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上海尝试对含糖饮料张贴“红橙绿”标识,提醒你不要摄入多过的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上海尝试对含糖饮料张贴“红橙绿”标识,提醒你不要摄入多过的糖

无论如何,糖是现代饮料工艺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但消费者并不能直观地看到饮料中究竟还有多少糖则容易摄入过量。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李烨

界面新闻记者 | 李烨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中国市场对于含糖饮料在零售端的展示区隔有了更明显的动作。

近日,在上海嘉定的部分超市内,含糖饮料区被张贴上了“红橙绿”三色标识。嘉定区卫健委宣传科相关负责人向界面新闻表示,目前嘉定区的该项工作已在4个镇展开,目标是覆盖100家商超,具体工作则是疾控中心在负责。

这背后的缘由是,上海市疾控中心制定了《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试点应用及效果评估实施方案》,在全市多个区县选取159家试点商超场所开展的含糖饮料调查项目。例如在嘉定区,区疾控中心在嘉定镇街道、马陆镇、南翔镇、徐行镇等地的超市开展《含糖饮料警示标识应用与效果评估》试点。

嘉定区疾控中心副主任马飞飞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这些超市将会在不同时段悬挂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同时会调查各超市周销量清单,此外还将对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上海市民对含糖饮料的危害认识、饮用习惯以及效果评价。

目前,除了嘉定之外,上海市的普陀和徐汇等多个区也正在开展相关的试点工作。在普陀区,目前有10家超市在开展这一项目,涵盖4家营业面积>500㎡的大中型商超和6家24小时便利店。

红橙绿三色标识 

界面新闻在嘉定区大润发百联店看到,红橙绿三色警示标识被张贴在饮料区。不过,此次在商超投放的“红橙绿”三色标识,并不是对饮料的含糖量进行分类,而是在消费者购买饮料时起到健康提示的作用。

其中,红色标识上写着“过多摄入添加糖可增加龋齿或超重风险,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橙色标识提醒消费者“每日添加糖<25克”。绿色标识则提醒消费者“会看标签”,并列出一张营养成分表。

嘉定区一商超店员向界面新闻说道,待正式开始立标识后,店员或应在询问是否有糖尿病史之后,向顾客提出相关低糖购买建议。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李烨

这一试点项目在海外市场上也有可以参照的样本。

2022年,新加坡开始全面实施含糖饮料分级制,同样适用“红绿灯”的标识,针对含糖量与饱和脂肪含量把饮料分成分为A、B、C、D等级。其中,A级的糖分和饱和脂肪含量限值最低,主要集中在矿泉水、苏打水等产品上。D 级的糖分和饱和脂肪含量限值最高。等级为“C”或“D”级的饮料则必须在包装正面贴上 Nutri-Grade 标志。此外,禁止发布与“D”级饮料有关的广告。

而中国官方在推动全民饮食健康化上也更为精细。根据2022年4月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对于糖的摄入量有了更为详细的建议。该指南称,居民要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人不超过50g/天,最好控制在25g/天以下。这也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糖摄入量相一致。

对于目前在上海试点的项目,马飞飞称该项目是为了贯彻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意见》《上海市国民营养计划(2019-2030 年)实施方案》和《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中含糖饮料控制的工作要求。

“应用含糖饮料健康提示系列标识,观察其对消费者含糖饮料相关知识、过多摄入含糖饮料健康危害意识、含糖饮料购买行为和商超销量的中长期影响,可以为后续相关政策制定和干预方式创新提供实践依据,提升居民对含糖饮料过多摄入的健康危害意识,指导居民选择健康饮品,培育市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说。

而从饮料行业来看,各类公司受困于“糖”已久。

随着消费习惯的改变,“减糖”、“控糖”、“代糖”成为饮料行业追求的目标。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2022年中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由22.6亿元增至199.6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615.6亿元。

目前,饮料行业广泛应用的代糖大致有营养性代糖与非营养性代糖两种,前者以无糖饮料中常见的赤藓糖醇为代表,后者则以甜菊糖、罗汉果甜苷、阿斯巴甜、安赛蜜等为代表。国信证券的研究报告称,目前市场上较为主流的选择是三氯蔗糖和赤藓糖醇,它们的产量年均复合增速分别达18.9%和29.9%。

但代糖也存在着争议。例如今年7月,常见于无糖可乐、调味乳中的阿斯巴甜就被世卫的癌症研究机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首次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

但无论如何,糖是现代饮料工艺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消费品公司在当地法律法规的范围内使用,无可厚非。不过长期为人诟病的一点是饮料货架上的“隐形糖”——消费者并不能直观判断饮料中到底还有多少糖分。

有机构曾将市面上的饮料含糖量用方糖形式统计,结果惊人。容量500ml的康师傅冰糖雪梨茶含糖量达65g,换算成方糖则为14.4块。而380ml的味全乳酸菌饮料之中含糖量为57.76g,等同于12.8块方糖——如果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标准,一个人每天只喝下一瓶上述饮料,那么这一天的糖摄入量就已经超过了官方膳食指南的建议。

因此,在保留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基础上,官方在零售终端上进行标识并建议合理选择,或许能更好地让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定前,就清楚知道它眼前的饮料究竟还有多少糖。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上海尝试对含糖饮料张贴“红橙绿”标识,提醒你不要摄入多过的糖

无论如何,糖是现代饮料工艺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但消费者并不能直观地看到饮料中究竟还有多少糖则容易摄入过量。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李烨

界面新闻记者 | 李烨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中国市场对于含糖饮料在零售端的展示区隔有了更明显的动作。

近日,在上海嘉定的部分超市内,含糖饮料区被张贴上了“红橙绿”三色标识。嘉定区卫健委宣传科相关负责人向界面新闻表示,目前嘉定区的该项工作已在4个镇展开,目标是覆盖100家商超,具体工作则是疾控中心在负责。

这背后的缘由是,上海市疾控中心制定了《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试点应用及效果评估实施方案》,在全市多个区县选取159家试点商超场所开展的含糖饮料调查项目。例如在嘉定区,区疾控中心在嘉定镇街道、马陆镇、南翔镇、徐行镇等地的超市开展《含糖饮料警示标识应用与效果评估》试点。

嘉定区疾控中心副主任马飞飞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这些超市将会在不同时段悬挂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同时会调查各超市周销量清单,此外还将对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上海市民对含糖饮料的危害认识、饮用习惯以及效果评价。

目前,除了嘉定之外,上海市的普陀和徐汇等多个区也正在开展相关的试点工作。在普陀区,目前有10家超市在开展这一项目,涵盖4家营业面积>500㎡的大中型商超和6家24小时便利店。

红橙绿三色标识 

界面新闻在嘉定区大润发百联店看到,红橙绿三色警示标识被张贴在饮料区。不过,此次在商超投放的“红橙绿”三色标识,并不是对饮料的含糖量进行分类,而是在消费者购买饮料时起到健康提示的作用。

其中,红色标识上写着“过多摄入添加糖可增加龋齿或超重风险,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橙色标识提醒消费者“每日添加糖<25克”。绿色标识则提醒消费者“会看标签”,并列出一张营养成分表。

嘉定区一商超店员向界面新闻说道,待正式开始立标识后,店员或应在询问是否有糖尿病史之后,向顾客提出相关低糖购买建议。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李烨

这一试点项目在海外市场上也有可以参照的样本。

2022年,新加坡开始全面实施含糖饮料分级制,同样适用“红绿灯”的标识,针对含糖量与饱和脂肪含量把饮料分成分为A、B、C、D等级。其中,A级的糖分和饱和脂肪含量限值最低,主要集中在矿泉水、苏打水等产品上。D 级的糖分和饱和脂肪含量限值最高。等级为“C”或“D”级的饮料则必须在包装正面贴上 Nutri-Grade 标志。此外,禁止发布与“D”级饮料有关的广告。

而中国官方在推动全民饮食健康化上也更为精细。根据2022年4月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对于糖的摄入量有了更为详细的建议。该指南称,居民要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人不超过50g/天,最好控制在25g/天以下。这也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糖摄入量相一致。

对于目前在上海试点的项目,马飞飞称该项目是为了贯彻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意见》《上海市国民营养计划(2019-2030 年)实施方案》和《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中含糖饮料控制的工作要求。

“应用含糖饮料健康提示系列标识,观察其对消费者含糖饮料相关知识、过多摄入含糖饮料健康危害意识、含糖饮料购买行为和商超销量的中长期影响,可以为后续相关政策制定和干预方式创新提供实践依据,提升居民对含糖饮料过多摄入的健康危害意识,指导居民选择健康饮品,培育市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说。

而从饮料行业来看,各类公司受困于“糖”已久。

随着消费习惯的改变,“减糖”、“控糖”、“代糖”成为饮料行业追求的目标。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2022年中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由22.6亿元增至199.6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615.6亿元。

目前,饮料行业广泛应用的代糖大致有营养性代糖与非营养性代糖两种,前者以无糖饮料中常见的赤藓糖醇为代表,后者则以甜菊糖、罗汉果甜苷、阿斯巴甜、安赛蜜等为代表。国信证券的研究报告称,目前市场上较为主流的选择是三氯蔗糖和赤藓糖醇,它们的产量年均复合增速分别达18.9%和29.9%。

但代糖也存在着争议。例如今年7月,常见于无糖可乐、调味乳中的阿斯巴甜就被世卫的癌症研究机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首次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

但无论如何,糖是现代饮料工艺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消费品公司在当地法律法规的范围内使用,无可厚非。不过长期为人诟病的一点是饮料货架上的“隐形糖”——消费者并不能直观判断饮料中到底还有多少糖分。

有机构曾将市面上的饮料含糖量用方糖形式统计,结果惊人。容量500ml的康师傅冰糖雪梨茶含糖量达65g,换算成方糖则为14.4块。而380ml的味全乳酸菌饮料之中含糖量为57.76g,等同于12.8块方糖——如果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标准,一个人每天只喝下一瓶上述饮料,那么这一天的糖摄入量就已经超过了官方膳食指南的建议。

因此,在保留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基础上,官方在零售终端上进行标识并建议合理选择,或许能更好地让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定前,就清楚知道它眼前的饮料究竟还有多少糖。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