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一部《冰雪奇缘》在全球狂揽60亿票房,成为了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动画电影。最近,同样有一部动画电影引发了观影狂潮,那就是《海洋奇缘》。这部电影在北美首映5天,即斩获8110万美元票房。目前,影片的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7%,堪称口碑炸裂。
这两部电影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迪士尼公主系列的动画电影。从1937年上映的《白雪公主》,到今年上映的《海洋奇缘》,迪士尼已经拍摄了13部公主系列的动画电影。这些电影不仅是“票房收割机”,从中诞生的白雪公主、睡美人、贝尔、艾莎等14位公主也都深受观众青睐。
从貌美善良、擅长家务的白雪公主,到饱览群书、热爱冒险的贝尔,再到独立勇敢、拯救族人的莫阿娜……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意识的崛起,迪士尼动画电影中公主形象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或许我们可以从这13部电影中一窥端倪——
一、纵览迪士尼电影中的公主群像
自1937年《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上映以来,迪士尼已经创造了14位公主的形象。在这些公主中,有的是国王的女儿,如白雪公主、爱罗拉、艾莎,有的因为嫁给王子而成为公主,如灰姑娘、贝尔等,有的是拯救了国家受到册封而成为“公主”,如花木兰。这些公主形象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
被动等待型公主(1960年之前)
1937年,迪士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公主电影《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这同样也是全球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影片上映后,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同样也开启了迪士尼公主系列的大门。
迪士尼的首位公主白雪公主,是欧洲广泛流传的一个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在迪士尼的电影中,白雪公主是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她美丽善良,擅长做家务,热爱小动物,并充满了对爱情的向往。1950年上映的《仙履奇缘》中,同样出现了这样一位“完美女性”——灰姑娘。灰姑娘的形象与白雪公主相似,勤劳善良、擅长家务、喜欢小动物,也同样有着好运气。
《睡美人》(1959)中的爱罗拉延续了前两位公主的“套路”。她同样貌美善良,擅长家务,还因仙女祝福而拥有了财富与美貌。然而,爱罗拉同样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黑女巫的诅咒见效后,她只有等待王子拯救自己。
这三部影片中的公主形象十分相似,她们貌美善良,但无力掌握命运。她们往往没有反抗精神,或者反抗精神薄弱。即使能够偷偷参加舞会的灰姑娘,在受到后妈的欺负时也只能偷偷哭泣,只能等待王子来拯救自己。
究其原因,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性别角色有着严格的分工。女性承担的主要社会功能是做家务以及照顾孩子,因而勤劳善良的女性容易受到青睐。迪士尼动画电影中早期的公主形象正是按照这一审美观进行塑造的。
积极进取型公主(1989-2000)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受到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女性在职业、教育、婚姻选择等方面,逐步与男性平起平坐。迪士尼动画电影中的女性意识也逐渐凸显,公主们开始摆脱“贤良淑德”的传统女性形象,拥有了独立的人格。
由于《睡美人》票房的败北,迪士尼长达40年都将公主题材束之高阁。直到1989年,《小美人鱼》才横空出世,并引领了迪士尼的复兴。这部影片根据安徒生《海的女儿》改编,片中的小美人鱼爱丽儿不再被动等待爱情降临,而是一位勇敢追求爱情和梦想生活的公主。
《美女与野兽》(1991)中的贝儿同样美貌善良,但却不再是一个“花瓶型”的公主。她热爱读书,敢于冒险,也不是“外貌协会”——与面目狰狞的野兽日久生情。不过,这个故事的结局最终还是落入俗套,野兽因贝儿的一个吻变成了王子,和贝儿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阿拉丁》(1992)中茉莉是迪士尼动画中的第一个非白人公主。由于这部电影的中心人物是阿拉丁,茉莉的戏份并不多,但这位公主的形象依然十分出彩。茉莉向往自由,敢于追寻自我、追求爱情,敢于反抗国王的“指婚”,与早期的公主形象迥然相异。
1995年上映的《风中奇缘》中,同样出现了一位非白人公主——宝嘉康蒂。这位公主是一位印第安公主,善良勇敢而富有智慧。她拒绝了被安排的婚姻,与白人探险家相爱,并化解了白人和当地人之间的种族战争,最终选择留在家乡带领族人。从这部电影开始,迪士尼的公主不但在能力上更加出色,爱情也不再是她们的唯一归宿。
1998年上映的《花木兰》中,女权主义色彩达到了巅峰。花木兰更具有反叛精神,她不再需要依附男人,而是女扮男装上战场杀敌,为家族争取荣誉。最终,木兰不但拯救了皇帝和将军,还得到了皇帝的感谢和嘉奖。
这一时期的迪士尼公主,不再甘于成为男人的附庸,也不再盲目等待男性的拯救。她们拥有独立的人格,向往自由,敢于追求爱情和梦想中的生活,也试图反抗男权社会的束缚。这些公主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像男人一样做事,不受女性身份的限制。不过,她们虽然有反叛意识,反叛仍然不够彻底。除了《风中奇缘》外,其他影片仍将婚姻作为公主们最好的归宿。
掌控命运的公主(2009年至今)
步入新世纪之后,女性早已拥有和男性同等的权利和机遇,迪士尼公主电影中的女性意识也进一步觉醒。她们早已不再是男性的附属品,也不再渴望取悦男权社会。她们尽力摆脱男权社会的束缚,勇于表达自我,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
2009年上映的《公主与青蛙》中的蒂亚娜,是迪士尼的第一位黑人公主。蒂亚娜拥有烹饪天赋,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开一家餐厅。她不相信童话,也并没有期待王子的帮助,而是通过自己努力攒钱,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当她遇到青蛙王子后,逐渐意识到真挚的爱情与事业的成功同样重要,最终收获了自己的幸福。
《魔发奇缘》(2010)是迪士尼工作室首部3D动画电影,改编自格林童话《长发公主》。这部电影中的公主乐佩不再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娇小姐,面对陌生人的闯入,她用一个平底锅就将其打晕,还会用长长的头发捆住他。她性格活泼,渴望自由,富有冒险精神,最终在弗林的协助上走出高塔,获得了自我的成长,也收获了亲情与爱情。
到了皮克斯出品《勇敢传说》(2012)中,女主角梅莉达更是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公主形象。梅莉达勇敢独立,不喜欢做家务而喜欢射箭,充满了野性的气质,不愿接受男权社会的安排。影片的主线也不再是爱情故事,而是母亲与女儿观念的差异。最终,梅莉达通过自己努力,争取到自主选择婚姻的权利。
2013年上映的《冰雪奇缘》,将女性主义推向了高潮。这部电影中破天荒地有了两位公主,王子变成了“坏人”,而最后拯救艾莎公主的不再是王子,而是另一位公主——她的妹妹安娜。影片中的艾莎拥有比男性更强大的能力,曾为此感到惧怕。在妹妹的帮助之下,她终于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与众不同,并唱出金曲《Let it go》(《随它吧》),意味着女性意识的觉醒。
安娜与姐姐艾莎迥然不同,她从未失去勇气和信心,毅然将寻找姐姐的重任扛在自己肩上。在发现汉斯要伤害艾莎的时候,立刻挡在了艾莎的前面。这同样是此前公主电影中少见的女性形象。这部电影与《勇敢传说》相似,爱情不再是公主们的唯一归宿,女性也不再惧怕释放自己的能力。没有王子的庇护,公主也可以拥有自己的精彩。
刚刚上映的《海洋奇缘》中的女主角莫阿娜,是第一位波里尼西亚公主。莫阿娜是酋长的女儿,她独立勇敢,乐观坚强,为了拯救族人踏上了海上探险之路。莫阿娜不像以往的公主那样美丽优雅,她不需要王子,也不需要爱情——电影中她只有一个“合作伙伴”毛伊,还是一个画风“粗糙”的彪形大汉。
这一时期的迪士尼公主电影中,女权色彩愈发浓郁。迪士尼公主彻底完成了从依赖王子,与王子互助合作到不需要王子的转变,展现了现代女性的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二、迪士尼公主形象之变:完美小姐到独立女性
纵观将近80年来迪士尼的13部动画电影,可以发现迪士尼的公主形象已几经嬗变。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女性意识的觉醒,迪士尼的公主早已摆脱了早期“傻白甜”的形象,越来越向独立勇敢的新女性形象转变。在此期间,迪士尼公主的外貌、性格、种族和爱情模式都发生了变化——
外貌之变:从标准美女到接地气
早期的迪士尼公主,如白雪公主、灰姑娘和睡美人,都属于“标准美女”。她们皮肤白皙,五官标致,身材完美,衣着得体,还有着一副好歌喉。无论做多少家务,遭受着怎样的虐待,都不会损伤她们的美貌。
自《阿拉丁》后,迪士尼公主电影中出现了一系列了少数族裔公主。她们的外貌更加具有当地人的特征(或西方人眼中的当地人特征)。如《风中奇缘》中的印第安公主宝嘉康蒂,是一位眼睛细长,高颧骨,面部线条硬朗的公主。而《花木兰》中的木兰,则有着丹凤眼、厚唇、身材单薄等中国女性的特质。
到了《勇敢传说》,女主角梅莉达的外形完全不再是一个传统美女。她有着一头火红的乱发,相貌平平,很难被称之为美女。而在《海洋奇缘》中,女主角莫阿娜从外形来看完全是一个小孩子,塌鼻梁,皮肤黝黑,眉毛粗黑,更像是一个普通人。从白雪公主到莫阿娜,迪士尼公主的外形越来越接地气,个性则越来越突出。
性格之变:从“贤妻良母”到“女汉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意识的觉醒,迪士尼公主的性格也完成了从依附男人到独立勇敢的转变。早期的迪士尼公主,具有典型的“贤妻良母”型性格。她们勤劳能干,擅长家务,个个都是理家能手。即使是养尊处优的白雪公主,出皇宫后不需要学习,就会做各种家务。面对危难,她们束手无策,只能等待王子的搭救。
从《美女与野兽》中的贝尔开始,公主的性格终于发生了变化。贝尔热爱读书,敢于冒险,对怪兽并不畏惧。茉莉、宝嘉康蒂、花木兰等公主,也都是兼具智慧和勇敢的女性,她们开始尝试反抗男权社会的压制。到了乐佩、梅莉达、安娜等第三阶段的公主,她们的性格越来越活泼,自身能力也越来越强,从被动等待的娇小姐变成了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女汉子”。
爱情模式之变:从一见钟情到日久生情
看过童话故事的人,一般会对一句话印象深刻——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迪士尼动画电影中,王子与公主的爱情故事一般是电影的主线。不过,历经时代变迁之后,公主的爱情模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早期的迪士尼动画电影中,公主与王子往往是一见钟情。在《白雪公主》中,王子与公主说了几句话,唱了一首歌,两个人就相爱了。《仙履奇缘》中,王子仅仅与灰姑娘共舞,就认定她是自己一生的伴侣。这些电影中,公主对于王子的性格、家庭,甚至名字一概不知,就对其一见钟情,“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相对于早期公主们的草率,第二代公主们往往是对王子日久生情。尤其是《美女与野兽》中的贝儿与野兽,他们最初并不相互喜欢,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和了解,才慢慢爱上了彼此。《阿拉丁》中的阿拉丁,《风中奇缘》中感到约翰,《花木兰》中的李翔,都与公主们有着较多的交流,也有着长时间的相处,产生感情并不让人意外。
到了第三代的公主,已不再看脸识人,也不再因为合适而结婚,她们更追求心灵的契合和相互的陪伴。她们的另一半也不再是英俊多金又优雅的王子,蒂亚娜的“青蛙王子”温纳原本是一个花花公子,长发公主的爱人尤金原本是个惯犯,安娜的爱人克里斯托原本是一个冰贩子,他们却都凭借一颗真心获得了公主的爱。
另一方面,爱情不再是第三代公主唯一的归宿。《勇敢传说》中的梅莉达,《冰雪奇缘》中的艾莎,《海洋奇缘》中的莫阿娜都没有以嫁给王子为结局。她们凭借自己的努力,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即使没有遇见爱情,也生活得同样十分精彩。
历经将近80年的变迁,迪士尼动画电影中的公主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看似完美,实则没有思想和灵魂的“完美小姐”,日益变成了有个性的独立女性。公主形象的变化,与社会思潮的变化以及人们审美倾向的变化密不可分。以《冰雪奇缘》、《海洋奇缘》中女主角为代表的“独立女性”,在当下更容易引起女性的共鸣,因而获得了全球观众的青睐。
三、迪士尼公主形象对国产动画的启示
尽管迪士尼在近些年已不复往年辉煌,迪士尼公主仍然具有超高的知名度和巨大的影响力,被称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女子偶像团体”。如《冰雪奇缘》这部影片,不仅在全球斩获了超过60亿元的票房,还包揽了2013年金球奖、安妮奖、奥斯卡的最佳动画长片奖,主题曲《Let it go》更是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反观国产动画电影,往往缺乏对女性形象的刻画,甚至没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在国产动画电影中,一般以男性为主角,而女性的身份往往只有三种——“母亲”、“妻子”和“女儿”。比如《宝莲灯》中的三圣母(母亲),《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中的妈妈(母亲和妻子)。这些女性角色,往往是依附于电影中的男性而存在的,她们没有突出的个性,只是作为影片的配角而存在。
今年暑期档上映的《大鱼海棠》,是一部以女性成长为主线的动画电影。然而,《大鱼海棠》的女主角椿为了救她的“王子”,不惜让整个村子陷入危难,这样的价值观遭到了观众的吐槽。从影片中,只看到了椿对于“知恩图报”的执念,并没有看到她的成长,很难将其划分为讲述女性成长的电影。
其实,在国产动画电影中,以人类为主角的原本就不多,以女性为主角的更是几近于无。《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大量以动物为主角的动画却大行其道。归根结底,国产动画目前仍然难以摆脱低幼倾向,被认为是“孩子的专属”,自然会缺乏对女性的关注。而迪士尼则把动画看作是艺术形式的一种,往往会通过动画讨论一些严肃的主题,女性的成长正是其中的一类。
实际上,在中国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都出现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她们也经历了从男人的附庸,到独立自主的新女性的转变。然而,这种转变并没有在国产动画电影中被记录下来,也并没有促使中国的“贝儿”、“艾莎”、“莫阿娜”的诞生,着实让人唏嘘。在欣喜地看到迪士尼公主完成蜕变的同时,我们也希望看到国产动画同样能展现我国女性的别样风采。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http://news.vsochina.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