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眼
周小川:对外投资的七个优化方向

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当前中国总储蓄率过高,偏多的储蓄必然有一部分需要变为对外投资。

白重恩:用制造业补房地产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供需不平衡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白重恩表示,一些思维定式对政策制定、政策理解和政策落实产生比较大的约束,其中就包括认为投资是积累,消费是消耗,以及总是担心制造业空心化。

扩大国内需求的三个依托

一是财政政策发力,政府举债;二是货币政策发力,降低政策利率;三是稳住房地产市场,不能再有进一步的大幅下滑。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本轮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已经接近底部

CF40同时指出,现实中仍有多重因素对房地产市场持续产生着抑制作用,可能最终导致市场难以实现止跌企稳。

张军扩:政策的稳定性、可预期性对经济回升向好至关重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指出,宏观调控政策需要持续保持较强的力度,巩固市场回暖的态势,防范化解风险。

【专访】聂辉华:“低价”且“优质”的理想状态在现实中为何很难实现?

从长远来看,每个企业和产业都需要获得合理的利润,以实现良性循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等于生产者福利与消费者福利之和。

屠新泉:特朗普贸易政策及中美经贸关系的前景与应对

中美之间的博弈将是一场中长期的发展竞赛,最终的胜利者将取决于谁的发展更为持久和稳健。

【专访】鞠建东:我们需要的是三足鼎立的世界秩序

中国能不能构建一个以中国市场为核心的20亿到25亿人口规模的亚洲市场,也就是构建亚洲共同体,这是破解美欧打压中国的一个关键点。

“较大规模”化债方案下周或揭晓,市场料在3万亿-6万亿元之间

多数分析师认为,本次“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的潜在规模在3万亿-6万亿元之间。

刘尚希:我国财政文化的四个关键词——经邦、富民、共生、有度

如果不分情况和时代变化,总是认为赤字率不得超过3%,就是僵化、教条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