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眼
今年财政政策如何加力提效?经济学家提出这三种可能

提高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以及用好用足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开年大涨之后,人民币汇率何去何从?

分析师表示,人民币短期可能阶段性回调,二季度之后或稳中有升。

遵义道桥贷款重组后,还有哪些地区城投面临偿债压力?

对于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三四线城市以及对房地产依赖较大的城市,出现类似的债务重组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冯俏彬:专项债不仅要加力更要提效,珍惜宝贵的债务空间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冯俏彬表示,当谈到用专项债来稳经济的时候,要注意到我们正在消耗非常宝贵的债务空间,因此要高度重视这些债务资金的使用绩效。

住建部部长:大力支持刚性住房需求,合理支持二套房需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指出,今年的房地产工作之一是,让房企有信心,让购房者有信心,让新市民、青年人有信心。

11月外汇占款增量创逾8年新高,到底发生了什么?

分析师指出,11月外汇占款的“突增”是央行前期稳汇率“组合拳”的一部分,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后续外汇占款可能重新回归前期低波动的常态。

财政部长刘昆: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

刘昆表示,一是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加力,二是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三是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

北大光华:建议发行特别国债,用于消费、基础研究和租赁房建设

北大光华称,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恢复至5%左右,如要实现更高的增长目标,需要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央行强调“信贷总量有效增长”,明年流动性或有所收敛

分析师表示,明年货币政策不会过度宽松,在有效满足实体经济资金需求的同时也要防止宏观杠杆率过快上行。

2023年中国出口下行难免,但这些行业有望逆势增长 | 界面预言家⑪

在全球去碳化及能源博弈的大背景下,我国电动汽车、光伏、电池等新能源相关产品出口增长有望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