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项目来了,你怎样把它接住,接好,这个才是最难的。
在3月20日举行的“清朗浦江·2025”网络生态治理旬行动启动仪式上,上海市委网信办发布2025年重点开展的五大专项行动。“网信上海”是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官方微信公号,权威发布上海市互联网治理信息,及时回应上海市热点网络舆情事件。
改革政策带来的进出口贸易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肉眼可见。
根据《2023-2024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23至2024年冰雪季,浙江以127万人次位居全国第六,在所有南方省份中排名首位。
浙江对美国和拉美的进出口增长都在10%以上。
杭州对外资吸引力较强的产业有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
“轨道上的长三角” 建设迎来又一突破性进展。环沪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成立,将统一运营近沪跨省城际、市域线路。
在宁波当地,李如成的投资风格又稳又狠,以“放贷”闻名,他的投资都会明确提出要收益率达到多少个点以上。
这显示出,中国将持续推进户籍改革,不断降低落户门槛、减少落户壁垒,促进人口的自由流动。
“市场主体已经达成共识,未来两年,资本市场的主旋律将是并购重组。”
三省一市海关创新物流监管协作,深化推动“联动接卸”模式,长三角三省11个港口与上海洋山港“视同一港”,实现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每个进口和出口集装箱可分别降低物流成本200元和400元。
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同打造世界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成立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合体,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3900家,占全国1/3。
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总量从2018年占全国比重23.9%提升到了2023年的24.4%,今年前三季度增速5.4%,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长三角“万亿城市”从2018年的6个增加到9个,占全国比重超1/3。
围绕企业总部、研发创新、要素平台、公共服务等功能,上海已向新城导入2024年度重大功能性事项21项,三年来累计导入重大功能性事项76项。
此次大会特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就展,展览面积1000平方米,企业数量和展示产品创新高。
“上海在举办顶级演出活动、放大演艺产业效能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中国在吸引外商投资的过程中,知识产权与创新营商环境也将受到更多关注。
在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扩大消费、跨境支付便利化等多重利好因素推动下,电子支付的内在发展动力仍然充沛。中国电子支付尤其是移动支付正在全球范围内面临激烈的竞争,必须做好积极应对的准备。
上海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是国内最大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聚集地。
凭借产业基础优势和效率优势,上海产业综合竞争力波动上升,指标得分从2018年的110.1增至2023年的121.8,但2021年以来增速放缓趋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