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
从苹果店员到科斯塔小说奖得主

这位伦敦作家谈了谈处女作《开放水域》的成功、男子气概的窘境以及他认为自己的作品不应与萨莉·鲁尼被放在一起比较的原因。

强制乐观、必须有用的观念如何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崇拜工作的文化中,静止不动、虚度时光的空间消失了,事物的真正“关机”状态不见了,人类生命的每时每刻都像在打卡,无所事事、无所作为会引来恐慌。

柳原汉雅:我有权写自己想写的一切东西,读者只能评判写得好或不好

柳原汉雅的新作《到天堂去》收获了诸多好评,她谈了谈疫情对写作带来的影响,对重新命名事物的看法以及写作自由。

智利作家伊莎贝尔·阿连德:尚待完成的重要任务是打破父权制

阿连德谈了谈对智利大选的看法,和母亲的2.4万封通信,以及为何把所有的书都送给了别人。

艺术损友致富经:当捐肾女作家争议成为小说

在处女作《最后手段》中,安德鲁·李普斯坦对与捐肾风波相似的事件进行了戏剧化处理,对作家的创作自由、剽窃的边界以及本真性提出了疑问。

费兰特评电影版《暗处的女儿》:在电影将书从我心中抹去的那一刻,我成为了观众

玛吉·吉伦哈尔执导的《暗处的女儿》已经登陆流媒体平台,原著作者埃莱娜·费兰特谈了谈她将改编权交给吉伦哈尔的原因,好的小说影像化应该是怎样的,以及为何奥利维亚·科尔曼是这个影像故事的真正力量。

柳原汉雅继《渺小一生》后出版新作关照疫情下的受限生活

柳原汉雅的新作探索了特定背景设定下的自由和无序,故事背景涵盖了包括平行宇宙版的19世纪纽约、充斥着极权主义的未来在内的三个不同时期。

继伍迪·艾伦回忆录和罗斯传记后,诺曼·梅勒也被“取消”了?

兰登书屋并未如报道所言放弃出版已故作家诺曼·梅勒的作品集,事实是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接受这部作品。

最新解密的诺奖档案显示,1971年聂鲁达险些因政治倾向错失诺奖

除了披露完整的入围名单外,新近公开的档案显示,1971年的诺贝尔评审小组担心这位智利获奖者的政治主张“与该奖项的目标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