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100亿投资光伏,“跃进式”转型,这家服装企业的能力与野心并不匹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100亿投资光伏,“跃进式”转型,这家服装企业的能力与野心并不匹配

跨界光伏虽美,但赶热点往往难遂心愿。

图片来源:Unsplash-Derek Sutton

文|华夏能源Pro   田思

棒杰股份(SZ:002634)又一次为其光伏新业务引入了新的投资者。

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获悉,新的投资方是一家名为“苏州环秀湖逐光企业管理”的合伙企业。苏州环秀湖逐光将以现金方式出资3亿元对公司控股子公司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棒杰新能源”)增资扩股。本次增资完成后,棒杰新能源注册资本由7.32亿元增加至8.82亿元,棒杰股份的股权比例变更为68.0272%。

这不是棒杰第一次募资了。数额虽然不大,但对于缺钱的棒杰股份来说也是聊胜于无。

自2022年宣布跨界光伏以来,棒杰股份雄心勃勃规划出了“百亿规模光伏投资计划”,还主动参与了光伏老厂ST中利(SZ:002309以下称“中利集团”)的破产重组计划。靠着一系列资本运作,棒杰股份先后募集到合计11亿元的资金,但相比百亿投资规划仍是杯水车薪。

更糟糕的是,近日公司又遇到重挫。棒杰股份董事长陈剑蒿因内幕交易,被立案调查罚没63.85万元。受此拖累,棒杰股份三年不得在股市进行再融资。对于急需资金的棒杰股份而言,最好的一条融资路被堵地死死地。(点击查看:《棒杰股份董事长被罚没近64万元,跨界光伏前途未卜》)

回顾棒杰的跨界之路,可谓一直在谋求“跃进”式发展。然而,实力与野心不相匹配,它的跨界光伏之路注定满是坎坷。

“跃进”式转型光伏

浙江棒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棒杰股份”),主营业务是无缝服装的设计、研发、生产和营销。2011年公司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

由于主做代工,且产品多用于出口,棒杰股份的知名度并不高,加之无缝服装市场狭窄(仅占服装行业的5%),棒杰的无缝服装业务多年来一直是不温不火,净利润一直徘徊在千万规模。近几年随着服装行业竞争加剧,棒杰股份开始尝试跨界转型,开辟新的盈利增长点。

爆火的光伏行业,引起了棒杰的注意。2022年9月,棒杰股份迈出一大步,通过实控人股份转让方式引入有协鑫背景的苏州青嵩企业管理合伙企业(简称“苏州青嵩”)和上海方圆达创投资合伙企业(简称“上海方圆”)进行战略转型。

之后,苏州青嵩多位高管进入棒杰股份,苏州青嵩实控人陈剑嵩任棒杰股份董事长。自此,棒杰股份开始了向光伏领域“大跃进”式的转型。

同年11月,棒杰股份公开跨界光伏计划,号称要借助战略股东光伏产业领域的丰富经验,把握光伏产业增长的市场机遇,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棒杰新能源布局光伏产业,从而形成“无缝服装+光伏”双主业的业务结构,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2022年12月,棒杰股份与扬州经开区签订《高效光伏电池项目投资协议》并成立项目公司,计划投资约26亿元,建设年产10GW高效光伏电池片项目。

五个月后,棒杰股份及棒杰新能源又与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署《投资协议书》,投资建设年产16GW(8GW+8GW)N型高效电池片及年产16GW大尺寸光伏硅片切片项目。项目总投资约8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约62亿元。

2023年7月20日,棒杰股份又宣布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议案,同意公司与扬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署投资协议书,投资新建年产10GW高效光伏组件及研发中心项目。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约10亿元,其中一期项目租赁厂房,生产设备投资约2.5亿元。

上述这几步下来,短短八个月棒杰股份就抛出了百亿规模光伏投资计划。

除了这些产业布局,今年4月份,棒杰股份还宣布参与中利集团的破产重整。

有着“光伏扶贫第一股”的中利集团,是个有着十几年光伏从业经验的老企业,业务涵盖电池、组件、光伏电站等环节。旗下腾晖光伏是全球前十大光伏制造商,目前年产能为16GW光伏单晶高效电池和20GW光伏高效组件,此外还包括部分光伏电站业务。

参与中利重组,对棒杰股份来说似乎可以“一口吃成胖子”。但重组之路充满变数,能不能拿下中利还不好说。

除了缺钱麻烦还很多

棒杰决定转型后,在光伏产业链上做了多个布局,口号喊的很响,但投资的钱从何而来呢?

     

财报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棒杰股份的账上资金只有5.12亿元,并且公司还有1亿元的短期借款。棒杰股份服装业务的造血能力也很一般。近三年净利润基本维持在5000-7000万元水平。这点实力与其规划的光伏布局规模相比较,堪称蚂蚁啃大象。

为了筹措资金,早在2022年10月,棒杰股份就将旗下三个非核心资产“棒杰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浙江棒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建工程及土地使用权”出售给棒杰股份原实控人陶建伟,从而收回3.75亿元现金。

今年5月,棒杰股份以增资扩股方式棒杰新能源引入投资者,引入淄博量源拓能投资合伙企业、个人投资人沈臻宇等,合计融资4.6亿。8月4日,棒杰新能源再引入苏州环秀湖逐光3亿元战略投资。

几番操作之后,棒杰股份合计筹得的资金也只有11.35亿元,资金缺口依然巨大。

身为上市公司,棒杰股份最便捷的融资路径本该是在二级市场募资,可惜的是,这条路被其董事长陈剑嵩一番神操作给堵上了。

今年7月,陈剑嵩因在2022年9月棒杰股份发布“股权转让、引入战投”的公告前夕,利用他人证券账户交易买卖公司股票获利,被陕西省证监局处立案查处,最后被没收违法所得13.85万元,并被罚款50万元。

此事对棒杰股份可谓当头一棒。根据相关规定,类似情况发生后,上市公司在三年内将不得进行再融资。而这,无异于卡住了棒杰股份的发展命门。

当初,棒杰股份为跨界进军光伏,高薪挖来了“大神”级别的陈剑嵩团队。前实控人陶建伟甚至甘愿让贤,让其主导公司战略和经营。棒杰股份能做出如此大的让步,看重的是陈剑嵩在光伏行业较为资深的从业背景,但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公开资料显示,陈剑嵩1979年1月出生,曾任职于台湾远东集团大陆化纤事业总部财务处主任,亨通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金管理部总经理,协鑫资本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天亿实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美年大健康控股股东)副总裁等。

2016年前后,陈剑蒿担任协鑫集成控股子公司——供应链金融平台国鑫所的首席执行官,且是国鑫所最大的自然人股东。2017初协鑫集成公告,把国鑫所等互联网金融资产从上市公司剥离,陈剑嵩离开协鑫,进入美年大健康的控股股东天亿实业,担任副总裁。

2021年4月17日,医疗健康企业麦迪科技公告,聘任陈剑嵩为公司总经理。1年零8个月后,即2022年11月22日,陈剑嵩从麦迪科技离职,转投棒杰股份。

从履历看,陈剑嵩远不是光伏行业大神级的人物。他也并非技术背景,他拉过来的协鑫旧部,也基本是管理岗人员,并没有核心技术人员或工程师。真正与业务线比较接近的只有胡惠明、辛国军两位,而后者在加盟棒杰时也均系管理人员。

技术团队的缺失,对棒杰股份的跨界转型是硬伤。棒杰股份选择了TOPCon光伏技术路线,但公司一直未对外界公开其电池转换效率等技术参数。在其2022年年报中,披露“公司技术研发”的部分,对无缝服装业务板块有较大篇幅的描述,而对光伏板块的研发,竟只字未提,这不得不让投资者感觉很没底。

跨界光伏虽美,但赶热点往往难遂心愿。对于一家实力并不强大的服装企业而,想要跨界光伏,空有决心是不够的,既缺钱还选错了核心团队,最后的结果也将难免令人遗憾。

讽刺的是,陈剑嵩在被立案调查后,棒杰股份还是在6月26日召开董事会选举他为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公司董事会表示:陈剑嵩是公司当前战略转型关键时期的核心领导者,“陈剑嵩先生继续担任公司董事会相关职务对公司战略转型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从这些话里,投资者读到的满是心酸与无奈。不知道此刻,控股股东陶建伟会作何感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棒杰股份

  • 棒杰股份:光伏板块子公司部分逾期贷款续贷完成
  • 棒杰股份(002634.SZ):保全裁定4000万元?子公司股权却遭冻结8.2亿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100亿投资光伏,“跃进式”转型,这家服装企业的能力与野心并不匹配

跨界光伏虽美,但赶热点往往难遂心愿。

图片来源:Unsplash-Derek Sutton

文|华夏能源Pro   田思

棒杰股份(SZ:002634)又一次为其光伏新业务引入了新的投资者。

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获悉,新的投资方是一家名为“苏州环秀湖逐光企业管理”的合伙企业。苏州环秀湖逐光将以现金方式出资3亿元对公司控股子公司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棒杰新能源”)增资扩股。本次增资完成后,棒杰新能源注册资本由7.32亿元增加至8.82亿元,棒杰股份的股权比例变更为68.0272%。

这不是棒杰第一次募资了。数额虽然不大,但对于缺钱的棒杰股份来说也是聊胜于无。

自2022年宣布跨界光伏以来,棒杰股份雄心勃勃规划出了“百亿规模光伏投资计划”,还主动参与了光伏老厂ST中利(SZ:002309以下称“中利集团”)的破产重组计划。靠着一系列资本运作,棒杰股份先后募集到合计11亿元的资金,但相比百亿投资规划仍是杯水车薪。

更糟糕的是,近日公司又遇到重挫。棒杰股份董事长陈剑蒿因内幕交易,被立案调查罚没63.85万元。受此拖累,棒杰股份三年不得在股市进行再融资。对于急需资金的棒杰股份而言,最好的一条融资路被堵地死死地。(点击查看:《棒杰股份董事长被罚没近64万元,跨界光伏前途未卜》)

回顾棒杰的跨界之路,可谓一直在谋求“跃进”式发展。然而,实力与野心不相匹配,它的跨界光伏之路注定满是坎坷。

“跃进”式转型光伏

浙江棒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棒杰股份”),主营业务是无缝服装的设计、研发、生产和营销。2011年公司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

由于主做代工,且产品多用于出口,棒杰股份的知名度并不高,加之无缝服装市场狭窄(仅占服装行业的5%),棒杰的无缝服装业务多年来一直是不温不火,净利润一直徘徊在千万规模。近几年随着服装行业竞争加剧,棒杰股份开始尝试跨界转型,开辟新的盈利增长点。

爆火的光伏行业,引起了棒杰的注意。2022年9月,棒杰股份迈出一大步,通过实控人股份转让方式引入有协鑫背景的苏州青嵩企业管理合伙企业(简称“苏州青嵩”)和上海方圆达创投资合伙企业(简称“上海方圆”)进行战略转型。

之后,苏州青嵩多位高管进入棒杰股份,苏州青嵩实控人陈剑嵩任棒杰股份董事长。自此,棒杰股份开始了向光伏领域“大跃进”式的转型。

同年11月,棒杰股份公开跨界光伏计划,号称要借助战略股东光伏产业领域的丰富经验,把握光伏产业增长的市场机遇,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棒杰新能源布局光伏产业,从而形成“无缝服装+光伏”双主业的业务结构,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2022年12月,棒杰股份与扬州经开区签订《高效光伏电池项目投资协议》并成立项目公司,计划投资约26亿元,建设年产10GW高效光伏电池片项目。

五个月后,棒杰股份及棒杰新能源又与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署《投资协议书》,投资建设年产16GW(8GW+8GW)N型高效电池片及年产16GW大尺寸光伏硅片切片项目。项目总投资约8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约62亿元。

2023年7月20日,棒杰股份又宣布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议案,同意公司与扬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署投资协议书,投资新建年产10GW高效光伏组件及研发中心项目。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约10亿元,其中一期项目租赁厂房,生产设备投资约2.5亿元。

上述这几步下来,短短八个月棒杰股份就抛出了百亿规模光伏投资计划。

除了这些产业布局,今年4月份,棒杰股份还宣布参与中利集团的破产重整。

有着“光伏扶贫第一股”的中利集团,是个有着十几年光伏从业经验的老企业,业务涵盖电池、组件、光伏电站等环节。旗下腾晖光伏是全球前十大光伏制造商,目前年产能为16GW光伏单晶高效电池和20GW光伏高效组件,此外还包括部分光伏电站业务。

参与中利重组,对棒杰股份来说似乎可以“一口吃成胖子”。但重组之路充满变数,能不能拿下中利还不好说。

除了缺钱麻烦还很多

棒杰决定转型后,在光伏产业链上做了多个布局,口号喊的很响,但投资的钱从何而来呢?

     

财报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棒杰股份的账上资金只有5.12亿元,并且公司还有1亿元的短期借款。棒杰股份服装业务的造血能力也很一般。近三年净利润基本维持在5000-7000万元水平。这点实力与其规划的光伏布局规模相比较,堪称蚂蚁啃大象。

为了筹措资金,早在2022年10月,棒杰股份就将旗下三个非核心资产“棒杰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浙江棒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建工程及土地使用权”出售给棒杰股份原实控人陶建伟,从而收回3.75亿元现金。

今年5月,棒杰股份以增资扩股方式棒杰新能源引入投资者,引入淄博量源拓能投资合伙企业、个人投资人沈臻宇等,合计融资4.6亿。8月4日,棒杰新能源再引入苏州环秀湖逐光3亿元战略投资。

几番操作之后,棒杰股份合计筹得的资金也只有11.35亿元,资金缺口依然巨大。

身为上市公司,棒杰股份最便捷的融资路径本该是在二级市场募资,可惜的是,这条路被其董事长陈剑嵩一番神操作给堵上了。

今年7月,陈剑嵩因在2022年9月棒杰股份发布“股权转让、引入战投”的公告前夕,利用他人证券账户交易买卖公司股票获利,被陕西省证监局处立案查处,最后被没收违法所得13.85万元,并被罚款50万元。

此事对棒杰股份可谓当头一棒。根据相关规定,类似情况发生后,上市公司在三年内将不得进行再融资。而这,无异于卡住了棒杰股份的发展命门。

当初,棒杰股份为跨界进军光伏,高薪挖来了“大神”级别的陈剑嵩团队。前实控人陶建伟甚至甘愿让贤,让其主导公司战略和经营。棒杰股份能做出如此大的让步,看重的是陈剑嵩在光伏行业较为资深的从业背景,但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公开资料显示,陈剑嵩1979年1月出生,曾任职于台湾远东集团大陆化纤事业总部财务处主任,亨通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金管理部总经理,协鑫资本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天亿实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美年大健康控股股东)副总裁等。

2016年前后,陈剑蒿担任协鑫集成控股子公司——供应链金融平台国鑫所的首席执行官,且是国鑫所最大的自然人股东。2017初协鑫集成公告,把国鑫所等互联网金融资产从上市公司剥离,陈剑嵩离开协鑫,进入美年大健康的控股股东天亿实业,担任副总裁。

2021年4月17日,医疗健康企业麦迪科技公告,聘任陈剑嵩为公司总经理。1年零8个月后,即2022年11月22日,陈剑嵩从麦迪科技离职,转投棒杰股份。

从履历看,陈剑嵩远不是光伏行业大神级的人物。他也并非技术背景,他拉过来的协鑫旧部,也基本是管理岗人员,并没有核心技术人员或工程师。真正与业务线比较接近的只有胡惠明、辛国军两位,而后者在加盟棒杰时也均系管理人员。

技术团队的缺失,对棒杰股份的跨界转型是硬伤。棒杰股份选择了TOPCon光伏技术路线,但公司一直未对外界公开其电池转换效率等技术参数。在其2022年年报中,披露“公司技术研发”的部分,对无缝服装业务板块有较大篇幅的描述,而对光伏板块的研发,竟只字未提,这不得不让投资者感觉很没底。

跨界光伏虽美,但赶热点往往难遂心愿。对于一家实力并不强大的服装企业而,想要跨界光伏,空有决心是不够的,既缺钱还选错了核心团队,最后的结果也将难免令人遗憾。

讽刺的是,陈剑嵩在被立案调查后,棒杰股份还是在6月26日召开董事会选举他为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公司董事会表示:陈剑嵩是公司当前战略转型关键时期的核心领导者,“陈剑嵩先生继续担任公司董事会相关职务对公司战略转型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从这些话里,投资者读到的满是心酸与无奈。不知道此刻,控股股东陶建伟会作何感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