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故宫城墙启动1949年以来“最彻底”大修 3000米城墙将成新展示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故宫城墙启动1949年以来“最彻底”大修 3000米城墙将成新展示区

“预计到2019年10月,环紫禁城一周约3000米长的城墙将彻底去除病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故宫610岁的老城墙得了9种“老年病”。昨日下午,病得最重的西城墙内侧被红色围挡包围住,开始整修。1949年以来,紫禁城城墙最大规模的一次修缮工程拉开序幕。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预计到2019年10月,环紫禁城一周约3000米长的城墙将彻底去除病态。”

雷达逐米扫描探出9种病

故宫城墙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宫殿城墙。这道城墙总长度为3437.6米,刨去城台的长度也足有2914.3米。城墙顶宽6.63米,可以并排跑两辆小汽车。墙底宽8.55米,高9.3米。

“内以夯土为芯,外侧包砖,4个方向开有4座城门,城门上建有城台和城楼。”单霁翔说,“为了弄清楚城墙的健康状况,我们委托勘察单位对其整体进行了详细的勘察。正射摄影、探地雷达等高科技手段都用上了。”

3000米城墙,每一米都进行了无损探伤。病害报告得出结论——城墙患有9种“老年病”:面层砖离鼓,砖和里面夯土已经是两层皮,最大的离鼓距离足有20厘米;城墙鼓胀变形;城墙顶面沉陷;城墙裂缝;城墙砌体风化疏松,甚至剥落;夯土松散与空洞,共空了20余个洞,最大的洞口能钻进去两三个人;宇墙歪闪;植被破坏;各种管线、临时建筑等人为设施影响。单霁翔直言:“虽然这些病都没有急性发作,但都是严重安全隐患,如遇暴雨将有局部坍塌的可能,所以必须启动修缮。”

233米“重病墙”率先治病

根据病害分析,西华门北侧第一历史档案馆以北共计233米的城墙病得最重。2013年,这里曾局部出现症状。2014年,故宫对面层砖严重断裂、空鼓部分采取了临时的支顶加固措施。

治病就从这儿开始。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这里有过两次局部修补记录,当时只治标。”单霁翔说,上世纪90年代故宫进行过一次城墙维修,是以城墙外侧修缮为主。

这次修缮要治本,以城墙内侧为主,城墙地面凹陷处要填夯土,抹平空洞。

墙上重新做防水,更换损毁严重的城墙地面砖;缺失的面层砖要按原尺寸添配新砖。7处“鼓肚子”的墙面将采取整体性砌筑的方法恢复原貌。墙面植被将被连根拔起。锯齿状的城墙将一改残存模样,添齐补全。

3000米城墙

逐步开放成新展示区

与其他修缮项目不同,此次城墙治病被定为研究性保护项目,不设严格竣工时间。单霁翔解释:“修缮中,将针对传统工艺、传统材料进行科学记录、实验。”

比如,修补内侧墙面时,故宫将采用摄影测量和网格化表达方式记录砖材尺寸。“城墙历代都经过修补,使用的材料都有细微差别。再补齐面层砖的时候,要通过实验等途径找到最适合的材料和工艺。”还将有专人对工匠进行采访。这些将为后续城墙修缮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和方法。

目前,故宫已经开放了午门至东华门的城墙,约占总长度的1/6。单霁翔介绍,目前城墙整体修缮方案还在制定中。老墙修缮完毕后将逐步对游客开放,成为博物院的新展示区。

故宫管线将入地

紫禁城里的十七八种基础设施管线将入地。昨日,故宫博物院基础设施维修改造一期(试点)工程启动,故宫西南角将建地下综合管廊,收纳所有管线。

由于历史原因,热力、供电、信号等设施管道在故宫里恣意“穿越”,所经之处开墙破洞。“这种‘奇观’将根治。”单霁翔说,故宫将采取盾构的方式建设地下管廊,不仅将所有管线收纳到地下,恢复宫廷景观,未来的维护也都将在管廊里进行,无须在宫里挖沟。

这条管廊选址在故宫西南角,远离了核心区。“这里文物相对较少、开放区域较小,便于施工操作。”单霁翔介绍,工程主要包括给水及消防系统、雨污排水系统、供热系统、供配电系统、智能化系统、综合管沟系统和道路系统等改造和维修,计划竣工时间为2019年10月10日。故宫办公区也将逐步挪到这一区域。

未来,故宫基础设施维修改造二期工程将在博物院北部及东部区域展开,占地面积约34万平方米。目前方案正在设计阶段。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故宫城墙最大规模修缮开工

最新更新时间:11/27 10:38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故宫城墙启动1949年以来“最彻底”大修 3000米城墙将成新展示区

“预计到2019年10月,环紫禁城一周约3000米长的城墙将彻底去除病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故宫610岁的老城墙得了9种“老年病”。昨日下午,病得最重的西城墙内侧被红色围挡包围住,开始整修。1949年以来,紫禁城城墙最大规模的一次修缮工程拉开序幕。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预计到2019年10月,环紫禁城一周约3000米长的城墙将彻底去除病态。”

雷达逐米扫描探出9种病

故宫城墙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宫殿城墙。这道城墙总长度为3437.6米,刨去城台的长度也足有2914.3米。城墙顶宽6.63米,可以并排跑两辆小汽车。墙底宽8.55米,高9.3米。

“内以夯土为芯,外侧包砖,4个方向开有4座城门,城门上建有城台和城楼。”单霁翔说,“为了弄清楚城墙的健康状况,我们委托勘察单位对其整体进行了详细的勘察。正射摄影、探地雷达等高科技手段都用上了。”

3000米城墙,每一米都进行了无损探伤。病害报告得出结论——城墙患有9种“老年病”:面层砖离鼓,砖和里面夯土已经是两层皮,最大的离鼓距离足有20厘米;城墙鼓胀变形;城墙顶面沉陷;城墙裂缝;城墙砌体风化疏松,甚至剥落;夯土松散与空洞,共空了20余个洞,最大的洞口能钻进去两三个人;宇墙歪闪;植被破坏;各种管线、临时建筑等人为设施影响。单霁翔直言:“虽然这些病都没有急性发作,但都是严重安全隐患,如遇暴雨将有局部坍塌的可能,所以必须启动修缮。”

233米“重病墙”率先治病

根据病害分析,西华门北侧第一历史档案馆以北共计233米的城墙病得最重。2013年,这里曾局部出现症状。2014年,故宫对面层砖严重断裂、空鼓部分采取了临时的支顶加固措施。

治病就从这儿开始。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这里有过两次局部修补记录,当时只治标。”单霁翔说,上世纪90年代故宫进行过一次城墙维修,是以城墙外侧修缮为主。

这次修缮要治本,以城墙内侧为主,城墙地面凹陷处要填夯土,抹平空洞。

墙上重新做防水,更换损毁严重的城墙地面砖;缺失的面层砖要按原尺寸添配新砖。7处“鼓肚子”的墙面将采取整体性砌筑的方法恢复原貌。墙面植被将被连根拔起。锯齿状的城墙将一改残存模样,添齐补全。

3000米城墙

逐步开放成新展示区

与其他修缮项目不同,此次城墙治病被定为研究性保护项目,不设严格竣工时间。单霁翔解释:“修缮中,将针对传统工艺、传统材料进行科学记录、实验。”

比如,修补内侧墙面时,故宫将采用摄影测量和网格化表达方式记录砖材尺寸。“城墙历代都经过修补,使用的材料都有细微差别。再补齐面层砖的时候,要通过实验等途径找到最适合的材料和工艺。”还将有专人对工匠进行采访。这些将为后续城墙修缮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和方法。

目前,故宫已经开放了午门至东华门的城墙,约占总长度的1/6。单霁翔介绍,目前城墙整体修缮方案还在制定中。老墙修缮完毕后将逐步对游客开放,成为博物院的新展示区。

故宫管线将入地

紫禁城里的十七八种基础设施管线将入地。昨日,故宫博物院基础设施维修改造一期(试点)工程启动,故宫西南角将建地下综合管廊,收纳所有管线。

由于历史原因,热力、供电、信号等设施管道在故宫里恣意“穿越”,所经之处开墙破洞。“这种‘奇观’将根治。”单霁翔说,故宫将采取盾构的方式建设地下管廊,不仅将所有管线收纳到地下,恢复宫廷景观,未来的维护也都将在管廊里进行,无须在宫里挖沟。

这条管廊选址在故宫西南角,远离了核心区。“这里文物相对较少、开放区域较小,便于施工操作。”单霁翔介绍,工程主要包括给水及消防系统、雨污排水系统、供热系统、供配电系统、智能化系统、综合管沟系统和道路系统等改造和维修,计划竣工时间为2019年10月10日。故宫办公区也将逐步挪到这一区域。

未来,故宫基础设施维修改造二期工程将在博物院北部及东部区域展开,占地面积约34万平方米。目前方案正在设计阶段。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故宫城墙最大规模修缮开工

最新更新时间:11/27 10:38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