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除外汇和业务转移及收购影响,资生堂2024年中国市场净销售额同比下降5%。
据招股书,按2023年销量计,乐舒适在非洲的婴儿纸尿裤市场和卫生巾市场的市场占有率都位列第一。
中国本土美妆品牌的强势崛起,给欧莱雅等国际品牌带来了不小的竞争压力。
在整体消费环境低迷,很多餐饮老板都充满焦虑的过去一年,跳海完成了门店规模上的一次跳跃——相比2023年末的20家翻了一番。
在消费需求有限的情况下,规模化对于乐摩吧而言则逐渐变成了盈利负担。
在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的中国之夜上,贵州茅台总经理王莉分享了茅台在智能化时代下的传统与创新。茅台坚持手工拴红丝带的传统,体现了对人文关怀和传统工艺的尊重。尽管面临技术革新的诱惑,茅台仍选择放慢脚步,注重品质和员工福祉。
国民汽水品牌大窑饮品在春节前夕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和社交媒体营销,成功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刷新了品牌形象。其推出的“整活”营销策略,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和话题,与消费者建立情感共鸣,提升了品牌曝光度和消费者心智。大窑不仅在营销上年轻化,还在产品创新、供应链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度优化,以满足年轻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考虑到幸研生物的供应链能力,孩子王未来或许也有机会推出专门面向孕妈和宝妈群体的新品牌。
星巴克在中国开设了第4家非遗概念店,位于南京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店内融入了多种中国非遗元素,如扎染、织锦等,展现了咖啡从种植到品鉴的全过程。该店不仅注重与周围环境的融合,还通过非遗技艺展示咖啡文化,成为星巴克“第三空间”体验与非遗文化结合的创新样本。此外,星巴克通过公益项目支持乡村女性非遗技艺传承,并将云南咖啡豆融入产品中,推动咖啡产业和乡村振兴。
曾经的“新消费口腔品牌”参半,用“9块9”牙膏主打线下的下沉市场。
个别店铺中俄罗斯进口商品数量占比过低,却自称为“俄罗斯商品馆”。该行为误导性较强,有关部门已立案调查。
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BeBeBus包含至少一件核心产品的订单的平均交易金额保持在2400元以上。
瑞幸咖啡在香港开设五家新店,标志着其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尽管香港咖啡市场竞争激烈,租金和人力成本高,瑞幸仍采取优惠策略吸引消费者,但避免了价格战。瑞幸计划利用其在内地积累的产品创新、供应链管理和数字化运营经验,在香港市场寻求稳步发展。
在2024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大会上,伊利集团的“云游伊利・探访全球产业链”活动被评为“2024年度优秀公共关系案例”。该活动通过多语言对话和微纪录片形式,向国内外消费者展示伊利全球产业链的开放透明,获得国内外3498家媒体报道,覆盖全球受众超2亿人次。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在大会上分享了伊利的国际化发展历程。
2024年12月22日,南宁国晶荟举行推介活动,展示其“三位一体”社交新场景,即茶文化、酒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活动邀请了多位领导和专家,共同探讨茶酒融合的创新路径和文化内涵。国晶酒业推出茶本酒,通过十年研发,突破传统品类壁垒,实现产品品质升级。国晶茶本酒在工艺、风味和健康属性上取得显著成就,获得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认定。
伊利集团携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开展的“伊利营养2030·燃梦的雏鹰”公益行动,旨在支持云南香格里拉白水台小学等山区学校的篮球梦想,通过捐赠营养品和组建校队,改善孩子们的营养状况和体育训练条件。项目不仅关注孩子们的身体成长,还注重心理健康和梦想的培养。
对比其他新茶饮品牌,古茗较为突出的特点在于重视下沉,以及采取地域加密策略布局门店。
促销活动价18元15瓶,不仅是低价,农夫山泉想用这款平价矿泉水在长白山矿泉水源地继续深耕。未来,整个行业也进入一种质价双卷的竞争模式当中。
沪上阿姨推出果蔬茶系列产品,结合蔬菜与水果,迎合健康消费趋势。新品包括羽衣甘蓝纤体瓶和超A胡萝卜活力瓶,强调低热量、高纤维,同时注重口感。产品不仅营养全面,还融入情绪价值和社交属性,如推出与产品相关的毛绒周边,以及与演员王子奇合作,提升品牌形象。沪上阿姨通过创新和差异化策略,满足年轻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同时加深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系。
友阿股份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全资收购深圳尚阳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进入半导体产业。尚阳通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半导体功率器件研发、设计和销售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拥有丰富的专利技术和稳定的客户群。
随着消费需求多样化和科技快速发展,品牌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咨询公司如弗若斯特沙利文通过精准数据和市场调研,助力消费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