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陈鸿宇的诗歌电台里,藏着一个浓烟下的民谣故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陈鸿宇的诗歌电台里,藏着一个浓烟下的民谣故事

对于很多人来说,一首《理想三旬》正是与陈鸿宇的初识,也是对其词作者唐映枫的第一印象。

作者:知念

是什么时候听说了陈鸿宇这个名字呢?

鸿鹄有志,宇落星辰,听起来就像个有为好青年。点开百度百科,原来是个来自额尔古纳的内蒙古小伙,可却没有套马汉子的威武外表——细框眼镜下的那张面孔,斯文如水。明明读的是新闻专业,却只身来到北京做了独立音乐人。他说,这是他喜欢的事。

后来,我们就遇见了《浓烟下的诗歌电台》。在第一张专辑里,他用极具磁性的声音唱着歌,年轻和沧桑感的碰撞,像烟雾氤氲,让他有似乎让人看不清的一面。可那歌曲里缓缓流淌的字句,极致韵味,真诚如诗,又勾勒出一个清澈洒脱的灵魂。

七首歌的歌词环环相扣,用一首引出下一首的名字:

你在《霓虹深处》里说,以为一启程,《途中》便有目的;你说想在暮冬时烤雪,在迟夏写长信,“早春不过一棵树”。

《早春的树》又说,“你只是经过我”,半生的意义如此取舍。《来信》烧完,转眼三旬,谈笑过场。

恋人已不在,只剩我收听,浓烟下的诗歌电台。

理想三旬:我们不老,理想不死

雨后有车驶来/驶过暮色苍白

旧铁皮往南开/恋人已不在

收听浓烟下的/诗歌电台

不动情的咳嗽/至少看起来

归途也还可爱

对于很多人来说,一首《理想三旬》正是与陈鸿宇的初识,也是对其词作者唐映枫的第一印象。陈鸿宇的曲子风格纯净简朴,唐映枫简洁却意境深远的作词与其似是绝配,让人莫名心静。两人的合契令人几乎想不到,这竟然是在网络上征集歌词时的一场偶遇,或许这种缘分也从来可遇不可求。

陈鸿宇和唐映枫

一个深夜,偶然点开《理想三旬》,听过后觉得这大概是个历尽沧桑颇有些味道的大叔,操着一把不浓不淡的烟嗓,小清新也能唱成一腔脉脉深情。以至于后来看到其人的照片,始终不能将黑白影像下清冽的戴着眼镜的文艺男子与其低沉声线结合起来。他的歌曲像是在叙述,缓慢又真诚地和你讲一段情节,说一个故事——开头精彩,过程紧凑,最后抛给你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局。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姑娘,说自己在练吉他的时候唱了这首歌,一曲唱罢她原本在玩手机的父亲微红了眼眶问她这歌叫什么名字,她说,理想三旬,父亲便没再说话。她突然想起父亲年轻时放弃了画画的梦想,转而做了一名刑警。姑娘说,她估摸着父亲根本没记住歌名是哪几个字,可那一瞬间,他的神情真落寞。

三旬过后的理想,是释然了还是放弃了,是解脱了还是后悔了呢。

一旬青涩懵懂,英勇里夹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尖锐,那时候归途和琴弦都姿态可爱,我们都是夜里窗边听歌的孩子,黑夜都能想象成光明无边。

二旬初涉世事,成为谨慎与无知无畏的纠结集合体,假装麻木又渴望真爱,企盼结果又贪恋改变,后来每个人都选了条路,半推半就地往前走,身前身后哪个都放不下,其实哪个都顾不得。

三旬平凡坚忍,扔下99朵的大捧玫瑰,学会在打开床头灯光的困倦里说爱,你问我梦想呢,我便回头看了看摔过的坑磕掉的牙流过的血,笑了笑和你说梦想还在。

唐映枫

唐映枫说歌者一开口,歌词无意义。大概是陈唐的曲词实在撩烈,惹得人无缘无故都能热泪盈眶,后来友人说,一千个人便有一千个理想三旬,无奈感怀崩塌,其实都是哭给自己。

像遗憾季节里,未结果的爱;就老去吧,孤独别醒来。在未知的迷茫里,我们要相信能看得清想要的未来。

途中:我的终点,比远方更远

一如年少模样

苦旅抑或迷香

欢喜抑或坠亡

你要去的地方

遗情处有诗章

更行更远还唱

初听此曲,觉得大抵是一次不算曲折的旅程,没有撕心裂肺的扯吼,也未见无病呻吟的哭腔。反倒像是个洒脱的中年男人,一个人开了辆普普通通的车子,没什么事业落败爱情崩盘的狗血理由,就是想着上路,去看看世界。

后来才知道,陈鸿宇早在高中时就和同学组过乐队写过曲,这梦想似乎一直没忘,后来再捡起来的时候也不知心情几何。再听《途中》,倒觉得像是他唱给自己,仿佛能从辗转尾音里看见那淡然回望来时路的沉默背影。

背景音里的吉他声流畅又疏朗,隐隐藏着韵律有致的节拍,散漫地打在心上,震得被埋藏的心事不自主共鸣。你说他寂寥,那淡稳声线又偏暗含生机。你说他避世,那透彻歌词倒也不觉有何悲观消极。

这旅途没看见什么阳光,可多云的天气也不见得有多压抑。不过是一个人开着车开着窗,右手扶着方向盘左手夹着烟,带着胡渣眼神迷离,烟雾缭绕间你透过他的眼睛看见面前这条路太长,有一辈子那么长。

你看这旅途啊,有夕阳有飞鸟,有日升有潮涨,有戈壁有断桥,有路客有星光。喔对了,还有烟有酒有故事。于是曲调歌词嗓音唱腔浑然一体,在耳边幻化成一个孤独的脚步声,踽踽独行,披着星芒,漫不经心,没有终点。

结尾的念白像悼词,语气沉湎却坚定。男人一笔一划提前给自己的墓碑亲手刻上墓志铭,他说你要爱荒野上的风声,胜过爱贫穷和思考。别说这条路就是人生,太浅薄,这条路只是送你去更远的远方。

早春的树:身心所有,全都给你

臂弯做衣架/摇晃在庭前

腰杆做长椅/你轻靠

或躺下看书

耳朵做一串项链

被你锁进铁盒子

眉目流转做扇窗

你常在/沉默时凝望

《早春的树》是整张专辑里叙事性最强的一首歌,跳脱出陈鸿宇本人的唱腔,光是唐映枫出色的作词读来竟已如诗似歌。

读罢回味,觉着这大抵是个悲剧罢,转念一想,又好像从没见过这么安然收场的悲剧。于是仿佛听见陈唐二人说,那就只当它是个故事吧,我把它讲与你,你也别当真。他们开始讲,语气沉静悠长,散着路边的银杏叶香。

“我是一棵早春的树。”

“立春那日,你经过我,轻轻念着‘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笑容比春风还要温软。我就想啊,我要把我的所有都给你,完完整整的全部都给你。”

“我想把不粗不细的枝臂给你做衣架,挂你洁白无瑕的长裙。我想把稳固的主干给你做长椅,你轻靠也好躺下看书也好,都一定很美。我想把厚实的脊梁给你做张床,是不是就能偶尔听到你梦里的轻呓。我想把纹路精致的树梢给你做陈设,什么样子的陈设都好,你喜欢就好。”

“渐渐的我就没有什么能给你的了,可是没关系呀,你看我的叶子也还绿得很漂亮,你可以摘下来封进琥珀里做条项链。你看我还剩了几条笔直的枝桠,你可以拿去做窗框,沉默时凝望还能闻到幽木香。”

“我不怕,不怕一无所有。就是有一天我真的对你毫无用处了,你也能将我连根拔起,将所有的残渣废料砍做木柴生火取暖。雨季一过,你门前冒出的新鲜绿芽是我。到了隆冬,你壁炉里翻飞的星火灰尘也是我。就只有一点,想要你答应我。”

“你别费心思,别费心思想着我。”

我是一棵早春的树。身心所有,我全都想给你。

有人在歌曲下评论:什么样的经历,能让两个二十几岁的人,写出这样的词,唱出这样的歌?

唐映枫也在《早春的树》下写下了短短几行字:老家砖墙外有株榉树,主干挺拔,枝叶葱茏,打我记事起便在那。四五月起大风,隔窗见树影如獝狂可怖,一到深秋枯叶便簌簌掉落一地。老树在扩院时被伐,乡里懂木活的说,软木弃之可惜。一时间院内锯声刺耳,木屑飞扬。后来,它就剩得一截秃桩,半身嵌入墙体,像角落里的一张矮板凳。

后来陈鸿宇在电台里和唐映枫聊起创作,唐映枫说,我背后没什么故事,我背后就一枕头。(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陈鸿宇的诗歌电台里,藏着一个浓烟下的民谣故事

对于很多人来说,一首《理想三旬》正是与陈鸿宇的初识,也是对其词作者唐映枫的第一印象。

作者:知念

是什么时候听说了陈鸿宇这个名字呢?

鸿鹄有志,宇落星辰,听起来就像个有为好青年。点开百度百科,原来是个来自额尔古纳的内蒙古小伙,可却没有套马汉子的威武外表——细框眼镜下的那张面孔,斯文如水。明明读的是新闻专业,却只身来到北京做了独立音乐人。他说,这是他喜欢的事。

后来,我们就遇见了《浓烟下的诗歌电台》。在第一张专辑里,他用极具磁性的声音唱着歌,年轻和沧桑感的碰撞,像烟雾氤氲,让他有似乎让人看不清的一面。可那歌曲里缓缓流淌的字句,极致韵味,真诚如诗,又勾勒出一个清澈洒脱的灵魂。

七首歌的歌词环环相扣,用一首引出下一首的名字:

你在《霓虹深处》里说,以为一启程,《途中》便有目的;你说想在暮冬时烤雪,在迟夏写长信,“早春不过一棵树”。

《早春的树》又说,“你只是经过我”,半生的意义如此取舍。《来信》烧完,转眼三旬,谈笑过场。

恋人已不在,只剩我收听,浓烟下的诗歌电台。

理想三旬:我们不老,理想不死

雨后有车驶来/驶过暮色苍白

旧铁皮往南开/恋人已不在

收听浓烟下的/诗歌电台

不动情的咳嗽/至少看起来

归途也还可爱

对于很多人来说,一首《理想三旬》正是与陈鸿宇的初识,也是对其词作者唐映枫的第一印象。陈鸿宇的曲子风格纯净简朴,唐映枫简洁却意境深远的作词与其似是绝配,让人莫名心静。两人的合契令人几乎想不到,这竟然是在网络上征集歌词时的一场偶遇,或许这种缘分也从来可遇不可求。

陈鸿宇和唐映枫

一个深夜,偶然点开《理想三旬》,听过后觉得这大概是个历尽沧桑颇有些味道的大叔,操着一把不浓不淡的烟嗓,小清新也能唱成一腔脉脉深情。以至于后来看到其人的照片,始终不能将黑白影像下清冽的戴着眼镜的文艺男子与其低沉声线结合起来。他的歌曲像是在叙述,缓慢又真诚地和你讲一段情节,说一个故事——开头精彩,过程紧凑,最后抛给你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局。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姑娘,说自己在练吉他的时候唱了这首歌,一曲唱罢她原本在玩手机的父亲微红了眼眶问她这歌叫什么名字,她说,理想三旬,父亲便没再说话。她突然想起父亲年轻时放弃了画画的梦想,转而做了一名刑警。姑娘说,她估摸着父亲根本没记住歌名是哪几个字,可那一瞬间,他的神情真落寞。

三旬过后的理想,是释然了还是放弃了,是解脱了还是后悔了呢。

一旬青涩懵懂,英勇里夹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尖锐,那时候归途和琴弦都姿态可爱,我们都是夜里窗边听歌的孩子,黑夜都能想象成光明无边。

二旬初涉世事,成为谨慎与无知无畏的纠结集合体,假装麻木又渴望真爱,企盼结果又贪恋改变,后来每个人都选了条路,半推半就地往前走,身前身后哪个都放不下,其实哪个都顾不得。

三旬平凡坚忍,扔下99朵的大捧玫瑰,学会在打开床头灯光的困倦里说爱,你问我梦想呢,我便回头看了看摔过的坑磕掉的牙流过的血,笑了笑和你说梦想还在。

唐映枫

唐映枫说歌者一开口,歌词无意义。大概是陈唐的曲词实在撩烈,惹得人无缘无故都能热泪盈眶,后来友人说,一千个人便有一千个理想三旬,无奈感怀崩塌,其实都是哭给自己。

像遗憾季节里,未结果的爱;就老去吧,孤独别醒来。在未知的迷茫里,我们要相信能看得清想要的未来。

途中:我的终点,比远方更远

一如年少模样

苦旅抑或迷香

欢喜抑或坠亡

你要去的地方

遗情处有诗章

更行更远还唱

初听此曲,觉得大抵是一次不算曲折的旅程,没有撕心裂肺的扯吼,也未见无病呻吟的哭腔。反倒像是个洒脱的中年男人,一个人开了辆普普通通的车子,没什么事业落败爱情崩盘的狗血理由,就是想着上路,去看看世界。

后来才知道,陈鸿宇早在高中时就和同学组过乐队写过曲,这梦想似乎一直没忘,后来再捡起来的时候也不知心情几何。再听《途中》,倒觉得像是他唱给自己,仿佛能从辗转尾音里看见那淡然回望来时路的沉默背影。

背景音里的吉他声流畅又疏朗,隐隐藏着韵律有致的节拍,散漫地打在心上,震得被埋藏的心事不自主共鸣。你说他寂寥,那淡稳声线又偏暗含生机。你说他避世,那透彻歌词倒也不觉有何悲观消极。

这旅途没看见什么阳光,可多云的天气也不见得有多压抑。不过是一个人开着车开着窗,右手扶着方向盘左手夹着烟,带着胡渣眼神迷离,烟雾缭绕间你透过他的眼睛看见面前这条路太长,有一辈子那么长。

你看这旅途啊,有夕阳有飞鸟,有日升有潮涨,有戈壁有断桥,有路客有星光。喔对了,还有烟有酒有故事。于是曲调歌词嗓音唱腔浑然一体,在耳边幻化成一个孤独的脚步声,踽踽独行,披着星芒,漫不经心,没有终点。

结尾的念白像悼词,语气沉湎却坚定。男人一笔一划提前给自己的墓碑亲手刻上墓志铭,他说你要爱荒野上的风声,胜过爱贫穷和思考。别说这条路就是人生,太浅薄,这条路只是送你去更远的远方。

早春的树:身心所有,全都给你

臂弯做衣架/摇晃在庭前

腰杆做长椅/你轻靠

或躺下看书

耳朵做一串项链

被你锁进铁盒子

眉目流转做扇窗

你常在/沉默时凝望

《早春的树》是整张专辑里叙事性最强的一首歌,跳脱出陈鸿宇本人的唱腔,光是唐映枫出色的作词读来竟已如诗似歌。

读罢回味,觉着这大抵是个悲剧罢,转念一想,又好像从没见过这么安然收场的悲剧。于是仿佛听见陈唐二人说,那就只当它是个故事吧,我把它讲与你,你也别当真。他们开始讲,语气沉静悠长,散着路边的银杏叶香。

“我是一棵早春的树。”

“立春那日,你经过我,轻轻念着‘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笑容比春风还要温软。我就想啊,我要把我的所有都给你,完完整整的全部都给你。”

“我想把不粗不细的枝臂给你做衣架,挂你洁白无瑕的长裙。我想把稳固的主干给你做长椅,你轻靠也好躺下看书也好,都一定很美。我想把厚实的脊梁给你做张床,是不是就能偶尔听到你梦里的轻呓。我想把纹路精致的树梢给你做陈设,什么样子的陈设都好,你喜欢就好。”

“渐渐的我就没有什么能给你的了,可是没关系呀,你看我的叶子也还绿得很漂亮,你可以摘下来封进琥珀里做条项链。你看我还剩了几条笔直的枝桠,你可以拿去做窗框,沉默时凝望还能闻到幽木香。”

“我不怕,不怕一无所有。就是有一天我真的对你毫无用处了,你也能将我连根拔起,将所有的残渣废料砍做木柴生火取暖。雨季一过,你门前冒出的新鲜绿芽是我。到了隆冬,你壁炉里翻飞的星火灰尘也是我。就只有一点,想要你答应我。”

“你别费心思,别费心思想着我。”

我是一棵早春的树。身心所有,我全都想给你。

有人在歌曲下评论:什么样的经历,能让两个二十几岁的人,写出这样的词,唱出这样的歌?

唐映枫也在《早春的树》下写下了短短几行字:老家砖墙外有株榉树,主干挺拔,枝叶葱茏,打我记事起便在那。四五月起大风,隔窗见树影如獝狂可怖,一到深秋枯叶便簌簌掉落一地。老树在扩院时被伐,乡里懂木活的说,软木弃之可惜。一时间院内锯声刺耳,木屑飞扬。后来,它就剩得一截秃桩,半身嵌入墙体,像角落里的一张矮板凳。

后来陈鸿宇在电台里和唐映枫聊起创作,唐映枫说,我背后没什么故事,我背后就一枕头。(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