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播
重新理解信息茧房:为何科学研究与我们主观感受相反?

为何科学研究与我们主观感受相反?

美妆科学传播,如何冲破“第三面墙”?

​​​​​​​科研不止是攀登技术高峰的勇气,更是沉淀到消费者手中的价值。

走出信息茧房,你可能会更极端

社交媒体并不是一面如实反映世界的镜子,而是一个会扭曲用户对自我和他人认知的棱镜。这种扭曲会让用户形成错误的自我身份认同和虚假政治极化,从而变得越来越极端。

《孤勇者》变全民儿歌,谁是推手?

从一首《孤勇者》,看懂短视频的密码与牢笼。

世界一舞台,世人皆俳优:西非发展戏剧的变迁

在“启蒙”范式的倡导者看来,精神上的殖民远比经济和政治上的奴役对人民更具禁锢性。只有精神上的觉醒,才能让民众从被压迫和边缘化的境遇中解放出来——这便是非洲“发展戏剧”的起点之一。

算法的“毒泡泡”,当真可以戒掉吗?

想要逃离乃至对抗算法,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最终信息模式:终结香农极限,语义通信的另类空间

以语义变革为基础,后香农时代的通信技术会如何发展呢?

从电视里的越战到短视频里的俄乌冲突,我们如何观看暴力与痛苦?

从电视机在西方家庭普及,到短视频与网络直播占领我们的闲暇,六十余年里人们借助不同的传播载体观看战场,倘若传播学学者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所言属实,媒介如何影响战争的呈现?

放大镜下的人:我们为什么关心流调?

流调虽然只记录了一个人几天内的动向,却好像成为了其个体人生的切片标本,被放在舆论的放大镜下反复观看、讨论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