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
“发疯文学”大流行:胡言乱语里的绝望和希望

发疯文学的题中之义:用疯癫的语言点评一个疯癫的世界,用荒诞对抗荒诞。

中国香港乐坛为何偏爱日本歌手的作品?

“其实人间尽耳聋”。

当爱明码标价:地下偶像,一场亲密关系的模拟游戏

地下偶像产业通过其游戏规则构造了当代亲密关系的模拟游戏,但偶像与粉丝却在这场游戏中双双受困。

“白人饭”到底是什么饭?| 编辑部聊天室

常吃白人饭大概意味着一种愿望吧——吃完饭投入工作的状态,也能同样锋利、思路活泛而不拖泥带水。这里面的确写满了现代性精神。

他何以如此中国又如此世界?| 李小龙逝世50周年

“中国人不是病夫”也意味着“作为一个人,我不逊于其他任何人”。

哥哥批判

在两性的日常相处中,“哥哥”和“brother”的涵义天差地别。

i人与社恐:是我们太敏感,还是世界不够敏感?| 编辑部聊天室

如今人们热衷于讨论社恐与敏感,或许是因为我们开始对无休止的竞争、自我营销和假装强者感到厌倦了。

谁杀死了L码?

“标准尺码”,被流行挤压到变形。

多巴胺:不是快乐分子,而是欲望分子

科学家发现,多巴胺跟快乐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但它的影响力比“快乐”要大得多。

世界不会好了,不如用多巴胺穿搭让自己快乐一点?

多巴胺穿搭指的是为自己穿上旨在提升心情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