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眼
提高赤字率是财政发力的最好方式

在财政政策的工具箱里,减税更多是结构性政策,财政赤字才是更主要的逆周期调节工具。

刘元春:2022年疫情、经济若有大拐点,政策调整是必然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指出,如果新冠疫情、经济复苏的拐点全面显现,我们在未来就必须要调整战略思路,在分析中国定位时需要更加全面地思考。

连平:中美货币政策“逆行”对投资者影响几何?

中美货币政策“逆行”对中国经济形成的压力是阶段性的,程度是有限的,存在的负面溢出效应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高善文:关于当前经济和市场形势的几点看法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表示,国内经济运行和政策制定领域正在发生的许多重要的结构性变化,以及这对企业长期增长前景的影响,也许值得我们更系统地观察和思考。

35城土地市场大分化,谁的压力更大? | 透视地方财政②

2021年,近六成城市卖地收入缩水。

2021年地方经济:煤价助山西增速腾飞,华北东北相对失色

2021年,山西GDP增速达到9.1%,列全国第三位,比2020年大幅提升5.5个百分点。

2022年如何实现合理经济增速目标?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指出,2022年实现合理经济增速的主要依托是扩大内需,特别是优化总需求管理政策组合。

中美利差不断收窄,央行货币工具箱还能开得多大?

目前还不存在降息与保汇率的抉择问题。

钟正生:降息五问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若本次降息后“宽信用”仍不及预期,且房地产投资拖累下经济减速风险加大,政策利率不排除再次调低的可能性。

冯俏彬:积极的财政政策既要稳增长,又要防止过度透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表示,需要警惕社会上一些建议印钱解决问题的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