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重回亏损风险加大,富邦财险新任董事长和总经理能否坐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重回亏损风险加大,富邦财险新任董事长和总经理能否坐稳?

尽管富邦财险偿付能力有所改善,但较行业平均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文|全球财说 宋涵

编制虚假财务资料在保险界不少见,仅从罚单看,就经常能看到因编制虚假财务资料而被处罚的信息,近日富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邦财险”)也因此原因被罚。

成立十余年,背靠富邦集团背景与保险经验的富邦财险,历经掌舵者和话事人几番变动,直到近2年才开始实现小额盈利,但2022年净利润同比又大幅下滑超9成,盈利是否能够稳定还需继续观察。

近期新任董事长和总经理任职资格双双获批,在偿付能力吃紧、业务结构转型压力下,富邦财险下一步发展值得关注。

核心高管更迭频繁

近日,四川监管局发布保险罚单,针对富邦财险四川分公司编制虚假财务资料的违法违规事实作出处罚。

同时被处罚的还有两名相关负责人,其一陈贵军,是对前述违法违规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二陈黎,是前述违法违规行为的直接责任人。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四川监管局对富邦财险四川分公司罚款12万元,并对两名责任人给予警告和罚款。陈黎罚款1万元,陈贵军罚款2万元。

此次处罚金额虽然不大,但富邦财险四川分公司所涉违法违规事由,一直以来正是监管整治的重点。监管趋严,行业 “顽疾难改”背后或是险企内控存隐忧。

业内人士表示,要筑牢合规经营防线,树立合规经营理念。持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合规教育,建立内部问责机制。

事实上,公司内控管理不善经常与管理团队“不合格”有关,就富邦财险而言,该公司高管团队不稳定,更迭较为频繁,或为内控漏洞产生的根源之一。

富邦财险成立13年来,已更迭4任董事长,分别是陈灿煌、庄子明、陈伯燿、许金泉;及3任总经理,分别是庄子明、许金泉、郑崇衡。其中,前任董事长陈伯燿自取得任职资格到离职仅在位1年有余。

其中第4任董事长和第3任总经理均是近期才到位。7月3日,该公司官网公告郑崇衡总经理任职资格获批,距离其被选为临时负责人刚好半年。1个月前,新任董事长许金泉任职资格刚刚获批。

据公开资料显示,新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均出身富邦产险。

新任董事长许金泉具备公司经营管理及销售等专长。于1988年加入富邦产险,历任车险理赔部、商品部、个人保险营业部部门主管、通路推展部部门主管、电子商务部部门主管、营业管理部部门主管、富邦产险资深协理、富邦产险董事长等职。

新任总经理郑崇衡自1994年10月加入富邦产险,历任核保管理、承保政策制定、品牌管理、策略规划、富邦产险火险及企划等多项工作。2010年至2019年期间调任富邦财险,先后担任企划部主管、职工代表监事、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职务。

其实,董事长和总经理任命早有迹可寻。2023 年1月,公司任命郑崇衡为临时负责人时,同时免去了许金泉富邦财产总经理职务。目前来看,这一操作即为许金泉调任董事长一职做铺垫。

超10年才实现的盈利又现亏损风险

保险界有“七平八盈”不成文的定律,富邦财险的盈利实现则晚于这个规律。

富邦财险成立于2010年,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生效后,第一家进入中国大陆取得开业许可的台资保险公司。起初由台湾富邦产险与富邦人寿共同发起设立。

2013年-2019年,7年间富邦财险先后经历4次增资。期间引进1家新股东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港务),公司性质转变为合资保险公司。注册资本由4亿元增至11.2亿元,翻了近3倍。

13年来富邦财险股权架构相对稳定。截至目前,富邦产险持股40%、富邦人寿持股40%、厦门港务持股20%。

2011-2022年,富邦财险净利分别为-0.48亿元、-0.81亿元、-1.22亿元、-1.19亿元、-1.21亿元、-1.44亿元、-1.09亿元、-0.33亿元、-0.78亿元、-1.1亿元、0.77亿元、0.06亿元。

即富邦财险是在成立十年后才实现盈利,且此时盈利看起来尚不稳定,2022年虽然盈利,但同比大幅下降92.80%。盈利是否能稳住,还需后续业绩的验证。

同期,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0.55亿元、1.81亿元、3.85亿元、6.93亿元、8.73亿元、10.55亿元、10.65亿元、10.04亿元、10.15亿元、12.16亿元、11.03亿元、7.99亿元。显然,保险业务收入近年来又有了下滑趋势。

近日,公司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出炉。上半年,公司累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77亿元,净利0.0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其主要经营指标综合成本率过高,超过盈亏线,达102.4%。其中,综合费用率达65.32%。一般来说,综合成本率超过100%,大概率会出现险种亏损。未来富邦财险亏损的风险在加大。

同期,公司实现签单保费2.81亿元,以代理渠道为主,占比达7成。从险种来看,车险签单保费占比超6成。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展业以来,公司保费收入居前五的商业保险险种中,车险承保长期亏损。车险业务盈利难,成为拖累公司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

2011年-2022年,车险承保依次亏损0.24亿元、0.5亿元、0.76亿元、1亿元、1.12亿元、1.05亿元、0.75亿元、0.45亿元、0.49亿元、0.09亿元、0.55亿元、0.32亿元。2015年是个分水岭,这年承保亏损规模突破亿元大关,此后呈波动下滑趋势。

偿付能力吃紧

此外,偿付能力不足可以说是多年来掣肘富邦财险发展的难题之一。虽经股东数次增资仍未能缓解公司偿付能力吃紧的压力。

事实上,公司偿付能力承压由来已久,除了业绩不佳长期亏损外,公司投资端损失过重,使得其偿付能力雪上加霜。

2019年以来,富邦财险连续5次披露与腾富博的单项重大投资项目损失公告。投资损失金额由1550万元迅速攀升至3788万元。据统计仅在腾富博身上所损失的金额就已经高达1.3亿元。

为尽快摆脱偿付能力困境,富邦财险于2021年8月底,与同属“富邦系”的富邦金创和北富银创投共同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书》,转让腾富博8.5%股权。如今,富邦财险对腾富博的持股比例由16.667%降至8.167%。

2023年上半年,公司投资端各指标在1%上下浮动,表现依旧不亮眼。其中,净资产收益率1.74%、总资产收益率0.27%、投资收益率1.2%、综合投资收益率1.02%。

偿付能力虽环比上季度有所提升,仍处于行业较低水平。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154.49%,较第一季度偿付能力146.34%,提升了8.15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统计的第一季度偿付信息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末,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0.3%,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5.7%。财产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27.1%;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6.6%。

可见,尽管富邦财险偿付能力有所改善,但较行业平均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富邦财险

  • 富邦财险大连分公司因虚列业务费用被16万
  • 保费收缩、单季度净亏逾千万,富邦财险新任“将帅”需先解业绩困局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重回亏损风险加大,富邦财险新任董事长和总经理能否坐稳?

尽管富邦财险偿付能力有所改善,但较行业平均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文|全球财说 宋涵

编制虚假财务资料在保险界不少见,仅从罚单看,就经常能看到因编制虚假财务资料而被处罚的信息,近日富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邦财险”)也因此原因被罚。

成立十余年,背靠富邦集团背景与保险经验的富邦财险,历经掌舵者和话事人几番变动,直到近2年才开始实现小额盈利,但2022年净利润同比又大幅下滑超9成,盈利是否能够稳定还需继续观察。

近期新任董事长和总经理任职资格双双获批,在偿付能力吃紧、业务结构转型压力下,富邦财险下一步发展值得关注。

核心高管更迭频繁

近日,四川监管局发布保险罚单,针对富邦财险四川分公司编制虚假财务资料的违法违规事实作出处罚。

同时被处罚的还有两名相关负责人,其一陈贵军,是对前述违法违规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二陈黎,是前述违法违规行为的直接责任人。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四川监管局对富邦财险四川分公司罚款12万元,并对两名责任人给予警告和罚款。陈黎罚款1万元,陈贵军罚款2万元。

此次处罚金额虽然不大,但富邦财险四川分公司所涉违法违规事由,一直以来正是监管整治的重点。监管趋严,行业 “顽疾难改”背后或是险企内控存隐忧。

业内人士表示,要筑牢合规经营防线,树立合规经营理念。持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合规教育,建立内部问责机制。

事实上,公司内控管理不善经常与管理团队“不合格”有关,就富邦财险而言,该公司高管团队不稳定,更迭较为频繁,或为内控漏洞产生的根源之一。

富邦财险成立13年来,已更迭4任董事长,分别是陈灿煌、庄子明、陈伯燿、许金泉;及3任总经理,分别是庄子明、许金泉、郑崇衡。其中,前任董事长陈伯燿自取得任职资格到离职仅在位1年有余。

其中第4任董事长和第3任总经理均是近期才到位。7月3日,该公司官网公告郑崇衡总经理任职资格获批,距离其被选为临时负责人刚好半年。1个月前,新任董事长许金泉任职资格刚刚获批。

据公开资料显示,新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均出身富邦产险。

新任董事长许金泉具备公司经营管理及销售等专长。于1988年加入富邦产险,历任车险理赔部、商品部、个人保险营业部部门主管、通路推展部部门主管、电子商务部部门主管、营业管理部部门主管、富邦产险资深协理、富邦产险董事长等职。

新任总经理郑崇衡自1994年10月加入富邦产险,历任核保管理、承保政策制定、品牌管理、策略规划、富邦产险火险及企划等多项工作。2010年至2019年期间调任富邦财险,先后担任企划部主管、职工代表监事、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职务。

其实,董事长和总经理任命早有迹可寻。2023 年1月,公司任命郑崇衡为临时负责人时,同时免去了许金泉富邦财产总经理职务。目前来看,这一操作即为许金泉调任董事长一职做铺垫。

超10年才实现的盈利又现亏损风险

保险界有“七平八盈”不成文的定律,富邦财险的盈利实现则晚于这个规律。

富邦财险成立于2010年,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生效后,第一家进入中国大陆取得开业许可的台资保险公司。起初由台湾富邦产险与富邦人寿共同发起设立。

2013年-2019年,7年间富邦财险先后经历4次增资。期间引进1家新股东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港务),公司性质转变为合资保险公司。注册资本由4亿元增至11.2亿元,翻了近3倍。

13年来富邦财险股权架构相对稳定。截至目前,富邦产险持股40%、富邦人寿持股40%、厦门港务持股20%。

2011-2022年,富邦财险净利分别为-0.48亿元、-0.81亿元、-1.22亿元、-1.19亿元、-1.21亿元、-1.44亿元、-1.09亿元、-0.33亿元、-0.78亿元、-1.1亿元、0.77亿元、0.06亿元。

即富邦财险是在成立十年后才实现盈利,且此时盈利看起来尚不稳定,2022年虽然盈利,但同比大幅下降92.80%。盈利是否能稳住,还需后续业绩的验证。

同期,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0.55亿元、1.81亿元、3.85亿元、6.93亿元、8.73亿元、10.55亿元、10.65亿元、10.04亿元、10.15亿元、12.16亿元、11.03亿元、7.99亿元。显然,保险业务收入近年来又有了下滑趋势。

近日,公司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出炉。上半年,公司累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77亿元,净利0.0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其主要经营指标综合成本率过高,超过盈亏线,达102.4%。其中,综合费用率达65.32%。一般来说,综合成本率超过100%,大概率会出现险种亏损。未来富邦财险亏损的风险在加大。

同期,公司实现签单保费2.81亿元,以代理渠道为主,占比达7成。从险种来看,车险签单保费占比超6成。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展业以来,公司保费收入居前五的商业保险险种中,车险承保长期亏损。车险业务盈利难,成为拖累公司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

2011年-2022年,车险承保依次亏损0.24亿元、0.5亿元、0.76亿元、1亿元、1.12亿元、1.05亿元、0.75亿元、0.45亿元、0.49亿元、0.09亿元、0.55亿元、0.32亿元。2015年是个分水岭,这年承保亏损规模突破亿元大关,此后呈波动下滑趋势。

偿付能力吃紧

此外,偿付能力不足可以说是多年来掣肘富邦财险发展的难题之一。虽经股东数次增资仍未能缓解公司偿付能力吃紧的压力。

事实上,公司偿付能力承压由来已久,除了业绩不佳长期亏损外,公司投资端损失过重,使得其偿付能力雪上加霜。

2019年以来,富邦财险连续5次披露与腾富博的单项重大投资项目损失公告。投资损失金额由1550万元迅速攀升至3788万元。据统计仅在腾富博身上所损失的金额就已经高达1.3亿元。

为尽快摆脱偿付能力困境,富邦财险于2021年8月底,与同属“富邦系”的富邦金创和北富银创投共同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书》,转让腾富博8.5%股权。如今,富邦财险对腾富博的持股比例由16.667%降至8.167%。

2023年上半年,公司投资端各指标在1%上下浮动,表现依旧不亮眼。其中,净资产收益率1.74%、总资产收益率0.27%、投资收益率1.2%、综合投资收益率1.02%。

偿付能力虽环比上季度有所提升,仍处于行业较低水平。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154.49%,较第一季度偿付能力146.34%,提升了8.15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统计的第一季度偿付信息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末,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0.3%,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5.7%。财产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27.1%;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6.6%。

可见,尽管富邦财险偿付能力有所改善,但较行业平均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