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切换]
上海
四川
山东
宁波
安徽
河北
黑龙江
卡片列表
进入“后亚冬时代”,于哈尔滨而言,场馆设施如何再利用、体育运动如何再延续、亚冬精神如何再传承?今年哈尔滨两会上,这一话题成为政协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刚刚在哈尔滨落幕的亚冬会不仅以中国代表团32金的历史最佳战绩收官,更以“赛事+文旅+产业”的复合模式,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能,成为后冬奥时代冰雪经济发展的标志性样本。
后亚冬会时代的哈尔滨,如何将短暂的“网红效应”转化为持久的产业动能?这座“奥运冠军之城”正以多维布局书写答案。
如何用好亚冬会热度,打造龙江冰雪IP,点冰成玉,化雪成金,让持续释放的冰雪产业红利为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构建新优势,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引擎,推动冰雪经济持续滑上“高级道”?在亚冬会闭幕之际,记者采访了省政协委员、省工商联一级巡视员沙育超。
冬季以来,伊春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382%,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来自俄罗斯、美国、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纷至沓来,他们亲切地称伊春为“国际春”。
据了解,横道河子镇目前有餐饮业态42家,住宿业态92家。
借助哈尔滨冰雪旅游成为“顶流”和举办亚冬会的契机,黑龙江的冰雪装备产业展现了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和创新活力。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在“创意设计”和“冰雪经济”这两个方面发力,在双向赋能的过程中,探索出一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之路。
数据显示,亚冬会期间,哈尔滨“喜迎亚冬会”相关旅游套餐的订单量增长超388%,以哈尔滨为旅游目的地的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57%。
2024年,黑龙江省接待游客数量、游客总花费分别增长29.1%、67.1%。营业性演出活动增长92%,跨省观演率超50%。
2025年春节假日,全省累计接待游客2626.3万人次、实现游客花费336.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3%、23.8%,冰雪经济持续释放强劲动能。
冰雪文旅产品不断丰富、创新能力和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酷炫潮流的国际范不断彰显,冰雪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持续“圈粉”中外游客,带动全国冰雪经济蓬勃发展。
报告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哈尔滨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12%,哈尔滨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16%,位列亲子游目的地Top10、冰雪游目的地Top1。
如今的“尔滨”正将冰雪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冰雪经济优势,培育助力冰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质生产力,通过提质增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旅游区域品牌。
牡丹江持续营造冰雪旅游新势态,丰富冰雪旅游内容。
黑龙江省人社厅印发《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 支持冰雪经济发展十条政策措施》。
“充分发挥主城区的综合优势,全链条布局“吃住行游购娱”产业。”
借助亚冬会这一契机,黑龙江将如何以冰雪为媒,推动龙江冰雪经济迈向新的高度?黑龙江省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聚焦这一话题,围绕亚冬会溢出效应、融合多元业态、赋能冰雪创意设计等建言献策。
2025新年伊始,伊春第四次荣获“冰雪旅游十佳城市”称号,“冰雪森林·童话伊春”冬季旅游品牌叫响全国。
电力数据如同一个精准的“温度计”,清晰且直观地呈现出黑龙江“冰雪热”持续升温、愈发火爆的真实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