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以为张玮玮只有《米店》就错了,他还写过一首好听一百倍的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以为张玮玮只有《米店》就错了,他还写过一首好听一百倍的歌

有别于大多数搞文艺的青年,玮玮不会给自己预设假想敌。社会不是敌人,他人不是地狱,流行不是罪过,音乐应该自由——他是开放的,所以他是自由的。

第一次得知张玮玮,不是在播放软件里,也不是在livehouse,而是在2010年左右的某期《城市画报》上。

那篇写张玮玮的文章,题目叫做《白银来的人》,作者是衷声。

那时候我在沈阳读书,整日蜷缩在东北,从未跨出去半步。白银在哪儿我还不知道,张玮玮干嘛的刚知道不久,《城市画报》是决定那时候“看什么和听什么”的唯一指南,所以我去搜他的歌来听。

然后,这些我所不知道的,逐渐地就都知道了。

张玮玮年轻时

没过多久,迷笛和草莓在国内火起来了。最早是在北京,照片上看到的,公园里全是听歌的人。

音乐节从此成了年轻人生活里的新鲜事。身边总听说有人组团坐火车去看演出的,当时觉得这也太酷了。虽然有那么几次,我也跃跃欲试地区查硬座的车次,到最后都差在了时间上,更多还是钱上,没能得逞。

北京太远了,那时候在心里想,坐火车要十多个小时,折腾。门票、车票都不便宜,还得找地方住一宿,接着想下去也就算了。

那会儿还想过,要是碰巧听了回张玮玮的现场,心里肯定乐坏了,所以一度满怀期待,也不枉费听了那么久的mp3,耳朵都快磨出了茧子。

巫婆在一篇旧文里提及,张玮玮第一次得到正式演出的机会,演那种livehouse里挤满人的现场,不是在北京,而是在南京。

2011年在南京,巫婆在这极具意义的第一次正式演出前,抽出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专访了张玮玮,题目叫《转身歌唱,就地修行》。

后来巫婆写道:

那个时候,张玮玮刚与申申结婚,满溢着幸福。因为要登记住酒店,没有身份证,于是去唱经楼的派出所办临时身份证。他都是那样带着幸福对警察说,“我们结婚了。”

几年之后,我在百度上搜到了这一篇旧文,在某个歌迷发的贴子里,她说(应该是她吧),“张玮玮已经结婚了这件事……让我悲伤了三天”。

互联网的力量就这样肆意地绽放了一个瞬间,让我很轻松地找到了一个深爱张玮玮的迷妹,爱到不许他和别人结婚(当然也不得而知,她允许张玮玮和谁结婚),不然就不停地悲伤,能持续三天。

这个时候,我已经离开了东北,来到了两千多公里的南方,开始习惯用手机看文章,发段子。偶然的机会关注到张晓舟,还在广州的方所书店见到了真人。

一顶帽子,一架手风琴,是如今张玮玮的标准装扮

在他流水线生产的诸多文章里,记忆最深的是一篇从西北饭店到江南米店》,里面写到了张玮玮的一首歌,竟然是我最初听到的那几首里,印象最深的。

它不是锤子手机的定制彩铃《米店》。而是这首歌,叫《花瓶》。

人这一生,平平淡淡地过完实属万幸,因为万幸不可多得,所以难免受到磨难。作为一个从西北走出来的会弹手风琴和吉他的民谣歌手,张玮玮也有他难过的那一段。

那时候是在西藏,有朋友找他过去演出,《米店》和《花瓶》都是在那时候写的。和他后来结婚的妻子,也是在那时候认识的。

离开西藏以后,张玮玮带着这些歌和一个人走出来,像是大病初愈。如果要我写张玮玮,我最想知道的故事,其实就是这段。

是这段在西藏的日子,成就了后来的张玮玮。但没人知道这几个月里发生了什么,以及那时候的张玮玮是怎么过来的。

《花瓶》在成为一首民谣前,先作为一首诗,诞生于2003年。

一定有一些马

想回到古代

就像一些人怀恋默片

就像一些鲜花

渴望干燥和枯萎

好插进花瓶

就像那个花瓶

白白的圆圆的那么安静

就算落满了灰

那些灰又是多么的温柔动人

2003年5月13日

诗的作者,是尹丽川。

一部分摇滚歌迷,可能会知道她的另一个身份。我第一次知道她,是在停刊的文学杂志《天南》那期诗歌专辑里,尹丽川的名字混在一堆诗人里,那些人包括了翟永明、韩东、于坚,还有欧阳江河。

2015年,沈浩波写了一篇文章,名字是《尹丽川:削得尖尖的花铅笔》,回忆起了这首诗,也就是《花瓶》:

《花瓶》写于2003年,从写作时间看,已经处于尹丽川当年创作高峰期(2000—2004年)的中后段。对于尹丽川来说,《花瓶》这样的诗不是她当年最被称道和引发议论的。

在“下半身诗歌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总是那些尖锐的,写得狠的诗歌更被注目。《花瓶》不是,它简单、美好、自足、动人。

我以为自己算是最熟悉尹丽川诗歌的人了,但徐江的这个建议(帮忙找几首尹丽川的诗)提醒了我重新阅读尹丽川。我很轻松的在尹丽川的诗歌中找到了这5首,重读时我觉得自己又认识了一次尹丽川。

诗人总是容易被其代表作遮蔽,尹丽川也不例外。与她那些饱受关注的代表作相比,这几首诗歌更有一种诗歌本身的自足。

上午,去尹丽川家做客。在我忙碌的生活中,去朋友家做客,已经变成了一种奢侈而美好的奇迹。

而在10年前,我们几乎是整天互相串门的朋友。我抱着她的双胞胎女儿,抱完大的,再抱小的,尹丽川像一切合格的母亲一样,给女儿喂饭。奇迹般的人生,将小尹变成了一个完美的母亲。

她给我讲述关于爱和陪伴的道理,啊,这些道理我早就明白了啊,因为我在她之前早就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好久没有重读尹丽川的诗了,因为心中总有些为她离开诗歌而不爽。这次重读,最深的感受就是两个字:美好。

民谣与诗的关系,不是矫揉造作、不是生搬硬套、更不是泛爱与滥情

很多时候,爱听民谣的人能说出千百个喜欢某一首歌的理由,它可能来自撩拨心弦的旋律,也可能出于文笔隽永的歌词。

总之,那个打动你的瞬间,是由旋律、嗓子、以及歌词构成的,前两者多由演唱者决定,最后的那个得靠记录者去赋予。

这些记录者中的佼佼者,最有可能是个写字的人,是一个个诗人。比如尹丽川的《花瓶》,张枣的《镜中》、俞心樵的《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还有叶芝的《当你老了》。

民谣与诗的关系,不过如此,它不是矫揉造作、不是生搬硬套、更不是泛爱与滥情。

在那篇《白银来的人》里,《花瓶》的词作者尹丽川,提到了它的演唱者张玮玮:

玮玮善良、幽默、聪明、谦逊——这几乎是一名男青年最值得称道的优良品质。何况还是一名文艺男青年。

我们相识已久。即便在最艰难困苦的颓唐岁月,玮玮也是给大家欢乐的人。关心他人,懂得自嘲,苦中作乐,不自恋不做作。老天知道,这其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有别于大多数搞文艺的青年,玮玮不会给自己预设假想敌。社会不是敌人,他人不是地狱,流行不是罪过,音乐应该自由——他是开放的,所以他是自由的。

经过那么多的苦,他终于慢慢成熟,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并得到更多人的喜爱。

这多么不易。这多么好。

我想,张玮玮就是一匹想回到古代的马,尹丽川就是那一只落满灰尘的花瓶。(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以为张玮玮只有《米店》就错了,他还写过一首好听一百倍的歌

有别于大多数搞文艺的青年,玮玮不会给自己预设假想敌。社会不是敌人,他人不是地狱,流行不是罪过,音乐应该自由——他是开放的,所以他是自由的。

第一次得知张玮玮,不是在播放软件里,也不是在livehouse,而是在2010年左右的某期《城市画报》上。

那篇写张玮玮的文章,题目叫做《白银来的人》,作者是衷声。

那时候我在沈阳读书,整日蜷缩在东北,从未跨出去半步。白银在哪儿我还不知道,张玮玮干嘛的刚知道不久,《城市画报》是决定那时候“看什么和听什么”的唯一指南,所以我去搜他的歌来听。

然后,这些我所不知道的,逐渐地就都知道了。

张玮玮年轻时

没过多久,迷笛和草莓在国内火起来了。最早是在北京,照片上看到的,公园里全是听歌的人。

音乐节从此成了年轻人生活里的新鲜事。身边总听说有人组团坐火车去看演出的,当时觉得这也太酷了。虽然有那么几次,我也跃跃欲试地区查硬座的车次,到最后都差在了时间上,更多还是钱上,没能得逞。

北京太远了,那时候在心里想,坐火车要十多个小时,折腾。门票、车票都不便宜,还得找地方住一宿,接着想下去也就算了。

那会儿还想过,要是碰巧听了回张玮玮的现场,心里肯定乐坏了,所以一度满怀期待,也不枉费听了那么久的mp3,耳朵都快磨出了茧子。

巫婆在一篇旧文里提及,张玮玮第一次得到正式演出的机会,演那种livehouse里挤满人的现场,不是在北京,而是在南京。

2011年在南京,巫婆在这极具意义的第一次正式演出前,抽出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专访了张玮玮,题目叫《转身歌唱,就地修行》。

后来巫婆写道:

那个时候,张玮玮刚与申申结婚,满溢着幸福。因为要登记住酒店,没有身份证,于是去唱经楼的派出所办临时身份证。他都是那样带着幸福对警察说,“我们结婚了。”

几年之后,我在百度上搜到了这一篇旧文,在某个歌迷发的贴子里,她说(应该是她吧),“张玮玮已经结婚了这件事……让我悲伤了三天”。

互联网的力量就这样肆意地绽放了一个瞬间,让我很轻松地找到了一个深爱张玮玮的迷妹,爱到不许他和别人结婚(当然也不得而知,她允许张玮玮和谁结婚),不然就不停地悲伤,能持续三天。

这个时候,我已经离开了东北,来到了两千多公里的南方,开始习惯用手机看文章,发段子。偶然的机会关注到张晓舟,还在广州的方所书店见到了真人。

一顶帽子,一架手风琴,是如今张玮玮的标准装扮

在他流水线生产的诸多文章里,记忆最深的是一篇从西北饭店到江南米店》,里面写到了张玮玮的一首歌,竟然是我最初听到的那几首里,印象最深的。

它不是锤子手机的定制彩铃《米店》。而是这首歌,叫《花瓶》。

人这一生,平平淡淡地过完实属万幸,因为万幸不可多得,所以难免受到磨难。作为一个从西北走出来的会弹手风琴和吉他的民谣歌手,张玮玮也有他难过的那一段。

那时候是在西藏,有朋友找他过去演出,《米店》和《花瓶》都是在那时候写的。和他后来结婚的妻子,也是在那时候认识的。

离开西藏以后,张玮玮带着这些歌和一个人走出来,像是大病初愈。如果要我写张玮玮,我最想知道的故事,其实就是这段。

是这段在西藏的日子,成就了后来的张玮玮。但没人知道这几个月里发生了什么,以及那时候的张玮玮是怎么过来的。

《花瓶》在成为一首民谣前,先作为一首诗,诞生于2003年。

一定有一些马

想回到古代

就像一些人怀恋默片

就像一些鲜花

渴望干燥和枯萎

好插进花瓶

就像那个花瓶

白白的圆圆的那么安静

就算落满了灰

那些灰又是多么的温柔动人

2003年5月13日

诗的作者,是尹丽川。

一部分摇滚歌迷,可能会知道她的另一个身份。我第一次知道她,是在停刊的文学杂志《天南》那期诗歌专辑里,尹丽川的名字混在一堆诗人里,那些人包括了翟永明、韩东、于坚,还有欧阳江河。

2015年,沈浩波写了一篇文章,名字是《尹丽川:削得尖尖的花铅笔》,回忆起了这首诗,也就是《花瓶》:

《花瓶》写于2003年,从写作时间看,已经处于尹丽川当年创作高峰期(2000—2004年)的中后段。对于尹丽川来说,《花瓶》这样的诗不是她当年最被称道和引发议论的。

在“下半身诗歌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总是那些尖锐的,写得狠的诗歌更被注目。《花瓶》不是,它简单、美好、自足、动人。

我以为自己算是最熟悉尹丽川诗歌的人了,但徐江的这个建议(帮忙找几首尹丽川的诗)提醒了我重新阅读尹丽川。我很轻松的在尹丽川的诗歌中找到了这5首,重读时我觉得自己又认识了一次尹丽川。

诗人总是容易被其代表作遮蔽,尹丽川也不例外。与她那些饱受关注的代表作相比,这几首诗歌更有一种诗歌本身的自足。

上午,去尹丽川家做客。在我忙碌的生活中,去朋友家做客,已经变成了一种奢侈而美好的奇迹。

而在10年前,我们几乎是整天互相串门的朋友。我抱着她的双胞胎女儿,抱完大的,再抱小的,尹丽川像一切合格的母亲一样,给女儿喂饭。奇迹般的人生,将小尹变成了一个完美的母亲。

她给我讲述关于爱和陪伴的道理,啊,这些道理我早就明白了啊,因为我在她之前早就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好久没有重读尹丽川的诗了,因为心中总有些为她离开诗歌而不爽。这次重读,最深的感受就是两个字:美好。

民谣与诗的关系,不是矫揉造作、不是生搬硬套、更不是泛爱与滥情

很多时候,爱听民谣的人能说出千百个喜欢某一首歌的理由,它可能来自撩拨心弦的旋律,也可能出于文笔隽永的歌词。

总之,那个打动你的瞬间,是由旋律、嗓子、以及歌词构成的,前两者多由演唱者决定,最后的那个得靠记录者去赋予。

这些记录者中的佼佼者,最有可能是个写字的人,是一个个诗人。比如尹丽川的《花瓶》,张枣的《镜中》、俞心樵的《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还有叶芝的《当你老了》。

民谣与诗的关系,不过如此,它不是矫揉造作、不是生搬硬套、更不是泛爱与滥情。

在那篇《白银来的人》里,《花瓶》的词作者尹丽川,提到了它的演唱者张玮玮:

玮玮善良、幽默、聪明、谦逊——这几乎是一名男青年最值得称道的优良品质。何况还是一名文艺男青年。

我们相识已久。即便在最艰难困苦的颓唐岁月,玮玮也是给大家欢乐的人。关心他人,懂得自嘲,苦中作乐,不自恋不做作。老天知道,这其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有别于大多数搞文艺的青年,玮玮不会给自己预设假想敌。社会不是敌人,他人不是地狱,流行不是罪过,音乐应该自由——他是开放的,所以他是自由的。

经过那么多的苦,他终于慢慢成熟,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并得到更多人的喜爱。

这多么不易。这多么好。

我想,张玮玮就是一匹想回到古代的马,尹丽川就是那一只落满灰尘的花瓶。(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