研究并不是完全反应了现实,但将来是有可能发展为这一趋势的。”罗京佳也表示,该论文只是基于单个气候模式在高排放情景下研究出的结果。因此,该论文所述结论的可靠性需进一步评估和验证,但其提出的关于未来热浪强度和频率增加的预估,值得我们重视。

中国绿发会秘书长周晋峰告诉界面新闻,这项理论预测解释了华北过去若干年温度增长高于其他很多地方的事实,同时预测了未来华北温度走势将持续高于其他地方。这和气象学家的观测、预测在结论、方向上是相似的。但是他也指出,任何科学理论都是相对真理,参数在急剧变化,未来的模型可能需要不断完善。

事实上,过去50年间,中国遭遇热浪侵袭的频率和强度都在显著增加。上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团队的研究显示,1951至2006年间,中国地表平均温度以平均每10年上升0.27℃的速度,上升了约1.35℃。与之相较,在1956年至2005年间,全球平均温度上涨的速率为每10年上升0.13℃。

2023年4月,中国气象局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同样得出了中国地表气温上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结论。蓝皮书显示,1951年至2017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平均每10年上升幅度为0.24℃,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同时北方增温速率明显大于南方地区。

周晋峰介绍,近年来通过卫星、地面等观测发现,华北地区湖泊、沼泽消失的很快,物种的变化速度也在加快。徐明认为,气候变化对我国造成的威胁不仅仅是华北地区,降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是刻不容缓的工作。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撰文提出,今天的地球正进入一个全新时期,极端高温很可能只是气候危机的冰山一角而已。应对高温,也有必要放置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课题下统筹考虑、规划。

孔锋也表示,现有已经存留在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所产生的增暖效应会一直持续到2060年,“况且,我们现在还在继续排放温室气体,增幅呈指数形式上升。”可想而知,气候变化作为很重要的风险因素,其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为有效防范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风险,2022年5月10日,国务院发布《国家气候适应变化战略2035》提到,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策略,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该战略明确提出,到2035年,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气候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基本成熟,重特大气候相关灾害风险得到有效防控,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要求下,孔锋也认为,面对日益频发的极端高温天气,我国的总策略就是建立应对极端高温的高温适应型社会,“在适应型策略的基础上,要坚持减缓策略,从根本上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我国所倡导的碳达峰、碳中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孔锋谈到,从法律角度来看,目前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尚未有单独的法律支持。这需要在建设高温适应型社会时,要有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做好制度安排。另一方面,要做好自下而上以应急预案为主导的行动策略。

“高温热浪导致干旱发生,还需要有储备抗灾救灾的资金,以便用于因灾损坏的水利工程设施。“孔锋说,针对生产生活,一方面,可以开展关键时期的农业调水,缓解旱情,保障农作物的用水需求;另一方面,也需要快速缓解人畜用水的困难,必要时可以紧急调拨抗旱物资,采取启用应急备用水源,开辟临时水源等方式对重点缺水地区迅速开展抗旱救灾。

值得关注的是,当天气象台预报气温主要是选择城市内某个具有代表性的站点进行监测,而多数站点都位于郊区。由于城市地面一般是柏油路等不透水层,实际市区温度要比郊区的气温高出很多,“未来,对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如何做出精准的高温预报也需要研究。”

孔锋指出,要建立高温评估机制,“尤其针对水、电、气、通信、农业、医疗等关键的民生行业和高温敏感的行业。”他称,我们要有常态化的风险排查和隐患识别机制。在高温临近或者发生时加强对行业的保护力度,不断跟进高温可能产生的影响及时做出干预。

在高温预警服务方面,孔锋提到,可以基于区域特征以高温分级预警信号为先导来建立符合本地气候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预警机制。从天气预警逐渐走向影响预警和灾害预警,进而实现高温的分强度、分区域、分时段的渐进式预警、递进式预报、跟进式服务的分区预警服务体系。

“应对气候变化,我们需要把政策和体系建设以及应对极端气候变化的执行过程协同起来,避免资源浪费。”孔锋表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