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将是中国首座大型商用液氢工厂,在亚洲范围内也尚无类似体量的液氢项目。
“整体来说,氢能源目前还处于产业发展周期的形成期。”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计,到2030年,中国可能会催生100 GW级别的绿氢电解制备市场。
需要价值链、产业链、技术链三方面的融合推进。
中国绿氢规模化工业应用实现零突破。
锂电池汽车产业的崛起路径,不太可能复制到氢能汽车产业。
绿氢太贵,如何破局?
雄韬股份投资焦点从“最重要战略发展目标”氢燃料电池转向储能锂电池。
将为氢能行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此前中国氢能相关标准制定太慢,无法支持快速增长的氢工业。
德国的可再生能源有限,使得其无法拥有足够的电解水制氢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