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
徐累“时间三体”展览开幕:在艺术低谷时代思考仿作与原创

在徐累看来,全世界都已处在一个没有原创性的时代,进入21世纪,当代艺术界只有潮流,没有风格,20世纪早期新流派不断出现的时光早已流逝。在这样的情况下,“仿作”反而成为了一种非常现代的创作方法。

创作零工,普遍贫穷:从“B站停更潮”谈起

某种程度上来说,“B站停更潮”的相关讨论揭示了自媒体时代创意人士的生存环境的冰山一角。

人人能用Midjourney作画,艺术还有门槛吗? | 编辑部聊天室

艺术是在人类被知识化了的概念里,投入一种未知的或者来路不明的东西,把知识化的排序松动和打乱。艺术很重要,我们只有在不断打破旧概念的排序,才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创造契机。

鲍勃·迪伦谈音乐的黄金时代与流媒体:“一切都太容易了”

这位反传统者分享了他对创造力的看法,技术如何代表文明的终结。

有些环保活动指向名画,有些艺术家用作品说话:以《太湖》为例 | 专访

虽然作品中总是有强烈的环保主张,但Michael Wang认为自己还称不上是一位行动主义艺术家。在他看来,行动主义艺术总是含有某一个明确的目的,但他更想做的是“阐释世界”而非“改变世界”。

甜蜜谎言点燃艺术激情:当她请四川老家阿姨们用毛线编织万物

艺术家胡尹萍的首个美术馆个展“胡小芳与乔小幻”正在上海明当代美术馆展出。

法国插画家桑贝去世:“当我开始画画的时候,我想画幸福的人们”

“脆弱是人之常情,我的脆弱反映在我画的人身上。”

“越去思考和平是如何形成的,似乎就变得越复杂”:奈良美智的反战小女孩

日本艺术家奈良美智个展正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