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眼
“越南替代”短期扰动我国出口,中越产业链长期更多是互补

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来看,订单向越南等国家迁移更多体现的是产业互补而非竞争。

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利弊:大规模使用时要注意什么?

当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被大规模使用的时候,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关系以及合理分工必须仔细评估论证。

增量财政工具猜想:除了特别国债,还有什么选项?

分析师认为,扩大预算赤字率、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也可成为政策选项。

美股暴跌、通胀高企,美国经济将走向何方?

分析师指出,美国通胀可能已经见顶,但回落速度明显偏慢,美联储货币政策继续紧缩会导致美国经济放缓,但年内出现衰退的可能性较小。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稳增长政策最好在上半年应出尽出

分析师普遍建议加大财政支出,尽快发行特别国债,以应对多重因素对经济造成的冲击。

黄奇帆:中国至少面临五大挑战,要下大力气搞好金融

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提到的挑战包括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全要素生产率偏低、资源环境约束偏紧。

盛松成:服务消费很难弥补,三个月不理发以后不可能一个月理三次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表示,不止这些,包括餐饮、旅游、宾馆等等各方面的服务性消费是很难弥补的。

【研究】构建“15分钟核酸采样圈”要用多少钱?

推行常态化核酸检测可能需要特别国债支持。

黄益平:结构性货币政策可以用,但要谨慎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指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对银行的风险把控能力要求很高,而且这类政策会与传统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间的界限产生模糊。

刘世锦:绿色转型在根本上还是要换技术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表示,用低碳、零碳的新能源新技术取代传统的高碳能源、高碳产业的生产方式,这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