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帮小贩逃跑、改造菜市场,何志森说建构社会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建筑” | 专访

有人问何志森,所有地方里都有秩序,非正规空间也是,你认为什么样的秩序是好的秩序?“这个问题好大,”他却没有犹豫,说:“我觉得大家一起决定的秩序就是好的秩序。”

既没有地方可以归去,也不想归去任何地方|一周新书推荐

本周关键词:拉美文学、“大一统”、菜园、技术哲学、观鸟、手、史塔克……

快乐或保守,冷感与匮乏:中国人的性怎样了?

今年8月,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联合发布了“中国人私生活调查”报告,包括“性的平等主义态度”和“年轻人性冷淡的趋势”在内的种种数据值得我们注意和深思。

抑郁偷走了你过去的身份,也阻止你预见将来的自己|一周新书推荐

本周关键词:抑郁症、栗鹿、伍尔夫、正仓院、图像小说、儿童拐卖……

特别策划 | 不只是她,不止于她

身为女性,我们该如何捍卫自身权益?受害者如何应对舆论暴力?社会又该如何打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

“故事”如何影响经济决策与宏观经济

普通人要学会分析着听故事,宏观经济调控则要了解流行性故事背后的经济风向标,并引导故事的流行。

威尔·史密斯的一记耳光告诉我们,允许暴力的“荣誉文化”依旧兴盛

以保护家眷为名,动用暴力的行为含有荣誉文化的元素,它在世界上的一些特定地区、族群以及亚文化里占据着主导地位。

是表现欲过剩还是文明的终结?社会学家眼中的真人秀

真人秀已成为当下最火爆的电视节目。社会学家丹妮尔·林德曼在一口气连刷一系列真人秀节目后写就了《真实的故事:真人秀节目告诉了我们什么》,但她的见解是否值得借鉴呢?

从《虚构安娜》到《Tinder诈骗王》:信任写在人类的DNA里?

为什么即使“到处都是危险信号”,依然会有这么多人轻信索罗金和列维夫编造的荒诞故事,与他们共度时光,并同意借钱给他们?

探索集体迷思:集体决策一定是思维懒惰的吗?

集体思维可以是一种智力上的懒惰,但并非所有智力上的懒惰都必定导致集体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