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
Netflix剧集《百年孤独》即将首映,泰勒·斯威夫特新书或改变出版业 | 文化周报

《百年孤独》在哥伦比亚国内引发热情响应,社交媒体遍布相关讯息,政府还专门为此组织了一条马孔多旅行路线,希望这部剧能像《权力的游戏》一样吸引更多读者和观众来到哥伦比亚旅游。

在阶级流动中我感到巨大的羞耻,“阶级变节者”的忧郁无处安放 | 专访

作为一个“阶级变节者”,法国作家爱德华·路易充满疑问、愧疚、羞耻、自我诘难,并试图写作穷人的故事,挑战生活的政治。

日本“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逝世:“就像吃饭一样,我已经饱尝了自由”

在随笔集《一个人生活》中,谷川曾风趣地思考生死之事:“对我来说,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事情是我降生到这个世界了,而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事是我将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食物、女性与生命:从韩江到格丽克

韩江的《植物妻子》与《素食者》都将厌食当作重要的症候来对待。诺奖得主、诗人露易丝·格丽克年少时期曾因厌食症而辍学。这些女性作家对于食物的敏感是显而易见的。

【专访】珍妮特·温特森:信奉鬼神与来生的人类,早就为AI的出现做好了准备

“当人们不总是被贪婪和权力驱使时,创造的东西就会变得美好。”

从K-pop到K-healing,韩国治愈小说正在风靡全球 | 文化周报

近年来不仅是韩江、金爱烂等知名作家的作品被不断翻译,韩国文学的另一类型——治愈小说在西方国家的受欢迎程度也正在飙升。

燕妮·埃彭贝克:忍受时间流逝却不被允许活跃起来,这是可怕的浪费与苦难 | 专访

1967年出生于东柏林的燕妮·埃彭贝克被《纽约时报》誉为“一位从德国痛苦历史中寻找灵感的小说家”。“权威的瓦解并不只是给自由让路,并不只是产生轻松或喜悦,它也会产生恐惧和对所有权威的极度不信任——后者可能对作家有好处,但并非对所有人都是如此,”她说。

美国禁书风波持续:大选结果将影响图书馆命运?| 文化周报

反对者认为,这将使学生难以阅读许多反映现实世界经验的书籍,给学校和图书馆蒙上一层“清教式的正统阴影”;剥夺性少数青少年在课堂和书籍中看到自己形象的机会,将会传递一种有害的羞耻和污名化信号。

读者越来越不相信虚构,而希望被真正发生过的事情说服 | 专访

癫狂只是这种行为的一个外在状态。俄罗斯的一首教堂圣歌中提到:圣愚以佯狂揭示了世界本身的疯狂。

《小手》作者巴尔瓦:儿童被羡慕也被恐惧,他们获得爱的渠道闭塞而狭窄 | 专访

西班牙作家安德烈斯·巴尔瓦的小说展现了神秘的、野蛮的甚至骇人的儿童世界,颠覆着成年人对纯真童年的扁平幻想,也挑战着现代人未经审视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