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煤电凶猛:一周核准、开工破800万千瓦,两年半核准近2亿千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煤电凶猛:一周核准、开工破800万千瓦,两年半核准近2亿千瓦

电力保供真的需要那么多煤电吗?

文|华夏能源网

“3060”双碳蓝图能否如期实现,取决于绿电涨得快还是煤电涨得快。现实的情况是,风光装机持续放量增长之际,煤电装机也在超常规增长。

仅7月28日至8月4日一周之内,有逾800万千瓦煤电获得核准、开工以及投产。

这些项目包括,7月29日,晋能控股山西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同热三期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华能山阴2×100万千瓦“上大压小”煤电项目核准批复;7月28日,华能太仓2×100万千瓦机组扩建项目施工;7月31日,华能两江燃机2×741.87MW二期项目开工;7月28日,建投准能长滩电厂2×66万千瓦机组工程首套机组顺利投产。

一周之内核准、开工逾800千瓦,煤电涨势极为迅猛。从2021年电荒开始计算,至今两年半左右时间里,国内已经总共核准了近2亿千瓦的煤电项目。

近日,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发布的《中国电力部门低碳转型2023年上半年进展分析》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总核准煤电装机5040万千瓦,已达2022年全年核准装机量的55.56%,远超2021年全年获批总量。

今年新审批通过的煤电项目,以百万千瓦级别的大型机组为主,主要来自于河北(771万千瓦)、江苏(730万千瓦)、山东(668万千瓦)、广东(600万千瓦)、湖北(535万千瓦)等省份。

另据全球能源监测组织(Global Energy Monitor)的统计,2022年,中国煤电核准量高达106GW以上,超过2021年4倍,相当于每周核准2个煤电项目。2021年,中国核准了超过23GW的煤电项目。

大批量核准煤电项目的一大考虑,就是四个字:电力保供。

回顾2021年,全国范围内爆发了罕见电荒,在引发民怨的同时,大批工业企业饱受“拉闸限电”之苦,进而也影响到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云南等西南水电大省来水偏枯,水电大量减发,各省内水电蓄能也严重不足,在四川境内水电发电甚至直接腰斩,这对西南地区社会经济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

2023年以来,西南水电出力要比2022年好了很多,但是比照以往丰水年份还是弱了两成左右。

这也是为何2021年以来,迫于电力保供的压力,高层多次出面表示要杜绝“拉闸限电”。在煤电需求回升背景下,各级发改委开始大批核准煤电项目,为的也是电荒不再重来。

煤电核准放量的另一个原因是,与新能源装机大增相配套,需要增加灵活性调节电源。

随着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在中国更是纳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新能源装机量开始跑步提升,海量新能源大举涌入了新型电力系统,未来有望成为主力能源。

但由于新能源先天具有间歇性、不稳定性,这就需要煤电、储能来扮演调节、支撑的角色。在这一风光火打捆的新发展模式下,包括煤电在内的各类电源装机都得配套持续增长。

有业内人士做过简单测算,原来是1.2千瓦的煤电能为1千瓦的用户供电,但新型电力系统下,需要“1.2千瓦的新能源+1千瓦的煤电”,才能对应1千瓦的用户。煤电作为新能源的“助产士”、“保姆”角色,也需要保持增长。

电力保供、支撑新能源发展,煤电的增长确有其必要性。但煤电大量增长也引发了诸多争议。

争议首先是,大批量核准上马煤电项目,会否弱化“双碳”进程?早在“十三五”期间,管理层就曾制定过“煤炭年消费量控制在40亿吨以下”的目标,而近年来煤炭市场的年消费量已经突破45亿吨。

其次,持续上马煤电似乎也并未大幅改善缺电现状。局地缺电、部分时段缺电已经成为“新常态”。连续三年,湖南、江西、辽宁、川渝、云贵、江浙等地区,相继发生了影响面积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拉闸限电。

再次,新能源与煤电交替增长,煤电利用小时数和出力越来越少,新型电力系统的能源效率与经济性正在经受考验。

中国工程院的一项研究显示,2020年即使按照煤电60%出力计算,中国的电力系统装机就能够充分满足最大用电需求。考虑到电力系统一般会额外配置20%的备用机组,这意味着电力系统内存在至少20%的冗余煤电装机。

但如果煤电发电出力越来越低,那么即使有再多的煤电冗余装机,依然会出现发电紧张问题,这会让整个系统变得更加低效,增加煤电装机会变成“无底洞”。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华能集团

373
  • 中国华能向西藏地震灾区捐赠2000万元
  • 世界海拔最高,华能纳古光伏电站一期项目今日并网发电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

  •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原潞安煤炭事业部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存智接受审查调查
  •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挖金湾虎龙沟煤业有限公司调研员李英接受审查调查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煤电凶猛:一周核准、开工破800万千瓦,两年半核准近2亿千瓦

电力保供真的需要那么多煤电吗?

文|华夏能源网

“3060”双碳蓝图能否如期实现,取决于绿电涨得快还是煤电涨得快。现实的情况是,风光装机持续放量增长之际,煤电装机也在超常规增长。

仅7月28日至8月4日一周之内,有逾800万千瓦煤电获得核准、开工以及投产。

这些项目包括,7月29日,晋能控股山西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同热三期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华能山阴2×100万千瓦“上大压小”煤电项目核准批复;7月28日,华能太仓2×100万千瓦机组扩建项目施工;7月31日,华能两江燃机2×741.87MW二期项目开工;7月28日,建投准能长滩电厂2×66万千瓦机组工程首套机组顺利投产。

一周之内核准、开工逾800千瓦,煤电涨势极为迅猛。从2021年电荒开始计算,至今两年半左右时间里,国内已经总共核准了近2亿千瓦的煤电项目。

近日,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发布的《中国电力部门低碳转型2023年上半年进展分析》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总核准煤电装机5040万千瓦,已达2022年全年核准装机量的55.56%,远超2021年全年获批总量。

今年新审批通过的煤电项目,以百万千瓦级别的大型机组为主,主要来自于河北(771万千瓦)、江苏(730万千瓦)、山东(668万千瓦)、广东(600万千瓦)、湖北(535万千瓦)等省份。

另据全球能源监测组织(Global Energy Monitor)的统计,2022年,中国煤电核准量高达106GW以上,超过2021年4倍,相当于每周核准2个煤电项目。2021年,中国核准了超过23GW的煤电项目。

大批量核准煤电项目的一大考虑,就是四个字:电力保供。

回顾2021年,全国范围内爆发了罕见电荒,在引发民怨的同时,大批工业企业饱受“拉闸限电”之苦,进而也影响到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云南等西南水电大省来水偏枯,水电大量减发,各省内水电蓄能也严重不足,在四川境内水电发电甚至直接腰斩,这对西南地区社会经济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

2023年以来,西南水电出力要比2022年好了很多,但是比照以往丰水年份还是弱了两成左右。

这也是为何2021年以来,迫于电力保供的压力,高层多次出面表示要杜绝“拉闸限电”。在煤电需求回升背景下,各级发改委开始大批核准煤电项目,为的也是电荒不再重来。

煤电核准放量的另一个原因是,与新能源装机大增相配套,需要增加灵活性调节电源。

随着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在中国更是纳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新能源装机量开始跑步提升,海量新能源大举涌入了新型电力系统,未来有望成为主力能源。

但由于新能源先天具有间歇性、不稳定性,这就需要煤电、储能来扮演调节、支撑的角色。在这一风光火打捆的新发展模式下,包括煤电在内的各类电源装机都得配套持续增长。

有业内人士做过简单测算,原来是1.2千瓦的煤电能为1千瓦的用户供电,但新型电力系统下,需要“1.2千瓦的新能源+1千瓦的煤电”,才能对应1千瓦的用户。煤电作为新能源的“助产士”、“保姆”角色,也需要保持增长。

电力保供、支撑新能源发展,煤电的增长确有其必要性。但煤电大量增长也引发了诸多争议。

争议首先是,大批量核准上马煤电项目,会否弱化“双碳”进程?早在“十三五”期间,管理层就曾制定过“煤炭年消费量控制在40亿吨以下”的目标,而近年来煤炭市场的年消费量已经突破45亿吨。

其次,持续上马煤电似乎也并未大幅改善缺电现状。局地缺电、部分时段缺电已经成为“新常态”。连续三年,湖南、江西、辽宁、川渝、云贵、江浙等地区,相继发生了影响面积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拉闸限电。

再次,新能源与煤电交替增长,煤电利用小时数和出力越来越少,新型电力系统的能源效率与经济性正在经受考验。

中国工程院的一项研究显示,2020年即使按照煤电60%出力计算,中国的电力系统装机就能够充分满足最大用电需求。考虑到电力系统一般会额外配置20%的备用机组,这意味着电力系统内存在至少20%的冗余煤电装机。

但如果煤电发电出力越来越低,那么即使有再多的煤电冗余装机,依然会出现发电紧张问题,这会让整个系统变得更加低效,增加煤电装机会变成“无底洞”。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