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百度利用这段时间为迎接更好的时代做好了准备。对于2023年,百度核心收入恢复加速增长的道路已经明确,我们将充分把握中国经济复苏带来的机会。”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此前曾给出百度业绩增长的预期,事实上一切也正如他所预料。在2023年二季度,百度再次交出了表现优异的财报,该季度百度实现营收341亿元,同比增长15%;归属百度的净利润(non-GAAP)达到80亿元,同比增长44%。营收和利润双双实现大幅增长,超市场预期。
在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百度智能云、智能驾驶、用户产品等基本盘业务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另一方面,百度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大语言模型方面的前期投入也开始充当起增长新引擎的角色,包含文心一言在内的大模型服务的商业价值逐步得到释放。
在AI领域坚定布局十多年后,百度的长期主义投资迎来了收获季。较去年年底股价低点,百度股价已近乎翻倍,知名券商机构如瑞银、高盛依然对百度表达了持续看好的态度。在二季度财报发布前,高盛就曾预计百度的收益将继续处于向上修正周期,在一系列向上催化剂的支持下,估值倍数将有扩张的空间。
核心营销收入强劲
将营收与利润端的整体表现先放在一边,细看之下,百度各条主要业务线的表现均称得上可圈可点。第二季度,百度核心收入264亿元,同比增长14%;经营利润(non-GAAP)同比增长27%至65.1亿元,经营利润率为25%,相比2022年第二季度的22%和2023年第一季度的23%均有所提升。
在线营销收入的增长是一大主因。财报显示,二季度百度核心的在线营销收入为196亿元,占核心收入的74.24%,且同比增长15%,增速高于核心收入增速。随着整体经济复苏,互联网广告整体市场也同比有所增长,据第三方机构QuestMobile发布《2023互联网广告市场半年报告》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二季度市场规模达1593.4亿元,同比增长8.1%。
另一方面,百度自身流量的增长也使得其在广告主群体中保持了较强的竞争力。
搜索既是百度一直以来发力的基本盘,又是大语言模型目前最为直接的商业应用场景。
通过“语义检索技术+大语言模型”双重能力,使百度搜索业务再次焕发生机。百度搜索基于大模型打造的“AI伙伴”、“AI BOT”等功能正在内测中。
2023年5月万象大会上,百度宣布AIGC能力将全面接入百度内容生态矩阵产品。百家号将全新升级为“AI创作经营平台”,全面拥抱AI革命。百度内容生态全新推出“AI共创计划”,参与搜索话题的内容创作者则可以分享5000万专属激励。未来一年,“AI共创计划”将扶持10万创作者收入超30亿。
受益于上述产品矩阵,百度搜索日均新增问答需求超过5000万次,此次财报数据显示,百度APP于2023年6月的月活跃用户达到6.77亿,同比增加8%。
从广告主角度来看,随着疫情与经济周期的反复,广告投放的逻辑也在发生变化,表现形式与转化效果愈发得到重视。在AI基础能力的加持下,百度的竞争力也得到凸显。
百度营销AIGC商业创意平台“擎舵”可通过多模态内容生成,提升内容生产效率的同时提高转化率。从收入数据来看,百度营销产品的迭代进一步提升了广告主对于百度平台的信任。托管页收入占到了2023年第二季度百度核心业务在线营销收入的52%。
从券商报告中的预测数据来看,这远非百度核心收入的增长顶点。高盛曾在报告中指出,百度的广告主中,线下中小企业占比较高,预测经营杠杆将拉动利润率提升,同时,据其预测,2025年百度生成式AI大模型应用未来ToC通过广告及Plug-in分成,将达到141亿人民币,文心大模型及其应用的商业潜力值得关注。
智能云、智能驾驶商业价值进一步释放
除搜索外,百度一以贯之投入人工智能的战略在各条业务线中的价值开始展现出来。作为经过AI调优的云基础设施,百度智能云为大模型训练提供基础算力支持,在大模型得到各行各业关注的当下,其市场空间得到极大拓展。
据《IDC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2022》报告,百度智能云市场份额占比第一,这也是百度智能云连续四年、第八次排名第一。IDC在报告指出,未来3至5年大模型、生成式AI的快速发展将有望带动整体产业穿过下行阶段,这也意味着百度智能云再次迎来高速增长的机会。
从目前的企业动向来看,百度也敏锐且准确地抓住了这一机遇。公开资料显示,百度智能云推出的千帆大模型平台,不仅提供包括文心一言在内的大模型服务及第三方大模型服务,还提供大模型开发和应用的整套工具链。
标准化的AI解决方案一方面降低了企业客户的部署成本,另一方面也使得百度能够在更多垂直行业里树立标杆案例。智能城市领域内百度方案已经在丽江、昆明等城市落地,在制造行业里也有与长安汽车合作构建AI基础设施平台的案例。在第二季度,百度智能云签约客户数量持续增加,包括兴业银行、南网总调、汉得信息、金蝶、软通动力等外部企业。
智能驾驶业务的商业化落地进程也开始加速,今年6月,萝卜快跑获得深圳市坪山区颁发的首批全无人商业化试点通知书。目前,萝卜快跑已获批在武汉、重庆、北京和深圳四个城市向公众提供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财报数据显示,百度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在第二季度提供了71.4万次乘车服务,同比增长149%。截至2023年6月30日,萝卜快跑累计向公众提供的乘车服务数量达到330万次。
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百度也表示,随着今年电动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无人驾驶需求的增长带来了更多市场机会。针对智能驾驶,百度也将推出自己的产品,并推出APOLLO的城市智驾版本。
稳步推进的新业务成为百度营收的新增长点。二季度百度非在线营销收入为人民币68亿元(937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2%。
大模型竞争中更有底气
李彦宏在内部信中曾强调,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后IT技术的技术栈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基本分为三层:芯片层,操作系统层和应用层,现在可以分为四层:芯片层、框架层、模型层和应用层。
高端芯片昆仑芯、飞桨深度学习框架、文心大模型...当把目光聚焦到各个层面就会发现,百度在每个层面都有着关键自研技术。在大模型产品研发如火如荼的当下,技术栈的全覆盖为百度带来了得天独厚的研发优势。
第二季度,百度推出文心大模型3.5,飞桨与文心协同优化,训练速度达到原来的3倍,推理速度达到30多倍。据IDC发布的《AI大模型技术能力评估报告,2023》显示,文心大模型3.5拿下12项指标的7个满分,综合评分、算法模型、行业覆盖均为第一。
在宣布多项主流业务与文心一言整合后,尽管目前大模型产品并未完全开放商用,但文心大模型生态的商业价值已经开始在百度已有生态中释放。营销AIGC商业创意平台“擎舵”对广告投放转化率的加持、智能工作平台如流及其他原生插件对流量生态的促进、百度智能云业务所展现的活力都是强有力的证明。
这部分商业回报也开始反哺百度的战略布局。核心收入稳中有升、智能云业务开始发力的当下,百度可以更加从容地加入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大语言模型的市场竞争中。
二季度百度核心在经营中产生了约97亿元净现金流,自由现金流为人民币79亿元(10.9亿美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百度集团所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受限制资金及短期投资为人民币2,015亿元(277.9亿美元)。在已有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健康的现金流及充足的现金储备也成为百度继续加码大模型的底气所在。
在ChatGPT引发对大语言模型的广泛关注后,国内多家企业相继发布了自己的大模型产品,而无论是从大模型的技术迭代、商业落地等多角度去看,搭建自有生态尤为关键。在这方面,从财报中披露的信息来看,百度同样走在行业前列。
目前,在百度所发布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开源开放平台飞桨平台中已凝聚800万开发者,服务22万家企事业单位,基于飞桨创建了80万个模型。为了进一步推动大模型生态的健康发展,今年5月,百度还宣布启动“文心杯”创业大赛,并设立10亿投资基金,在1个月内吸引了近1000项目参与。
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在各个行业都展现出了巨大的变革力量,作为扎根AI领域多年的头部企业,百度的业绩表现究竟如何备受关注。从二季度财报来看,百度不负众望地交付了令市场惊喜的答案。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为基石,百度构建起了足以推进可持续增长的崭新引擎。李彦宏在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也表示,百度的业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健康,为未来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长期投入后迎来长期增长,在广告基本盘表现强劲、大模型重构全线业务的当下,百度正在逐步步入价值重估的新阶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