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化妆品检测,无限“内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化妆品检测,无限“内卷”

低价竞争成常态。

图片来源:pexels-Pixabay

文|青眼

“现在常规九项检测的价格已低到100元以下了。”

“检测市场的行情很乱,各家连报价单都不轻易给。”

“再这么卷下去,化妆品的整个质量也要受到影响。”

近日,多位化妆品检测机构人士向青眼反映,目前化妆品检测机构内卷到了“拼刺刀”的阶段,部分检测公司的报价已明显低于成本。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低价竞争成常态

自2021年《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落地后,化妆品功效评价及检测市场曾迎来了空前大爆发。然而,在入局者不断增多、新品检测需求减少的双重因素下,化妆品检测机构进入了“低价竞争”的泥潭。

近日,青眼咨询多个检测机构了解到,目前保湿的实验室评价仅需150元至280元,抗皱的实验室评价报价约为600元至800元,祛痘的人体功效评价在1.8万元左右,而此前检测费多达十几万元的美白人体功效评价如今也降至3万元附近。

部分检测机构的销售人员还表示,“如果做功效评价,则可以免费送产品备案常规9项的检测。”

多位化妆品检测机构负责人和行业人士均告诉青眼,这样的报价并不是个例。“目前检测行业低价竞争的现象较为严重,部分检测机构为了拉客户,开始大打‘价格战’。”另有多位检测机构的行业人士告诉青眼,“现在常规九项的价格已低到80元至120元左右了,有的检测机构可能一开始会报5、600元,但实际价格很低。”

广州某检测机构负责人称,事实上从去年开始,检测机构的报价就开始乱了。以常规九项为例,去年就有机构报价120元,“这项检测的成本,我们都需要300元。120元根本无法做,所以我们就干脆不做。现在我们的常规九项不对外了,只对有生产合作的品牌开放。不然,压根就没办法竞争,除非不检测就出报告,但我们不想赚快钱,还是想踏踏实实地干。”

另一检测机构的负责人也表示,“很多体外功效评价的价格也是低到了极限。譬如,一个试剂盒都要2600元,也仅能检测2个产品,但外面却有检测机构报价200元就可以检测一个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调查中,青眼还了解到,部分检测机构为了节省成本,会采取“拼单”的形式。如多个保湿产品都要做人体功效评价,检测机构就会把这几个产品用到一批受试者身上,如此一来,就可以节约成本并让报价更低,以增强竞争力。

“严格意义上来讲,‘拼单’是有风险的,虽然目前法规没有明令禁止这样做 ,但这样做会导致报告数据的不准确和不严谨。”一位不愿具名的检测机构负责人如是说道。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透露称,“现在不少第三方的代办机构,甚至报出了500元至800元全包的价格,即产品从未备案到完成备案的全过程最多仅需800元。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成本的。可以说,这两年化妆品检测机构低价竞争已成为新常态了。”

因此,有不少业内人士担心,“如此低价,可能存在检测机构出具假报告之嫌。否则,企业不可能做亏本的生意。”

行业饱和、内卷过于严重

近年来,由于功效化妆品需求大增和法规的硬性要求,检测机构也迎来了大爆发,仅今年就已新增了36多家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检测机构。从公司背景来看,今年新增的化妆品检测机构主要包括事业单位、第三方检测机构、科研院所以及化妆品企业关联公司等。截止目前,共有395家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检测机构。(详见青眼号外文章《今年已新增36家,化妆品检测机构又爆了!》)。

截自国家药监局

譬如,科丝美诗(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今年申请了化妆品检测的资质。不过,科丝美诗并不是将检测作为主业,而是作为ODM业务的一项辅助去做的。“我们的出发点,一是为公司内部服务,另一个是给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科丝美诗(中国)总经理助理申英杰曾向青眼号外解释。

此外,还有部分企业是看中了化妆品的市场潜力,因此选择入局化妆品检测行业。但不论这些检测机构的初衷是什么,此举造成的结果均为,近年来检测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增加,并导致了这一产业链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由此也造成了整个化妆品检验市场陷入低价竞争。“可以说,这个行业现在已经很饱和了。”一位有着近20年化妆品检测经验的资深人士直言道。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方检测公司增多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受化妆品行业新规和消费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新品减少,对检测的需求也有所下降。因此,行业目前处于僧多粥少的局面。“现在整个化妆品行业的市场业绩都不理想,检测只是其中配套的一环,跟着走下坡路也很正常。”广州一位化妆品工厂的负责人如是说道。

某种程度上说,化妆品检验是化妆品注册备案中的重要一环,事关化妆品的质量安全。一旦产品没有按规定检验或者压根没检,企业如果在销售时被查出有问题,那么品牌方和工厂方也会因此陷入到危机之中。

9大问题将被重点检查

毫无疑问,检测机构的价值就是帮助企业守住产品安全与功效的底线,如果检测机构不能拥有专业的水平并合规经营,相当于是给化妆品生产企业和品牌方埋下了“一颗雷”,这也将不利于行业长远的健康发展。因此,严把“检测关”已是势在必行。

据了解,此前国家已曾多次对化妆品检测机构进行了检查,并责令部分检查机构进行整改。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北京、湖北、湖南等多省市相继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度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抽查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化妆品检测等社会关注度高、涉及民生领域的检验检测机构被作为抽查对象面临检查。

截自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佛山欣研检验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成即表示,这是检验机构的例行检查,“类似于化妆品企业的飞检”。

以湖北为例,7月13日,湖北市场监督管理局等5部门发布通知称,此次2023年度全省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以全省机动车(环检)、建筑材料、化妆品、采矿冶金检验等社会关注度高、涉及民生领域的检验检测机构为抽查对象。

据悉,在此次针对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中,监管部门将重点检查9大问题:

未经检验检测,出具检验检测数据、结果;

篡改、编造检验检测数据、结果;

超出资质认定证书规定的检验检测能力范围,擅自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数据、结果;

检验检测结果与原始数据不一致,且无法溯源;

漏检关键项目、干扰检测过程或者改动关键项目的检测方法,造成检验检测数据或者结果错误;

替换、调换应当被检验检测的对象;

接受影响检验检测公正性的资助或存在其他影响检验检测公正性的行为;

未按照规定办理标准、授权签字人变更;

评审工作质量等。

“如果认真逐条地审核,估计不少化妆品检测机构都顶不住。”有业内资深人士认为,“按当下化妆品检测机构的内卷乱象来看,确实需要来一场大清洗。否则,长期以往,将对整个化妆品行业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化妆品检测,无限“内卷”

低价竞争成常态。

图片来源:pexels-Pixabay

文|青眼

“现在常规九项检测的价格已低到100元以下了。”

“检测市场的行情很乱,各家连报价单都不轻易给。”

“再这么卷下去,化妆品的整个质量也要受到影响。”

近日,多位化妆品检测机构人士向青眼反映,目前化妆品检测机构内卷到了“拼刺刀”的阶段,部分检测公司的报价已明显低于成本。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低价竞争成常态

自2021年《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落地后,化妆品功效评价及检测市场曾迎来了空前大爆发。然而,在入局者不断增多、新品检测需求减少的双重因素下,化妆品检测机构进入了“低价竞争”的泥潭。

近日,青眼咨询多个检测机构了解到,目前保湿的实验室评价仅需150元至280元,抗皱的实验室评价报价约为600元至800元,祛痘的人体功效评价在1.8万元左右,而此前检测费多达十几万元的美白人体功效评价如今也降至3万元附近。

部分检测机构的销售人员还表示,“如果做功效评价,则可以免费送产品备案常规9项的检测。”

多位化妆品检测机构负责人和行业人士均告诉青眼,这样的报价并不是个例。“目前检测行业低价竞争的现象较为严重,部分检测机构为了拉客户,开始大打‘价格战’。”另有多位检测机构的行业人士告诉青眼,“现在常规九项的价格已低到80元至120元左右了,有的检测机构可能一开始会报5、600元,但实际价格很低。”

广州某检测机构负责人称,事实上从去年开始,检测机构的报价就开始乱了。以常规九项为例,去年就有机构报价120元,“这项检测的成本,我们都需要300元。120元根本无法做,所以我们就干脆不做。现在我们的常规九项不对外了,只对有生产合作的品牌开放。不然,压根就没办法竞争,除非不检测就出报告,但我们不想赚快钱,还是想踏踏实实地干。”

另一检测机构的负责人也表示,“很多体外功效评价的价格也是低到了极限。譬如,一个试剂盒都要2600元,也仅能检测2个产品,但外面却有检测机构报价200元就可以检测一个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调查中,青眼还了解到,部分检测机构为了节省成本,会采取“拼单”的形式。如多个保湿产品都要做人体功效评价,检测机构就会把这几个产品用到一批受试者身上,如此一来,就可以节约成本并让报价更低,以增强竞争力。

“严格意义上来讲,‘拼单’是有风险的,虽然目前法规没有明令禁止这样做 ,但这样做会导致报告数据的不准确和不严谨。”一位不愿具名的检测机构负责人如是说道。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透露称,“现在不少第三方的代办机构,甚至报出了500元至800元全包的价格,即产品从未备案到完成备案的全过程最多仅需800元。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成本的。可以说,这两年化妆品检测机构低价竞争已成为新常态了。”

因此,有不少业内人士担心,“如此低价,可能存在检测机构出具假报告之嫌。否则,企业不可能做亏本的生意。”

行业饱和、内卷过于严重

近年来,由于功效化妆品需求大增和法规的硬性要求,检测机构也迎来了大爆发,仅今年就已新增了36多家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检测机构。从公司背景来看,今年新增的化妆品检测机构主要包括事业单位、第三方检测机构、科研院所以及化妆品企业关联公司等。截止目前,共有395家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检测机构。(详见青眼号外文章《今年已新增36家,化妆品检测机构又爆了!》)。

截自国家药监局

譬如,科丝美诗(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今年申请了化妆品检测的资质。不过,科丝美诗并不是将检测作为主业,而是作为ODM业务的一项辅助去做的。“我们的出发点,一是为公司内部服务,另一个是给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科丝美诗(中国)总经理助理申英杰曾向青眼号外解释。

此外,还有部分企业是看中了化妆品的市场潜力,因此选择入局化妆品检测行业。但不论这些检测机构的初衷是什么,此举造成的结果均为,近年来检测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增加,并导致了这一产业链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由此也造成了整个化妆品检验市场陷入低价竞争。“可以说,这个行业现在已经很饱和了。”一位有着近20年化妆品检测经验的资深人士直言道。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方检测公司增多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受化妆品行业新规和消费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新品减少,对检测的需求也有所下降。因此,行业目前处于僧多粥少的局面。“现在整个化妆品行业的市场业绩都不理想,检测只是其中配套的一环,跟着走下坡路也很正常。”广州一位化妆品工厂的负责人如是说道。

某种程度上说,化妆品检验是化妆品注册备案中的重要一环,事关化妆品的质量安全。一旦产品没有按规定检验或者压根没检,企业如果在销售时被查出有问题,那么品牌方和工厂方也会因此陷入到危机之中。

9大问题将被重点检查

毫无疑问,检测机构的价值就是帮助企业守住产品安全与功效的底线,如果检测机构不能拥有专业的水平并合规经营,相当于是给化妆品生产企业和品牌方埋下了“一颗雷”,这也将不利于行业长远的健康发展。因此,严把“检测关”已是势在必行。

据了解,此前国家已曾多次对化妆品检测机构进行了检查,并责令部分检查机构进行整改。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北京、湖北、湖南等多省市相继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度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抽查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化妆品检测等社会关注度高、涉及民生领域的检验检测机构被作为抽查对象面临检查。

截自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佛山欣研检验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成即表示,这是检验机构的例行检查,“类似于化妆品企业的飞检”。

以湖北为例,7月13日,湖北市场监督管理局等5部门发布通知称,此次2023年度全省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以全省机动车(环检)、建筑材料、化妆品、采矿冶金检验等社会关注度高、涉及民生领域的检验检测机构为抽查对象。

据悉,在此次针对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中,监管部门将重点检查9大问题:

未经检验检测,出具检验检测数据、结果;

篡改、编造检验检测数据、结果;

超出资质认定证书规定的检验检测能力范围,擅自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数据、结果;

检验检测结果与原始数据不一致,且无法溯源;

漏检关键项目、干扰检测过程或者改动关键项目的检测方法,造成检验检测数据或者结果错误;

替换、调换应当被检验检测的对象;

接受影响检验检测公正性的资助或存在其他影响检验检测公正性的行为;

未按照规定办理标准、授权签字人变更;

评审工作质量等。

“如果认真逐条地审核,估计不少化妆品检测机构都顶不住。”有业内资深人士认为,“按当下化妆品检测机构的内卷乱象来看,确实需要来一场大清洗。否则,长期以往,将对整个化妆品行业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