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据湖北省兴山县政府网站消息,2023年8月14日20时30分左右,兴山县榛子乡平瓦公路(乡村公路)山体突发岩石崩塌,砸中一辆正途经此地的七座小型面包车。经现场紧急救援,车辆严重损毁,车上7人均已遇难。
8月15日上午,兴山县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回应界面新闻,事发后,宜昌市和兴安县的相关工作人员都已赶往现场,救援进展及灾后处置情况以官方通报为准。
宜昌市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告诉界面新闻,此次岩石崩塌的原因暂无法透露,需等待官方调查结果。此外,这位工作人员表示,此次灾害属于突发性质的岩石崩塌,事发前并未有地质灾害预警提醒。
事发现场附近工地的打井工人王建刚(化名)对界面新闻介绍,遇难人员均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工人,“距离我所在的工地几百米远。”他称,8月14日晚,他与遇难人员在同一家饭店吃饭,但并不在一桌。“我们到饭店的时候,他们已经吃好了,正在座位上聊天。我们的车子就停在他们的面包车后面。这几个人是在吃完饭回宿舍的路上遭遇崩塌事故。”
针对此次事故,“湖北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8月15日发文介绍,崩塌又称崩落、垮塌或塌方,是指由于地壳活动等内动力地质作用、日晒雨淋等外动力地质作用引发的岩土体开裂,引起崩塌的自然因素有地震、强降雨、融雪、雷击、河流冲刷、浸泡等,引起崩塌的人为因素也有很多,例如开山采矿、挖坡修路、水库蓄水、堆渣填土、强烈机械震动等都可能诱发崩塌。
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三种。界面新闻注意到,夏季是地质灾害的易发高发时期。在距离此次岩石崩塌事故前三天,8月11日,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滦镇街道喂子坪村鸡窝子组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目前已致24名人员遇难,目前仍有4人失联。经专家研判,初步分析致灾原因为短时暴雨引发突发山洪泥石流所致。
2022年8月17日,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瞬间强降雨引发山洪,致使河流改道,2个乡镇6个村1517户6245人受灾。此次山洪灾害造成23人遇难,8人失联。
中国气象局近日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显示,由于人口总量增加,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人类与森林、河湖争地,过度采伐森林、破坏植被、填占湖泊等活动破坏了系统平衡,增加了洪涝和地质灾害发生概率。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地质灾害防治研究员陈宁生向界面新闻表示,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是地质灾害形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种作用。内动力主要是受到地质构造的影响,外动力主要是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尤其是后者对地质灾害的形成及孕育起到了推动作用。
2023年4月4日,自然资源部印发《2023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持续推进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指导各地健全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普适型监测预警与群测群防体系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提升专群结合预警实效;切实提升基层防灾能力。
如何防范地质灾害?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北京市科协防灾减灾专业智库基地专家孔锋对界面新闻表示,要建立早发现、早监测、早预警的动态巡查排查机制,通过人防和技防两方面发力。
人防即群防群策,这是当前应对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等频发的自然灾害下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孔锋谈到,“尤其是生活在灾害隐患点附近或者周围地区的公众,他们对附近地区的地理条件甚至以前的风险隐患点十分清楚。这种自下而上的举民体制较为灵活,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隐患,实现早预警、早排查。”
陈宁生指出,目前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很多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并非有迹可循,非隐患点发生地质灾害的情况也有很多,“群防群策战略不仅仅体现在隐患点,非隐患地区的地质防范工作也要引起重视。”
“技防则是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监测预警,在灾前能够很好排查灾害隐患点。”孔锋称,这主要是指建立地质灾害防治的监测预警指挥平台即地质灾害防治一体化平台,“可以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监测进而实现数据的动态可视化,甚至可以根据相关模型进行监测预警或者仿真模拟,从而提前预判。”
除了地质灾害一体化平台,防范地质灾害还应提高智慧应急管理水平,将各类信息技术,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应用到地质灾害或者其他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当中。
“针对大型滑坡隐患点,还需安装地质变形的边坡监测设备等,通过相关信息技术实时监测,传送数据到地质灾害一体化平台。”孔锋表示,各地部门也要有针对人员密集区的专项应急预案,建立叫应急响应机制,当地质灾害一体化平台发生预警时,要根据预案及时撤离群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