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眼
2021地方财政“造血”能力普遍提高,超收资金将支持稳增长

分析师指出,超收节支本质上是跨周期调节背景下,后疫情时代财政政策正常化过程中,腾挪政策空间、补充政策子弹思路的延续。

《政府工作报告》的四大看点,稳就业排第一 | 两会聚焦•宏观政策

此外,和上年相比,能源政策更加务实,数字经济的重要性明显上升。

两会前瞻:GDP增速目标或设在5-5.5%,稳就业是重中之重

分析师普遍认为,2022年,就业形势将依然严峻,结构性失业问题可能更加突出,稳就业将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

王小鲁:中国经济放缓根源在结构失衡,货币刺激于事无补

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表示,要持续调整投资和消费结构。

盘点2021地方财政:多地收入超预期,山西等煤炭大省增收显著

2022年,多数省份提出了更高的财政收入增速目标,其中,海南、内蒙古、贵州提高幅度最大。

常冉:是什么支撑了近期人民币汇率的强势?

2022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将“以我为主”,本次美联储加息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相对有限,年度走势或将更加均衡。

基建投资吹响“冲锋号”,反弹力度究竟会有多大?

随着专项债发行前置,各地重大项目加快上马,分析师对一季度基建投资将明显回升达成共识,但对反弹力度的看法存在分歧。

报告:三重压力下宏观杠杆率或上行,居民部门风险加大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指出,2021年,我国宏观杠杆率较上年下降6.3个百分点至263.8%,实现较大幅度去杠杆。但今年宏观杠杆率可能升至269%左右,全年上升5个百分点。

央行弱化“以我为主”释放了什么信号?

央行在2021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把“以我为主”的表述从最开始的货币政策总基调位置挪到了后面的汇率部分。

楼继伟:美联储宽松政策退出不当,或触发金融危机

楼继伟指出,金融危机的爆发可能是由灰犀牛事件引发,也可能由黑天鹅事件引发。但他提醒目前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国家超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