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专访】《熔炉》作者孔枝泳:肩负社会责任与好好照顾自己,二者并不矛盾

在孔枝泳看来,她的小说并不单纯关注社会问题,而总是“望向那些受伤和孤单的人”。她坚信“历史是绝对不会后退的”,“虽然保持乐观很难,但我们还是必须乐观。”

聂华苓,种下的果实长在全世界 | 逝者

“我是一棵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地区,枝叶在爱荷华。”

被迫分隔的人,通过共同记忆连结|一周新书推荐

一周关键词:王占黑、文学评论、史景迁、政治哲学、中产阶级、存在主义、攀岩……

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黑暗:为何越是崇高的地方,越会滋生罪恶? | 说书

在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即将颁布之际,我们重新回顾2018年诺奖性侵丑闻,并提醒我们自己:有时,反而是令人感到崇高、似乎毫无问题的地方,更加容易成为滋生罪恶的温床。

新鲜事占据我们大部分时间,却无法成为内在的生命经验

刷更多的短视频,不断地追求新信息、新鲜事,真的能够令我们感到幸福吗?

“在集体想象的疆域,聋人是被遗忘的”|国际聋人日

露易丝的故事,是一个面临失聪的年轻女孩与周遭世界之间的奇特关系的故事。在法国作家阿黛勒· 罗森菲尔德笔下,露易丝找工作、在水族馆散步,爱,她掉进词语的深渊,又在奇思妙想里飞升直上。

2024布克奖短名单出炉,女性入围者为史上最多

在6位入围者,有5位女性。且今年短名单上的许多作品与往年相比都更加短小,其中有4部作品都少于300页,最短的1部仅有136页。

为什么选择鹤岗,为什么非要买房? | 编辑部聊天室

鹤岗反而是一个让居住成为居住的地方?我住在这个房子里不是为了更好地去打工,我就是为了更好地住着。

不是底层,就没有权利书写底层吗?|编辑部聊天室

“作家书写底层就是在剥削底层”这个说法的潜台词,好像是“只有由底层书写自己才具有道德合法性”。真的是这样吗?

当世界青年面临精神搁浅 | 专访

 “我与世界的联系仅仅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希望,而这个世界早已变得昏暗无常。”