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2月3日凌晨,在距首都新德里以南750公里、地处印度中部丘陵地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属下的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一所农药厂发生氰化物泄漏。时至今日,已经至少造成了2.5万人直接死亡,55万人间接死亡,20多万人永久残废,而幸免于难者几乎都有呼吸问题,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
恐怖的死亡之夜
12月2日子夜,博帕尔市郊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的一个储气罐的压力在急剧上升。储气罐里装的四十五吨液态剧毒性异氰酸甲酯,是用来制造农药西维因和涕灭威的原料。
3日零时五十六分,储气罐阀门失灵,装有液态剧毒气体甲基异氰酸盐的储气罐内温度上升,压力过大,一股浓烈、酸辣的乳白色气体从储存罐内渗漏出来,在博帕尔市内外以浓雾状游移于地表附近,经久不散。一小时之后,毒气形成的浓重烟雾已笼罩在全市上空。
没有任何警告,没有任何征兆,一片“雾气”在博帕尔市上空蔓延,很快,方圆40平方公里以内50万人的居住区已整个儿被“雾气”形成的云雾笼罩了。
由于地处贫民区附近,从农药厂漏出来的毒气导致数百居民立刻在睡梦中死去。火车站附近有不少乞丐怕冷拥挤在一起。毒气弥漫到那里,几分钟之内,便有十多人丧生,二百多人出现严重中毒症状。毒气穿过庙宇、商店、街道和湖泊,飘过二十五平方英里的市区。那天晚上没有风,空中弥漫着大雾,使得毒气以较大的浓度继续缓缓扩散,传播着死亡。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恐惧的气氛和死尸的恶臭
当人们知道是工厂漏出了毒气之后,以各自最快的速度逃走。然而,毒气是无情的,不少人在逃跑途中双目失明,一头栽倒在路旁,再也爬不起来。在大街上、道路旁,牛和狗以及其他牲畜在痛苦中挣扎。
每分钟都有中毒者死去。之后他们的尸体被一个压一个地堆砌在一起,然后放到卡车上,运往火葬场和墓地。鸡、犬、牛、羊也无一幸免,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没有人烟的街道上。街上的房门都没上锁,却不知主人何时才能回来...一座座房屋完好无损,但是到处是人和牲畜的尸体。好端端的城市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
尸体腐烂的气味悬浮在空中,与火葬场上飘来的烟雾混在一起。
这次事故使储气罐内45吨剧毒气体泄漏殆尽。灾难发生的第三天,统计数据显示,中毒死亡人数已达8000人,受伤人数达 500,000人。事件还造成122例的流产和死产,77名新生儿出生不久后死去,9名婴儿畸形。
其实危险的种子早已种下
在该公司例行的日常保养过程中,由于工人失误,导致有水流入到了装有MIC气体的储藏罐内,这是储藏罐不能承受储藏槽内骤升的压力而发生爆炸的直接原因。
“罪魁祸首是异氰酸酯,是工人在例行的设备保养过程中无心而为之的结果。”这是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对那次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的全部解释和说明。
其实早在1964年,就因为急于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而导致了印度农业“绿色革命”运动,而其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有无足够的化肥和农药。
这时世界著名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提出的开办一座生产杀虫剂农药厂的建议。于是在1969年,一家小规模的农药厂在博帕尔市近郊应运而生,试产3年双方都表示满意后,一座具备年产5000吨高效杀虫剂能力的大型农药厂正式落成。
而为节约成本,1980年以后,农药厂开始自行生产杀虫剂的化学原料--异氰酸酯。要知道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曾用这种毒气杀害大批关在集中营的犹太人。即使是极少量的异氰酸酯在空气中停留,人也会很快觉得眼睛疼痛,浓度稍大,便要窒息。而为此安装的一些安全措施却形同虚设,在事发时不曾发挥任何作用。
但早在1982年,一支安全稽查队就曾向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汇报,称博帕尔工厂有“一共61处危险”。然而却并没有被重视......
逃避灾难现实 25年之后才给予判决
当灾难迫近,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没有尽到向市民提供逃生信息的责任,更雪上加霜的是,灾难发生后,联合碳化物公司故意淡化事故影响及灾难的严重性,公司负责人捷克森布朗宁仍旧对外强调这种毒气“仅仅是一种强催泪瓦斯”。他们对市民的生命有着惊人的漠视。
直到2010年,印度一家地方法院终于对1984年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做出了姗姗来迟的荒谬判决。而这迟到了二十五年的判决,也被环保组织嘲讽为“历史上最慢的第一步”。
幸存者也有严重的后遗症
残酷的悲歌,都绝不该被今天的我们遗忘。我们必须诚实地把那些伤痛完整地再次展露出来,为了铭记这些沉痛的历史,也为了缅怀那些可歌可泣的无辜死者。一时为害的毒气消散了,烧化受难者的最后一堆火也熄灭了。但死者已不能复生,而灾难的幸存者并非就是幸运者,他们也许将抱残终身。而我们又是否能从这最桩惨案中吸取点什么呢?
注明“来源:互动百科”的所有作品,均为互动百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互动百科”。违反上述声明者,互动百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