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产业
救火王健林的影视公司,票房不太妙

一边高调进军线下院线市场,一边在热门档期表现平凡,中国儒意在影视行业的道路似乎出现了拐点。

2023年了,诺兰还有“高级感”吗?

从1998年《追随》开始算起,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观众几轮迭代,如今当我们再次讨论诺兰,我们到底在讨论什么?

盘点8月影视圈:一个爆款还不够

一个爆款肯定是不够的,需要更多的爆款堆叠,最终才会形成一个又一个正循环。

市场全方位复苏,中国电影净利大涨17倍,电影业好日子回来了?

电影产业复苏的态势值得看好,但是长期的发展仍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我们能够从暑期档宣发中学到什么?

路演不是跑得越多越好,选对时间和地点可能比路演本身更重要。

全球破8亿美元、诺兰个人票房第四,《奥本海默》能否封神?

从档期来看,同《敦刻尔克》《信条》一样,《奥本海默》也是选择在暑期档末梢、开学季初始登场。

暑期档破纪录了,但电影市场离“见顶”还有多远?

最强暑期档背后,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电影市场不仅仅只看暑期档甚至不仅仅只看2023年。从长期趋势来看,暑期档过后产业又该怎么办?

暑期档剧综不见“爆款”,招商的场子却悄悄热起来了?

从“最卷暑期档”到平淡收局,剧集市场怎么了?两个月过去,答案已经不再难寻。

当青年电影人开始拥有“自我意识”

中国影视业尚有一定程度的圈子逻辑,关系网络也构成了一部分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