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平等
在不确定性中呐喊 | 2023年的女性思考

如果我们承认女性憧憬的未来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可能把全体女性放进一个大写的女性主义者,那么我们就会意识到,跨越差异、彼此理解固然充满挑战,但依然是重要的。

《我本是高山》:“好老师改变学生命运”的故事放在中国为何悲壮?

支配电影中女生命运的结构性力量是如此强大,同样也在支配银幕前的女性观众。这也意味着,华坪女高的故事很难是有大快人心结局的“爽片”。

将人类学送上审判席的谋杀案

淡化一个女学生的死,在何种情况下,成为了一种必要取舍?

在日本,父权制和母女的问题是时代的产物

在日本,为何家庭不以夫妻关系而更多以母子关系为核心?为何父权制的强化与儿童虐待现象增多同步?为何恋母情结和“萝莉控”的深层原因一致?

男女收入差距为何始终存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劳迪娅·戈尔丁揭示了答案

1980年代以来,工作时间最长、灵活性最低的工作往往也是薪酬更高的工作。这段时间内,尽管女性的资历和职位都在提升,但大学毕业生的性别收入差距始终不变。

文字就像一张魔毯,把人从小岛带到远方|一周新书推荐

本周关键词:澳大利亚文学、滨口龙介、女性健康、南美洲、离开学术界、妖怪画、音乐……

很绅士、做家务、不骚扰,我为什么也要被“厌男”?

有观点认为,虽然一些男性甚至不知道自己接受了特权,但是不管他想不想要拥有特权,特权就在那里。

我们为何总试图分辨谁是真正的女性主义者?从Lisa疯马秀争议谈起

当女性主义成为一个热门可欲的标签、几乎每一位女性名人都可被称为“女性主义者”时,女性主义的内在矛盾愈发难以掩饰。而在我们身处的语境中,这一矛盾有着更加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

我们到底在恐惧什么?从“骂醒恋爱脑”服务说起 | 编辑部聊天室

无论是女人还是男人,婚恋的脚本多多少少都是新旧混杂的,谁都想获得两个脚本的好处、规避两个脚本的坏处。“为什么害怕‘恋爱脑’”的问题,恐怕需要放到这个语境下去理解。

“厌男”文学浪潮来了吗?《我,厌男》出版之后

界面文化专访《我,厌男》作者与中文版编辑,揭晓这本小书掀起的浪潮、抵制以及法国女性主义内部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