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专访】社会学者姜以琳:中国精英如何以“学神”孩子复制精英之路?

对于努力但没有成果的人,这个社会不存在一种解释的话语或者机制,完全没有安慰,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按需而定”的大学制度,正在伤害每个与高等教育相关的人

《学历之死》一书指出,每个与高等教育休戚相关的人,某种程度上都因“按需而定”的大学制度受到伤害。有一些伤口肉眼可见、当场暴露,而另一些创伤则是文化与精神层面的。

社交媒体是有围墙的花园,不必让科技公司决定我们的交流方式 | 专访

互联网平台无时无刻不在限制、构建和推动在线言论,而审核行业的细节长期以来少有人知。平台制定的审核规则反映了谁的价值观?是否删除的决定是怎么做出来的?审核员们的工作流程是什么样的?谁会为此受益?

既向往又恐惧,我们对阿斯巴甜与糖为何感受复杂?| 专访

无论如何,我们对于社会的理解投射到了食物上。

工厂把人变成了最字面意义上的物,变成了尸体|一周新书推荐

本周关键词:工作、都市女性、石头、鬼、拉美文学爆炸、边缘艺术、蘑菇……

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为什么我们要填的表格越来越多? | 说书

如何面对官僚制则关乎我们如何理解自由,那么我们可以怎样想象一种反抗它的可能?

淄博烧烤出圈的社会学思考

始于烧烤,忠于内涵。

我们大肆破坏,却不知道我们所破坏的事物有多么珍贵|一周新书推荐

关键词:托宾、三岛由纪夫、就业冰河、濒危物种、人类学、达尔文……

“打人无关成长经历,是因不懂得控制冲动或心理不够成熟” | 《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七年

媒体应该如何探讨家暴?对家暴的公共介入到何种程度,才能对受害者提供所需的保护?社会公共话语在讨论家暴时,有哪些有意的或下意识的概念混淆与边界模糊?这些疑问,也是日本社会学家、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上野千鹤子所关注和好奇的。

帮小贩逃跑、改造菜市场,何志森说建构社会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建筑” | 专访

有人问何志森,所有地方里都有秩序,非正规空间也是,你认为什么样的秩序是好的秩序?“这个问题好大,”他却没有犹豫,说:“我觉得大家一起决定的秩序就是好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